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脑微出血(CMB)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山西省中医院收治的43例脑微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对43例CMB病人分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扫描以及SWI序列扫描,对检出CMB数量的显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检测发现在43例病人中,共发现病灶425个,其中T1WI共发现123个病灶,T2WI共发现214病灶,SWI共发现425个病灶,MRI序列与SWI两种方法对CMB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对CMB的早期诊断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常规MR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T_1WI、T_2WI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经SWI检测存在脑微出血的脑血管病患者21例,通过多序列对比研究,分析脑微出血在各序列中的影像学表现、分布及检出敏感性。结果脑微出血在各序列上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信号缺失。SWI序列检出脑微出血总数目261个,平均每例患者(12.4±9.4)个,弥散加权成像、T_1WI、T_2WI各序列检出情况依次为96、55、66个,平均每例患者依次为(4.6±4.0)个、(2.6±2.8)个、(3.1±3.1)个。以SWI为金标准,各序列脑微出血检出敏感性依次为36.8%,21.1%和25.3%。SWI序列较弥散加权成像、T_1WI、T_2WI序列脑微出血检出数目明显增多(P0.01)。SWI序列上脑微出血分布以皮质-皮质下区最多,其次是基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区。结论 SWI序列是诊断脑微出血的理想方法。常规序列对脑微出血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梗死合并微出血(MB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脑血管病变患者76例,采用64排螺旋CT和Siemens Avanton 1.5T磁共振扫描仪,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扫描和磁共振T1WI、T2WI、FLAIR、DWI、MRA、SWI序列。结果 CT常规序列、MRI常规序列及SWI对76例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26%,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I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CT检查和MRI常规序列。随年龄增长,CMBs检出率增加。CMBs组患者入院时血压高于无CMBs组。既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更容易合并微出血。结论 SWI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检出比常规CT和MRI更有优势,可作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序列。对微出血病灶的检出可用于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MRI一站式诊断可行性以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_2*WI联合应用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337例的CT和MRI影像,对比CT和MRI对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和脑小血管病(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灶和脱髓鞘变性)显示;对比MRI各扫描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包括常规序列、DWI和T_2*WI。结果 337例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行CT检查208例,MRI检查3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CT示颅内出血76例;CT与MR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vs 75.2%,P<0.01),CT不能显示脑干的急性梗死灶;CT对于脑小血管病的显示明显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不能显示脑微出血。MRI常规序列与DW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vs 100.0%,P<0.01);脑出血灶各序列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各序列对脑微出血T_2*WI显示病灶715个(100.0%),DWI显示635个(88.8%),常规序列图像少部分微出血灶信号异常,但是不能定性诊断。结论 MRI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危重症患者除外诊断中一站式诊断可行,联合应用DWI和T_2*WI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MB)患者后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将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CMB组38例和无CMB组71例,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给予梯度回波T_2~*WI或磁敏感加权成像,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平均随访(9.5±3.7)个月。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脑梗死和脑出血两者兼有,单纯脑出血比例明显升高(7.9%vs 1.4%,P<0.05;10.5%vs 0,P<0.01)。CMB组共检出CMB 153个。在随访中,1 6例患者再发脑卒中,包括11例脑梗死,5例脑出血。5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例服用阿司匹林,2例接受抗凝治疗。CMB组有2例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与CMB部位相同。结论 CMB是脑微小血管病变特征之一;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后期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CMB对脑卒中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抗凝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微出血(C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CMB分为2组,CMB组40例和无CMB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患者TC、TG、LDL-C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MB组脑卒中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较常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高血压性脑微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经临床确诊的高血压疾病且伴激烈头痛患者38例和无症状患者7例,先行CT检查为全部阴性,再行MR常规T1WI、T2WI序列检查,并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序列对比。结果 T1WI序列检出2例微出血,出血灶在颞、额叶皮层;T2WI序列检出1例微出血,出血灶出现额叶皮层,二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SWI序列检出6例微出血:出血灶出现在基底节区2例,出现在顶、颞、额叶皮层各1例,其中1例基底节区为小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T1WI、T2WI序列与SWI序列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WI序列在显示高血压性脑微出血方面较常规序列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4年在解放军第六十中心医院就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分别进行磁共振常规序列、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SWI序列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及脑梗死后出血灶的检出率。结果磁共振常规序列对出血性转化的检出率为20%,MRA为30%,SWI为36%。其中MRA和SWI对出血性转化的检出率高于磁共振常规序列(P0.05)。SWI对脑梗死后出血灶的检出率高于磁共振常规序列(P0.05)。结论 SWI对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其能更清晰地显示脑梗死后出血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伴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及治疗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2~3月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MRI检查分为CMB组23例和无CMB组77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均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无CMB组口服拜阿司匹林,14 d后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有效率的评价。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年龄更高,高血压和既往脑卒中患病率高,服抗血小板药物>3个月比例高(P<0.05)。CMB灶数目与腔隙性脑梗死灶数目及脑白质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治疗14 d后,无CMB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CMB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CMB组(P<0.05)。结论 CMB是由高龄、高血压及既往脑卒中等所致的血管壁病变。CMB可能在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中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脑血管性疾病病人62例,全部病例均接受MRI检查,MRI包括常规的T1WI、T2WI、FLAIR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检查结果的差别进行比较。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全部病例的磁共振SWI图像均显示为病灶内存在点状出血低信号,而磁共振常规序列图像有13例未能发现病灶内存在出血情况。脑血管畸形在磁共振SWI图像上,显示为边界清晰的环形低信号,以及呈点片状的低信号;动静脉畸形显示为多个点样或条样的聚集性低信号,为畸形的静脉和病灶内出血,但其对供血动脉的成像欠佳。在磁共振SWI图像上,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的亚急性血肿主要呈现为低信号,中心能看到片状的高信号影,皮质下的微出血灶表现为圆点状的低信号。结论相比于利用磁共振常规序列检查手段诊断脑血管疾病患者,磁共振SWI检查能够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显示病灶清晰,检查准确率更高,具有很高的诊断应用价值,是脑血管病变检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3例,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结果分为CMB组33例和无CMB组8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于入院后第2天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CMB组收缩压和同型半胱氨酸(Hcy)高于无CMB组[(158.3±13.7)mm Hg vs(138.2±15.2)mm Hg(1mm Hg=0.133kPa)和(13.7±4.5)μmol/L vs(9.4±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MB组总胆固醇低于无CMB组[(4.2±0.9)mmol/L vs(4.9±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无CMB组比较,CMB组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和注意得分明显降低[(22.98±2.30)分vs(27.49±1.15)分、(2.73±0.94)分vs(3.78±0.66)分及(3.70±1.35)分vs(4.23±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CMB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35,95%CI:0.5320.921,P=0.001)。结论 Hcy是CMB的独立危险因素;CMB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和注意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物学标志物对脑微出血(CMB)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行常规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探测急性期脑梗死,选入84例患者,其中无微出血组62例、合并微出血组22例,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分别检验金属蛋白酶(MMP-9)、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CD14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合并微出血组生物学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无微出血组,且均高于同期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生物学标志物水平与CMB相关,其中CD147与hsCRP检验效能最高。结论生物学标志物MMP-9、CD147、hs-CRP、IL-6与急性期脑梗死合并微出血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脑微出血的临床及与磁共振梯度回波加权成像(GRE-T_2~*WI)的特点。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将其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血栓性脑梗死,28例)、脑栓塞(29例)和腔隙性脑梗死(32例)3个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患者30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进行常规MRI和GRE-T_2~*WI检查。结果脑微出血在GRE-T_2~*WI中表现为圆形点状低信号。脑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TIA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发生率分别为38.2%、3.3%和6.5%。脑微出血在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组患者中以轻、中度为主;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以中、重度为主;TIA组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皆为轻度。结论脑微出血在GRE-T_2~*WI中具有特征性,其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防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常规MRI、MRA、DWI及SWI的检查,对影像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6例脑梗死病灶在DWI图像上均显示高信号;MRA上31例可见大脑前、中、后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闭塞或分支血管减少,1例显示颈内动脉有闭塞;SWI上24例发现梗死区静脉血管减少,7例静脉血管缺失,13例SWI上发现不同程度的脑出血,而CT及常规MRI仅4例显示明确脑出血。结论:SWI对显示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有特异性表现,且有评价梗死区脑组织存活性的潜在价值;SWI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列为急性脑梗死的检查常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MRI技术研究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超急性期(6 h内)及急性期影像动态演变规律。方法 1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缺血模型,分别于MCAO后0.5、2、6、12和24 h行大鼠脑部冠状位磁共振T_1WI、T_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别测量T_2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上缺血区异常信号体积、ADC值和相对ADC值(rADC),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缺血时间延长,DWI及T_2WI异常高信号体积持续增大。0.5、2、6、12和24 h各时间点ADC图像显示的脑缺血体积明显大于T_2WI(P<0.01)。缺血中心区和边缘区的ADC值均较对侧脑组织明显减低(P<0.01)。随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中心区、边缘区和外周区的rADC值均呈不同程度减低。缺血中心区MCAO后2、6、12和24 h的rADC值明显低于0.5 h(P<0.01);缺血边缘区MCAO后2、6、12和24 h的rADC值明显低于0.5 h(P<0.01),6 h的rADC值明显低于2 h(P<0.05),12和24 h的rADC值明显低于2 h(P<0.01),24 h的rADC值明显低于6 h(P<0.05)。结论大鼠超急性期脑缺血病变进展迅速,急性期脑缺血进展减慢,DW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缺血半暗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发生部位和负荷对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风险及获益的影响。方法选择伴CMB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4例,根据CMB发生部位分为单纯脑叶组39例,深部/幕下组62例,混合部位组113例,随访各组新发脑梗死、脑出血情况,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CMB的变化。结果深部/幕下组既往脑梗死、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叶组和混合部位组(P<0.05)。混合部位组基线CMB数高于单纯脑叶组和深部/幕下组[(8.69±2.75)个vs(6.65±2.47)个、(6.58±3.17)个,P<0.05]。单纯脑叶组脑出血比例明显高于深部/幕下组和混合部位组(12.8%vs 3.2%、2.7%,P<0.05),且发生脑出血患者中4例基线CMB数>5个。深部/幕下组再发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叶组和混合部位组(24.2%vs 7.7%、9.7%,P<0.05)。3组治疗1年后仅部分患者复查头颅MRI,其中单纯脑叶组28例,深部/幕下组40例,混合部位组56例。单纯脑叶组CMB进展比例明显高于深部/幕下组和混合部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vs 12.5%、10.7%,P<0.05),且病灶以脑叶为主。结论抗血小板治疗风险与CMB部位和负荷相关,单纯脑叶CMB抗血小板治疗的脑出血风险增加,治疗后CMB更易进展。深部/幕下CMB患者脑梗死复发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