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中1,25(OH)2 D3的水平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关系,并探讨补充骨化三醇对甲减患者血清 FT3、FT4、TSH 、TPOAb 、TGAb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未经治疗的 HT 患者46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其血清 FT3、FT4、TSH 、TPOAb 、TGAb 水平。另外选择 HT 组血清1,25(OH)2 D3低于正常值的患者,分为两组,HTl 组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HT2组除口服左旋甲状腺素外,加用骨化三醇口服,连续2个月,检测患者血清 TGAb 、TPOAb 、FT3、FT4、TSH 、1,25(OH)2 D3水平。结果⑴ HT 甲减组血清1,25(OH)2 D3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⑵两组血清1,25(OH)2 D3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血清1,25(OH)2 D3水平 HT2组较 HT1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 TGAb 及 TPOAb 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 HT2组下降幅度优于 HT1组(P<0.05);治疗后 HT2组较 HT1组甲状腺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 HT 甲减患者存在1,25(OH)2 D3缺乏,提示1,25(OH)2 D3在甲状腺自身免疫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补充维生素 D 具有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抑制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  蒋须勤 《江苏医药》1996,22(9):595-596
采用放免法检测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结果显示;GD未治组、GD缓解组和HT组血TNF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D缓解组TNF水平明显低于GD未治组及HT组。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因子的异常,TNF的变化可能是AITD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 T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4例 HT患者(A组)和52例体检健康者(B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 A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B组[(14.4±5.6) ng/ml vs .(17.6±5.6) ng/ml](P<0.01)。A组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0 ng/ml的人数比例高于B组(85.3% vs .71.1%)(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10 ng/ml人数比例亦高于B组(20.6% vs .3.8%)(P<0.01)。A组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A组 PTH 水平高于B组[(37.8±13.6) pg/ml vs .(31.7±7.5) pg/ml](P<0.05)。结论 HT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人群低,可能在HT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何娟  刘戈力  刘婷婷  杨箐岩  郑荣秀 《天津医药》2014,42(11):1100-1102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性抗体(TS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在儿童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诊治过程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 88例治疗时间小于6个月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病(AITD)儿童分为GD 55例(GD组)和HT 33例(HT组),选择同期健康儿童38例(正常组)作为对照。分别用人血清TSAb和TSBAb ELISA试剂盒检测3组血清TSAb、TSBAb的水平,比较3组血清TSAb、TSBAb的差异,并分析血清TSAb、TSBAb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素(TSH)的关系。结果 GD组血清TSAb水平高于HT组和正常组(均P<0.05);HT组血清TSBAb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TSAb与TSBAb无相关性(P>0.05),血清TSAb、TSBAb与FT3、FT4、TSH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TSAb、TSBAb分别与儿童GD、HT的发病密切相关,在GD和HT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常向云  沈耿  王晓丽 《天津医药》2008,36(4):252-254
目的:探讨钠碘转运体抗体(NISAb)在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GD患者、34例HT患者、69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钠碘转运体抗体水平,并对GD患者随访。结果:GD组和HT组患者NISAb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D患者在治疗不同时期比较,其NI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各组血清FT3、TSH均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初发组、治疗1月组FT4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3、6月组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SAb可能在GD、HT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了解3 340例住院患儿血清25 羟维生素D[25 (OH)D]的基线水平和儿科常见疾病谱、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及季节的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随机选取3 340例住院患儿,ELISA方法检测血清25 (OH)D的水平,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25-(OH)D水平与患儿临床指标如肝功能、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型、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3 340例患儿中男1 850例,女1 490例,平均血清25-(OH)D水平为(33.00±13.42)ng.m1-1。新生儿疾病患儿血清25 (OH)D水平最低,其次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及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儿。足月儿较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高。除新生儿外,随年龄增加,患儿血清25-(OH)D水平逐渐降低,不足百分比逐渐增加。不同年龄组男性、女性25-(OH)D水平无显著差异。住院患儿夏季25-(OH)D水平最高。25-(OH)D与体质指数(BMI)、ALT、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游离T4(FT4)、游离T3(F3)呈正相关,与AKP、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M(IgM)呈负相关。结论:住院患儿维生素D不足发生率较高,不同疾病其不足程度不同,血清25 (OH)D水平与BMI、过敏、心肌受损、甲状腺功能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s)主要包括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以甲状腺自身相关抗原暴露激活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D为开环甾类激素,可以从食物中摄取,也可以由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异构而成。维生素D,首先经肝细胞线粒体内的羟化酶羟化形成25(OH)D3(维生素D在血液中的主要循环形式),再经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羟化酶作用,最终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 D3。过去一直认为25(OH)D3的进一步羟化都是在肾脏完成的,但近年的一些研究发现,最后一步的羟基化在非肾脏组织中也能进行,如活化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等[1],这与AITDs 又有何联系?真如Waterhouse等[2]认为低维生素D水平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AITDs)的结果吗?本文就维生素D与AITDs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颈动脉内膜的斑块,根据斑块大小、性质分为:中大斑块组、小斑块组、无斑块组。检测各组血压、BMI、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血脂、CRP及25-( OH) D3等指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探讨25-( OH) D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颈动脉中大斑块组患者年龄大于小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血清CRP水平(4.21±1.61)mg/L,高于小斑块组的(3.41±1.92)mg/L和无斑块组的(2.52±1.18)mg/L(t=1.96、3.14,均P<0.05);血清25-(OH)D3水平(15.28±5.86)nmol/L,显著低于小斑块组的(24.30±7.60)nmol/L和无斑块组的(32.74±8.13)nmol/L(t=4.67、3.41,均P<0.01)。小斑块组血清25-(OH)D3浓度低于无斑块组(t =2.51,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年龄、BMI、HbAlc、CRP、LDL-C呈正相关( r=0.45、0.38、0.53、0.47,均P<0.05),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r=-0.62,P<0.05);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HbAlc、CRP、LDL-C及25-( OH) D3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为年龄、BMI、HbAlc、CRP、LDL-C及25-( OH) D3,血清25-( OH) D3浓度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徐艳娜  顾剑华  金晓群 《中国医药》2014,9(11):1582-1584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及总水平与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比浊法,检测反复喘息的婴幼儿60例(反复喘息婴幼儿组)及正常对照儿童60例(对照组)血清中25-(OH)D3、TIgE含量.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并做比较.结果 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25-(OH)D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μg/L比(38 ±8) μg/L,t=15.81,P=0.000];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TIgE含量、EOS%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18) IU/ml比(51±10) IU/ml,t=25.84,P=0.000;(3.02±1.82)%比(0.72±0.27)%,=9.73,P=0.000];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25-(OH) D3含量与TIgE含量存在负相关(r=-0.783,P=0.000),对照组血清25-(OH)D3含量与TIgE含量无相关性(r=-0.013,P=0.924).2组血清25-(OH) D3含量与EOS%无相关性(r=-0.084,P=0.523;r=-0.137,P =0.298).结论 血清25-(OH)D3的低下可能为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高危因素;反复喘息的婴幼儿组血清25-(OH) D3与TIgE有明显负相关性,表明婴幼儿反复喘息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3可能为临床预防婴幼儿反复喘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重组人甲状腺球蛋白(hTg)建立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间接ELISA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该法测定30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和各种甲状腺疾病患者484例;其中桥本甲状腺炎(HT)219例,Graves’病(GD)212例(初诊91例、复诊121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53例。结果:确立本法正常界限值为0.74(A405值),血清TgAb水平HT组与正常对照组、非AITD组、G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GD组与正常对照组、非AIT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AIT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GD初诊、GD复诊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0.8%、38.8%和28.6%,3类非AITD患者阳性率均不超过5.3%。结论:以重组hTg为抗原建立检测TgAb的ELISA法有助于各种甲状腺疾病的临床鉴别。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观察甲状腺结节(TN)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并探讨其与TN良恶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TN患者245例,根据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及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NG组)、甲状腺腺瘤组(TA 组)和甲状腺癌组(TC组),TC组进一步分为甲状腺相关抗体升高组(TC-Ab +组)和甲状腺相关抗体正常组(TC-Ab - 组)。检测患者术前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析各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以NG组、TA组和TC组3组比较时,TC组血清TSH水平高于其他2组(P<0.05)。TC-Ab +组血清FT3水平低于NG组和TC-Ab -组,FT4水平低于NG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部分TC患者出现血清TSH水平升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并继发了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清TSH水平升高未必是TC的固有特征。  相似文献   

12.
50例Graves病患者血清IL-6和IFN-γ含量分析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6和IFN-γ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Graves病(GD)患者分为GD初发组和缓解组各25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5例,测定三组的血清IL-6和IFN-γ含量并做比较分析。结果三组血清IL-6和IFN-γ的含量(pg/ml)分别为:GD初发组168.5±30.8,76.8±31.5;GD缓解组115.3±28.8,68.7±19.5;正常对照组109.3±33.1,35.2±10.8。结果表明,GD初发组IL-6含量较缓解组显著增高(P〈0.01),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GD初发组与缓解组IFN-γ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GD初发组与缓解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D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病情变化相平行。IFN-γ可诱导甲状腺细胞Ⅱ型抗原的表达,其含量与GD之间存在内在关联性。IFN-γ的变化有可能作为GD治疗免疫反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25-羟基维生素D3[25-(OH D3]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18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TO的患者;根据RentropCohen分级将189例患者分为CCC建立不良组(n=82,Rentrop 0,1级)和CCC建立良好组(n=107,Rentrop 2,3级)。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脏脂肪素和25-(OH)D3水平。结果 CCC建立不良组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高于CCC建立良好组(P<0.001),25-(OH)D3水平明显低于CCC建立良好组(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entrop分级与内脏脂肪素水平呈负相关(r=-0.692,P<0.001),与25-(OH)D3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脂肪素、25-(OH)D3水平、LDL-C与糖尿病是CCC建立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内脏脂肪素、25-(OH)D3、LDL-C水平与糖尿病对CCC建立情况影响较大,对评估CCC建立情况具有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Graves病(GD)患者血清中IL-6、TNF-a和IFN-γ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例未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未治疗组)、20例临床治疗后缓解组(治疗缓解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采用ELISA法测定以上三组血清中IL-6、TNF—α和IFN-γ的水平,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的FT3、FT4和TSH的水平。结果未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6、TNF-a和IFN-γ的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与未治疗组比较,缓解组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TNF-a和IFN-γ的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未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a、IFN-Y和IL-6的水平与FT3、FT4和TSH的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GD患者TNF-a、IFN-γ和IL-6的水平发生明显变化,但不能很好的反映GD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T3/T4、T3、敏感促甲状腺激素(sTSH)和甲状腺血流指标区别Graves’病(GD)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吸^131I率低性甲亢(非GD甲亢)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50例GD患者和35例非GD甲亢患者(亚急性甲状腺炎1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0例、产后甲状腺炎3例、药物性甲亢l例)的吸^131I率和T3、T4、T3/T4、FT3,FT4、FT3/FT4、sTSH,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测定舒张期甲状腺上动脉(STA)内径(D)和STA的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以及阻力指数(RI)。结果:GD组的T3/T4、T3、FT4、FT3和STA的D、Vmax和Vmin明显高于非GD组,GD组中sTSH〈0.005mIU/L者占36%(18/50);而非GD组只占2.86%(1/35)。以非GD组的T3/T4、T3、Vmax和D的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及sTSH=0.005mIU/L为分界点.诊断GD甲亢的敏感性约为33%~47%,特异性达93%~100%。结论:与非GD组比较,GD患者的甲状腺分泌的T3更多。TSH更低。甲状腺血流更丰富。选取T3/T4、T3、sTSH、Vmax和D的特定数值对区别两类甲亢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吴爱民  陈强  刘建梅  李岚  张帆  吴丹遐 《江西医药》2014,(11):1134-1137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总免疫球蛋白E(TIgE)及特异性IgE(sIg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18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为哮喘组,哮喘组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5岁)60例及儿童组(≥5岁)120例,分别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采用免疫印迹法)、血清总IgE,血清25-(OH)D3的检测及肺功能(5岁以上)及气道阻力测定(5岁以下),比较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组血清25-(OH)D3含量(28.14±9.34)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4.41±10.75)nmol/mL,且TIgE含量(300.01±102.13)I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8.12±45.12)I-U/mL,哮喘组sIgE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血清25-(OH)D3与TIgE呈负相关(r=-0.655,P<0.01),血清25-(OH)D3水平与sIgE阳性之间存在相关性(χ2=19.432,P<0.01)。儿童组sIgE阳性中食入性过敏原占25.86%,吸入性占74.14%;婴幼儿组sIgE阳性中食入性过敏原占70.21%,吸入性占29.79%;两组sIgE阳性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患者血清25-(OH)D3与FEV1%pred呈正相关(r=0.568,P<0.01)。哮喘患者血清25-(OH)D3与气道阻力呈负相关(r=-0.439,P<0.01)。结论血清25-(OH)D3缺乏及不足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存在联系,推断血清25-(OH)D3水平增高可以抑制IgE的过度表达,纠正血清25-(OH)D3水平缺乏、不足,可能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减少过敏发生率,故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抗体检测在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8例Graves病患者和92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三组受试者均接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水平的检测,对比三组患者的甲状腺抗体水平。结果 Graves 病组患者 TGAb 的检测结果为(127.17±208.79)IU/L,TRAb的检测结果为(23.11±19.86)IU/L,TPOAb的检测结果为(194.26±283.35)IU/L;桥本甲状腺炎组患者TGAb 的检测结果为(725.39±898.96) IU/L,TRAb的检测结果为(10.42±6.17) IU/L, TPOAb的检测结果为(551.27±385.74) IU/L;Graves病组和桥本甲状腺炎组患者的TGAb、TRAb、TPO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桥本甲状腺炎组患者TGAb和TPOAb水平均显著高于Graves病组(均P<0.05),而TRAb水平则显著低于Graves病组(P<0.05)。结论 TGAb的检测是Graves病诊断的重要指标,TPOAb、TRAb的检测是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的重要指标,上述指标的检测可为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征  张浩  李伟汉  翟晓建  宋春峰  郭满 《安徽医药》2021,25(8):1642-164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142-3p(miR-142-3p)、微小RNA-150(miR-150)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HT病人87例为HT组;同期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非癌病人73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两组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2-3p、miR-150表达水平;分析HF病人miR-142-3p、miR-150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参数及相关细胞因子相关性.结果 HT组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2-3p[(1.54±0.32)、(2.25±0.54)]比[(1.00±0.23)、(1.00±0.24)]、miR-150[(2.21±0.43)、(3.78±1.14)]比[(1.00±0.16)、(1.00±0.19)]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状腺功能参数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T病人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2-3p、miR-150水平呈正相关,且与TSH、TPOAb、IL-17、IL-6、IFN-γ、TGF-β1呈正相关,与FT3、FT4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2-3p、miR-150水平的变化与HT有关.miR-142-3p、miR-150对评价HT的早期危险性、降低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甲减患者96例,设为甲减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合格者60例,设为时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脂、甲状腺激素及Lep水平,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分析甲减患者血清Lep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甲减组FT3、FT4低于对照组,TSH、TG、TC以及Lep、IMT均高于对照组(P〈0.0l或P〈0.05)。动脉弱样硬化(As)组与非As组血清Lep水平为(19.68±5.15)μg/L、(11.23±4.17)g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减组患者血清Lep与FT3呈负相关,与IMT呈正相关(P〈0.01);而与FT4、TSH、TG、TC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减患者血清Lep水平、颈动脉IMT均高于正常水平,血清Lep与FT3负相关,与颈动脉IMT正相关,这提示Lep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5例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按照血清25(OH)D水平进行四分位法分组,对年龄、BMI、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葡萄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钙(Ca)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维生素D正常11例(10.47%),25(OH)D<20ng/ml者62例(59.05%),20~30ng/ml者32例(30.48%).有血脂异常者85例(80.95%).Q1组TG和PTH水平均低于Q2、Q3、Q4组,HDL-C水平高于Q2、Q3、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BMI、腹围、TG呈负相关,与HDL-C与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与糖尿病相关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