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生白是与叶桂齐名之温病学家,叶桂创造了温热性疾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而薛生白则创造了湿热性疾病的辨证体系,其对温病学的贡献不在叶桂之下。薛氏的《湿热病篇》以论湿热病的证治为主,其辨证的特点为:以三焦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  相似文献   

2.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引申《内经》营卫气血理论,用以阐明急性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并根据其病变反映概括证候类型,作为辨证论治依据。历经众多医家的发展补充,逐步形成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笔者欲从《内经》营卫气血理论说起,进一步探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生理基础,来揭示《内经》有关理论与后世医学发展关系之一斑。  相似文献   

3.
清代名医吴鞠通以其在温病学方面的贡献而闻名于世.他创立的三焦辨证纲领与卫气营血辨证融为一炉,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了温病学的证治内容,为中医学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温病学的核心理论,但这一理论体系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在辨病势方面,在统驭温病内外的各家学说等方面。从温病学病机治则的阐述入手,总结古今医家治疗温病的经验教训,联系温病学内外的学术争鸣。发现温病学的病机治则更适宜以升降出入辨证阐发,升降出入辨证从无数经验教训中得来,可能统驭温病内外的各家学说。  相似文献   

5.
温病学斑疹辨证在炎症性皮肤病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学是研究治疗急性热病的一门学科,在明清时期形成独立的体系.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一系列治疗方剂,不但在防治急性热病、传染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皮肤病的诊疗中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这是历代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直至清代形成的理论体系。首先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确立了“卫气营血”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以后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一书里又补充了“三焦”辨证,从而构成了温病辨证施冶的完整体系,为指导临床分析温病的发病过程、病理变化、证候类型、发展规律等提拱了理论基础。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其含义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维持功能活动的营养物质。叶氏刚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其义,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从而区分证候类  相似文献   

7.
吴鞠通学术成就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氏治学,源自《内经》,在仲景学说的基础上,完善了温病学主瓣理论和实践。明确提出了伤寒与温度病的异同点,其著作《温病条辨》与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有密切关系,确立了三焦辨证体系及相应的治则,并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结合,治疗温病重视养阴,察舌。  相似文献   

8.
正温病学说是关于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学说,其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不仅可用于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而且对中医临床各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热证不但在外感热病中有,在临床各科中也广泛存在。温病学对于临床各科的热证有成熟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治法方药。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学说为中医皮肤病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其中许多治法与方药,也为中医皮肤科临床提供了可供选择且有实用性的治法方药。温病学对中医皮肤科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温病学问答     
问: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温病学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都是经过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辨证方法。它为温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了客观依据,是指导温病临床的基本法则。其重要作用是: ①概括温病的病机及传变规律。人体感受温热病邪后,致使卫气营血的功能失调及有关脏腑的实质受损害。临床反映出由卫至气而营及血,或从上焦传中焦到下焦,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从外向内、由上及下的传变规律。把握这一病  相似文献   

10.
以明末温病学家叶天士为代表的医家所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基石。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人体广泛分布的膜系及脉络是营卫气血运行的载体通道,充养全身,保证了营卫气血生理功能的实现;同时膜系也是感受邪气、病邪传变的通道,膜系正邪斗争决定病变的位置、深浅、缓急及病理改变等。从膜系及卫气营血内涵、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等方面对中医膜系及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内经>、<难经>提出三焦名称、部位、生理、病理之后.历代医家均有论述.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则以三焦辨证为基础,编著了<温病条辨>,从而完善了温病学辩证论治体系.为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根据三焦所属脏腑病变,将温病分为初(上焦)、中(中焦)、末(下焦)三期,作为温病在病理发展过程中的分类,同时结合卫、气、营、血辨证(叶天士<温热论>)进行综合的辨证论治.原著所论九种温病,三百零四条分别编入上、中、下三篇,其证候分类排列,谨严有序,理法方药,论理精明,在叶氏卫、气、营、血辨证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是一卓越的贡献.下面就三焦辨证的分类、传变、治则及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相互关系,略抒己见,望同道批评斧正.  相似文献   

12.
清代医家吴鞠通,继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又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它以三焦为纲,将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并将卫气营血的分证贯穿其中,着重阐述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暑温是一种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叶氏创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体系,后吴氏师古而不泥古,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一炉而冶,相辅而行,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了温病的证治内容,完善了温病证、理、法、方、药,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继将温病学推上了又一个顶峰。叶天士、吴鞠通于暑温的认识颇有独到之处,到目前为止对于夏暑当令所患之疾的诊治仍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温病学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自古以来各医家都认为它是中医的基础和临床的主要部分,学中医者不可不读。为了大家共同学习,现将我个人对温病的辨证施治略述如下,希同道们批评指正。一、温病怎样辨证温病一般运用卫气营血和三焦学说,再参考六经等来进行辨证,看邪气已到那一部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的《温热论》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重要著作。用叶氏"卫气营血"的理论,可以辨别端正位、区分病程、推断病机、概括证型、决定治则、说明传变。叶氏"卫气营血"理论的出现,使温病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叶氏提出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无论从对营卫的认识,还是对"卫、气、营、血"各阶段的治疗法则与遣方用药方面都对仲景学说有所继承,同时叶氏通过对孙思邈、刘河间以及其他诸多医家学术思想的借鉴,又发展了仲景学说,形成了指导温病诊疗的独特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揭示了温病的一般发展过程、诊疗思路,对后世医家治疗温病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叶氏的"卫气营血"辨治思路还可以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所谓的结合即是指:将卫分证与肺、脾胃、肝结合;将气分证与肺、脾、胃、肠、胆、三焦结合;将营分证与心、胃、肝、肾结合;将血分证与心、肝、肾结合。从而使得卫气营血辨证更加细致化,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年轻的学科,三焦卫气营血辨证,清热养阴,解毒攻下的治则,代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水平,随着临床实践的需要,湿病学理论面临着一个新的突破,怎样才能更好地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温病学理论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奉行了温病未来学讨论会,现将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三焦辨证是温病的辨证方法之一。乃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创立。吴氏所撰《温病条辨》即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对各种温病分上焦、中焦、下焦进行辨证论治,纲目分明,条理井然,对于指导临床有很好的实用价值。现拟从三焦的生理概念,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三焦病的病理和证候及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相互关系等四方面,谈谈个人体会,以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温病的辨证虽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主,但其中从脏腑角度辨证的内容并非鲜见。通过对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7年制规划教材《温病学》中脏腑证型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温病学教材中的脏腑辨证具有3个特点:脏腑辨证运用广泛,四脏二腑证型凸现,湿热温邪伤脾为甚。  相似文献   

20.
宣畅气机既是温病的治疗方法,又是温病的治疗目的.本文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分别探讨宣畅气机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清热养阴不忘宣畅气机""在卫应宣郁疏透,清气应疏卫调气,凉营仍要透热转气,凉血散血不忘疏利气机".三焦辨证中更是要将宣畅气机寓于"通利三焦"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