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缺血衰老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任国华  许有乐  李鲁杨 《中国微循环》2006,10(3):188-189,201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的影响,并据此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高剂量组、治疗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用0.5%的D-半乳糖(D-gal)生理盐水按50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共6周,诱导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一个月后,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以复制老年慢性脑缺血模型:治疗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和尼莫地平片配制的混悬液灌胃;6周后,下腔静脉取血,处死动物,检测血样中的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 治疗高剂量组SOD、NO均升高(P〈0.05),ET、TNF、MDA显著降低(P〈0.01);治疗低剂量组NO升高(P〈0.01),ET、TNF降低(P〈0.01,P〈0.05);对照组NO升高、TNF降低(P〈0.05),其他指标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D-gal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可以制备老年慢性脑缺血模型。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有效治疗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降低脑缺血后MDA、TNF、ET,升高SOD、NO。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器官组织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n=6)。夏至草组和模型组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90min,对照组仅手术。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夏至草醇提物(5g/ml,6g/kg.bw),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制备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检测各器官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夏至草组各器官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0.05),且各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至草醇提物减轻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后器官损伤的机制与降低NO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安神方颗粒对失眠造模大鼠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方法分为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4组;采用限制运动方法制备大鼠焦虑抑郁失眠模型,同时给予药物干预。15d后,处死并冰台上分离大鼠海马及下丘脑,冷冻离心后分离上清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海马及下丘脑GLU含量下降(P〈0.05,P〈0.01),GABA含量升高(P〈0.05,P〈0.01);且海马部神经递质含量变化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性。结论中药安神方颗粒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症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源性内皮素-1(ET-1)对正常大鼠脊髓血流及血脊屏障的影响。方法: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10%ET-1或生理盐水。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脊髓血流。伊文思兰(EB)评价血脊屏障功能。干湿重法测定脊髓中水含量,结果:ET-1 10mg鞘内注射明显减少脊髓血流至少达4h,注射ET-115min后各时点脊髓血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注射ET-1组脊髓中EB与水含量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鞘内注射ET-1能引起正常大鼠脊髓缺血,破坏血脊屏障。ET可能通过引起缺血及破坏血脊屏障参与SCI后的继发损伤。  相似文献   

5.
补肾益气化瘀方对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化瘀方对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青年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三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组。使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药物组每天用补肾益气化瘀方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四周。然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海马轮廓清晰,CA3区神经元细胞密集,胞浆丰富,核大深染,细胞间排列整齐,界限清楚;模型对照组:海马轮廓模糊,神经元细胞明显减少,细胞间排列松散,界限不清;药物组:海马轮廓清晰,神经元细胞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神经元胞浆较丰富,核大深染,细胞间排列较整齐,界限清楚。模型对照组海马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组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加(P〈0、01)。结论补肾益气化瘀方对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水迷宫实验观察愈痫灵颗粒(YXLG)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0只清洁级SD大鼠,从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用PTZ造模。将符合模型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YXLG组、丙戊酸钠组和模型组。以大鼠水迷宫实验的学习、记忆成绩来评价YXLG对致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学习成绩差,具有显著意义(P〈0.01),记忆成绩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提示癫痫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与模型组比较,YXLG组学习成绩差,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记忆成绩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YXLG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YXLG可明显改善癫痫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结论:癫痫大鼠存在学习、记忆能力下降,YXLG可以改善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氯化湖(LaCl3)对大鼠生长素分泌调节轴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法检测离体脑片培育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垂体脑片育液中生长素(GH)含量。结果:①0.01mmol/LLaCl3垂体组育液中GH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1mmol/LLaCl3垂体组有液中G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0.01mmol/LLaCl3下丘脑+垂体组,其有液中GH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同剂量的单纯垂体组(P<0.01);但1mmol/L下丘脑+垂体组育液中G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0.01mmol/LLaCl3下丘脑组有液中N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H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1mmol/L下丘脑组有液中NE和DA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和0.05),而5-HT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低剂量氯化调可通过下丘脑和腺垂体双重作用促进GH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还脑益聪方对复合因素所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行为学及血浆P-选择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及喂饲半高脂饲料(6周)的方法造成大鼠认知功能障碍,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确定模型成功的动物,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2只):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水,盐酸多奈哌齐(hydrochloricdonepezil)组(0.4mg/kg,体质量,下同),还脑益聪方低剂量组(7g生药/kg),还脑益聪方高剂量组(14g生药/kg),同时灌胃给药,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水。4周后,对大鼠行为学检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P-选择素及PAI-1含量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造模后大鼠水迷宫测试,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寻台路程明显延长和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存在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同时,血清P-选择素含量和PAI-1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血液黏度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加(P〈0.05,P〈0.01)等流变学指标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还脑益聪方高剂量组可增加大鼠穿台次数和减少寻台路程(P〈0.01),降低P·选择素及PAI-1的含量(P〈0.05),降低低剪切率下的血液黏度(P〈0.05,P〈0.01),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P〈0.01)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DP)含量(P〈0.05)。结论还脑益聪方对D-半乳糖及半高脂饲料造成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显著提高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抑制大鼠P-选择素和PAI-1水平,改善血液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9.
靶肌肉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靶肌肉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0)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制备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EPO组:靶肌肉注射rh-EPO2500U/kg;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第7d、14d、21d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第21d组织学观察脊髓腰膨大(L4~L6)、夹伤远端坐骨神经、损伤侧腓肠肌组织并作图象分析测定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和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等指标。结果术后第7d两组SFI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4d、21dEPO组SFI恢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1d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和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等指标,EPO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靶肌肉注射rh-EPO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临床入选8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2组,每组41例,其中研究组在放射介入引导下行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对照组单独采用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的溶栓时间和应用尿激酶总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溶栓前后大腿和小腿周径缩小长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大(19〈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73%,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81%,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36.59%,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34.15%,两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年龄大于等于70岁的19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穿刺途径将其分为桡动脉组(n=100)和股动脉组(n=98),比较2组患者的X射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并发症、术后患者不适应发生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X射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血管并发症少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P患者脐血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住院病人42例,其中ICP孕妇30例和正常孕妇12例,ICP患者按不同分度、不同孕周及羊水胎粪污染有无分类。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脐静脉血瘦素水平。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15例轻度ICP组、15例重度ICP组与正常组的脐血瘦素水平,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组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明显正相关(r=0.678、P=0.015),但ICP组无相关性(P〉0.05)。(2)ICP早产组17例、足月产组13例,ICP足月产组脐血瘦素水平较其早产组、正常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ICP早产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ICP组的脐血瘦素水平与各不同孕周无相关性(P〉0.05)。(3)ICP合并羊水污染组13例、无羊水污染组17例,两组脐血瘦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CP患者脐血瘦素水平增高是机体适应缺氧以满足胎儿宫内生长需求而发生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对胎儿有促进作用,可能是胎儿安全的信号,一旦失代偿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构建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动物模型,探讨模型构建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劣性。方法家犬20只随机分为头臂干组和降主动脉组,以小口径异种血管为桥血管。左侧第4肋间切口入胸,先行头臂干动脉或降主动脉端血管吻合,再行冠状动脉端血管吻合,术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结果 2组犬均无术中死亡。头臂干组和降主动脉组主动脉端血管吻合用时分别为(33.9±4.8)min和(29.6±3.5)min(P0.05),冠状动脉端血管吻合用时分别为(28.5±3.0)min和(28.1±2.3)min(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5±16.2)mL和(66.5±12.3)mL(P0.05)。降主动脉组术中侧壁钳夹降主动脉后股动脉血压明显降低,术后2只犬出现黑便。结论将小口径异种血管吻合在头臂干动脉或降主动脉均可成功构建犬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模型;降主动脉组股动脉血压波动大,存在腹腔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头臂干组血管吻合用时稍长,但术中股动脉血压波动小,模型构建相对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在0.1%甲醛诱导的急性炎性痛中的作用。 方法 将3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NS)组、甲醛(F)组、右美托咪定+甲醛(DEX+F)组。向右后爪足底注射25 μl 0.4%甲醛建立小鼠急性炎性痛模型,在甲醛注射前1 h,DEX+F组小鼠腹腔注射DEX,NS组和F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以小鼠舔咬足累计时间评价自发痛行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 结果 自发痛评分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 F组小鼠出现典型的双相痛反应;与F组相比,DEX+F组小鼠的第Ⅰ时相痛(P<0.001)和第Ⅱ时相痛(P<0.001)累计时间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F组小鼠脊髓后角GFAP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01);与F组相比,DEX+F组小鼠脊髓后角GFAP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 F组小鼠脊髓GFAP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F组相比,DEX+F组小鼠脊髓GFAP表达明显减少(P<0.05)。 结论 DEX可能是通过抑制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改善甲醛诱导的急性炎性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及其脑脊液、脊髓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氯诺昔康组(Lornoxicam,8mg·Kg-1)、青藤碱高剂量组(Sin-H,20mg·Kg-1)和青藤碱低剂量组(Sin-L,10mg·Kg-1)。采用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测试,评价大鼠的疼痛行为。放免法检测大鼠脑脊液及脊髓L6-L8中P物质含量。结果切口痛模型大鼠的机械撤足阈值、热刺激痛感缩足时间明显改变。青藤碱高、低剂量和阳性药投与后均显示了明显的镇痛效果,其中青藤碱高剂量组镇痛效应指标优于阳性对照药氯诺昔康;给药各组大鼠脑脊液、脊髓中的P物质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都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青藤碱高剂量组的脑脊液P物质浓度抑制最为明显。结论青藤碱能够减轻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减少P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释放,后者可能是青藤碱产生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s)移植缓解脊髓损伤神经病理性痛,并促进功能恢复的效果及 其与脊髓损伤小鼠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调控关系。方法:建立ICR 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同时构建慢病毒 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 GFP)标记体外培养的 hUC-MSCs ;将模型小鼠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脊髓损 伤1 周后采用局部注射 hUC-MSCs 移植到脊髓中,每周进行运动功能( BBB)评分及机械性痛觉过敏检测,持续8 周后行组织学评价与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治疗组脊髓组织中 GFP 荧光有表达。BBB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和模 型组小鼠随时间延长运动功能均逐渐恢复,其中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速度要显著快于模型组;机械触诱发痛检测显 示,小鼠脊髓损伤后痛阈值降低,随着时间延长痛阈值逐渐升高。同一个时间点治疗组的痛阈值显著高于模型组。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脊髓组织的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下降,胶质细胞源 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表达升高,同时脊髓组织巨噬细胞激活抗原1( ED1/CD68) 荧光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脊髓损伤小鼠中hUC-MSCs 移植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 IL-6 和TNF-α 的分泌,提高 GDNF 的表达水平来促进受损 脊髓组织的修复,并发挥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后处理能否诱导大鼠缺血脊髓对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0)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制备脊髓缺血模型,SO组仅行置管,IR组在脊髓缺血20分钟后行再灌注,TP组在脊髓缺血20分钟后再灌注,即刻经左颈总动脉一次性注射他克莫司0.5mg/kg。再灌注后7、14天采用Tarlov评分法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SO组大鼠各时间点后肢Tarlov评分均为5分,形态学检测显示脊髓组织结构正常;IR组大鼠Tarlov评分明显降低,脊髓组织呈现出坏死、水肿、空腔形成等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TP组大鼠Tarlov评分结果显著优于IR组,脊髓组织病理变化较IR组为轻。结论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初步证实他克莫司后处理能诱导缺血脊髓对再灌注损伤的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7年5月我院32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结核化疗及小剂量M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神经功能改善Frankel分级变化、血沉变化、发热、疼痛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使用MP治疗合并截瘫的脊髓结核,其脊髓功能改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沉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尸〈O.05),发热、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MP治疗并发截瘫的脊柱结核安全有效,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56例),单纯放疗组(40例),单纯唑来膦酸组(28例)进行治疗,并观察比较各组止痛及改善活动能力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与单纯唑来膦酸组止痛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止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2个月后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止痛效果及活动能力改善均较单纯放疗组及单纯唑来膦酸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唑来膦酸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疼痛缓解率,延长疼痛缓解时间,显著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