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婴幼儿喘息与病毒感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初次喘息患儿78例,反复喘息患儿72例,留取末梢血进行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 2组患儿病毒总检出率为61.33%,各组患儿病毒检测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其它病毒阳性率很低.结论 RSV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和喘息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喘息患儿78例,反复喘息患儿72例,留取末梢血进行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2组患儿病毒总检出率为61.33%,各组患儿病毒检测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其它病毒阳性率很低。结论RSV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和喘息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3.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其主要致病原,婴儿在反复发生喘息,最终易演变为哮喘。本文研究者旨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早期干预哮喘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洪敏 《江苏医药》2012,38(14):1720-172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也是冬春季婴幼儿患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研究表明,RSV感染是引起儿童哮喘最常见的原因[1].由于婴幼儿的免疫和呼吸系统处于迅速发育成熟阶段,婴幼儿时期某些病原体感染很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及呼吸系统的发育,引起反复喘息或支气管哮喘的发生.RSV和肺炎支原体(MP)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触发喘息发作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RSV和MP感染以及过敏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发生在1~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常有温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由于本病反复发作 ,严重威胁着患儿的健康。我院于 1995年开展了小儿支气管哮喘特异性IgE的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 :( 1)婴幼儿哮喘 (计分法 ) :喘息发作≥ 3次 3分 ;肺部哮鸣音 2分 ,喘息症状突然发作有其他特应性病史和一、二级亲属中哮喘病史各 1分。总分≥ 5分者。 ( 2 ) 3岁以上儿童哮喘 ,喘息呈反复发作者 ,肺部哮鸣音平喘药有明显疗效。对象 :支气管哮喘 50例。男 32例 ,女 18例 ,支气管哮喘 4 6例 ,婴幼儿哮喘 4例 ;发作期 31例 ,缓解期 19例。方法 :用美国D…  相似文献   

7.
反复喘鸣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它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呼吸道病毒感染和婴幼儿哮喘等是小儿反复喘鸣最常见的原因,而病毒感染又是诱发婴幼儿哮喘的重要因素,两  相似文献   

8.
<正>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部分患者存在过敏性体质,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呼吸道阻力明显升高,致呼吸道通气障碍。我科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应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步他林雾化液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取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1]。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最小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全年均有发病,冬季较多。MPP有易反复发作的倾向,且在临床中发现MP感染与喘息发作密切相关,因为MP感染有反复发作和迁延不愈的特点,所以需要探索一种既能改善症状,又能减少反复发作的方法,从而提高治疗  相似文献   

10.
喘息型支气管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多为低热、喘憋、干咳、呼吸困难等特征。病情常迁延难于痊愈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婴幼儿喘息的防治仍是一个难题,对近几年来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该疾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宋清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17-2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点是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和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由于支气管腔纤细狭窄或扭曲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点是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和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久之则演变成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心、肺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3.
真菌与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呼吸道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炎症和黏液分泌增多为特征,表现为喘息气促、呼气延长、咳嗽、呼吸困难和反复发作。哮喘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和激发因素两大类。激发因素包括吸入物、感染、食物、气候改变、情绪亢奋、运动、某些药物等,吸入过敏原特别是霉菌过敏原是哮喘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4.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性喘憋及病后常见的反复喘息,部分患儿日后转化为哮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糖皮质激素。本院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慧 《贵州医药》2011,35(3):266-267
婴幼儿喘息发作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既往认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随着免疫学研究方法的进展,有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患也有关[1]。本文收集了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31例婴幼儿支原体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小儿临床常见问题之一,喘息在学龄前儿童非常常见,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会发生反复喘息。现最新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将5岁以下儿童喘息分成3种临床表型:(1)早期一过性喘息;(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3)迟发性喘息/哮喘[1]。认识和总结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特点,对防治婴幼儿喘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近1年半来诊治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大约20%左右,以2~6岁儿童最常见,而其中肺炎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发育及儿童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是导致我国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生理特点及饮食结构不同于成人,对营养的需求更是高于成人。由于小儿饮食不合理及吸收异常,导致微量营养素的摄取长期不足时,就会产生各种缺乏症状。  相似文献   

18.
<正>喘息性疾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其迁延难愈,病程较长。据统计,我国约有1 300万5岁以下儿童受累于喘息,且目前仍有增多的趋势[1]。婴幼儿喘息发病机制复杂,与神经、遗传、免疫、神经内分泌等都密切相关且易反复发作,若不能有效控制日后将发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包括婴幼儿早期喘息、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等。目前,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原因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早期病毒感染,而维生素D水平低下是导致儿童哮喘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但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脐带血中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并不十分明确,为此本文综合相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突起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科常见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75%以上的毛支以后可发展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和喘息.目前对毛支无特效疗法.本文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27例毛支患儿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