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CT对于儿童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31例均为单侧发病,肿瘤较大,20例均为实性(64.5%),囊实混合性11例(35.5%),8例可见钙化,除1例未见明显强化外,其余均可见不均匀强化。残存受压的肾实质在增强CT扫描上呈新月形改变。肿瘤可侵犯肾包膜,腹膜后、膈脚后淋巴结转移常见。结论CT检查能发现肿瘤的部位、浸润范围、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血管受侵等情况,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进行了平扫与增强检查。肿瘤大部分源于一侧肾脏,也可双侧,上极多于下极。不均匀强化的实质性肿块伴坏死、出血、囊变,少数有钙化;肿瘤侵犯、压迫后残存肾呈新月形强化为典型CT表现。结果:本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8%。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最多见。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肾母细胞瘤侵犯的范围,及时发现转移瘤,对肿瘤分期、制订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 CT 表现,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总结15 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的 CT 表现,并 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研究.结果 右肾6例,左肾7例,双肾2例,共发现原发病灶 20 个.20 个病灶中上皮型 6例,胚芽型 4 例,间质型 6例,混合型3例,间问变型 1例.CT 表现为球形或大分叶状,轮廓多较光滑,瘤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轻到中度强化.结论 掌握儿童肾母细胞瘤的 CT 特征性表现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探讨(附6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主要探讨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66例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并与手术和病理进行观察.结果:66例均起自于肾皮质,呈膨胀性生长.肾上极43例,肾体部14例,下极9例.实质性45例(68%),囊实性16例(24%),囊性5例(8%).58例呈球形或椭圆形,其中56例包膜完整,边界清楚,2例不同程度的包膜破坏,8例形态不规则.均有不同程度突破肾包膜,肿瘤边界不清.结论:CT是目前诊断肾母细胞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6.
报告8例经手术、病检证实的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除3例2cm左右小肿瘤密度均匀外,其余均为囊性和实性混杂肿块;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强化,而囊性坏死区无强化;肿瘤内均可见钙化,多而散在,以斑点或点片状为主。CT显示肿瘤与大血管关系非常清晰。有肿瘤包绕大血管者,手术治疗受到限制;较大肿瘤可能与畸胎瘤、肾胚瘤混淆,本文讨论了其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在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排MSCT机行常规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发生于左肾25例,右肾18例,双肾1例。MSCT平扫多表现为肾实质内混杂密度肿块,增强后常表现为强化不均匀的肿块,瘤内常有坏死、囊变,少数有出血、钙化,典型表现为残存肾实质呈"新月形"强化。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大小、形态、密度、侵犯的范围及转移情况,并对肿瘤的诊断、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误诊病例,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特征,以提高对肾母细胞瘤的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我院腹部CT诊断为儿童肾母细胞瘤52例,按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肾母细胞瘤组39例与误诊组13例。回顾性审阅CT图像,记录肿瘤最大径,辨别有无包膜、中等度强化、出血、钙化、坏死囊变、残肾征及蟹足征等CT征象,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首发症状及CT征象的差异。结果 1.一般资料及临床首发症状上两组表现类似,经χ2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2.肾母细胞瘤组中包膜、“残肾征”和“蟹足征”出现率比误诊组高,且存在统计学意义;肿瘤最大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中等度强化、出血、钙化以及坏死囊变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别。3.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定位征象具有特征性,有助于减少误诊。结论 包膜、“残肾征”和“蟹足征”是肾母细胞瘤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肾母细胞瘤的定位特点,可以降低误诊率。同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类型少见的肾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对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6例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及 32例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为肾外肿块 ,肾脏呈受压改变 ,钙化发生率高 ;肾母细胞瘤为肾内肿块 ,“边缘征”较具特征。结论 CT是诊断与鉴别诊断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 ,可为术前定性诊断 ,确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儿童肾脏的恶性肿瘤 90 %以上为肾母细胞瘤 (又名肾胚胎瘤 ,Wilms瘤 ) [1] 。作者回顾性分析 5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 ,结合文献探讨CT对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2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年龄 1~ 4岁 ,平均 2 .8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发热、血尿。病变发生于左肾 2 3例 ,右肾 2 4例 ,双侧肾脏 5例。初诊时发现有脑转移 1例 ,胸膜转移 1例 ,肺转移 1例。1.2 方法 使用PickerSeleSp螺旋CT扫描仪 ,扫描范围从膈面至髂嵴水平 ,层厚 11.1mm ,层间距 10 .0mm ,扫描前 30… 相似文献
11.
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32例经病理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CT表现。结果 32例患儿中检出34个原发肿瘤,其中神经母细胞瘤33个,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个。肿瘤原发于’肾上腺23例,腹部、盆腔交感神经链8例,纵隔1例;31个肿瘤可见钙化,腹膜后肿瘤跨越中线19例,肿瘤包埋血管12例,侵犯肾脏4例,腰大肌或髂腰肌受侵2例,侵入椎管2例,胰腺、膀胱受侵各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例,骨转移8例,肝转移5例,肺转移1例:31例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96.9%;24例行1~4次随访复查。结论 CT对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及随访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997年7月至2005年3月本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23例,对其CT、临床和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年龄在4个月至9岁,平均年龄2.4岁.CT表现均以眼球后部软组织肿块为特征,显示为局限结节形、新月形、甚至充满整个眼球.19例肿块(82.6%)显示有钙化,其中呈不规则或细小点状钙化12例,斑片状或斑块状7例.5例(21.7%)伴视神经增粗,且1例沿视神经孔侵犯颅内.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呈中等不均匀强化.结论CT可以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内部特征及其累及范围,有助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与良好组织分化型(favorable histology,FH)Wilms’瘤(Wilms’ tumor,WT)患儿的主要CT征象,以期发现可资鉴别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病理确诊的22例CCSK患儿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以同一时期44例WT(FH)连续病例作为对照,提炼并分析2组疾病的8个CT主要影像特征。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 17.0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对P值进行Bonferroni校正。复习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像特征的患儿病理切片。结果:对2组患儿的8个CT影像征象的数据分析显示,仅“肿块边缘小囊征”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字2=7.857,P=0.040,Bonferroni校正后),CCSK和WT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2~0.77和0.08~0.33,提示该征象可能对CCSK和WT的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病理研究显示,小囊状结构为水样囊腔,囊壁由单层上皮或复层上皮构成,符合集合小管或肾盏的解剖特点。结论:CCSK与WT(FH)有许多共同的CT影像特点,术前鉴别诊断困难。“肿块边缘小囊征”可能是诊断CCSK有潜在诊断意义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儿肾母细胞瘤20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肾母细胞瘤发生于左肾9例,右肾9例,双肾2例,22个病灶表现为实质性肿块20个,囊实性肿块2个,未见完全囊性肿块。出现坏死液化20例,斑点状、条状钙化3例,片状出血2例。肿块直径5~16cm,15个病例直径〉10cm。肿块呈类圆形15例,分叶状5例,包膜完整或大部分完整18例,包膜不清2例。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定性诊断、鉴别诊断、病变分期以及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部分或全部玻璃体密度增高。钙化20例;视神经受累7例;眼球增大7例:异位者2例。结论 CT对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MS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患儿资料,男23例,女22例,最小年儿童肾母细胞瘤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为11岁,平均2.9岁;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先予平扫,再使用2ml/kg造影剂欧乃派克静脉团注后立即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果全部为密度不均匀肿块,单侧多见,上极多于下极,肿瘤不均匀强化,常伴坏死、出血,少数有钙化;残存肾呈新月形强化为典型CT表现,肿块可跨过中线,但不包绕腹膜后大血管;腹膜后、膈脚后淋巴结转移最多见。MPR、MIP重建可清晰显示血管受累情况。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肿瘤呈不均匀强化,残存肾呈新月形强化为其典型表现,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对100例髓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病理以及MRI检查,探讨髓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其特点。方法全部病人行常规CT扫描,发现病灶后行病灶局部层厚为2.0mm薄层及增强CT扫描。其中65例经MRI检查。100例患者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髓母细胞瘤90%发生于小脑蚓部,该部分患者年龄<15岁。年长者与成人则常发生在一侧小脑半球(8.0%)。肿瘤血运丰富,可囊变、坏死(25.0%),偶有钙化(7.0%)。肿瘤生长速度快、病程短,平均病程为10周。其手术治疗不易完全切除,复发率高,1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2%、39%、12%。CT表现为肿瘤呈高或略高密度的肿块影,呈均一明显增强(75.0%),但是发生于小脑半球的肿瘤增强不明显(8.0%)。结论髓母细胞瘤恶性度高、预后差,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诊断的正确率为98%。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结果: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主要表现有大的不规则肿块25例,密度较均匀18例,钙化12例,囊变或坏死8例,出血4例,越过中线22例,包绕腹膜后大血管20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8例,2例肝转移,8例腹腔积液,2例盆腔转移。肿块不均匀强化,肾脏向后外侧移位24例,肾脏轮廓完整。结论:根据典型CT表现,并结合临床特点,可高度提示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全部病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显示,14例肾母细胞瘤均发生于单侧肾脏,左、右肾发生率无差异。多数位于肾脏一极,也可侵犯全肾。大多表现为轻度强化的实性肿块,瘤内常有坏死、囊变,钙化少见。典型表现为残肾移位、变形、旋转显著,肾实质呈“新月形”或“环形”强化,或者正常肾结构完全消失。表明CT检查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与邻近脏器的关系及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及制订治疗方案、估计预后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