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总结EST治疗胆总管结石28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处理及预防措施.结果 284例EST取石成功275例,成功率96.83%;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5例(1.82%),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肠穿孔2例(0.73%),分别经外科手术及内科保守治疗治愈;大出血3例(1.09%),内镜下止血及内科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内镜下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熟练的内镜操作技巧是完成此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价值。方法:用ERCP+EST取石对74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必要时行内镜鼻胆管引流。结果: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4.6%(70/74)。术后并发胰腺炎5.4%(4/74),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0.8%(8/74),消化道出血2例。结论: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系数较高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艳辉  闫国芳  刘亮  张立新 《吉林医学》2007,28(11):1317-1318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病率,临床记载约为11%~20%.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完善与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首选术式,并得到大多数患者的认同.但对胆总管结石的处理,具有微创优点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仍具有疗效好,痛苦小,安全性大,术后恢复快,相对经济的特点.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ERCP及EST可以为LC创造良好条件.为了提高LC质量,我院自2000年12月以来为439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及EST,透视下摄片观察分析术中治疗情况,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9月我院对3 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并取石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3 5例住院患者中 ,男 1 2例 ,女 2 3例 ,男女比例为 1∶1 .9;年龄2 5~ 87岁 ,平均 58± 7.5岁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1 2例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1 4例 ,有胆道手术史 9例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6例 ,胆总管残余结石 3例 ) ;1个结石 1 3例 ,1个以上结石 2 2例。1 .2 方法 先作逆行胰胆管造影 ,确诊后立即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EST ,并在X线监视下行网篮取石、机械碎石及气囊导管取…  相似文献   

5.
EST联合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391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联合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对39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于EST联合ENBD治疗术后行常规护理、鼻胆管引流护理以及相关并发症观察与处理。结果39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取石成功382例,成功率97.7%。行ENBD35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其中急性胰腺炎13例,急性胆管炎1例,活动性出血5例。均经及时观察发现以及治疗护理,顺利恢复。结论EST联合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的良好护理,对保证手术治疗成功和并发症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内镜、腔镜技术在外科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逐渐被微创手术所替代[1,2]。目前常用的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我院于2006-2011年间采用EST及LCBDE两种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对照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各32例,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引流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9.
[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不同治疗方法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二科收治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例102例.结果 微创手术组44例,其中腹腔镜胆道探查术25例(LCBDE组),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EST+LC组);开腹胆道探查联合T管引流术58例(OCHTD组);手术均成功.LCBDE组结石平均数较EST + LC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手术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低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与OCHTD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LDCDE组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开腹胆道探查术,而且其术后住院时间也要短于开腹胆道探查术;其是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杨列云  王晓彦  袁艳平 《当代医学》2012,18(12):127-128
目的经内镜下胆道(胰管)取石术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治疗胆胰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探讨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加鼻胆引流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180例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行术前全面细致的准备、术中密切的配合及观察、术后精心的护理。结果 180例患者,手术成功179例,穿孔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1例碎石后取石成功,5例结石较多较大行2次取石成功,手术成功率达99.4%。结论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后放置引流管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减少并发症,术前保障用物齐全,做到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消毒,做好碘过敏试验及抗生素过敏试验;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业务熟练,操作迅速敏捷,与医生配合默契,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引流液的量、颜色,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早预防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临床不同治疗方法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二科收治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例102例.结果微创手术组44例,其中腹腔镜胆道探查术25例(LCBDE组),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EST+LC组);开腹胆道探查联合T管引流术58例(OCHTD组);手术均成功.LCBDE组结石平均数较EST+LC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手术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低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与OCHTD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CDE组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开腹胆道探查术,而且其术后住院时间也要短于开腹胆道探查术;其是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55例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者行ERCP检查,全部造影成功,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53例,并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结果 胆总管结石153例,取石成功148例,成功率96.7%;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高淀粉酶血症6例,EST术后并发症为5.9%(9/153),无肠穿孔、大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十二指肠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路文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62-126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4月30例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T管引流术(LC+LCBDE),并与同期的45例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OCHTD)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及患者的痛苦程度加以对比。结果 2组手术均获得成功,LC+LCBDE较OC+OCHTD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及患者术后痛苦程度上有明显优势,但在手术时间上有所延长,不具有优势。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T管引流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比较内镜下EST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短期治疗效果,并通过随访总结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内镜下EST短期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而其远期并发症也并不多见,其中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发生率较开腹手术低.并且内镜下EST治疗方法可反复多次使用.结论 内镜下ES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内镜下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性高、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年龄>60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成功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例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最后中转开腹;l例逆行胰胆囊造影(ERCP)不成功,予以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术后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血尿淀粉酶升高,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无出血及肠漏、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ST联合LC治疗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张仲山  马安军 《浙江医学》1997,19(5):276-276
我们自1985年以来,选择性地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治疗胆总管下端结石46例,随访37例,疗效优良率达86.4%,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概况。方法:总结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病人48例,并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本组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38~76岁,胆囊切除术后21例,无胆道手术史者27例,B超为确定诊断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术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者45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3例。结果:腹部切口感染2例,短暂性胆漏2例,结石残留2例经“T”管取石痊愈2例,48例中随访43例,随访期限6月~6年,效果满意。结论:基层医院对于胆总管结石诊断腹部B超诊断符合率高,治疗采用经典“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如考虑胆总管下段有狭窄,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与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8例,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34)与对照组(n=34),治疗组给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常规取石术。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可以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浩 《中外医疗》2011,30(11):114-114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运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T取石组56例与胆总管切开取石组74例。结果 2组治愈率和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比较,EST取石组明显低于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组(P〈0.05),而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结石残留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