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莫罗芬外用治疗甲真菌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随着新型口服抗真菌药物以及阿莫罗芬(Amorolfine)外用制剂的应用,使甲真菌病的治疗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新的吗啉抗真菌药—阿莫罗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莫罗芬系苯丙基吗啉衍生物类抗真菌药,具广谱抗真菌活性,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暗色孢科真菌、双相型真菌和一些条件致病真菌都很敏感,低浓度下具抗菌作用。阿莫罗芬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过程中△7~8异构酶,对甲有很好的穿透性,临床评价0.5%阿莫罗芬乳膏和5%阿莫罗芬指甲油分别用于治疗皮肤癣菌和甲癣,疗效和耐受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电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甲真菌病患者2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5例采用德国洁兰赫公司电动甲磨削仪器对病甲进行磨削,1次/月,联合5%阿莫罗芬,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109例单纯外用5%阿莫罗芬,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实验组痊愈率为51.30%,有效率为73.91%,真菌清除率为75.00%;对照组分别为30.28%,52.29%和60.71%,电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的痊愈率、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优于单纯外用5%阿莫罗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有较好疗效,为临床上单纯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无法系统用药的甲真菌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阿莫罗芬系苯丙基吗啉衍生物类抗真菌药,具广谱抗真菌活性,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暗色孢科真菌、双相型真菌和一些条件致病真菌都很敏感,低浓度下具抗茵作用。阿莫罗芬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过程中Δ14-还原酶和Δ7~8异构酶,对甲有很好的穿透性,临床评价0.5%阿莫罗芬乳膏和5%阿莫罗芬指甲油分别用于治疗皮肤癣菌病和甲癣,疗效和耐受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点阵二氧化碳(CO2)激光联合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募集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70例(总计252个病甲)。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联合组给予点阵CO2激光(每2周1次)联合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每周1次)治疗,共6个月;对照组给予单纯外用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每周1次)治疗,共6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2组行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评价。结果 7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联合组患者35例共计130个病甲,临床有效率为70.8%,真菌清除率为73.1%;对照组患者35例共计122个病甲,临床有效率为52.5%,真菌清除率为57.4%。联合组临床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阵CO2激光联合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治疗甲真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外用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莫罗芬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联合对80株甲真菌病病原菌的体外相互作用。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M27-A和M38-P方案,各药单独和联合应用时的MIC值均为与对照孔相比超过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药物间相互作用用分数抑菌浓度(FIC值)表示:FIC<1认为有协同作用,1≤FIC<2认为有相加作用,FIC≥2认为有拮抗作用。结果阿莫罗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单独应用时对皮肤癣菌抑菌质量浓度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0396、0.012和0.309μg/mL,阿莫罗芬与特比萘芬和阿莫罗芬与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所有受试菌协同作用的百分比分别为67.12%和66.67%,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对皮肤癣菌为75%和6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酵母菌和其他霉菌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有拮抗作用。结论阿莫罗芬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甲真菌病致病菌具有有效的体外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5%阿莫罗芬甲擦剂与内服特比萘芬片治疗未累及甲母质的浅表型或远端侧位型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324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5%阿莫罗芬甲擦剂外涂,1次/周,治疗6个月.B组给予特比萘芬片(兰美抒)0.25g/d口服,指甲真菌病患者服药12周,趾甲真菌病患者服药16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0周及24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24周后,A组痊愈率 87.7%,有效率92.6%;B组分别为88.9%,95.1%.两组痊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5%阿莫罗芬甲擦剂治疗未累及甲母质的浅表型或远端侧位型甲真菌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霉菌及酵母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的感染性疾病.目前通过镜检或培养确诊的甲真菌病发病率在2.6%~16%之间,并且在近年呈增长趋势[1].新一代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萘替芬及阿莫罗芬等的出现解决了甲真菌病治疗难的问题[2],其中罗美乐(5%阿莫罗芬甲涂剂)的主要适应证为无甲根受累的轻中度感染[3].现从其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制剂特点及系统吸收情况和局部刺激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阿莫罗芬甲漆剂治疗甲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97年1月至1998年7月采用开放性研究方法,应用5%阿莫罗芬甲漆剂(amorolfinenaillaequer,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治疗69例甲真菌病患者.现将疗效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1.入选病例标准:①年龄>18岁;②临床诊断为甲真菌病;③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均为阳性;④病甲面积不超过指甲总面积80%,未累及甲半月板;⑤能够按时复诊和检查。2排除病例标准:①1个月内接受过全身或局部抗真菌药治疗者;②患有严重心、肝、肾脏疾病或系统性免疫缺陷者;③严重糖尿病患者或有深部真菌感染者;④对阿莫罗芬或相关成分过敏者;⑤妊娠和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盐酸阿莫罗芬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外搽5%盐酸阿莫罗芬,2次/W,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对照组只外搽5%盐酸阿莫罗芬。两组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3.47%(197/236个),有效率为94.49%(223/236个);对照组治愈率为60.37%(131/217个),有效率为83.41%(181/217个)。两组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5%盐酸阿莫罗芬搽剂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甲真菌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5%阿莫罗芬擦剂治疗甲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治疗甲真菌病的合理方法,我们应用5%阿莫罗芬擦剂(商品名:罗每乐)治疗50例甲真菌病患者,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新抗真菌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一些可系统性应用又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甲真菌病的新抗真菌药物已问世。特康唑是有效的治疗阴道念珠菌病药物。阿莫罗芬具广谱抗真菌作用,萘替芬和特比萘芬属丙烯胺类,局部应用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有效。伊曲康唑由于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 14-α脱甲基酶具更大特异性,比酮康唑抗菌谱更广,且更安全。氟康唑的作用机理与其他唑类相似,已着手研究以治疗深部真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一些可系统应用又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甲真菌病的新抗真菌药物已问世,特康唑是有效的治疗阴道念珠菌病药物,阿莫罗芬具广谱抗真菌作用,萘替芬和特比萘芬属丙烯胺类,局部应用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有效,伊曲康唑由于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14-a脱甲基酶具更大特异性,比酮康唑抗菌谱更广,且更安全。氟康唑的作用机理与其他唑类相似。已着手研究以治疗深部真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抗真菌新药的不断问世,甲真菌病患者对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外用阿莫罗芬、环吡酮等.但上述这些口服和外用药物各有其优缺点.高效、廉价、不良反应少的新药仍是人们的首选.该文复习近年来的文献.从甲真菌病局部治疗的现况和进展(包括理论研究、剂型改良、新药研发、老药新用等)作一综述.重点介绍药物渗透性的理论研究和AN2960等新一代局部治疗甲真菌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特比萘芬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抗真菌药特比萘芬在临床应用的进展,包括特比萘芬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治疗儿童头癣及老年甲真菌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选用抗真菌药治疗浅部真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甲真菌病的治疗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40余年经历了化学剥甲治疗甲真菌病,各种口服抗真菌药治疗甲真菌病,各种外用抗真菌药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实践。于2003年出版了“甲真菌病诊治彩色图谱”,把个人肤浅的体会介绍给同道们可能会有帮助。一、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国外平均为9.1%,国内平均为15%,香港居民趾甲真菌病为17%-21%。它占浅部真菌病的30%,占整个足病的50%。二、甲真菌病对患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甲真菌病是致病真菌的贮库对患者本人,对家庭和对社会都有一定的传播性。三、口服酮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发生致命性中毒性肝炎已死亡不少患者,希望不再发生此类医源性死亡事件。四、对甲真菌病患者开出口服抗真菌药处方之前必需三思而后行。1、治疗之前甲真菌病的诊断确切无疑,2.处方前必须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认识到服药时间较长,费用较贵,而且可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3.对患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用药要谨慎,尽可能地避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五、甲真菌病的诊断要提高到真菌学水平。1,真菌学确诊可以避免误诊,2.明确致病性真菌可以有的放矢,选择更有效的抗真菌药,3.甲真菌病进行真菌学检查可以发现新的致病菌,可以观察到致病性真菌的变迁。六、甲真菌病治疗失败、复发和再感染,治疗失败有许多原因,复发的关键问题是药量不足。七、对甲真菌病治疗应采取首诊负责制,在治愈之后至少要再随访一年。八、甲真菌病治疗学的发展方向:甲真菌病根据病情的轻重可以采取化学剥甲治疗,外用抗真菌药治疗和口服抗真菌药治疗。口服抗真菌药的治愈率也只有60-75%,失败率占25%-40%。甲真菌病联合疗法可以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起效更快,减少口服药物总量,提高治愈率,降低失败率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顺从性。这是甲真菌病今后治疗的新方向。目前对5%阿莫罗芬甲涂剂与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茶芬联合治疗已取得成功的经验,把治疗水平更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17.
甲真菌病的外用和联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真菌病治疗困难,本文就甲真菌病的外用和联合治疗进行综述,单独外用的药物有28%噻康唑溶液,8%环吡酮甲涂剂和5%阿莫罗芬甲涂剂,化学拨甲也可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对于特殊类型和难治的甲真菌病,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门诊就诊的指甲真菌病采用磨甲联合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商品名罗每乐)外用治疗35例,收到一定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脉宽1 064nm激光与阿莫罗芬联用治疗甲真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甲真菌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给予5%盐酸阿莫罗芬甲擦剂、长脉宽1 064nm及长脉宽1 064nm激光与阿莫罗芬联用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真菌学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为58.33%,B组为60.42%,C组为81.25%,两两比较后结果显示,C组相比A,B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均显示A,B组阳性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相比A,B两组阳性个数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组患者均出现局部温热感,3组均无疼痛、水疱、结痂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长脉宽1 064nm激光与阿莫罗芬联用对甲真菌感染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促进患者病甲及皮肤的恢复,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阿莫罗芬甲搽剂治疗甲真菌病10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莫罗芬甲搽剂(商品名:罗每乐)由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研制生产,主要成分为5%阿莫罗芬,其特殊剂型,使他能在甲表面形成一层防水薄膜,膜上的高浓度药物可以逐渐缓慢释放并穿透甲板进入甲下,到达普通药物难以到达的部位,起到杀灭真菌作用。为了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我科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进行了罗每乐治疗甲真菌病的选择性、开放性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