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哺乳动物嗅觉上皮包括三类细胞,即支持细胞、嗅感受细胞及基底细胞,近来发现了第Ⅳ型细胞。本文对Ⅳ型细胞的免疫组化特性进行详细研究。实验材料取自4只豚鼠及一例患者的嗅上皮。样品经Bouin液固定,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以家兔抗浦肯野特异35蛋白(S-35)、抗S-100蛋白(S-100)、抗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抗嗜铬粒蛋白A(CgA)以及小鼠抗联合素抗血清(antisyna-ptophysin antiserum)作主要免疫染色剂,参照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S-35抗血清免疫反应见于豚鼠的Ⅳ型细胞,而人类嗅上皮Ⅳ型细胞与S-100抗血清有反应,并与S-35抗血清有弱反应。S-  相似文献   

3.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喉癌、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声带息肉组织各18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结合显微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声带息肉组织中EGFR存在于基底细胞层,偶见于棘细胞层,而在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及喉癌组织的各层细胞均有表达。喉癌细胞中EGFR含量明显高于声带息肉及喉粘膜不典型增生细胞(均为P<0.01),病理分级不同的喉癌细胞EGFR含量不同,Ⅱ、Ⅲ级鳞状细胞癌中均较Ⅰ级中增高(P<0.05),喉粘膜不典型增生细胞较声带息肉基底层细胞EGFR含量无增高(P>0.05)。本结果提示:在喉部常见疾病中,EGFR的过量表达是喉鳞状细胞癌的特有表现,并且EGFR的表达水平同喉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喉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免疫组化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明  张梅 《耳鼻咽喉》1996,3(6):354-358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喉癌、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声带从组织各18便中表皮生长因子受全(GFR)的表达水平,结合显微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声带息肉组织中EGFR存在于基底细胞层,偶见于棘细胞层,而在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及喉癌组织的各层细胞均有表达。喉癌细胞中EGFR含量明显高于声带息肉及喉粘膜不典型增生细胞(均为P〈0.01),病理分级不同的喉癌细胞EGFR含量不同,Ⅱ、Ⅲ级鳞状细胞癌中均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显示喉重度发育异常和原位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旨在确立EGFR是否存在于这些癌前损伤,以便今后在不甚明显的发育异常中识别这类损伤。研究对象是14例病理已明确为重度发育异常和原位癌的活检标本,标本切成5μm厚切片,去石蜡后组织片先用3%过氧化氢覆盖10分钟,进而与鼠抗EGFR的单克隆抗体孵育60分钟;然后与生物素基处理的山羊抗鼠免疫球蛋白孵育20分钟,再与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标记的过氧化物酶孵育20分钟,过氧化物酶用含0.03%过氧化氢的3,3′,二氨基联苯胺四氯化物显影。组织片最后经Mayer′s苏木精和0.2%氧化铵重复染色并脱水后观察。全部孵育程序均在室温下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鼻息肉上皮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鼻息肉标本25例, 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10例, 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观察EGF与EGFR在鼻息肉和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相比, EGF及EGFR的mRNA水平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在免疫组化染色中, EGF及EGFR主要表达在上皮的基底层细胞, 而且在鼻息肉中的表达下降。结论 EGF及EGFR在正常鼻黏膜组织上皮的发生与修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EGF及EGFR在鼻息肉中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表达的下降表明在鼻息肉中上皮修复功能的下调或缺失可能导致或促进鼻息肉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其病理组织学特点是中耳腔内存在着表皮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一般认为,胆脂瘤上皮是以因过度增生的角化细胞失调而导致中耳正常粘膜的损伤为特点的。本文对20例本病患者的胆脂瘤上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状况,旨在探讨在胆脂瘤上皮中是否存在EGF-R的表达及其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4~65岁,病史3~60岁。胆脂瘤上皮标本取自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手术,平坦、树状胆脂瘤14例,珍珠状胆脂瘤6例。同时取患者正常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不同部位的干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鼻腔上皮细胞RPMI-2650中EGFR和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的变化.方法 对人鼻腔上皮细胞RPMI-2650进行体外培养,记录生长曲线,并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当细胞大部分融合时,将细胞分为四组,A组:在原Eagle最小必需培养基(Eagle's minimum essential media,EMEM)培液中继续培养;B组:加入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 factor,EGF)25 ng/ml;C组:加入AG1478(EGFR选择性抑制剂)10 μmol/L,30 min后加人人重组EGF 25 ng/ml;D组:加入PD98059(p44/42MAPK选择性抑制剂)30μmol/L,30 min后加入人重组EGF 25 ng/ml.以上四组细胞均继续培养24 h后,分别进行细胞免疫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观察EGFR和MUC5AC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细胞在培养第3天开始融合,第5~7天大量融合.扫描电镜可见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有大量微绒毛,当细胞融合时可变为梭形或多角形生长.EGFR蛋白在B组细胞中强表达,A组和D组细胞中有较强表达,而在C组中仅有弱表达,A、B、D组与C组平均吸光度值(A值)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MUC5AC蛋白在B组细胞中有强表达,A组细胞中有较强表达,在C组和D组中仅为弱表达,B组与C、D组间相比吸光度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C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细胞和蛋白水平上发现,EGFR信号通路在RPMI-2650细胞中发挥作用.对该通路不同部位进行干预,细胞中EGFR和MUC5AC蛋白随之发生相应改变.证实了EGFR信号通路在鼻腔上皮细胞RPMI-2650中对MUC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是刺激上皮增生的多肽物质。这两种多肽行使其生物效应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受体)相互作用导致DNA合成细胞分裂。EGF受体存在于许多正常细胞及增生部位的上皮中。TGF-α最先在培养的条件下引起正常哺乳动物细胞的可逆性转化而被发现和确认。免疫反应性TGF-α现已被证实存在于肺、胰、结肠、膀胱、卵巢、胃等的恶性肿瘤中和神经胶质瘤中。人的某些外分泌腺、小肠的Paneth氏细胞及肾脏则发现有EGF。EGF在恶性肿瘤中也已被检出,学者们提出EGF可作为胃癌高度恶性变的一种生物标记。采用免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喉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EGFR的结构、生物学特点及与喉癌的关系进行了介绍。认为喉鳞癌中EGFR表达增高,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可作为喉癌预后的指标,并综述了EGFR系统在肿瘤导向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在嗅球和嗅上皮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和意义。方法:在小鼠胚胎发育9.5、11.5、14.5、17.5d,出生当天和3个月成年个体的头部切片标本中,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NeuN的表达。结果:刚出生小鼠嗅球内层状结构尚不明显,NeuN表达于嗅球周边区域。在3个月大成年小鼠,嗅球的层状结构已清晰可见,NeuN表达阳性的成熟神经元主要聚集于接近嗅球中心的颗粒细胞层。位于嗅上皮的双极嗅感觉神经元在小鼠胚胎和成年个体中均未见NeuN表达。结论:NeuN通常被认为表达于几乎所有部位的成熟神经元。但在嗅球和嗅上皮中,NeuN只表达于成熟嗅球中的颗粒细胞层。小鼠出生到发育为成熟个体的过程中,NeuN表达阳性的成熟神经细胞由周边逐渐向嗅球中心迁移,可能与气味模式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殖性和生长方式。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 ,增殖细胞核抗原Ki6 7、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IV)和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在 18例胆脂瘤标本的表达 ,并与 8例外耳道正常皮肤相比较。结果 EGFR有两种染色图案 ,棕黄色的线状或颗粒状胞膜强染色和颗粒状的胞浆染色 ,胆脂瘤标本染色均强于皮肤。在Ki6 7的免疫染色中 ,阳性细胞核为棕黄色 ,胆脂瘤上皮的阳性细胞核比皮肤多。CollagenIV和LN图案极其相似 ,为连续的棕黄色线状和 (或 )带状图案。 4例胆脂瘤上皮基膜下结缔组织中的血管比皮肤丰富。结论 EGFR和Ki6 7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殖性。CollagenIV和LN的表达说明胆脂瘤属良性病变 ,血液供应可能比皮肤丰富  相似文献   

13.
胆脂瘤上皮过度增殖行为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殖性和生长方式。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在18例胆脂瘤标本的表达,并与8例外耳道正常皮肤相比较。结果 EGFR有两种染色图案,棕黄色的线状或颗粒状细胞膜强染色和颗粒状的胞浆染色,胆脂瘤标本染色均强于皮肤。在Ki67的免疫染色中,阳性细胞核为棕黄色,胆脂瘤上皮的阳性细胞核比皮肤多。CollagenIV和LN图案极其相似,为连续的宗黄色线状和(或)带状图案。4例胆脂瘤上皮基膜下结膀组织中的血管比皮肤丰富。结论 EGFR和Ki67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殖性。CollagenIV和LN的表达说明胆脂瘤属良性病变,血液供应可能比皮肤丰富。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约占肿瘤总体发生率的3%[1].手术和放疗是主要治疗方式.头颈肿瘤患者中大约40%为早期病例(Ⅰ期或Ⅱ期),仅行单一的手术或放疗即可.即使局部复发,手术和放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不适合根治性放疗或手术的局部晚期病例,治疗方案和远处转移肿瘤一致,均是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最近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头颈部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头颈解剖结构复杂、肿瘤易转移等特点,患者预后较差.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表达的肿瘤之一.本文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头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关系及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喉部鳞状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喉部鳞癌的特征,组织分化的关系。方法;用斑点杂交法检测20例喉鳞状细胞癌活体标本。结果:15例出现EGF-R mRNA表达,其表达率为75A%。EGF-R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的部位无关;而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T3,T4期的表达高于T1,T2期;分化程度低的肿瘤,其EGF-R mRNA表达高于分化程度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嗅细胞标记蛋白(OMP)及细胞凋亡在不同胎龄大鼠嗅黏膜中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E及OMP在不同孕期大鼠嗅上皮中的表达及其规律。TUNEL方法检测不同孕期大鼠嗅上皮中凋亡细胞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E13d鼻腔黏膜中即有NSE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多。E13d嗅上皮中未见OMP阳性表达细胞。在E14d,嗅上皮中出现嗅OMP阳性细胞,数量少,随胎龄增加阳性细胞数量增多,至17d达高峰并逐渐趋于稳定。E13~E15d细胞凋亡数量较稳定,至E16d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达到高峰,E18~E21d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渐趋于稳定。E16dAI与其他d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14d嗅黏膜中已有发育成熟的嗅细胞,数量少,胚胎发育后期大鼠嗅化学感受器发育已趋于成熟。在嗅上皮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E16d嗅细胞凋亡出现一高峰,细胞凋亡在嗅觉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已知,癌的增殖,进展与增殖因子和其受体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发现与癌的恶性度报道多。文章对头颈部鳞癌行免疫组织学观察,就其EGFR与肿瘤恶性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头颈部鳞癌68例,男57例,女11例,年龄23~82岁,平均60岁。其中口唇与口腔鳞癌16例,上、中下咽部癌分别为6例、7例和15例,喉癌10例,上颌窦瘤12例,其它2例。淋巴结转移者40例。将活检肿瘤标本包埋、速冻、切片等一系列处理后,光镜下观察。结果:EGFR(+)组32例,其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30耳中耳胆脂瘤、11耳健康外耳道皮肤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定位,用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技术(EITB)检测8耳中耳胆脂瘤、4耳健康外耳道皮肤中EGFR。结果:130耳中,29耳上皮、24耳成纤维细胞、单个核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显示EGFR阳性,免疫着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及细胞浆,且从基底细胞层到角质层逐渐减弱;外耳道健康皮肤仅散在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及6耳血管内皮细胞呈弱阳性。28耳胆脂瘤标本中有6耳在170KD处出现阳性蛋白带,所有外耳道健康皮肤未见任何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对EGFR在中耳胆脂瘤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纳米颗粒,研究阻断EGFR表达,对小鼠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简称头颈鳞癌)敏感性的作用。方法载反义EGFR寡核苷酸纳米颗粒转染SCC VII细胞株,通过Western—blot研究其蛋白抑制效应。放射治疗千预后,细胞克隆试验和MTT试验检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构建小鼠头颈癌荷瘤模型,瘤体注射反义EGFR纳米颗粒,予以4Gy放射治疗,观察肿瘤生长抑制情况。结果反义EGFR纳米颗粒明显抑制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反义EGFR纳米颗粒与放疗联合降低了肿瘤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生长能力(P〈0.05):肿瘤细胞发生G1期阻滞,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体内实验发现反义EGFR纳米颗粒组肿瘤生长明显延缓。结论反义EGFR纳米颗粒通过下调EGFR的表达,使SCC VII细胞发生G1期阻滞,具有放疗增敏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