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组(剜除组)及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组(电切组)各5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及并发症。结果剜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电切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Qmax明显增高,尤以剜除组效果为佳;且剜除组并发症率也较低(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尿道纽扣式电极等离子剜切术(TVE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f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的安全性与手术疗效,评估经尿道纽扣式电极等离子剜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人组62例BPH患者,30例应用经尿道纽扣式电极等离子剜切术治疗,32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评估术前及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汁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Qmax、PVR、QOL、IPS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残余尿量、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ERP及TURP治疗BPH效果均显著,TVERP具有切除组织彻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2018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预后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IPSS评分、PVR、Qmax、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极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03~ 2020-04我院收治的78例极高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39例.A组实施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组采用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质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少于A组(P<0.05),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质量多于A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IPSS、QOL评分及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IPSS、QOL评分、残余尿量均有明显下降,最大尿流率均有上升(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A组25.64% (P<0.05).结论: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均能有效改善极高龄BPH患者排尿困难症状,但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腺体切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1 470 nm激光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疗效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和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和研究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1 470 nm激光剜除术治疗),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尿流动力学、血清T-PSA及F-PSA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到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容量较术前均增加,残余尿量较术前均减少(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PS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F-PS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大体积前列腺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1 470 nm激光剜除术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进而利于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降低患者体内血清T-PSA F-PSA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最大尿流率和组织切下重量;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率和组织切下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QOL评分和IP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 2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评估两组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等(Qmax)。结果 A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平均手术时间(70.4±20.1)min,B组采用传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0.1±18.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失血量约(180.6±43.4)mL,B组术中失血量约(220.6±6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3.4±0.8)d和(4.1±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4.2±0.9)d和(8.1±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1±1.5)d和(15.5±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4个月,A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后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分别为(6.2±1.9)分,(15.4±11.2)mL和(18.2±4.3)mL/s;B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后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分别为(6.3±2.4)分,(14.5±9.1)mL和(19.5±5.2)mL/s,2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的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效果相当,且因其术中出血少、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众多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MF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肌残余尿(R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并发症、膀肌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术野清晰,切割精确,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理想手术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应用2μm激光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用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ThuVEP组)、普通电切设备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P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145例。观察并比较2组术中出血情况、冲洗液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V)及并发症等。结果2组患者年龄,术前病程、前列腺质量、IPSS评分、QOL评分、Qmax及R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均获得成功。ThuVEP组术中出血、术后冲洗时间、术后保留尿管时间等较TUEP组减少(P<0.05),且无术后并发症,TUEP术后并发症5例。术后随访3~12个月,2组患者IPSS、QOL、Qmax、RUV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传统TUEP更加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超脉冲等离子剜除术与等离子剜除术治疗重度前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重度前列腺增生计算机均完全随机平分2组,分别行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腔内剜除术(TUSPPKEP)与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TUPKEP)。检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天数。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Qmax、QOL、1PSS比较。结果TUSPPKEP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比丁UPKEP组短,术中出血量亦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纽前列腺摘除重量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和术后3个月Qmax、QOL、IPSS比较,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USPPKEP与TUPKEP比较,治疗BPH疗效相近,但TuSPPKEP安全性更好,术中速度更快,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RP)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尿动力学指标。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3月某院收治的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行TUERP治疗,对照组行TUR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情况,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1),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前列腺部尿道压、膀胱顺应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1)。结论:相较于TURP,TUE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尿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前列腺增生(BPH)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UEP)(n=30)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n=30),监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冲洗液吸收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出现术后低血钠、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TUEP组术中需输血2例,占6.7%(2/30);TURP组术中需输血7例,占23.3%(7/30)。TURP组有17例出现术后低血钠,占56.7%(17/30);TUEP组无低血钠症发生。术厅3个月,两组患者获随访,其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EP术与TURP术相比较,TUEP手术安全性更好,出血少、时间快、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PKE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有效性。方法入选BPH患者12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PKERP),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和90min(P<0.05),平均出血量100和180mL(P<0.05),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和9d(P<0.05);研究组发生1例包膜切穿,冲洗液外渗发生率1.7%,对照组发生3例包膜切穿,冲洗液外渗发生率5%(P<0.05);研究组短期尿路刺激症状者5例(8.3%),对照组短期尿路刺激症状者11例(18%)(P<0.05)。结论 PKERP是治疗BPH的有效手术方法,具有切除腺瘤彻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 两组缓解率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剜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1月前列腺增生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Ⅱ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前列腺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剜除术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少,与电切术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术组与电切术组手术时间、RUV及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使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效果更好,不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创伤和并发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前尿道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后前尿道狭窄的发病情况及其围手术期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6例行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术前合并膀胱结石、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尿路感染、术前是否留置尿管、手术医师、手术时间、术中使用电切镜型号、术中使用石蜡油润滑、术后尿道牵引时间、术后尿路感染、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将可能与术后出现前尿道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例患者术后出现前尿道狭窄,发生率为5.40% (23/426).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尿路感染[OR=4.630,95% CI(1.386 ~ 15.468),P=0.013]、术中使用电切镜型号[OR=2.887,95% CI(1.100 ~7.579),P=0.031]、术后尿路感染[OR =6.117,95% CI(2.088 ~ 17.925),P=0.001]、术后尿道牵引时间[OR=4.083,95% CI(1.521~ 10.961),P=0.005]、术后留置尿管时间[OR=4.388,95% CI(1.533 ~ 12.564),P=0.006]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术前尿路感染、术中使用电切镜型号、术后尿路感染、术后尿道牵引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是TURP术后患者发生前尿道狭窄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室2008年8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63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间(50&#177;25)min,术中无大出血及输血,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5d,持续膀胱冲洗时间1~3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6&#177;1)d,无手术近期并发症。术后l2个月的IPSS、Qmax、QOL评分对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天数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出术加膀胱切开取石处理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3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多发结石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出术加膀胱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该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出术手术时间50~60min,平均56.5min;膀胱切开取石术时间20—25min,平均22min。13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排尿通畅,无手术切口感染。结论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出术加膀胱切开取石处理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方法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孔法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前列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与试验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三孔法ELRP治疗,参考组采用四孔法ELR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后Gleason评分及切缘阳性发生率、术后尿失禁及生化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105.38±17.66)ml少于参考组的(135.49±19.58)ml,手术时间(118.67±20.31)min、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06±1.17)d、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5.84±1.12)d及出院时间(6.93±1.22)d均短于参考组的(146.37±21.78)min、(4.98±1.56)d、(8.21±1.43)d及(8.65±1.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Gleason评分及切缘阳性发生率均略优于参考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尿失禁发生率、术后180 d尿失禁发生率、生化复发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四孔法ELRP相比,采用三孔法ELRP治疗前列腺癌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量,有利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