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胆囊切除术后是否要常规放置引流意见不一。为了探索胆囊切除术后引流的真正价值,对1990~2000年9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烟卷引流、皮管引流、不放引流三组(每组30例)进行比较。重点观察呼吸道并发症、切口感染、发热、白细胞变化、住院时间等。结果发现呼吸道并发症、切口感染无差异,而术后发热时间,烟卷引流组比皮管引流组长,皮管引流组又比无引流组长。术后第三日始白细胞数量升高病例数烟卷引流组>皮管引流组(P>0.05)>无引流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引流物刺激腹腔、炎性渗出增加、引流物将细菌引入腹腔等因素有关。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烟卷引流组为13.24天,皮管引流组为15.04天,无引流组为13.11天。全组只有1例术后第一天引出100ml胆汁,随后引流物逐渐减少,5天后拔管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与否对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方法 :观察术后切口感染、肝下积液、体温恢复、肠蠕动恢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数 ;结果 :切口感染与腹腔引流无关 ,其它各项观察指标与引流有关 ;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与否对术后恢复和肝下积液的发生是有影响的 ,应严格掌握引流的指征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2岁,哺乳期,因"右上腹部疼痛二年余"入院。两年前右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部放散,疼痛难以忍受;伴恶心,食欲差。偶有嗳气、反酸;当地医院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反复静点抗炎药物无好转,今来我院,要求行胆囊切除术。查体:体温:36.6℃,巩膜及皮肤无黄疸;腹软,右上腹胆囊区压痛,无反跳痛,莫菲氏征阴性,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肺肝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分。常规检验:血常规、凝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肝功正常,胆红素不高,血糖正常。B超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肝下放置引流管是否必要。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11年月12月156例胆囊切除术后肝下放置引流管与不放置引流管发生术后胆漏的处理。结果:肝下放置引流管的保守治疗成功,没放置引流管的需要再次手术引流。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肝下放置引流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8,27(4):369-371
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放置腹腔引流指征的探讨太原铁路中心医院(030013)厶贝健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是否放置腹腔引流,指征掌握的宽严程度不同。根据我院临床经验,阐述一下我们的体会。1临床资料我院1991年9月—1997年9月,共行单纯胆囊切除684例,放置腹... 相似文献
9.
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的临床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030001)陈永亮,弓世中,郝元华,京长毅我们对近些年来因慢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等原因而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例,分别随机选择行烟卷引流,皮管引流和不引流的3组病人,前两组各40例,后1组100例,... 相似文献
10.
11.
12.
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常规腹腔引流的价值至今仍有争论,褒贬不一。1991年底至2002年初我科施行单纯胆囊切除术842例,共中582例未置引流管,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842例中男248例,女594例,年龄16~78岁。结石性胆囊炎598例,单纯性胆囊炎212,胆囊息肉42例。均施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择期手术495例,炎症急性发作经非手术治疗控制3个月后行手术治疗302例,急诊手术45例。1.2 未置管引流情况 共582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体温平均2.5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放置引流管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搜集行LC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分为观察组48例,术后均未放置腹腔引流管;对照组42例,术后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术前诊断、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术前诊断、合并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1、4、8、12、24、48及72 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如尿潴留、腹胀、胆瘘等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应根据术中情况严格掌握指征,不放置引流管具有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17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采用超声、CT、ERCP和MRCP等影像学方法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残余胆囊。17例均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留胆囊,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中解剖清楚胆囊三角,在距胆总管0.3-0.5cm处切断结扎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的关键;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美国家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独特优越性,很快被我国胆石症患者所接受,我院自1991年8月开始采用LC以来,已对300多名胆石症患者成功地施行了此项新技术,作者对其中180例患者的术后饮食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180例,女133例,男47例;年龄19~68岁,平均46.22岁;年龄大于55岁者26例,占此组病例总数的14.44%。二、LC术后饮食情况术后12小时内进食的2例,占本组总数的1.11%;15~20小时的64例,占35.56%;21~24小时的67例,占37.22%;25~48小时的43例,占23.89%;>73小时4例,占2.22%。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 探讨尿激酶在保持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管通畅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配对的方法将58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分为尿激酶组和生理盐水组,尿激酶组23例,术后24 h给予1次尿激酶(500 U·mL-1)20~50 mL注入腹腔引流管内,0.5 h后开放引流;生理盐水组35例,术后24 h给予1次生理盐水20~50 mL注入腹腔引流管内,0.5 h后开放引流。根据B超检查结果、拔管后敷料渗出结果、测静水压时水柱波动结果、术后48 h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引流管拔除后管内沉积物情况判断2组实验效果,并结合引流管通畅指标探求术后48 h引流量对引流管通畅性预测意义。结果 2组患者中B超检查结果、拔管后敷料渗出结果、测静水压时水柱波动结果、术后48 h引流量及拔管时间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尿激酶组中拔管前B超检查提示无明显积液比例、拔管后引流管口敷料干燥比例、测静水压时水柱波动比例以及术后48 h引流量均大于生理盐水组,并且尿激酶组的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48 h引流量对于预测引流管通畅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激酶封管能够有效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性,有助于提前拔管,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