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PCR-SSP方法研究广西壮族HLA-DQA1和B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广西壮族HLADQA1 ,B1 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应用PCRSSP 方法对140 名健康、无血缘关系广西壮族人的HLADQA1 和DQB1 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共检出7 个DQA1 等位基因和16 个DQB1 等位基因。在检出的DQA1 等位基因中,0301 的基因频率最高(35 % ) ,0401 的基因频率最低(1 .1 % ) 。在DQB1 等位基因中,0601(22 .1 % ) ,0301(20 .7 % ) ,0501(13 .9 % ) 最为常见。未检出的等位基因包括HLADQA1 * 0201 ,0302 ,0601 ,DQB1 * 0603 ,0605 和0608 。结论 广西壮族HLADQA1 ,B1 基因的多态性不仅有中华民族的特点,而且也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PCR-RFLP技术,对新疆地区汉族健康群体进行了HLA-DQA1(49人)和DQB1(47人)基因分型。在DQA118个等位基因中,DQA1*0301的基因频率最高(32.56%),*0401最低(1.02%)。在DQB116个等位基因中,DQB1*0201(20.21%),*0301(15.96%)、*0303(14.89%)为最常见;没有观察到*05032、*0504和*0605。与河北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RFLP技术,对新疆地区汉族健康群体进行了HLA-DQA1(49人)和-DQB1(47人)基因分型。在DQA18个等位基因中,DQA10301的基因频率最高(32.56%),0401最低(1.02%)。在DQB116个等位基因中,DQB10201(20.21%)、0301(15.96%)、0303(14.89%)为最常见;没有观察到05032、0504和0605。与河北固安县及江浙沪地区汉族群体进行比较,DQA1基因未发现存在差异。而DB10602(3.19%)与固安汉族(Pc=0.0144)和上海汉族(Pc=0.0140)有显著差异,DQB10503(8.52%)与上海汉族有显著差异(Pc=0.0216)。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RFLP核苷酸分型方法,探讨了我国南方浙江沪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系统红斑狼疮(SLE)的遗传关联性,对48例SLE患者的血样分析表明,SLE患者具有显著高的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30.21%,RR=2.8919,Pcarr=0.0112,EF=0.20),DQB1*0601可能是一易感基因,而DQB1*0301(2.08%,RR=0.1108,Pcorr=0,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SSO方法,对华东地区汉族人群进行了HLA-DQA1、-DQB1和DRB1*02,07,09基因分型。DQA1中以DQA1*0301基因频率最高(0.3844),其次为*0501(0.1406)和0102(0.1219),*0401最低(0.0281);DQB1中以DQB1*0303基因频率最高(0.2342),其次为*0301(0.1899)、*0601(0.1203)和*0201(0.1108),*0501、*0604和*0605最低(均为0.0127);DR9基因频率较高(0.2310),DR2中DRB1*1501占73%,基因频率为0.0854,未见*1601。DQA1、DQB1及DRB1等位基因之间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DRB1*0901-DQA1*0301-DQB1*0303、DQA1*0103-DQB1*0601等为常见单倍型。本资料与我国其他汉族人群资料有可比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用PCR-PAGE方法,结合高灵敏的银染色作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研究DQA1基因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遗传易感性。选择无亲缘关系的广东籍汉族健康者106例和50例RA患者。发现该方法测的6种HLA-DQA1等位基因中,RA组DQA1*0101(27%,RR=2.334,P<0.005,EF=0.154)等位基因明显增高;而DQA1*0102(1%,RR=0.068,P<0.01,PF=0.577)明显下降;DQA1的2种纯合子基因型(0101/0101和0301/0301)在RA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小于0.025和0.005)。上述结果显示:HLA-DQA1*0101对RA有遗传易感作用,DQA1*0102等位基因有遗传抵抗作用;DQA1基因型的检测对预测RA易感者和判断预后及疗效可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HLA—DRB1等位基因与中国湖北汉族人SLE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国内首次借助PCR/SSP技术对52例湖北汉族人SLE患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型别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HLAW-DRB1*0301基因频率为24%,表型频率为44.2%,RR=4.76,x^2=21.2,P〈0.01;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显示HLA-DRB1*0301基因与SLE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首次借助PCR/SSP技术对52例湖北汉族人SLE患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型别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HLA-DRB1*0301基因频率为24%,表型频率为44.2%,RR=4.76,χ2=21.2,P<0.01;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提示HLA-DRB1*0301基因与SLE有关联  相似文献   

9.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云南漾濞彝族族群HLA-DQA1频率分布特征,并与华人19个群体比较。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结果:DQA1*0301(31.63%)最高,*0401(1.02%)最低,。卡方总体验表明,该族群与北方六个汉人群体、满族、新加坡群体及新疆维吾尔族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个别基因频率的显著差异;布依族、傣族、台湾群体组成复杂,与其他群体有很大显著差异(P〉0.001);广东汉人与广西壮族与其他群体也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相似;维吾尔族与部分北方汉族并无显著差异;藏族与哈萨克族、新加坡群体无显著差异。结论:南方各族群DQA1的复杂构成,可能与起源的多样性或地域环境有关。漾濞彝族族群HLA-DQA1构成有北方族群特征。  相似文献   

11.
应用PCR-SSO方法,对华东地区汉族人群进行了HLA-DQA1,DQB1和DRB1*02,07,09基因分型,DQA1中以DQA1*0301基因频率最高,其次为*0501和0102,*0401最低,DQB1中以DQB1*0303频率最高,其次为*0.301,*0601和*0201,*0501,*0604和*0605最低;DR9基因频率较高,DR2中DRB1*1501占735,基因频率为0.085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上海人群中HLAⅡ类基因和抗原处理相关基因与多发性硬化症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和PCR-SSO技术对21名上海地区无血缘关系的MS患者和89名正常人作HLAⅡ类(HLA-DRB1,-DQA1和-DQB1)和抗原处理相关基因(TAP1,TAP2和LMP2)分型。结果患者组DRB1*0405、T 克*0502(P=0.0025)等位基因DRB1*0405-DQA1*0301-DQB1*  相似文献   

13.
北方汉族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北方汉族HLA-DRB1、DQB1多态性分布,获得更完整、更准确的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107名北方汉族健康人进行了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鉴定了14个DRB1等位基因,9个DQB1等位基因,包括了DR、DQ位点的全部血清学特异性。结论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DRB1、DQB1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和连锁不平衡参数。对群体遗传和疾病关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维族人群HLA—DR—DQ单倍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HLA第2类基因(HLA-DR-DQ,-DP位点)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应用PCR/SSO方法对新疆的主要民族维吾尔族人92例进行了HLA-DRB1、DRB3、DRB5和DQA1、DQB1五位点等位基因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它们在该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推导了DR-DQ五位点单倍型的结构及分布。通过与世界各主要人种和中国北方汉族的比较,证明维族在中华民族有共同基因背景的基础上,还表现出与西方人种有一定程度的血缘交流。为研究古丝绸之路人口迁移对中国维族遗传特征的影响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P),分析了北京地区61例汉族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的HLA-DQα链第52位氨基酸的编码基因。结果表明:1.89%的患者HLA-DQα链52位是精氨酸,其编码基因为HLA-DQA10301和(或)0501,其中108%为0301纯合子,70.3%为0301杂合子,18.9%为0501纯合子,2.患者中的HLA-DQA10301和0501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相对危险度分别为RR=12.549,p<0.001和RR=1.510,p>0.05;3.患者中HLA-DQA0201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无明显降低。上述结果提示,HLA-DQA10301和0501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的IDDM遗传易感性正相关,而0201等位基因与IDDM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6.
武汉地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HLA-DQA1基因关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汉族人HLA-DQA1基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遗传关联。方法应用HL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Ⅰ)消化DQA1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对7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正常人的HLA-DQA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3,RR=3.20,Pc=0.024)。结论DQA1*0301与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关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免疫遗传异质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用PCR技术扩增了98例江浙沪籍汉族人HLAⅡ类DQA1基因的第二个外显子,扩增产物经ApaLI,BsaJI,FokI,HphI,MboⅡ和MnlI酶切分型,测定了江浙沪籍汉族人群8个DQA1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DQA1*0301为最常见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湖北汉族HLA—Ⅱ类等痊基因频率的群体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调查中国湖北汉族人群HLA-Ⅱ类基因频率。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中国湖北汉族168名正常个体进行了HLA-DRB1(n=168)、HLA-DQB1(n=160)、HLA-DPB1(n=93)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结果共检出39种DRB1、15种DQB1和17种DPB1等位基因型别,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分别是:DRB1*0901(genefrequ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种新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法,研究了江浙沪地区中国汉人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45例和对照组98例的HLA-DQA1等位基因。发现MG的胸腺瘤型和非胸腺瘤型DQA1基因遗传背景有所不同,HLA-DQA1*0301基因参与非胸腺瘤型MG(尤其是男性组)的遗传易感作用(RR=3.63,P<0.05),家系分析支持群体研究结果。推测了中国汉人MG可能的HLA易感单体型:DQA1*0301DQB1*0303-DRB1*0901和DQA1*0301-DQB1*0303-DRB1*0406.结果从基因分型的角度统一了关于华人MG与HLA相关抗原提法不一致的报道,并揭示了MG的其它HLAⅡ系统易感基因DQB1*0301、DRB1*0901及DRB1*0406或DBR*0405存在的极大可能性。为进一步分析MG的遗传易感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PCR/SSO方法对41例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52例正常人HLA-DQA1和DQB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DQA1*0201,DQB1*0504,050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较低,其相对风险值分别为9.51、5.87和11.60;而DQA1*0501,DQB1*03031的频率明显地高,相对风险值分别为2.93和6.65。初步认为,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与某些H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