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又称新生剥脱性皮肤,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样剥脱(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组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分泌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一种以皮肤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水疱性皮肤病,主要累及新生儿和幼儿,现  相似文献   

2.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以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 1病因 其致病菌主要是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该型葡萄球菌可以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即表皮松解毒素,经血液循环至全身,引起表皮剥脱,是一种毒血症而非菌血症或败血症。  相似文献   

3.
化妆品中致病性球菌表皮剥脱性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检测化妆品中产生表皮剥脱性毒素的葡萄球菌,将护肤类化妆品检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用普通营养琼脂进行分纯培养,把分纯菌株制成氯化钠肉汤菌悬液,离心后取其清液0.5ml注射至兔背部皮内,24h后观察其皮肤反应,将引起皮肤烫伤综合征病变的菌株,再应用API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进行复核鉴定。结果发现除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尚有松鼠,科氏,头状,溶血,腐生,解脲科氏,表皮,木糖葡萄球菌8种23株革兰阳性菌可引  相似文献   

4.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引起多种临床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及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致病性及其快速传播性与其分泌的毒力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研究,可以为其引起的疾病开创新的治疗方向。近年来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孔毒素、表皮剥脱毒素和超级抗原的致病机制及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主要是带菌者经食品以及化妆品等接触污染,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的确定,常规方法需要做血浆凝固酶试验,此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能使含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多数致病性菌株能产生α—溶血素。上述试验需一定的试验条件及试剂。  相似文献   

6.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感染后产生的可溶性毒素——表皮松解毒素即剥脱毒素造成的皮肤损伤。临床上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多发于儿童。我院1992~1996年共收住3例SSSS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及整体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7~10岁,平均8岁半。住院时间最长12天,最短8天,平均10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研究刺蛾幼虫致病性物质成份,以探讨刺蛾幼虫皮炎的致病机理及其治疗。方法 采用“O”号毛笔刺蛾幼虫释放毒素,再用0℃蒸馏水制备毒素洗脱液。并用考马氏亮蓝G-250染色法检测该毒素洗脱液成份,然后用该洗脱液接种人体皮肤进行致病研究,结果 测得毒素洗脱液中有蛋白质存在;该毒素洗脱液直接接种人体皮肤可致皮炎,若将其加热后再接种人体无致病作用,结论 由此进一步证实该毒素洗脱液的致病物质为蛋白质类毒素  相似文献   

8.
茅君卿  鲍毓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7):89-89,96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成人极为罕见。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尤其是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引起。临床特点为皮肤急性泛发性红斑、松弛性水疱和表皮剥脱。现将我院2004—2005年收治的65例SSSS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嗜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ET)所致。本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幼儿,成人较少见, 可能与成人肾脏代谢和排泄毒素能力较强有关,伴有免疫缺陷及肾衰等疾病的成人也较易发生本病[1]。SSSS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市面畅销的10种化妆品进行了人体斑贴试验和动物致敏性和刺激性实验,结果都较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性,仿欧标准抗原斑试结果显示化妆品中常见的致敏是香料,防腐剂,乳化剂等,人体试验与动物实验结果基本相似,证实了动物实验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local lymph node assay:BrdU-ELISA,LLNA:BrdU-ELISA)和人细胞系活化实验(human cell line activation test,h-CLAT)检测化妆品皮肤致敏性的能力。方法购买市售7种防晒类和祛斑类化妆品,分别按照OECD442(B):LLNA:BrdU-ELISA和OECD442(E):h-CLAT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致敏性检测。结果 7种受试物中,LLNA:BrdU-ELISA方法判定4种为致敏阳性物,h-CLAT方法判定6种为致敏阳性物。结论在化妆品致敏性检测中,可以使用h-CLAT方法作为初筛手段,替代部分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2.
<正>我院门诊2006年8月~2007年12月共诊治50例化妆品皮炎患者,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0例,均为女性,年龄20~49岁,病程1天~6年。其中化妆品性接触性皮炎36例(占72%),其他化妆品皮炎14例(占28%)。临床表现主要是红斑、丘疹、脱屑、皮肤粘膜干燥、色素沉着、瘙痒、刺痛、紧绷感等,个别有水疱、表皮剥脱。发病部位均在面颈部。以上病例的诊断均采用斑贴试验或皮肤反复开放试验及重复使用试验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致病性真菌主要有新生隐球菌、白念珠菌和烟曲霉菌等,它们都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免疫受损、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艾滋病患者。丝氨酸蛋白酶目前除了被认为是致病性真菌潜在的毒力因子外,还被作为开启血脑屏障的钥匙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致病性真菌丝氨酸蛋白酶的检测、其属性和可能的致病机制,尤其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形成过程中对血脑屏障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致病性真菌主要有新生隐球菌、白念珠菌和烟曲霉菌等,它们都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免疫受损、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艾滋病患者。丝氨酸蛋白酶目前除了被认为是致病性真菌潜在的毒力因子外,还被作为开启血脑屏障的钥匙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致病性真菌丝氨酸蛋白酶的检测、其属性和可能的致病机制,尤其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形成过程中对血脑屏障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疯牛病”威胁进口化妆品卫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国内外“疯牛病”致病机理、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以及新型变异型CJD的研究进展情况 ,结合化妆品中易受污染的动物提取物原料的应用情况 ,研究讨论我国从疫区进口的化妆品可能受到“疯牛病”致病原污染的可能性。全面禁用含有发生“疯牛病”地区牛、羊等动物源性原料成分的化妆品 ,有利于防止“疯牛病”传入我国 ,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对可能受到“疯牛病”致病原污染的进口化妆品进行严格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区动物携带O157大肠杆菌状况及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区及近郊家禽家畜中O157大肠杆菌的存在和致病力情况以及对人群可能存在的威胁。方法 采集重庆近郊5个区养殖场动物粪便和环境标本共570份检测O157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问的流行病学关系及菌株的致病力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 分离出17株O157大肠杆菌,其中有3株无动力O157:NM,总分离率2.89%。通过质粒图谱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发现2株菌有流行病学相关性,属同一克隆株。通过溶血因子检测、小鼠毒力实验、Vero细胞毒实验及PCR毒力基因检测,发现多数大肠杆菌O157不含志贺毒素基因、不产志贺毒素,但却携带eae和hly基因,同时有溶血活性并均能致实验小鼠死亡。结论 重庆市区的养殖场动物携带有O157大肠杆菌,并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污染细菌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表明本地区已存在O157大肠杆菌感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噻唑蓝比色法测定化学物皮肤致敏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噻唑蓝比色法在检测和评价化学物皮肤接触致敏性中的应用。方法:将致敏物质肉桂醛、DNCB和化妆品纤体精华液、防晒型营养水分别对BALB/c小鼠双耳进行连续3d染毒,第5天取小鼠耳部淋巴结制备单细胞悬液,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同时采用传统实验方法-局部封闭涂皮法对DNCB、纤体精华液与防晒型营养水进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肉桂醛与DNCB能引起淋巴细胞的显著增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纤体精华液与防晒型营养水未引起淋巴细胞明显增殖,经传统实验方法检测证实,DNCB引起75%动物皮肤变态反应,而纤体精华液与防晒型营养水未引起动物皮肤变态反应。结论:噻唑蓝比色法具有评估化学物皮肤接触致敏性的能力,对化妆品皮肤致敏性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化妆品卫生质量和更好地进行卫生安全评价工作 ,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文对各种类型化妆品的急性皮肤刺激作用做了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 所有受试样品均为厂家送检样品或在大商场抽检样品。实验动物选用中国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新西兰种兔 ,未分性别 ,每个样品用 4只兔做实验 ,按照国标GB7919- 87标准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与讨论 共做了 10类 73种化妆品的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肉眼观察其中有 17个样品对家兔皮肤产生了轻刺激反应 ,家兔皮肤在除去受试物后 1h、2 4h观察勉强可见红斑或明显红斑 ,48h观察皮肤全部恢…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副溶血性弧菌致病力及药敏等情况,以在副溶血性弧菌中毒机理及临床治疗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标准GB/T-4789-2008[1]操作规程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因素检测。结果60株副溶血性弧菌(病人分离的菌株37株,外环境菌株23株),刚果红侵袭力试验均阴性;内毒素检测96.7%阳性;溶血毒素检测病人分离的菌株100%阳性,外环境分离的菌株均阴性。产毒荧光定量PCR体外检测副溶血弧菌,病人分离的菌株97.3%(36/37)阳性,外环境分离的菌株13.0%(3/23);对治疗由本菌引起中毒病人,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是首选药物。结论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与其产生的内毒素、毒力、溶血毒素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化妆品过敏的检测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艳  董益阳  王超  刘娟  胡孔新 《卫生研究》2006,35(6):811-813
随着化妆品的广泛使用,化妆品过敏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作者对化妆品过敏的原因、化妆品过敏的分类和特点做了简要介绍,而对国内外化妆品过敏的非动物检测和评价方法做了重点介绍,主要包括皮肤斑贴试验、体外皮肤模型试验、角质层水分含量试验、皮肤屏障功能试验、皮肤红斑指数测试、皮肤其它生理指数测试等,并针对化妆品过敏的种种现象,对我国化妆品过敏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为我国化妆品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