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髌下脂肪垫位于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及髌腱之间,适当地充填了膝关节前方间隙[1,2]。这种脂肪组织结构对于膝关节滑液的分布有利,且能够吸收、缓解膝关节的应力震荡[3]。髌下脂肪垫(IFP)不只是单纯的填补膝关节前方腔隙,而且在膝关节屈伸时具有复杂的运动轨迹,在周围软组织附着物的引导下发生着变形和运动。很多学者研究指出,IFP并不是单纯的填充物,当收缩股四头肌时,脂肪垫内的压力也同时升高,形成坚硬的实体,填充于各关节面不相适合的多余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银质针的治痛效果.方法 50例均采用密集型银质针疗法.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痊愈35例,显效1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 银质针疗法治疗原发性髌下脂肪垫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髌下脂肪垫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通常不被重视而笼统以“膝关节炎”处置,常延误治疗,给患造成痛苦。我院从1995-01/1999-12共收治髌下脂肪垫损伤患60例,均采用封闭疗法,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应用拿、揉、按、摩、滚、弹等手法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45例,疗效满意.膝关节退行性变,可能是由于髌下脂肪垫劳损以及膝关节活动受限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MRI测量成人髌下脂肪垫厚度的可行性及成人髌下脂肪垫厚度与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的相关性,为全膝关节置换时考虑保留髌下脂肪垫厚度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 019例18~80岁成人膝关节磁共振扫描的影像作为研究对象,取膝关节正中矢状面影像作为测量层面,以髌下脂肪垫前缘画一基线,取其与脂肪垫后缘最远点的距离作为测量厚度,测量结果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髌下脂肪垫平均厚度大于女性,分别为(28.08±4.64)mm和(24.58±4.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与女性年龄分别为(49.09±17.78)岁和(50.42±17.8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身高、体质量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考虑为生理性差异;男性髌下脂肪垫厚度与年龄、身高、体重均无相关性(P> 0.05);女性髌下脂肪垫厚度与体重具有相关性(P <0.05),与年龄、身高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男性髌下脂肪垫平均厚度大于女性且与年龄、身高、体重没有相关性,而女性脂...  相似文献   

7.
髌下脂肪垫劳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是某些因素刺激所造成的急、慢性髌下脂肪垫的无菌性炎症,难于治愈,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作者在查阅大量国内文献的基8上,就髌下脂肪垫劳损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物理疗法、手法、药物疗法、髌下阻滞或局部封闭疗法、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中医疗法、增强股四头肌力量练习,手术治疗,以及治疗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9.
髌骨下脂肪垫软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文献报道很少,我们遇到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髌下脂肪垫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病,近几年,我们采用低频电磁疗和正弦调制中频电治疗,现将疗效比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在治疗前均存在膝前痛、伸膝痛、下蹲痛、上下楼痛和走不平路痛,检查髌尖粗面压痛敏感,排除髌骨和膝关节其它病变而确诊的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1]。低频电磁疗组(甲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21~51岁,平均40-2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5-5个月;正弦调制中频电疗组(乙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17~49岁,平均37岁;病程3-5个月~1…  相似文献   

11.
银质针治疗膑下脂肪垫损害性膝关节痛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疼痛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银质针治疗髌下脂肪垫损害引起的膝关节疼痛64例。[结果]治愈13例,显效29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1%;治疗2年后总有效率86.5%。[结论]银质针疗法治疗由髌下脂肪垫损害引起的膝关节痛,近、远期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手法及温针灸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68例,并设单纯手法治疗60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05%,对照组78.33%,P<0.01。结论:手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髌下脂肪垫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松解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在膝关节功能改善和疼痛缓解程度上明显优于针刺疗法,且治疗周期短,缓解时间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颊脂垫的来源,位置,解剖特点及运用于临床。方法:口腔颌面部缺损运用颊脂垫修复和重建。结果:颊脂垫修复腭部缺损,颊部缺损,上颌骨缺损效果满意。结论:颊脂垫的临床运用为口腔颌面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无痛银质针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髌下脂肪垫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行无痛银质针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针刺加电针治疗,观察2组疗效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0例,治愈率6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6例,治愈率41%,总有效率79%。结论:无痛银质针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Kager s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方法:通过尸体(3具)大体解剖和正常志愿者(2人)小腿下1/3以下薄层螺旋CT图像的连续追踪观察,运用3D-DOCTOR软件,在计算机上分割重建并立体显示Kager s脂肪垫和其相关毗邻解剖结构;B超动态观察Kager s脂肪垫、跟腱囊和跟腱在踝关节运动中的关系。结果:Kager s脂肪垫具有明确的解剖界限。成功重建并立体显示小腿皮肤与深筋膜、胫腓骨下段以及全部足骨、Kager s脂肪垫及其毗邻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B超动态观察了Kager s脂肪垫、跟腱囊与跟腱在踝关节运动中的相互关系。结论:证明了Kager s筋膜室的存在,并阐述了Kager s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一种用于颊癌切除后缺损修复的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在对颊脂垫进行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颊部脂肪垫有完整的血管蒂,动脉供血及静脉回流丰富,由此设计了用带蒂颊脂垫瓣修复颊部缺损的方法.经临床应用9例,证实颊脂垫瓣可修复大到5 cm×3 cm左右的组织缺损,术后颊脂垫瓣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得到修复,疤痕挛缩不明显.经2~3年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带蒂颊脂垫即刻修复腭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方法 :12例腭部肿瘤的患者 ,肿瘤切除术后在同一创口区分离出带蒂颊脂垫 ,对腭部组织的缺损进行修复 ,最大可修复 5 .0cm× 3.5cm的缺损范围。结果 :全部病例的带蒂颊脂垫均成活 ,其表面均与正常口腔粘膜相似 ,有 4例粘膜有轻度瘢痕化 ,不影响张口度。结论 :用带蒂颊脂垫修复腭部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30侧成人颊脂体的形态,位置和血液供应进行了观测。颊脂体血供为多源性,主要血管蒂为上颌动脉的颊动脉和面动脉的颊支。依据上述血管蒂的解剖学走向和分布,颊脂体转位可修复邻近的颌面部和口腔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组织瓣在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口腔组织病变切除或扩大切除术后,用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移植修复口腔黏膜缺损,对其愈后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3例,12例4~6周后颊脂垫完全上皮化,6个月后与正常黏膜类似,1例远端部分感染、坏死。其中1例轻度张口受限,1例中度张口受限,1例面颊凹陷。结论带蒂颊脂垫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较强,成活率较高,供区和受区切口隐蔽、美观。但带蒂颊脂垫瓣修复口腔组织有其局限性,对于较大的组织缺损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