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受检者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发生率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记录和分析86621例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分别统计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及右束支阻滞(RBBB)的发生情况及心电图特点.结果 检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 170例,占0.19%;检出RBBB3243例(男2252例,年龄4~98岁;女991...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3岁.因反复心悸来我院就诊.患者近几月内心悸发作2次,每次发作时神智清楚,四肢无力,休息30min后能自行缓解.为了解心悸是否与运动相关,故行平板运动试验.卧位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运动前血压为124/85mmHg,心率90次/分.运动中未见明显ST段改变,运动至6min30s时心电图出现宽QRS心动过速(图1B),患者诉心悸不适,立即终止运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0岁。因头昏心悸加重2W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率76次/min,R—R间期匀齐,未见P波,QRS波时限0.14s,V1导联呈rsR′型,提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心电图诊断:加速性交接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差异传导。  相似文献   

4.
<正>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是心电图的一种常见表现,它既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又可存在于一些单纯RBBB而无其他心血管病者之中.鉴别RBBB是器质性抑或单纯性,对于及早发现心脏疾患有积极意义.我院于1993年6月~1994年11月采用频谱心电图(FCG)对RBBB者进行检查观察,探讨FCG对鉴别RBBB的价值.资料和方法以心电图表现为RBBB的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简称器质性RBBB组)及无其他心血管病证据的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75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帕金森病史5年,近3d胸闷不适明显就诊.心电图(图1上下为同次非连续记录)示:窦性心律, P-P间距略不齐,0.72~0.84s,心房率为83~71次/分,主导心律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另外可见各导联有提前出现的房性P′-QRS-T波群,P′-R间期0.16s.QRS波群呈两种形态:一种呈RBBB(同主导心律);另一种基本正常.上下图均可见房性早搏长间歇后第一个或连续两个窦性心搏意外在心率减慢时形态正常化,提示为3相RBBB(即快频率依赖性RBBB).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患者男性,31岁,因心悸3天入院。无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等病史。体格检查:BP110/68mmHg(14.6/9kPa),心脏不大,心律规则,心率136次/min,无心脏杂音。ECG 示室速。UCG 示心脏正常。室速发作时心电图(图1A)示:QRS 宽0.12s,心率130次/min,呈RBBB 型,T 波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室速发作后ECG(图1B)示:窦性心律,心率77次/min,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7岁,胸闷、气急、头昏10年,症状加重近半年。自述有心动过速史,发作时心率在100次/分以上。体检:BP110/70,心律齐,A_2亢进,无病理性杂音。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律,心率83次/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四天后ECG(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65次/分,P-R间期0.01秒,QRS波增宽0.18秒,各导联可见明显δ波(V_1—V_6正向),V_1导联呈R型(R波顶端错折),I、V_5导联见明显增宽S波,据此诊断为WPW(A型)合并RBBB。病员稍活动后ECG(图2)仍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分,而QRS波出现两种形态,如V_1导联R_(1、5、6、9、10)和V_5R_(1、2、5、6、9、10)波形与图1 QRS波一致,而V_1导联R_(2、3、4、7、8)和V_5R_(3、4、7、8)波形与门诊ECG一致,表现为P-R间期0.16秒,QRS波时间0.14秒,导联V_1呈rR型,V_5呈R_s型,S波增宽,无δ波。因此确诊为间歇性WPW(A型)合并RBBB。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 ,6 1岁。因畏寒、发热、咳嗽、头晕 2d就诊检查 ,既往有冠心病史。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心率 75次 /min ,P R间期 0 16s,QRS时间 0 12s ,电轴 +6 3° ,V1呈rsR′型 ,SⅠ、V2 ~V6 宽钝 ,各导联均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 T波 ,联律间期相等 ,代偿完全。早搏长间歇后第 1个窦性下传心搏QRS波形态时限恢复正常。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律 ;②室性早搏 (PVS)揭示 3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讨论  3相右束支传导阻滞又称快频率依赖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诊断要点为 :心率加快达临界心率时即出现RBBB ,心率减慢低于…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0岁。因胸闷、心悸5d入院,15d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体检:T 37.1℃,BP 120/75mmHg,心率63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无殊。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图1A示:QRS波0.14s,P-R间期0.14s,V_1导联呈R型(R升支顿挫),Ⅰ、Ⅱ、aVL、V_6导联有宽钝S波,aVR导联可见宽钝的终末R波。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入院后给予抗  相似文献   

10.
患者刘×,男性,63岁,因阵发性心悸廿余年,加重一天于1988年7月30日入院。患者缘于1963年夏天,无何诱因渐觉心前区不适,心悸,气短,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40~50次/min,RBBB+LAB,室性早搏,T波改变。”当时心电图二阶梯运动试验阴性,心界不大。一年以后出现胸痛、疼痛向背部放散,1975年心悸加重,心电图示“心房纤颤”,1980年底上述症状加重,心电图示“心房纤颤,RBBB+LAB,心  相似文献   

11.
任珍  王永权 《心脏杂志》2006,18(2):F0003
Ⅳ位相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很少单独出现,常与Ⅲ相传导阻滞相偕出现。作者报告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阵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考虑阻滞部位可能位于左束支),最后导致Ⅲ度AVB。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冠心病。因胸闷,一过性眼前发黑3 d来院就诊。心电图显示P-P间期0.70~0.84 s。窦性频率为71~86次/m in,P-R间期0.24 s。QRS时限为0.12 s,为窦性心律不齐,Ⅰ度AVB,完全性RBBB。心电图显示P-R间期逐渐延长,终于导致P波下传受阻,脱落一组QRS波群,形成典型的文氏现象呈4∶3房室比值传导的Ⅱ度1型AVB。入院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1例亚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致心源性休克的情况。1 临床资料男性,53岁,住院号214622。因健康查体入院。查体:BP112/71mmHg(1mmHg=0.133kPa),双肺(-),心律齐,心率80次/分,各瓣区未闻杂音;血脂、血糖、血电解质正常,ECG、胸片及UCG正常,动态心电图示偶发房早,静息核素心肌显像示左室前壁近基底段缺血。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运动达亚极量(最高心率为158次/分),运动停止即刻出现心前区剧痛伴大汗及头晕,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示窦律,心率为50次/分。以吸氧、舌下消心痛20mg含化,约10分钟,血压回升到79/47mmHg,心率为80~90次/…  相似文献   

13.
儿童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患儿男性 ,9岁。因发热 2 d就诊时 ,发现心率加快 ,以“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体检体温 38.5℃ ,血压 88/ 6 0mm Hg( 1mm Hg=0 .133k Pa) ,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轻度扩大 ,心脏无杂音。入院时 12导联心电图示心室率 16 7次 /min,RR间期匀齐 ,呈右束支阻滞 ( right bundle branchblock,RBBB)图形 ,心电轴左偏 ,QRS时限 0 .10 s,T波中埋有 P波 ,且 P波与 QRS波无关 (图 1)。食管导联心电图 PP和 RR间期匀齐 ,心房率 12 0次 / min,心室率 16 0次 / min,P波与 QRS波无关 ,为完全性房室分离 (图 2 )。根据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  相似文献   

14.
王克平  周荣 《山东医药》1989,29(10):6-7
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在临床心电图中较常见。我们在4万例心电图中共检出1184例RBBB者,其中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者(CRBBB)499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IRBBB)685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性,2(1/2),平素体健,于1985年9月12日上午9时半误服止喘药“百喘朋”十余片,下午2时许开始寒颤,1小时后出现高热、昏迷、抽搐及口唇发绀.5时20分入院抢救至次日上午10时症状仍无好转,其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73次/分,电轴左倾-16°,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编者:图略)。12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40次/分,  相似文献   

16.
心房电交替(Atrial Electrical Alternans),特别是表现为F波的电交替现象,似尚未见诸报道。今将我院所见一例介绍如下。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患者男性,46岁。发现心率减慢13年,能照常工作。1978年心电图为房颤。1983年5月再次体检心率仅30次/分,心电图示房颤并房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之后来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心悸1年入院.胸片及多谱勒均未发现异常.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B型预激综合征.图1B为心悸发作时同步记录,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其P-R间期为0.20 s,R-P间期为0.24 s.心电监护示此心动过速频率波动于110~150次/分之间,最长持续达48小时.食道心电图在窦性心律发现心房回波,R-P间期0.24 s.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6岁。有冠心病家族史,因劳累及饮酒后胸闷、胸痛,来院就诊。窦性心律,心率73次/min,大致正常心电图。以可疑冠心病,于2000年1月3日行心电图活动平板检查。运动前心电图ST-T无异常。运动1级(3min)心率达110次/min,ST-T仍无明显异常,运动2级(6min)心率达135次/min,ST-T无明显异常,运动3级(9min)心率达158次/min。此时已达设置心率。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此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74岁,反复心悸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月入院。临床诊断:1.高血压病Ⅲ期、2.冠心病、3.Ⅲ°心衰。 P波.P-R间期0.17秒,心率107次/分,电轴左偏-38°,心电图诊断左前分支阻滞。入院时心电图(图1)V_3、V_5为1/2mV窦P,P-R间期0.18秒,心率100次/分,心电图诊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伴显著电轴左偏(-64°)。入院后经治疗心衰好转。心电图(图2)示;V_3、V_5为窦性  相似文献   

20.
患者王×,因病态窦房结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VB)而住院安装永久型起搏器。住院前多次出现晕厥并心率缓慢(30次/分左右)。其它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分析:术前心电图为完全性A-VB。QRS波群的起搏点在阻滞部位以下的交界区内。术后可见起搏心电图。起搏频率为60次/分。多数起搏心搏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