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及TNF-α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马桑内酯(CL)刺激纯化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将上述两种条件培养基提取液(ACM)分别注入正常大鼠侧脑室,观察动物行为与脑电图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与海马中生长抑素(SS)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侧脑室注射TNF-α刺激后的条件培养基提取液可引起大鼠Ⅲ级癫痫样发作及典型的尖波、棘波、棘一慢波癫痫样脑电图表现,侧脑室注射TNF-α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由马桑内酯刺激的条件培养基提取液,大鼠无癫痫样行为发生。结论: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可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体外纯化培养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TNFα刺激后细胞培养液内谷氨酸的含量;将TNFα刺激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strocytic Conditioned Medium,ACM)作用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神经元NF-κBp65和谷氨酸的表达。结果:(1)TNFα可明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2)ACM作用15min即可诱导神经元NF-κBp65的核表达,30min达高峰,180min恢复至对照水平;(3)ACM作用60min可使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明显升高,持续至240min。结论: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释放谷氨酸等可溶性物质使神经元快速激活、兴奋性升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本研究将体外纯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TNFα刺激后细胞培养液内谷氨酸的含量;将TNFα刺激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strocytic conditioned medium,ACM)作用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神经元NF-κBp65和谷氨酸的表达。结果表明:(1)TNFα可明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2)ACM作用1 5 min即可诱导神经元NF-κBp65的核表达,30 min达高峰,180 min恢复至对照水平,(3)ACM作用60 min可使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明显升高,持续至240 min。提示,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释放谷氨酸等可溶性物质使神经元快速激活、兴奋性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α)刺激及TNF-α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马桑内酯(CL)刺激纯化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将这两种条件培养基提取液(ACM)10μl分别注入正常大鼠侧脑室,观察动物行为与脑电图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与海马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RI)表达水平的改变,并做显微图像分析。结果1.侧脑室注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后的条件培养基提取液可引起大鼠Ⅲ级癫痫样发作及典型的尖波、棘波、棘-慢波癫痫样脑电图表现,大脑前梨状皮质和海马CA1区NMDAR1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侧脑室注射TNF-α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由马桑内酯刺激的条件培养基提取液,大鼠无癫痫样行为发生,大脑前梨状皮质和海马CA1区NMDAR1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可诱导大鼠癫痫发作。2.NMDAR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癫痫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5.
戊四氮慢性致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癫痫大鼠点燃时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戊四氮慢性癫痫大鼠点燃后海马NF-kBp65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变化。结果:癫痫发作1 h,CA1区出现NF-kBp65-IR阳性细胞,4 h胶质细胞p65-IR维持在高水平,并持续至发作后12 h;发作1 h,CA1区GFAP-IR开始增强,4~8 h观察到明显浓染和突起增多的GFAP-IR阳性细胞,并持续至24 h;GFAP/p65一IR阳性细胞发作后1 h可观察到,4 h达最高峰,24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戊四氮致痫大鼠点燃时,星形胶质细胞的这种早期而持续的激活提示该细胞在慢性癫痫的复发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活化小胶质细胞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化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LPS激活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采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及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高;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GFAP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加。结论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前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与癫痫发病机理的关系,该研究应用脑电图仪记录了侧脑室内注射白细胞介素-2(IL-2)后,大鼠海马脑电图的变化。结果显示:侧脑室内注射IL-2后,大鼠海马脑电图出现阵发性痫性放电,表现为频发棘波;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PAP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到:侧脑室内注射IL-2后,大鼠海马回和齿状回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的胶质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胞体截面积增大、突起及其分支增多。对大鼠海马回CA1区GFAP免疫反应的胶质细胞进行显微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2组的细胞数量约增加0.48倍、胞体截面积约增加1.73倍、周长约增加1.09倍、平均光密度约增加0.20倍、积分光密度约增加2.31倍。统计结果表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上述结果提示:大鼠侧脑室内注射IL-2可促进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肥大和细胞突起的萌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内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的融合蛋白(NSF)和AMPA受体的影响及其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马桑内酯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注入正常SD大鼠侧脑室,观察其行为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大脑皮质、海马内NSF免疫反应的变化;将培养的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ACM组及CNQX ACM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NSF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SF含量的变化.结果 ACM组大鼠在注射后30min出现癫痫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ACM作用后2h及4h,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NS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2.培养的神经元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CM组在作用4h及8h时,NSF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SF含量,在ACM作用4h及8h时较对照组及CNQX ACM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ACM可下调神经元内NSF的表达,并导致动物痫性发作,而运用AMPA受体拮抗剂CNQX则能阻断其下调作用,提示ACM对NSF的下调作用可能与AMPA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氯喹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为癫痫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海马,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化鉴定后分为:对照组、戊四氮(PTZ)组、氯喹干预组(25、50和75 mg/L),经相应处理后,分别用MTT法、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测定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及活性、星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CyclinD1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TZ可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使GFAP、CyclinD1的表达量增加(P<0.05);与PTZ组比较,氯喹阻滞了PTZ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P<0.05);氯喹可抑制PTZ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异常增加的GFAP的表达;氯喹可抑制PTZ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CyclinD1的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3种结果均显示75 mg/L氯喹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较强,并可维持其在正常范围。结论氯喹具有抑制PTZ激活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甲素[10、25、50μg/(kg·d)]预处理5d后,海马注射内毒素(LPS,4μg)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蓖麻凝集素-1(RCA-1)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LPS注射引起注射部位GFAP表达增加,RCA-1阳性细胞增多、变大。而雷公藤甲素[50μg/(kg·d)]可明显下调LPS诱导的GFAP和RCA-1的表达,其抑制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雷公藤甲素对海马内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戊四氮点燃慢性癫痫模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变化,探讨谷氨酰胺合成酶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海马内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细胞差异以及酶活性改变。结果慢性癫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细胞体积增大,突起粗大,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阳性,但较正常组明显减少,而GFAP表达增高;慢性癫痫大鼠海马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明显降低。结论谷氨酰胺合成酶缺乏可能是癫痫发生的一个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颞叶癫痫病人多耐药基因1(MDR1)、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颞叶和海马组织内的表达。方法 癫痫组样本来自12例颞叶癫痫病例的手术切除标本,对照组为4例非癫痫病的尸检脑组织。应用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显示MDR1、GFAP和NSE在颞叶和海马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颞叶皮质和海马齿状回内均可见到许多GFAP表达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和NSE表达阳性的神经元,未见到表达MDR1的细胞。癫痫组颞叶皮质和海马齿状回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高于对照组。颞叶皮层和海马组织内可见星形胶质细胞MDR1 和GFAP 共表达现象。结论 颞叶难治性癫痫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内注射v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的变化及雷公藤多甙(TWP)对其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左侧海马定向注射Aβ1-40作为Aβ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雷公藤多甙腹腔注射治疗海马内注入了Aβ1-40的大鼠为TWP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结果:Aβ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细胞截面积明显增大。TWP组星形胶质细胞数较Aβ组减少,并且细胞截面积明显缩小。结论:雷公藤多甙能抑制Aβ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对急性痫性痉挛模型大鼠行为学、脑电图和脑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观察丹参的抗痫效果。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戊四氮(PTZ)致痫组、丹参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戊四氮致痫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75 mg/kg);丹参干预组先给大鼠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0 ml/kg),30 min后再腹腔注射戊四氮;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大鼠注射戊四氮后,观察其行为学改变,描记脑电图。各组大鼠于戊四氮注射24 h和72 h后处死,取含有海马的脑组织行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照相,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大鼠海马结构内GFAP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和平均灰度值测定。结果 (1)行为学改变:丹参干预组大鼠痫性发作等级和发作时间明显小于戊四氮致痫组(P〈0.05)。(2)脑电图显示,两组在发作期无明显的脑电图改变;在发作后恢复期,丹参组与PTZ组相比,脑电图出现棘波的频率低(1次/5s vs 8次/5s),波幅低。(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①24 h组:与正常组大鼠相比,PTZ组海马内GFAP表达量增多,以齿状回和CA3区最为明显。GFAP阳性细胞突起增多、增粗、分支增多,细胞着色加深。丹参治疗组GFAP表达较注射PTZ组增多,阳性细胞数量增加,突起数目增多,长度增长,细胞着色更深。②72 h组:PTZ组和丹参组与正常组相比,GFAP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可以明显降低急性痫性痉挛模型大鼠的发作等级和发作时间,癫痫发生后24 h海马内GFAP表达增多对机体可能有保护作用;丹参可能是通过促进GFAP表达增高来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荆丽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10):1110-1114
  目的 研究氯喹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为癫痫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离新生SD大鼠海马,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化鉴定后分组:a 对照组;b 戊四氮(PTZ)组;c 氯喹干预组(25mg、50mg、75mg/L),经相应处理后,分别运用MTT法、免疫荧光、western-blot测定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及活性、星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CyclinD1的表达量,并分析比较各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MTT法显示氯喹阻滞了PTZ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氯喹可抑制PTZ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异常增加的GFAP的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氯喹可抑制PTZ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CyclinD1的表达量(P<0.05);与a组比较,3种结果均显示75mg/L氯喹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较强,并可维持其在正常范围。结论 氯喹具有抑制PTZ激活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卡马西平对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治疗剂量卡马西平对S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治疗剂量卡马西平每24 h单次灌胃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经心脏灌注,取脑;GFAP免疫组化染色测量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量及形态。结果1周组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及GFAP表达无变化,1个月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及GFAP表达量无明显增加,3个月组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达对照组的1.74倍(P<0.05);并伴细胞体积增大,侧支增多。结论治疗剂量的卡马西平对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的影响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分别获取大鼠大脑皮质Ast及神经元,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激活Ast,用其培养液,即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孵育神经元4、8、12h后,采用Westernblot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ACM对神经元内表达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II(CaMK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腺苷酸环化酶(AC)的影响。结果表明,ACM作用神经元4h即可引起CaMKⅡ、iNOS及AC的表达增多并持续至12h(P<0.05),iNOS在8h最为明显,AC的表达在12h最为明显。上述结果提示ACM中含有致痫因子,NOS-NO-cGMP,Ca2+/CaM-CaMKⅡ及AC-CaMP-PKA三条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致痫机制中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8.
李正莉  朱长庚  魏瑛 《解剖学报》2001,32(3):193-196,T00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的抗痫效应和抗痫机制。方法:动物行为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戊四氮(PTZ)可诱发癫痫大发作,如诺在注入PTZ前30min先注入地塞米松或苯妥英钠(DPH)能减轻或抑制大鼠癫痫发作症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PTZ致痫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回、齿状有大量肥大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GC或DPH抗痫组GFAP免疫反应明显减弱,阳性细胞数量减少,突起短而少,Fos蛋白在PTZ组大鼠致痫后1-1.5h有大量表达,而在上述两抗痫组显著少于PTZ致痫组。结论:1.通过与苯妥英钠(传统抗痫药)的抗痫效果相比较,进一步证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痫效应。2.糖皮质激素的抗痫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有关。3.Fos蛋白表达的变化与癫痫活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辐射诱导大鼠脑损伤后星型胶质细胞活性及其自噬的相关变化。方法:取36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4 d的Morris水迷宫训练后,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及3-甲基腺嘌呤(3-MA)组,其中model组及3-MA组大鼠经腹腔麻醉后给予单次全脑X线照射,剂量为20 Gy。照射完成后,model组侧脑室注射5μL Na Cl,3-MA组侧脑室注射600 nmol 3-MA,饲养8周,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评后,断头取脑,HE染色观察海马区病理变化。用GFAP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用GFAP及LC3的双重荧光染色评定星形胶质细胞自噬的变化; Western blot法测定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的变化,TUNEL检测同侧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 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评估海马区炎症反应。结果:辐射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自噬,加重脑组织损伤。3-MA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结论:大鼠放射性脑损伤后海马区损伤明显,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MA可显著缓解受损程度。该发现可能会为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外周注射福尔马林对大鼠前扣带皮层(ACC)中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B,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14以及与胶质细胞密切相关的炎症前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本研究结合行为学检测和RT-PCR方法,观察了大鼠单侧足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的行为学变化,并检测了在不同时间点ACC中GFAP、S100B、CD14、IL-1β和TNF-α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福尔马林急性疼痛刺激的大鼠出现典型的双时相自发性疼痛反应。ACC中GFAP和S100B mRNAs表达水平在刺激后30min、1h增高,2h恢复正常;CD14 mRNA表达水平在15min开始增高,1h达到高峰,6h恢复正常;IL-1β和TNF-αmRNAs表达水平在刺激后30min、1h、2h增高,6h恢复正常。上述结果表明,福尔马林外周急性伤害性刺激能够诱导ACC内短暂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激活及IL-1β、TNF-α表达增高,提示激活的胶质细胞及表达上调的炎症前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伤害性信息的调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