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彭丽莉  史大卓 《北京中医药》2010,29(7):534-536,539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患者中医证型特点.方法 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对所选的39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抑郁指数评分,筛选出SDS评分标准分大于50分的患者定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同时选择SDS评分标准分小于50分的患者作为对照观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及特点.结果 12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蕴盛、阴阳两虚和气血亏虚6型,其中以气滞血瘀和肝火亢盛为多见,分别为37.85%和31.18%;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症患者辨证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蕴盛、阴阳两虚4型,其中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分别为27.24%和18.28%.气滞血瘀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症患者证型中所占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具有多样性,以血瘀、火(热)、气滞、湿浊、血虚、气虚、痰浊、阴虚、阳虚组合出现较为多见,其中血瘀出现频率最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患者火(热)、痰浊、阴虚、阳虚、气滞、血瘀、湿浊、气虚、血虚组合较为常见,其中火(热)出现频率最高.(2)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患者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辨证以气滞血瘀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临床集锦     
心可舒治疗高血压病治疗方法高血压病患者(Ⅰ期及Ⅱ期)给予心可舒4~6片,每日3次,温水冲服,每4周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治疗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2~76岁;伴冠心病心绞痛7例,伴高血脂症6例,伴糖尿病4例,伴高粘血症6例,治疗期间...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高血压病往往与糖脂代谢异常紧密联系,其与高血糖、高血脂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危险和病死率。中医治疗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整体综合调节特点,从高血压病伴糖脂代谢异常的中医病机入手,阐明肾虚证是高血压病伴糖脂代谢异常发展的重要阶段,并对补肾法治疗高血压病伴糖脂代谢异常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为高血压病伴糖脂代谢异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惠茹  王国华 《陕西中医》2012,33(5):553-554
目的:观察平肝活血方治疗失眠症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失眠症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平肝活血方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SPIEGEL量表评分、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降血压总有效率81.13%,总显效率43.40%。结论:平肝活血方治疗失眠症伴高血压病有平肝潜阳,活血安神之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对肥胖伴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影响。方法:68例肥胖伴高血压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KGM口服,治疗12周后评价其对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影响。结果:KGM降低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1)。结论:KGM防治肥胖伴高血压病及肥胖相关疾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归脾汤加味辅助治疗气血两虚型老年高血压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气血两虚型老年高血压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行常规西药联合归脾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值、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观察不良反应(便秘、口干、失眠、头晕)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cy、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便秘、口干、失眠、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味辅助治疗气血两虚型老年高血压病伴抑郁症,可进一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血压水平与降低Hcy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例一]栗某,女,43岁。剑突下疼痛伴胸闷、气短呈阵发性发作10h来诊。患者凌晨2时,出现剑突下疼痛,伴胸闷气短,呈阵发性。持续10h左右可白行缓解。于晨8时,疼痛再次发作且较剧烈,不缓解,伴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无鲜血,无打嗝返酸,无暴饮暴食,无发热。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3年。  相似文献   

8.
四关穴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虹 《河南中医》1999,19(3):61-61
四关穴即双合谷、双太冲穴,其配伍运用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及通达上下的作用。临床运用,效果满意,现举数案于后。1高血压病范某,男,56岁,工人,1998年4月10日初诊。主诉:头痛目眩伴恶心呕吐3h,有高血压病史5年。今日因与家人生气,即感头痛目眩,逐...  相似文献   

9.
复方杜仲片对高血压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功能不全是高血压病的严重的合并症之一,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以疲劳、气短、心悸、体重减轻、肌肉松弛萎缩,整日卧床为特征的常见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亦高。杜仲味甘,性温、微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之功效,临床长期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本研究将其应用于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以此探讨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很多高血压病患者伴随睡眠障碍[1]。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加重病情。因此,对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患者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笔者对中药足浴在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郑州市中医院  相似文献   

11.
<正>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病种。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又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原发性高血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  相似文献   

12.
王继荣  来春林 《中医药研究》2009,(12):1486-1487
目的探讨气体小号分子硫化氢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所致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硫敏感电极法测定3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肾损害的患者(靶器官损害组)及4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组)不伴肾损害的患者以及50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硫化氢含量,并比较不同组之间血浆硫化氢含量的差异、分析血浆硫化氢含量与原发性高血压痛及其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中血浆硫化氢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高血压病分级的升高,血浆中硫化氢的浓度进行性下降;高血压肾损害组血浆硫化氢浓度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且随着高血压病分级的提高,硫化氢的浓度进行性下降。结论硫化氢高血压病及其靶器官损害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血浆硫化氢水平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肾损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国内报道,高血压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5.8%~([1]).抑郁症不仅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影响高血压病转归、预后及药物疗效.西药治疗抑郁症由于某些副作用,制约了一定范围的临床使用.近年来我们以自拟解郁熄风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伴抑郁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既往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主要从肝肾二脏入手,然近年来笔者临床时常遇见高血压病伴各种消化道症状者,从调理脾胃入手后,血压可随消化道症状缓解而降低。金华等[1,2]曾通过分析高血压病西医研究现状以及高血压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联系,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与其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均与脾胃密切相关,并指出气机升降异常是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近十余年来笔者通过阅读国家级名老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西方发达国家多在20%以上,我国则较低,但近20多年呈上升趋势。2003年3月-2005年5月,笔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洛汀新)和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洛活喜)治疗高血压病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心绞痛(AP)伴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4例心绞痛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联合使用冠心舒通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绞痛发作时长、发作频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长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94%(57/62)高于对照组79.03%(49/62)(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2%(9/62)与对照组9.68%(6/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P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17.
醋柳黄酮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12月~2000年5月,我们应用醋柳黄酮(商品名为雅达心达康)及心痛定治疗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56例,并以单用心痛定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报道80例缓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头痛部位、性质及程度与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的不同阶段及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在高血压病早期,血压波动130-140/85-90mmHg者,多为青壮年患者,头痛多为颈枕部持续性痛;血压波动于140-160/90~100mmHg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头痛可从颈枕部扩散至前头、眼眶及颞部,多为搏动性痛,常较剧烈;血压波动于160~190/95~120mmHg者,以老年患者为多,常为全头痛,多不剧烈,常伴头昏、眩晕、头沉重、耳呜或脑呜、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四肢麻木无力等。掌握这些相关规律,对提高高血压病的诊断水平是有一定助益的。  相似文献   

19.
清热活血汤治疗高血压病8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清文 《陕西中医》2002,23(8):695-695
目的 :探讨清肝泻火、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方清热活血汤 (夏枯草、酒黄芩、石决明、生地、当归、桃仁、红花等 )治疗高血压病 8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5%。提示 :中医辨证为肝火上炎伴血瘀型高血压病采用清肝泻火 ,活血祛瘀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益心颗粒治疗高血压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