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副神经节瘤是起源于副神经节细胞的肿瘤,1908年Alezai’s和Peyron首先报道了一组副神经节瘤病,1912年Pick建议将肾上腺内嗜铬细胞瘤命名为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外嗜铬性肿瘤称副神经节瘤。一般将位于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通常以其解剖部位命名,据相关学者统计,55.2%位于腹膜后区域;25.6%位于头颈部;5.6%位于膀胱;3.2%位于纵隔[1]。肝脏原发性副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不同部位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经过。结果 本组均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左上纵隔内1例,左侧腰椎旁1例,膀胱内及两侧髂内血管旁多发肿瘤1例,其中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和生化诊断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似,但定位诊断较困难。定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扫描及磁共振检查,配合同位素间碘变甲胍(^131I-MIGB)和血管造影。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男性,40岁,B超发现腹膜后肿物1个月入院,无任何症状和阳性体征。B超及CT示腹膜后肿物,以肾上腺癌可能性大,行肾上腺探查术。病理检查椭圆形肿物1个,大小为8.5cm×5cm×3.4cm3,灰红色,有包膜。切面肿瘤灰红色,呈2...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璇 《全科护理》2010,8(5):431-432
嗜铬细胞瘤是源于嗜铬细胞的肿瘤,主要位于。肾上腺髓质,也可发生于肾上腺外,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多位于腹腔内,其中最常见的是腹膜后主动脉旁,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以分泌肾上腺素为主,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则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本症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由肿瘤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我科10例嗜铬细胞瘤病人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嗜铬细胞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彩超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近五年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11例。结果:11例中7例肿瘤位于肾上腺内(左3,右4),4例肿瘤位于肾上腺外。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中,1例位于肾上腺内,另2例肿瘤位于肾上腺外(下腔静脉旁1例,主动脉旁1例)。静止型嗜铬细胞瘤2例。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1%(10/11)。结论: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需结合临床和生化测定,对钙化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需持谨慎态度,对静止型嗜铬细胞瘤采用“肿瘤激惹征”协助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及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4例,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主要观察肿瘤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平扫和增强CT征像。结果4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术前CT检查并结合临床均正确诊断,肿瘤分别位于右肾门,下腔静脉后方,腹主动脉左侧,膀胱左侧壁。4例肿瘤中,CT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均匀强化3例,呈明显环形强化1例。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少见且部位不定,CT表现复杂,术前CT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对于肿瘤的定位与定性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36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丽平  田华 《护理研究》2009,(8):2121-2121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是由嗜铬细胞所形成的肿瘤。嗜铬细胞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细胞,其肿瘤内嗜铬细胞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从而引起以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在高血压人群中发病率为1.9%。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且多为一侧性;肾上腺外的瘤主要位于腹膜外、腹主动脉旁,占10%~15%,少数位于肾门、肝门、膀胱、直肠后等特殊部位,多为良性,恶性约占1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对于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44个)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灰阶超声图像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中单发35例,多发2例。44个肿瘤中实质性肿块29个(65.9%),囊实混合性肿块15个(34.1%),实质性肿块中低回声型最多(69%)。绝大多数肿瘤边界清晰。不同大小肿瘤中。囊实混合回声型所占比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维超声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上少见,约占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10%,占膀胱肿瘤的0.5%。尽管目前在治疗嗜铬细胞瘤及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面己较成熟,但由于其具有与其他内分泌肿瘤并发、合并心血管等主要脏器损害、有时呈隐匿状态存在、临床表现各异等特点,使手术、麻醉有一定的风险。1994年1月至2003年6月,本院收治膀胱嗜铬细胞瘤1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声像图及病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声像图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表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典型声像图特点是具有包膜反射的形态规则的低回声肿块。随着肿瘤内部结构的不同其回声高低变化。肿瘤的回声高低取决于肿瘤细胞、血管、纤维组织的含量多少和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1.
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特点,提高超声定性诊断水平。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26例。结果 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脊柱旁、肾周;形态规则,边缘清晰,有包膜回声;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可有囊变,后方回声增高;实质回声欠均匀。超声提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9例,诊断总符合率90.5%(19/21),其中神经鞘瘤100%(14/14),神经纤维瘤71.4%(5/7)。腹膜后MPNST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无包膜;瘤体巨大,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多见,后方回声增高,可有囊变,超声诊断恶性肿瘤5例,均未提示其来源,结论 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超声诊断有一定特异性,定性准确率高,腹膜后MPNST,超声检查仅可判断良恶性,而不能进一步提示其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腹膜后神经细胞源性肿瘤的组织来源多样,病理结构复杂,通过分析其超声声图像表现,探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及提高超声定性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细胞源性肿瘤25例,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腹膜后神经细胞源性肿瘤多位于肾周、脊柱旁及肾上腺区;体积多较大;以低回声为主,可有囊性变及钙化且各具特点;边界清晰度与形态规整度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组无明显差别(P>0.05);血流丰富程度良恶性组无明显差别(P>0.05);恶性肿瘤组的平均长径明显大于良性肿瘤组(P<0.025,a=0.05),具有显著差异;成神经细胞瘤以内部密集细小钙化为特点,而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血供较丰富伴散在小液性区。结论:腹膜后神经细胞源性肿瘤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定性准确率较低;仅根据肿瘤形态、边界及血流显像情况判断其良恶性不可靠。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29例32个瘤体。超声检出率为90.6%,定位准确率93.8%。肿瘤声像表现无特异性,与其他肿瘤较难鉴别。同时讨论了良性、恶性肿瘤鉴别点。  相似文献   

14.
Sonographic findings in 19 patients with proved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s observed over a 10 year period were evaluated retrospectively. Adrenal tumors were analyzed by number, size, echogenicity, internal echogenicity, and biologic behavior. There were 16 benign and 3 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s, all of which were well marginated or encapsulated and ranged from 1.4 to 11 cm in greatest diameter (mean, 4.8 +/- 2.2 cm). A broad spectrum of sonographic appearances has been noted, including purely solid tumors (68%), complex masses (16%), and cystic lesions (16%). Compared with renal parenchyma as a reference tissue, 10 (77%) of 13 solid pheochromocytomas were isoechoic or hypoechoic, whereas three (23%) were hyperechoic. Six (46%) of the solid tumors were homogeneously echogenic, and seven (54%) were heterogeneous. Ultrasonic discrimination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on the basis of acoustic features alone has proved impossible. Abdominal sonography, however, provided evidence of malignancy in all thre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by disclosing regional or distant metastases. In conclusion, rather than showing a specific uniform ultrasonographic appearance, pheochromocytoma is associated with a broad spectrum of possible sonographic presentatio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良恶性鉴别。方法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随访结果,并经过超声检查的原发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32例,分析年龄、病变部位、大小、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及其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发病早,病变大,超声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结论超声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可为判断良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上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了解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以提高认识。方法分析1例肾上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诊患者;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表现,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光镜观察,肿瘤中可见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区域:一种为瘤细胞排列成不规则巢团状,以小巢团为主,核圆形或卵圆形,胞浆细颗粒状、嗜碱性或者双嗜性,分裂象罕见;一种为束状及编织状排列的施万细胞背景下,散在及聚集分布怪异、多核性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前一区域瘤细胞CgA、Syn强阳性,后一区域S-100弥漫强阳性,其间神经节细胞NF强阳性。结论肾上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罕见,临床表现不一,病理是目前唯一准确诊断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后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的超声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31例嗜铬细胞瘤的超声显像诊断结果,其中包括10例异位嗜铬细胞瘤,经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超声显像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正确率为96.8%。结果表明,超声既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观察肿瘤内有无出血、坏死或囊性变,同时尚可观察肿瘤与周围脏器尤其是与大血管的关系,从而于术前作出较准确的诊断与定位。本文就嗜铬细胞瘤的超声鉴别诊断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乳腺肿块超声显像与病理组织学的联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分析总结了200例乳腺肿块的声科特征以及各声像图特征的诊断价值,并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处理观察,对也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学进行了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研究甲状腺肿瘤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组织结构、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75例238个甲状腺肿瘤病人进行了术前超声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良性肿瘤以强回声居多,滤泡状腺瘤件出血和囊性变多见,常导致声像图以混合性肿瘤出现。恶性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超声表现囊性病灶多回声实性突起。结论 通过超声图像特征,为分析甲状腺肿瘤性质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