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及其基因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基因重组技术的进步 ,使得肿瘤的生物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 4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作为生物治疗的方式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本文就国内外有关肝癌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作一综述。1 肝癌的免疫治疗1.1 主动免疫治疗 1.1.1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的关键是肿瘤的抗原问题 ,但至今尚未确定有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致使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这种没有或很少有免疫原性的肿瘤细胞。但是人们有可能在分子或基因水平研究诱导肿瘤抗原的表达 ,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基因重组技术的进步,使得肿瘤的生物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作为生物治疗的方式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本文就国内外有关肝癌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肿瘤的生物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模式,生物治疗主要包括肿瘤的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从目前国际研究的趋势分析,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推测,肿瘤的免疫治疗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的肿瘤免疫治疗是以肿瘤细胞、肿瘤提取物或肿瘤的某一成分为抗原,给肿瘤患者进行接种,通过所激发的特异性肿瘤免疫反应,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然而,众所周知,在不能确定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情况下,所引发的非特异性免疫活动在控制肿瘤生长方面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的研究刻不容缓,也是困扰免疫学工作者的主要难题,使得传统  相似文献   

4.
生物治疗是肺癌常规治疗模式的有益补充,是一种比较安全、有前途的治疗手段.肺癌的生物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机体对肿瘤主动或被动的免疫杀伤能力;基因治疗是通过对基因水平缺陷的修复或导入、强化某些抗肿瘤基因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生物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概念正倍受关注,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均属生物治疗中较活跃的研究领域。现综述生物治疗在肝癌治疗中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生物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概念正倍受关注,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均属生物治疗中较活跃的研究领域。现综述生物治疗在肝癌治疗中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交流近年来国内肿瘤生物治疗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为了加强与国外学者的联系与交流,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讨论决定,拟于1995年10月在上海联合召开第四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截止时间:1995年4月30日(以邮戳为准),过期文章会议一律不予接收。 二、征文内容: (一)专题综述(以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撰稿介绍新进展和大会发言为主):1.肿瘤的基因治疗;2.肿瘤细胞因子免疫治疗;3.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4.基因工程型单克隆抗体及免疫毒素;5.造血干(祖)细胞移植;6.粘附分子与肿瘤的发生与治疗;7.肿瘤浸润与转移机制;8.肿瘤抗原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二)学术论文:有关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均可向会议投稿,包括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NK细胞、LAK细胞、CTL、巨噬细胞等)、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瘤苗、骨髓移植、中草药有效成分等生物治疗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有关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肿瘤浸润与转移的控制机制的研究,免疫效应细胞识别与杀伤肿瘤  相似文献   

8.
基因治疗肿瘤的策略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基因治疗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最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 ,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之后的第 5种模式 ,是肿瘤治疗的有益补充[1] 。基因治疗就是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校正或置换致病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综述基因治疗的策略及进展。1 增强宿主抗肿瘤免疫———肿瘤疫苗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与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基因治疗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第五种模式。本文针对肝癌的基因治疗现状做出如下综述。一、免疫基因治疗 肿瘤细胞没有表达特异性抗原或有抗原表达但缺乏免疫原性 ,以及肿瘤细胞表面缺乏MHC抗原和 /或B7分子的表达。这些自身缺陷使肿瘤细胞不能给免疫系统提供足够的免疫信号。因此把免疫原性相关分子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并使其表达便可弥补这些自身缺陷以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袁爱力[1] 等以脂质体包裹法将B7基因及PSV2Neo共转染至HepG2肝癌细胞株中 ,取B7基因转染阳性、阴性…  相似文献   

10.
肿瘤疫苗的发展现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地位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疫苗用于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方法,加强和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与识别肿瘤抗原、避免肿瘤逃避免疫监视和提高杀伤肿瘤细胞与启动加强自身主动的生理免疫抗瘤能力,以达到减少癌变发生、消除手术残留癌灶、防止转移复发、提高肿瘤治愈率、延长存活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是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疫苗的发展与免疫学理论和分子生物学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近百年的探索,经历了由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到特异性免疫治疗,由细胞水平到分子和基因水平的进展.直到80年代末期,肿瘤疫苗才出现了新概念的质的飞跃.目前研究的肿瘤疫苗主要有:(1)肿瘤细胞疫苗,是以自体肿瘤组织经过研磨、照射、药物灭活等方法处理,加佐剂后制成的瘤苗,在临床上已试用于多种实体瘤,产生一定疗效,但因科学性不高而受限.(2)肿瘤核酸疫苗,即DNA疫苗,是由携带编码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制成,直接输入组织细胞内,使之在体内表达相应抗原而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别是以特异性CIL为代表的保护性免疫应答.(3)肿瘤多肽疫苗,来自肿瘤特异性抗原、病毒相关抗原、癌基因或抑癌突变蛋白的多肽组成,共同的CTL识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的生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张保宁  宣立学 《实用癌症杂志》2003,18(2):218-219,22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 ,生物治疗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后的另 1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了生物治疗的发展 ,目前乳腺癌的生物治疗已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肿瘤的生物治疗是指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 ,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 ,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 ,它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1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1.1 乳腺癌的主动免疫治疗1.1.1 肿瘤疫苗治疗 肿瘤疫…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肿瘤免疫冶疗的研究之特点为多学科交叉渗透及多部门共同参与.因而,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相关生物学高技术的结合,为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1 肿瘤特异性表位的研究进展肿瘤免疫治疗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基础,那么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必然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从50年代Gross等发现TSTA,到90年代T.Boon证实人类第一个肿瘤抗原表位,为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有限肿瘤特异性抗原,使得众多肿瘤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挖掘新的肿瘤持异性抗原(表位).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有:  相似文献   

13.
手术、化疗和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传统模式,但大多数肿瘤仍得不到根治,必须探寻新的治疗策略。肿瘤生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治疗等,研究领域广泛,极具应用前景,因此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 我们通过对多种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在体外、体内杀伤其自身癌细胞的直接形态观察和功能分析,结合随访资料,发现人体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能直接杀伤癌细胞,这种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活性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反映了患者的抗肿瘤能力[1-8],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免疫指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抗体[9-10]、超抗原[11]、抗原肽[9]、转基因[12]、加热[4,13]、化疗药物处理[14]等均可诱导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并对肿瘤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诱导自身肿瘤杀伤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用肿瘤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因此,以各种形式的肿瘤抗原制成肿瘤疫苗对患者进行免疫接种,激发患者机体对肿瘤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反应,并排斥肿瘤,成为近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构建肿瘤疫苗的策略较多,如用肿瘤细胞疫苗、基因修饰疫苗、肽和蛋白质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融合细胞疫苗等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至今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发展,例如,除恶性黑色素瘤外,大部分肿瘤,包括常见的肝癌、肺癌、胃癌等,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异抗原仍未被确定。而且,已鉴定的大部分肿瘤抗原是自身分子,免疫系统对此易产生免疫耐受,难以激发有效的免疫反应。因此,有必要探索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特异性核糖核酸诱导的CTL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应用Hep-A-22小鼠肝癌细胞提取的核糖核酸对小鼠进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检测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及抑制作用.结果实验动物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呈明显促进,抑瘤作用较明显.结论特异性RNA能刺激机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能力,可作为特异性抗原对肿瘤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5.
恶性淋巴瘤的生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iang WQ 《癌症》2005,24(8):1027-1032
近30年来,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它对化疗非常敏感,新的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也不断涌现,但是其远期生存率仍徘徊在40%~50%之间。近20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生物治疗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正日益引起关注,并成为其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最常用于淋巴瘤治疗的生物治疗手段包括:(1)单克隆抗体的治疗;(2)放射免疫治疗;(3)抗原特异性CTL细胞(如EBV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4)主动免疫治疗;(5)靶向bcl鄄2的基因治疗;(6)特异性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合理使用这些方法并与其他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特异性核糖核酸诱导的CTL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应用Hep-A-22小鼠肝癌细胞提取的核糖核酸对小鼠进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检测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及抑制作用.结果实验动物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呈明显促进,抑瘤作用较明显.结论特异性RNA能刺激机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能力,可作为特异性抗原对肿瘤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王洪武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10(3):323-326,330
肿瘤疫苗在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临床。通过给患者注射肿瘤疫苗,激发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来攻击肿瘤细胞,克服因肿瘤代谢产物而造成的免疫抑制状态和增强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免疫原性,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达到治疗肿瘤之目的。肺癌疫苗作为一种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近年来成为肺癌生物治疗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通过细胞表面抗原使免疫系统区分正常细胞和癌细胞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关键。最新的技术使人们了解到,由于肿瘤细胞突变产生新的表位肽,继而引起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且最新研究表明,这种肿瘤新抗原(neoantigens)的识别将成为临床免疫治疗的重要突破点。相关结果表明,在癌症免疫治疗中,肿瘤新抗原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开发并增强针对这类抗原选择性T细胞的反应性,为新型免疫治疗带来希望。精准细胞免疫治疗(precision cell immunotherapy treatment,PCIT)是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及大数据分析,获得针对癌细胞特异性新型抗原和高效应的精准T细胞(precision T cell for neoantigen,PNA-T),进而富集 PNA-T对肿瘤患者进行精准细胞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肝癌是我国的一种常见肿瘤,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除了手术、化疗等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而且除根治性切除有可能根治肝癌外,多数患者在确诊以后的生存时间较短.所以,国内外都在寻找一些新的方法,与传统的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方法主要是一些生物疗法,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其中,基因治疗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实验室开发了靶向性非病毒载体GE7基因导入系统,该系统包括可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配体寡肽GE7和内吞小体释放寡肽HA20(其成份为流感病毒血凝素氨基末端20个氨基酸残基,用来使内吞小泡释放内容物,防止进入细胞内的外源基因被溶酶体酶系降解).GE7基因导入系统的特点是可以靶向性的介导外源基因进入EGF受体高表达的细胞,并具有较高的转导效率.  相似文献   

20.
黑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强的难治性皮肤肿瘤,其自然病程中出现的与淋巴细胞浸润相关的肿瘤自发回缩或消退现象,以及黑素瘤对各种免疫治疗较好的临床反应均提示了黑素瘤是一种免疫原性肿瘤。本文从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黑素瘤的免疫治疗进展。在以T细胞过继免疫和疫苗为中心的肿瘤抗原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方法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体外扩增是一种较为稳定且有效的方式,但存在TIL不易获取、培养不易成功等局限性;DC疫苗因为能够诱导并促进肿瘤特异性CTL扩增而被视作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式,但仍然面临临床疗效不够满意等问题,随着新的特异性抗原的发现及抗原负载方式的改进,相信DC疫苗将会使患者更多获益。而新的特异性抗原的发现,也必将推动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TCR)基因修饰的T细胞和疫苗的研发进展;调节分子IL-21和针对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CD40的单克隆抗体研究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潜力,也为黑素瘤的免疫治疗打开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