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卒中后癫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卒中仍然是老年人癫癎的最常见原因.癫癎发作又可以使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直接影响卒中的预后.因而,有关卒中后癫癎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人们对卒中后癫癎的认识不断深入.为此,我们对近几年来的有关资料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癫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卒中后癫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卒中仍然是老年人癫癎的最常见原因。癫癎发作又可以使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直接影响卒中的预后。因而,有关卒中后癫癎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人们对卒中后癫癎的认识不断深入。为此,我们对近几年来的有关资料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总结颞叶癫癎的临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癫癎中心门诊和病房确诊为颞叶癫癎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发作类型包括简单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以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以复杂部分性发作最常见。病因分析显示,45例病灶性颞叶癫癎的病因依次为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等,100例非病灶性颞叶癫癎中,海马硬化29例。脑电图显示颞区癫癎样放电。结论颞叶癫癎是一组临床常见、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的癫癎综合征。正确诊断、规范化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运动引起癫癎发作的病例在国内尚无报导,国外文献已有报告者约十余例。这类癫癎发作的特点常在突然运动时产生,发作时间短,痉挛可波及全身,最常见者是局限在一侧肢体,呈扭转痉挛。有时可有感觉先兆,但无意识障碍。有的病例有短时间的意识模糊。客观检查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多数病例的脑电图有异常改变,抗癫癎药物治疗有效。兹将我院神经科诊治的三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中的涟波振荡与大鼠颞叶癫癎发作的关系。方法10只SD大鼠,在双侧齿状回和海马分别置入深部电极,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腹腔注射诱发大鼠颞叶癫癎,记录癫癎发作前后的深部脑电(采样频率10KHz,低通为5000Hz)。用小波变换提取脑电中的涟波和快速涟波成分,并用能量法对癫癎发作前后的涟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涟波和快速涟波的能量变化与癫癎发作的状态十分符合。癫癎发作时,快速涟波和涟波的能量都有明显增加,累积速率大。给予地西泮后,两者的能量都有所减小,累积速率趋于稳定,但快速涟波的能量累积速度降低得更快。结论脑电中的涟波振荡成分对癫癎发作有指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一种胚胎时期脑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01%~0.5%,多表现为脑内出血、癫癎发作等,常发生于青少年。因其能引起神经系统多种功能障碍,尤其是大量脑内出血后引发5%~10%病死率和30%~50%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20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总结老年性癫癎的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60岁后发病的老年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 92例患者中,复杂部分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82例为症状性癫癎,10例为隐源性癫癎。脑血管病、脑肿瘤、代谢中毒性疾病、颅内感染、脑外伤等是常见病因。脑电图异常以局灶性慢波最常见。56例随访患者中,47例发作控制良好。结论老年人群是癫癎的高发人群,正确认识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是诊断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癎性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癎性发作常见,根据其发生时间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癎性发作,前者与卒中后病理生理学改变有关,后者与胶质细胞增生有关.卒中后癎性发作与卒中类型、病因、病灶部位和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有关.临床上,大部分卒中后癎性发作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部分患者发展为癫癎持续状态.根据卒中病史、癎性发作临床表现、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卒中后癎性发作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需与其他发作性疾病鉴别.卒中后反复癎性发作者应予抗癫癎药物治疗,同时还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无需预防性用药.其与预后的关系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十年来,由于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EEG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的EEG,无论缺血性亦或出血性均缺乏特异性表现,与神经影像检查比较,其在反映病变性质、部位以及大小等方面的劣势明显,特别是对于幕下梗死的患者。尽管如此,EEG作为能够有效反映脑功能的监测工具,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对于脑血流的变化表现的高度敏感,能够监测脑卒中后继发的癫癎发作,特别是非惊厥性发作等,这些特性对于脑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老年人迟发性癫癎多为器质性脑病变所引起,但据Woodcock报道,该组观察80例50岁以上癫癎病人,其中21例除癫癎发作外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病变,因此他提出在老年期可能存在原发性癫癎。本组最近遇到3例70岁以上老年癫癎病人,其脑波均显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和癫痫均为慢性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神经症状,可伴有不同的头痛、胃肠道、自主神经和精神症状.偏头痛和癫癎在症状表现、伴发病症(comordity)和治疗方面均存在联系.一种疾病的存在也使另一种疾病存在的可能性增加.另外,很多偏头痛综合征可与癫癎相混淆.对每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要考虑到存在另一种疾病的可能性.在此,我们对癫癎与偏头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讨论采用国际头痛协会标准来诊断偏头痛,强调极易误诊为癫癎的偏头痛的变异型.我们还对偏头痛和癫癎的有关流行病学证据作一概述,对偏头痛与癫癎之间特殊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在匹罗卡品(PILO)致癫癎犬鼠模型中的抗癫癎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按癫癎持续状态(SE)后6 h,14、28天分为PILO组(1 5只),PILO+Mel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采用PILO诱导大鼠慢性颞叶癫癎模型,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增殖细胞,Timms染色评价苔藓纤维发芽(MFS)等技术,动态观察MeI对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发生和MFS的影响及其与反复自发性癫癎发作(SRS)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ILO组大鼠SE后6 h,14、28天细胞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ILO组比较,PILO+Mel组大鼠在SE后6 h,14、28天,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28天SRS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ILO+Mel组比较,PILO组大鼠SE后14天,Timms染色密度开始增强,28天密度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对SRS的预防作用可能与其对癫癎诱导的神经发生和MFS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癫癎患病率为0.9‰~4.8‰,25%~30%的癫癎患者为难治性癫癎。脑深部电刺激(DB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出现用丘脑网状核(TRN)作为靶点进行电刺激或电毁损来抑制癫癎发作,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目前尚不清楚电刺激TRN是否通过调节海马谷氨酸(Glu)与γ氨基丁酸(GABA)的动态平衡而实  相似文献   

14.
<正> 具有临床症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卒中已经很早被人们所认识,然而,随着病理学发展,尤其是CT与MRI的广泛应用,脑梗死在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中也被发现。这种无任何脑卒中病史和体征而由影像学或尸体解剖发现的脑梗死,或在与神经系统症状特征无关的部位出现的脑梗死,叫做静止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SCI经常被错误的认为是与年龄增加相关的良性并发症。有研究表明,SCI可能会发展成为更为严重的症状性脑梗死、血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乏统一的定义且随访时间存在差异,目前所报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癫痫和围手术期(?)性发作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和预测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据J Neurosurg杂志报道,Lin等对手术治疗的SAH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对围手术期癫(?)和随访期间的(?)性发作的发病率、时间过程和预测因素进行了分析。 共纳入217例术后存活超过2年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时间,将癫(?)发作分为起病时癫(?)(首次出血后12 h内)、术前癫(?)、术后癫(?)和晚期癫(?)。平均随访时间为78.7个月(24~157个月),有46例患者(21.2%)在SAH后至少有过1次癫(?)发作,17例患者(7.8%)为起病时发作,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GSRd)对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后齿状回netrin-1表达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颞叶癫癎组、GSRd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颞叶癫癎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TUNEL法观察颞叶癫癎组、GSRd组和对照组齿状回netrin-1蛋白表达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颞叶癫癎组大鼠30 d齿状回netrin 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海马CA3区TUNEL阳性细胞数在癫癎持续状态后7 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颞叶癫癎组比较,GSRd组大鼠30 d齿状回nctrin 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海马CA3区TUNEL阳性细胞数在癫癎持续状态后7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Rd可能通过下调netrin 1的表达,并使神经元凋亡数目减少,从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作性睡眠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 国际睡眠疾病分类将睡眠障碍分为4类:睡眠失调(dyssomnia)、异态睡眠(parasomnia)、器质性或精神病性睡眠疾病和建议的睡眠疾病。与睡眠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痴呆、神经变性病、帕金森综合征、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睡眠相关性癫癎、睡眠癫癎放电状态、睡眠相关性头痛。异态睡眠为睡眠中发生的主要是自主神经和骨骼肌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的表现,可分为觉醒疾病(arousal disor-  相似文献   

18.
内囊预警综合征是一组具有高危脑梗死转化特点的频发刻板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亚型,颅内外大血管多无狭窄,主要发病机制为穿支动脉自身病变引起的供血区阵发性低灌注,梗死灶多位于内囊,亦可出现于脑桥,传统抗栓治疗效果不佳,联合抗血小板、溶栓、血管内介入、抗癫癎等治疗对部分患者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系统回顾文献发现,有关成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频度和临床病程的资料很少,其原因在于多数研究的方法存在缺陷,而且通常AVM一经发现就立即治疗.据报道,AVM在未经选择的人群中的频度每年约1/10万,成人时点患病率约为18/10万.1%~2%的卒中、3%的年轻成人卒中和9%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AVM引起的.4%的原发性脑出血由AVM引起的,但对于年轻成人患者,其中1/3的病因是AVM.AVM是原因不明的癫癎首次发作的一个不太常见的病因(占1%),还可引起无神经系统体征的头痛(占0.3%).当AVM被检出时,至少15%的患者无任何症状,约1/5的患者表现为癫癎发作,近2/3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有限的高质量预后研究表明,AVM患者远期年度粗病死率为1%~1.5%;未破裂AVM首次出血的年度粗危险性低于2%,但出血后第1年内再发出血的危险性高达18%,此后的出血危险性目前还不能确定;未经治疗的AVM发生癫癎的年度危险性为1%.因此,迫切需要在界定良好和稳定的人群中进行关于AVM的频度和临床病程的并考虑到预后异质性的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丽  李玮桓  赵晓晶 《山东医药》2014,(12):102-103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年龄逐渐提前,青年脑梗死年发病率为6—20/10万,国内〈45岁的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9.77%,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63.6%,脑梗死的年轻化给个人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分析了青年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