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探讨急、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58例急、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TEVAR,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0%(58/58),4例直接封堵、20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使用烟囱支架2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5.2%,3/58),术后出现Ⅰ型内漏11例(19.0%,11/58).出院55例患者中假腔内血栓形成48例,2例内漏消失,7例夹层仍可见部分血流.随访48例(87.3%,48/55)患者,随访时间3~ 68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7例原内漏患者复查螺旋CT血管造影示2例内漏消失,假腔内完全血栓化,其余5例内漏情况减轻,假腔内部分血栓形成;1例在术后2年支架远端出现新发内膜破口,再次放置覆膜支架后消失.结论 TEVAR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首选方法,手术成功率高,选择合适患者后应尽早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微创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瘤的经验。方法 自2001-01~2003-06,采用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瘤15例。移植物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切口导入,至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手术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移植物为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结果 15例全部顺利植入带膜支架。无围术期死亡,无截瘫、器官缺血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造影显示支架封闭主动脉破裂口,随访2~18月,螺旋CT复查显示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无延期内漏。结论 微创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瘤是创伤小、恢复快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2006年4月-2015年10月,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ndovascuIar graft excIusion,EVGE)修复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85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直视下对所有患者行腔内修复。按照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的方案进行随访,分析评估内漏的来源、大小,决定内漏的处理。结果术后出现I型内漏8例(9.4%),其中2例术后出院前复查CTA显示内漏已消失,1例半年后消失,2例支架近端加用一枚支架封堵,内漏消失,3例远端内漏再次行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内漏消失。结论通过术前的准确评估、腔内移植物的正确选择、移植物设计的改进、手术者的经验提高可以降低EVGE术后内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分析手术方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4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住院5~20(12.9±3.4)d,术中2例出现残余内瘘,经重复扩张后内瘘减轻.随访2d至5.1年,平均36个月,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腔隙性脑梗死,1例患者出院后2d死亡,其余患者均未再出现主动脉夹层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院内及中期疗效满意,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北和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2):1671-1673
目的评价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行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主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10例,其中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2—3cm者9例、〈1.5cm者1例;DebakeyⅠ型夹层1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主动脉瓣上方1.5cm处。全部患者覆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其中10例Ⅲ型夹层患者恢复顺利,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观察至今病情稳定。CT血管成像(CTA)复查示真腔大小接近正常,假腔显著缩小,假腔内呈血栓机化状态。而仅1例Ⅰ型夹层患者于术后第7天突然死亡。结论覆膜支架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但应注意手术时机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手术指征、围手术期处理、术前评估测量方法、并发症预防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所有病例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将带膜支架移植物导人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 48例患者的血管移植物均植入成功,无术中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b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手术指征、围手术期处理、术前评估测量方法、并发症预防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所有病例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将带膜支架移植物导人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 48例患者的血管移植物均植入成功,无术中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b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疗效。方法2003年11月-2008年12月,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32例。男31例,女1例:年龄15-73岁,平均(52.31±13.81)岁。Stanford B型32例。术后随访1449个月,平均(12.92±9.82)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近端内漏1例,术后8个月复查内漏消失;术后30d内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3.1%)。其余病例恢复良好。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失血量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徐华燕 《现代养生》2014,(20):121-121
目的:研究分析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用于胸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3.06-2014.06期间接收诊治的1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CT增强扫描检查确诊。均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加以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支架置入术成功,手术后即刻造影,14例患者未发现内漏,2例患者出现少量的内漏。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真腔显著性扩大,远端分支、降主动脉供血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发现,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真腔均有所扩大,2例造影有少量内漏者,没有加重;14例患者近端夹层动脉已经消失,在假腔中出现血栓。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用于胸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用于胸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3.06-2014.06期间接收诊治的1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CT增强扫描检查确诊。均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加以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支架置入术成功,手术后即刻造影,14例患者未发现内漏,2例患者出现少量的内漏。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真腔显著性扩大,远端分支、降主动脉供血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发现,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真腔均有所扩大,2例造影有少量内漏者,没有加重;14例患者近端夹层动脉已经消失,在假腔中出现血栓。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用于胸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
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治疗主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在预防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的应用及近中期疗效.[方法]采用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20例、腹主动脉瘤8例和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其中1例腹主动脉瘤和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主动脉下腔静脉瘘患者植入AUI支架后加行股股动脉转流及髂总动脉结扎术.[结果]本组病例腔内治疗均获得成功.8例腹主动脉瘤和2例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成功隔绝.20例主动脉夹层的假腔立刻消失.1例主动脉夹层真腔狭小者先于远端真腔内植入一金属裸支架后再植入支架人工血管治愈:1例主动脉夹层支架人工血管植入后破口成功封堵,但支架远端将真假腔间内膜撕裂,支架远端骑跨于真假腔,无支架移位.1例右位主动脉弓并主动脉夹层行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后破口及左锁骨下动脉均被封堵,无脑缺血及左上肢缺血症状.术中发生Ⅰ型内漏4例,2例腹主动脉瘤近端各加用1 Cuff、2例主动脉夹层以低压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5例术后出现移植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随访1个月~36个月,无移植物移位及器官缺血,除1例支架远端骑跨于真假腔者随访3个月时假腔内未见血栓形成,其他病例假腔内见血栓形成,瘤腔内血栓形成满意,无内漏发生.2例主动脉夹层伴假腔血栓形成者经随访3个月1例假腔完全消失,1例假腔重现而给予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而治愈.本组无截瘫及死亡病例.[结论]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治疗主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恢复快,能较好地预防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破裂,有着较好的近、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凌庆  温定国  汪涛  赵萍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334-1335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对26例行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组均为Stanford-B型,其中4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裂口,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DSA)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全组均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在DSA下行腔内修复术。结果 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成功值入26例(100%)术后随访1-18月,无并发症,无内漏,夹层消失。结论 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多型支架介入术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2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2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个体化地使用多种支架介入治疗患者的病情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包括术前病情监测,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病情,防治并发症及做好健康指导等。结果 1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后发生1型内漏,再次放置支架后进展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瘤而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放弃治疗,其余26例均手术顺利出院,CTA随访近中期疗效较好。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可增加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行升主动脉并全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即杂交手术)的疗效、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确诊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2例,均行杂交手术.术后2、6个月复查胸部CT增强扫描,了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及降主动脉血管内覆膜支架的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196~298(264.0±36.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89~276(213.6±43.8)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CT增强扫描,提示人工血管通畅,血管内支架无移位,无远端脏器缺血,10例远端假腔消失,血栓形成,2例远端假腔未消失,提示有轻度内瘘.术后6个月复查,2例轻度内瘘均消失.结论 杂交手术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36例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以血管带膜支架人工血管行腔内隔绝术.4例行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搭桥,1例行左侧椎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吻合,1例行右侧锁骨下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转流后,再行腔内隔绝术.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死亡,无术后截瘫.28例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CT血管造影示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苟小军  李强 《现代保健》2014,(11):136-138
目的:回顾性总结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适应证、疗效和经验体会。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3年3月本院胸心外科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心脏超声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相关的评估,术中在DSA引导下采用覆膜血管支架封堵夹层原发破口,术后随访CTA。结果:42例移植物均成功释放。1例因手术中发现右侧股动脉细小,未能植入22#覆膜支架血管,给予保守治疗;1例因为术中见左椎动脉优势型,中途停止手术,改为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支架置入术。全组患者死亡1例;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术后发生内瘘3例(包括1例术后并发主动脉食管瘘而死亡);术后出现截瘫1例;1例再发主动脉夹层。其余随访患者术后未出现与动脉瘤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总体生存质量较好。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随访;主要优点在于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内瘘是该疗法的主要并发症,其预后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对4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动脉造影检查,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均通过动脉造影明确诊断。2例患者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痊愈,1例患者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1周后出现内漏,经植入裸支架和瘤腔栓塞治疗痊愈。1例覆膜支架植入失败。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肝移植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46例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影像学特点及在主动脉夹层行内膜支架植入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46例经DSA或临床证实的主动脉夹层行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46例主动脉夹层中,内膜瓣的显示率为95.7%,真假2腔的显示率为100%,假腔内附壁血栓占32.6%,主动脉增宽(直径)35 mm)占60.9%,内膜破裂口的显示率为10.9%。10例患者行内膜支架植入术后,内膜破口成功封闭,假腔内血栓形成。SCTA显示内膜支架畅通性良好,无变形、移位,其中1例显示支架远端出现内漏。结论S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和内膜支架植入术后疗效评价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唐琳 《药物与人》2014,(9):275-275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至2012年~2013年第三军医大学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3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局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刺完成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ing exclusion,EVGE)。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强化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是否发生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30min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例,1.0h发生血肿1例,1例术后左侧上肢乏力,桡动脉搏动较术前减弱,无感染、内漏、截瘫、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提商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连续收治的36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29~65(52.3+6.35)岁。均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单纯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19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Bentall术)+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8例,主动脉瓣成形术+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9例(同时行主动脉左冠窦重建4例)。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60+3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1+26)min,选择性脑灌注(下半身停循环)时间(31±16)min。住院死亡2例(5.5%,2/36),1例术后9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1例术后9d死于脑梗死。手术并发症:血管吻合El出血二次开胸止血1例;低氧血症8例,需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2例;术后一过性脑功能紊乱6例,以谵妄、兴奋为主,持续48—72h后恢复;声音嘶哑1例;乳糜胸6例,治疗后痊愈。34例存活患者出院前行cT检查:升主动脉及弓部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支架“象鼻”段降主动脉假腔完全消失,主动脉管壁结构恢复。在支架“象鼻”远端,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假腔缩小。随访2~36个月,无晚期死亡及需要再次手术者。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