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初次及再次感染HCV后不同功能区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14例初次HCV感染者及11例再次HCV感染者系列血清系在无法检测HCV时留存的289位手术受血者系列血清中筛选获得。系列血清包括受血前、受血后不同时期收集的血清。回顾性地研究其不同功能区抗体出现的动态变化,抗C与抗NS3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抗NS3、抗C、抗NS5及抗NS4抗体在HCV感染后系列血清中检出率分别为84.76%、79.27%、72.54%和68.39%。感染过程中各区抗体可以全部出现、部分出现或单独出现抗C、抗NS3及抗NS5抗体,未发现单独含抗E、抗NS1及抗NS4区抗体的血清。抗E、抗NS1及抗NS4抗体消失较早。研究表明:以HCVC区、NS3区及NS5区编码的优势抗原包被的ELISA抗体诊断试剂盒将提高HCV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含有HBsAg pre S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4-pre S,经大量提取质粒并纯化后,肌肉注射Balb/c小鼠,共免疫3次,间隔两周,结果有3/7的小鼠血清抗pre S2抗体呈阳性。  相似文献   

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包膜抗原基因变异的意义。方法收集19例慢性乙肝患者的PBMC和配对血清,用PCR扩增PBMC及血清中HBV包膜基因片段(S,preS1,preS2),并对其中各5例PBMC及配对血清中的preS1和preS2基因片段,分别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S、preS1和preS2片段在血清和PBMC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47%、100%和0、263%、263%。与HBVADR序列比较,10份标本HBVDNA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2份preS1和3份preS2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发生改变;8份preS1和7份preS2的核苷酸序列,均发生了一个至多个位点的点突变。结论PBMC中存在的包膜基因不完整,因而不会形成完整的HBV病毒颗粒,故不支持HBV可潜伏于PBMC并发展成为体内HBV再感染的来源。preS1点突变编码的氨基酸位点,集中在aa21~47区域,可能会影响HBV的吸附和穿入,及组织亲嗜性的改变。HBV亚基因片段在PBMC中,是否会影响细胞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在我国较高,目前,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主要是检测其抗体,以确定HCV的感染。机体在HCV感染的不同阶段或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产生的HCV抗体存在差异,可能仅产生某一抗原的抗体或多种抗原的抗体,因此,抗-HCV检测试剂中应包含HCV的多种抗原,以提高抗-HCV的检出率,防止漏检。HCV的非结构3区蛋白有根强的抗原性,其抗体出现较早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抗-HCV检测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表达了HCV的非结构3区蛋白抗原,并建立了简易、快速纯化重组HC…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4例HCV原发感染后NS5抗体长达一年半的动态变化,探讨NS5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重组NS5抗原,建立EI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NS5抗体阳性率为60.48%,HCV感染后一月抗-NS5抗体阳性率为16.35%,三月为75%。结论抗-NS5抗体无早期诊断价值。抗-NS5抗体持续阳性者,血清ALT多明显升高,抗-NS5抗体与肝脏疾病活动性相关。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抗-C、抗-NS3、抗-NS4抗体阴性,而抗-NS5抗体单独阳性,表明检测抗-NS5抗体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了含有HBsAg pre S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4pre S, 经大量提取质粒并纯化后, 肌肉注射Balb/c 小鼠, 共免疫3 次, 间隔两周, 结果有3/7 的小鼠血清抗pre S2 抗体呈阳性。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盂肾炎发病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免疫酶斑点法检测慢性肾盂肾炎病人尿液中巨细胞颊毒,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中HCM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尿中HCMV阳性率为52.9%,血清中HCMV抗体为75.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并差非常显著,证明慢性肾盂炎发病与HCM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IL—2/HBV PreS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IL-2/HBVpreS融合基因克隆,为表达IL-2/HBVpreS融合蛋白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从乙肝全序列中扩增HBVpreS基因片段,并克隆入带IL-2基因的ply5质粒中,挑出的阳性克隆再亚克隆到pUC18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基因全长930bp,编码310个氨基酸,序列内有起始码和终止码。结论:所克隆的基因为IL-2与HBVpreS的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9.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包膜抗原基因变异的意义。方法 收集19例慢性乙肝患者的PBMC和配对血清,用PCR扩增PBMC及血清中HBV包膜基因片段9S,preS1,preS2),并对其中各5例PBMC及配对血清中的preS1和preS2基因片段,分别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S,preS1和preS2片段在血清和PBMC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4.&%,1  相似文献   

10.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住院病人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血清标本进行抗-HCVIgM的检测,并与HCVRNA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HCVRNA阳性、抗-HCV阳性,HCVRNA阳性、抗-HCV阴性及HCVRNA阴性、抗-HCV阳性三种类型中均有抗-HCVIgM阳性者。结果还表明HCVRNA阳性病例的抗-HCVIgM阳性率明显高于HCVRNA阴性的病例(P<0.05),在临床诊断上HCVRNA阳性与阴性病例的肝病大多数为急性肝炎(AH)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HCVRNA阳性与阴性比较,各类肝病的病例数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用套式PCR法检测了27例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3例(11.1%),同时检测了7例抗-HCV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带血HCV RNA及抗-HCV,结果HCV RNA无1例阳性,抗-HCV全部阳性,因此认为婴儿体内抗-HCV是一种由母体被动获得的抗体,不能作为HCV感染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特异性CTL在提高HCV感染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骏 《现代免疫学》1998,18(1):56-57,F003
丙型肝炎病毒(TCV)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并无中和作用或作用很弱。故细胞免疫,特别是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在抗HCV感染中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末文就此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后受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其它机会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5例肾移植受者(RTR)尿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配合捕获ELISA法及间接ELISA法检测HCMV-IgM及IgG,诊断HCMV感染,感染率为60%(39/65)。应用临床及实验室方法诊断其它病原体(如革兰氏细菌,结核杆菌,霉菌,HSV及VZV等)所致的机会感染,结果表明,HCMV感染组机会感染率明显高于HCMV未感染组(P<0.01)。对其机理的分析表明,HCMV感染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产生了变化,即HCMV感染组CD4水平显著低于HCMV未感染组,CD8水平显著增高,导致CD4/CD8值显著降低(P均小于0.01),说明HCMV感染组患者细胞免疫受到严重抑制,招致其它病原体的机会感染。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国产和美国Ortho公司第2代抗丙型肝炎病毒(HCV)试剂对100例维持性血透及肾移植患者进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比检测。阳性标本用聚合酶键反应(PCR)法检测HCVRNA并采用型特异的HCV亚基因探针对其非结构蛋白NSS区扩增产物进行了杂交基因分型。结果表明,这组病人中抗-HCV阳性率为41%,肾移植术后再透析者达56.52%,且与透析时间、输血次数、受血量成正相关;国产抗-HCV试剂同美国Ortho公司试剂比较阳性符合率达91.43%;抗-HCV阳性患者中有31.43%(11/32)血清HCVRNANS5阳性;透析患者中,HCV基因型各型均有,以混合型为主,占63.64%。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抗病毒IgM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抗HCVIgM间接ELISA方法,并用之检测HCV不同感染人群。抗HCVIgM在不同感染人群中的检出率变化很大。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检出率可高达93.8%,而正常献血员中可低至0.68%。比较抗HCVIgM和抗LgG阳性中HCVRNA的检测结果发现,抗IgM阳性者中,不同HCV感染人群的HCVRNA检出率很高(93.0%~100%);而IgG阳性者中HCVRNA的检出率变化很大(37.5%~93.8%)。在43例血液透析者中抗IgM与HCVRNA检测的一致性为83.7%;抗IgM与抗IgG检测的一致性为88.4%,结果提示:(1)抗HCVIgM与HCV活跃复制有关,(2)抗HCVIgM与抗HCVIgG检出不完全一致。因此,临床检测抗HCVIgM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抗HSV-2糖蛋白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及表达的研究郑东,姜绍谆,马文煜,阎岩,徐志凯(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CHA9是本室研制的具有高中和活性和高保护性的抗HSV-2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由HSV-2所致的多种疾病其有显著疗效。本...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成功构建HBV Pre S2单链抗体基因基础上,引人EcoR I和Sal I酶切位点,克隆到原核高效表达质粒pBV220中,筛选到2个重组克隆,经转染大肠杆菌DH5α,42℃热敏诱导5~6小时后,超声裂解细菌产物在包被有pre S2抗原的阻断ELISA中,有明显的阻断亲本3B9单抗对pre S2抗原的亲和活性,在SDS-PAGE中,分子量2.8×10~4处显示一条表达产物带,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4%左右。初步表明单链抗Pre S2基因抗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且有较好的Pre S2抗原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HCV)E2/NS1相对保守区多肽抗原在检测抗-HCV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HCVE2/NS1基因编码的膜区糖蛋白合成E2/NS1相对保守区多肽抗原,建立酶免疫试验(EIA),对96例HCV感染者及40例正常献血员进行HCVE2/NS1抗体的检测,同时平行检测HCVRNA肝炎为13.55%,慢性丙型肝炎为25.04%,无症状感染者为2.08%;正常献血员中发现3例抗HCVE2/NS1抗体  相似文献   

19.
HCV感染后NS5区抗体的动态观察与检测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报道用HCVNS5区两段抗原性较好的合成肽研制的ELISA试剂盒及UBIHCVNS5区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观察14例HCV感染者NS5区抗体的动态变化,证实NS5区抗体如同NS4区抗体一样比C及NS3区抗体出现晚。NS5区抗体总体检出率近似于NS4区抗体;1.55%的血清为单独NS5区抗体阳性;存在NS5区抗体与其他区抗体滴度有互补作用的标本等提示NS5区抗体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采用UBINS5区抗体检测试剂盒发现,95.65%(22/23)UBI试剂盒诊断为NS5区抗体阳性的标本中含HCVRNA,6/14HCv感染者用UBI试剂盒检出的抗体出现在ALT再次异常升高或剧烈升高(高于参考值的3倍以上)前后,4/14的感染者抗体出现于ALT首次升高前后(其余4/14的感染者未检出抗NS5抗体),因此UBI抗HCVNS5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的抗体似与疾病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抗胸腺细胞血清预处理的小鼠脾细胞不产生GVHD〔英〕/VizierC…ScandJImmunol.-1995,41.-313~317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是人类异基因骨髓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在组织培养中,通过去除移植物中T细胞的方法能防止急性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