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杰 《中国药事》2004,18(11):695-695
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第101条明确了"货值金额"的计算方法,即"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药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药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在实际执法中,对没有标价的药品"货值金额"认定与适用很不统一,而且有些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可能在行政复议和诉讼中引起败诉.下面通过一个无证经营案例来列举执法中关于没有标价药品的"货值金额"的认定与适用,并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刘骁悍 《中国药事》2004,18(12):729-731
近日,我省某县药监部门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破获一起制售假劣药品案.违法嫌疑人王某利用淀粉、滑石粉等物质为原料,非法生产"诺氟沙星"、"利巴韦林"等近十个品种的假药,因采取措施及时,假药尚未销售出去,货值金额约12万,违法嫌疑人王某被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3.
白楠  高军 《首都医药》2004,11(5):20-21
案由2003年5月28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根据长沙市某医药公司举报,对涉嫌无证生产经营“胶体金排卵试纸”的北京市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查获6070份无生产批号的药品“胶体金排卵试纸”(正式名称:促黄体激素诊断试剂盒),货值金额9000余元,该公司违法销售930份,获利1200余元。北京市药监局以违法生产、销售假药,对此事立案调查,并做出没收违法所得、查封药品、处以货值金额三倍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该责任企业以“促黄体激素诊断试剂盒”归属药品、医疗器械不明、药监局处罚不当为由,使用了申诉权,要求召开听证会。最终,北…  相似文献   

4.
张宗利 《齐鲁药事》2004,23(8):20-20
案例:2003年6月,某区级医院制售三个品种的假药,被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获,当场收缴假药329瓶,货值计2679.30元。经查,该院自2003年5月16日至6月5日期间,以“中国高血压联盟XX工作站”的名义,在院内开设高血压专科门诊,将购进的硝苯地平、阿替洛尔、双克三种药品,脱去原标签后,换上自制标签,摇身一变成为自我标榜的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药监局2002年集中开展药品专项检查7次,特别是集中开展了农村药品市场大检查,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5.1万次,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5.3万家(次),查处涉药案件4989件,案值717.4万元。其中处以警告503件,罚款3754件,停产停业整顿88件、取缔无证经营570家,捣毁制售假药窝点36个,没收药品案值274.97万元,罚没入库余额650.8万元,有力打击了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违规行为,药品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从查处的4989件案件中分析,涉药案件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药品监管部门应采取有效对策,加大对涉药案件查处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医药导报》2007,26(7):835
第四十二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以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但是最高不超过三万元。  相似文献   

7.
张宗利 《齐鲁药事》2006,25(9):529-529
案例:某县人民医院自2003年1月28日至2003年4月25日期间,先后六次从伪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两家单位购进克毒清注射液等5种药品。药监人员在查看医院的购进记录时发现,供货单位不具备《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资格,供货方销售人员提供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系伪造(此前,所在地的省局文件中已经明确上述两家企业证照均系伪造)。当地药监机关认定其从无证企业购进药品,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依据第八十条的规定给予了如下处罚:没收违法购进剩余药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一倍罚款(之所以给予一倍罚款…  相似文献   

8.
案例:某地药品监管局查获一非法制售口腔义齿的黑窝点,该窝点为一家庭作坊式生产加工点。执法人员现场查扣了非法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加工的半成品、成品,货值金额3.5万余元。口腔义齿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药监部门理应对非法制售口腔义齿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对涉案的原材料、非法生产加工器材和相关物品予以没收,对违法人员给予相应的罚款处罚。但在对该案进行处理时,其法律依据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和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该《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  相似文献   

9.
案例:某药监机关执法人员2002年11月在执法检查时发现某村卫生室从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贩手中采购药品一宗,案值503元,药品是正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该卫生室负责人陈某能认识错误,积极配合检查,且未发现该卫生室此前有违法违规行为。经查,卫生室是村集体的,法人代表是村主任,陈某只是负责人。随后,药监机关认为该卫生室触犯了《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属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八十条对该卫生室作出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三倍的罚款的处罚。分析:本案中药监机关对案件…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20日晨7时,一场特殊的战斗拉开序幕,参加北京市11?20专项打击制售假药行动的几十个药监行动组同时开始打击捣毁行动,数字稽查远程指挥中心一片繁忙,前线指定目标捷报频传。据统计,此次行动端掉了涉及北京地区7个区县假药窝点数十个,抓获犯罪嫌疑人百余名,查获假药及原料近百吨,货值金额数千万元。至此,北京药监11?20打击制售假药案正式告破!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是劣药,是严格禁止销售和使用的,一个有责任感的药店首要做到的一条就是.要保证自己所出售的药品质量有保证,包括进、销、存各个环节都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出售过期药品的行为,就是经营劣药的行为,是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的。《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12.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整顿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了很好成效。但是,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挺而走险,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并且呈现规模化趋势,甚至联合科研人员专门研究现有药品标准存在的缺陷,有目的地制售假劣药品,使其制售的假劣药品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如何根据制售假劣药品的新动向和新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辨和防范假劣药品的宣传教育,是我们当前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项工作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3.
张海军 《齐鲁药事》2005,24(9):531-53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药品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逐渐成立,对药品市场监管力度逐渐加大,各种制售假劣药品的现象得到有效遏止。但由于利益的驱使,制售假劣药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且有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文就黄岛区2003年和2004年发现的假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从5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八)》中对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有关"生产、销售假药罪"内容的修改,将对药品打假和药品监管工作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药监部门应当积极做好"生产、销售假药罪"修正内容的宣贯,将其作为打击制售假药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进一步净化药品市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同时要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紧密衔接,严格依法行政,坚持做到涉罪必移。  相似文献   

15.
张宗利 《齐鲁药事》2006,25(12):729-729
案例:某医院于2002年10月24日至2003年5月16日期间,购进使用进口拉米夫定片(商品名:贺普丁片,标示为英国葛兰素威康行动计划公司生产,规格:100mg/片*14片,批号B046512)共计60盒.购进价格220元/盒,使用价格270元/盒,按使用价格计算,货值金额16200元,已实际使用32盒,使用所得8640元;剩余28盒.经查证,该医院是从当地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合法医药公司购进拉米夫定片的,其购进记录完整,履行了相关的法定义务.当地药监机关认定该医院使用假药,依据是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鉴定函及其授权声明.鉴定函称,标示为贺普丁"的进口药品,批号为B…  相似文献   

16.
顾光存  杨晓军 《中国药事》2006,20(9):522-522
在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相对人若违反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违法行为,只要具备处罚主体合格、违法事实客观存在、有法律规定责任等要件,药品监管部门就应对行政相对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但《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未违反《药品管理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并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或者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的,应当没收其销售或者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但是,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即主观无过错经营、使用假劣药品可以只承担有限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7.
田平 《中国药事》2003,17(6):341-342
新出台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第八十一条明确规定 :“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未违反《药品管理法》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 ,并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或者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的 ,应当没收其销售或者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 ;但是 ,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对药品管理相对人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作了新的补充 ,处罚的尺度上作了更具体的规定 ,明确提出了药监部门在审理经营、使用假劣药品案件时 ,要考虑管理相对人的主观因素 ,即判定管理相对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 ,根据情节决定管理相对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刑法是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武器。为了弥补《药品管理法》中行政处罚手段的不足,加大对制售假药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1997年新修订《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9.
张宗利 《齐鲁药事》2005,24(10):596-596
案例:2002年10月20日至2003年3月14日,马某在家中自制肝命注射液170支,销售150支,每支售价120元.经查肝命注射液系J省某医院获得正式批准文号的制剂品种,马某所制肝命注射液的原料、包装材料及设备皆由其亲戚从J省运来.根据马某的违法事实,当地药监部门认为马某无《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肝命注射液的行为,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和第七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对马某给予以下处罚:取缔其违法生产肝命注射液的行为;没收违法生产的肝命注射液成品和半成品以及生产所用的原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生产的肝命注射液货值金额四倍的罚款.……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事》1989,3(2):75-80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称《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科研的单位和个人.军队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民用药品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药品的生产、经营,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严禁生产、经营、使用假药或者劣药.严禁未经许可生产、经营药品和配制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