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智鑫  董冲  孙超  吴迪  张威  王凯  高伟 《天津医药》2022,50(1):20-24
摘要:目的 研究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对肝移植治疗胆道闭锁(BA)患儿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BA接受肝移植手术的8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前是否行Kasai术,分为Kasai组542例和非Kasai组338例。比较2组患儿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移植物存活率和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Kasai组患儿移植时月龄、身高、体质量、移植物冷缺血时间、移植物质量和手术时间均高于或长于非Kasai组,而移植物与受者质量比、术前Child评分和儿童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PELD)评分低于非Kasai组(P<0.05)。2组患儿性别、移植物热缺血时间、出血量/体质量、术中输血量、无肝期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术后流出道梗阻、门静脉吻合口狭窄、门静脉血栓、肝动脉血栓形成、胆漏、胆道狭窄、淋巴漏、胃肠道瘘、肠梗阻、急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年和5年移植物存活率、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BA患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Kasai术可推迟患儿行肝移植手术的时间,且对肝移植手术、术后移植物存活率、患儿生存率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姗霓  王凯  马楠  孟醒初  张威  孙超  董冲  吴斌  韩潮  覃红  高伟 《天津医药》2016,44(7):817-820
目的 评价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 手术)对胆道闭锁儿童行活体肝移植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 2006 年 9 月—2014 年 9 月实施的 150 例活体肝移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90 例受者先行 Kasai手术, 后接受活体肝移植(Kasai 组); 60 例受者直接接受活体肝移植(非 Kasai 组)。 比较 2 组受者的一般资料、术后 并发症和累积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 受者年龄为 4.9~87.0 个月 。 Kasai 组受者在移植时的移植月龄、体质量、身高 均高于非 Kasai 组, 而儿童终末期肝病(PELD)评分、术前胆红素水平则低于非 Kasai 组(均 P < 0.05)。 2 组移植物质量与受者体质量比(GRWR)、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2 组受者的肺感染、急性排斥反应、门静脉吻合口狭窄、门脉血栓、肝动脉闭塞、胆漏、胆肠吻合口狭窄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Kasai 组肝移植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 61.1%, 高于非 Kasai 组的 43.3%(χ2=4.580, P=0.032)。 全部患者中 死亡 7 例(4.7%), 其中 Kasai 组 6 例(4.0%), 5 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1 例严重的肺感染; 非 Kasai 组 1 例(0.7%), 因术前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供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 全部受者术后 1 个月 、1 年、3 年和 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98.6%、96.6%、94.9%, 92.7%。 其中, Kasai 组分别为 98.9%、96.5%、93.8%、91.3%; 非 Kasai 组分别为 98.3%、96.6%、96.4%、95.5%, 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0, P=0.222)。 结论 胆道闭锁患者在 Kasai术后行活体肝移植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不会增加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比例, 长期生存率与未接受 Kasai 手术的患者相当。 且 Kasai 手术可推迟行肝移植的时间、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减轻移植术前黄疸。  相似文献   

3.
詹江华  卫园园 《天津医药》2016,44(7):803-805
胆管炎是胆道闭锁患儿行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 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原因仍不清楚, 可能是由于肝内胆管结构改变、胆汁引流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所致。 目前胆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 治疗上则多采用抗生素、激素、保肝药联合应用的经验性方案。 Kasai 术后胆管炎的防治是提高胆道闭锁患儿自体肝生存时间的关键。 解决胆管炎问题需要从病因入手, 从根本上预防其发生, 才能使 Kasai 手术获得最佳效果, 提高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BA)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早期行肝移植手术的危险因 素,为 BA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7例胆道闭锁 Kasai术后因肝功能衰竭行肝移植手术的患儿 资料,根据 Kasai手术与肝移植手术的间隔时间将其分为 G1组(≤6个月)、G2组(>6个月~2年)和 G3组(>2年),比较 3组患儿性别、Kasai手术年龄、Kasai术后黄疸消除、Kasai术后胆管炎发生及肝移植时肝功能指标情况,采用c2检验、 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多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自体肝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即早期行肝移植手术 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间性别、Kasai手术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 Kasai术后黄疸消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1),G1组至 G3组逐渐升高;术后早期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低于 G1组;术后晚 期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2 组高于 G1 组;术后频发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3组低于 G2组。多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示黄疸未消除是胆道闭锁 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危险因素。结 论 胆道闭锁 Kasai术后黄疸未消除及早期胆管炎影响 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时间,与早期行肝移植手术存在相关 性,其中黄疸未消除是早期行肝移植手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胆道闭锁(BA)患儿肝纤维化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与Kasai术后胆管炎的关系。方法 选 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BA患儿92例,依照日本Ohkuma’s肝纤维化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分为肝 纤维化Ⅰ级(8例)、Ⅱ级(31例)、Ⅲ级(35例)、Ⅳ级(18例)组。结合Kasai手术时日龄,分析肝纤维化与手术时日龄 的关系。术中获取的肝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评价其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IHC)染色 检测白细胞共同抗原(LCA)、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8)、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等炎症细胞特异性标志 抗体表达情况。结合Kasai术后随访资料,分析BA患儿肝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肝纤维化程度与Kasai术后胆管 炎的关系。结果 BA患儿手术时日龄越大,肝纤维化程度越重;常规病理染色结果显示肝组织以淋巴细胞浸润为 主,Ⅰ级、Ⅳ级组LCA、CD4表达水平高于Ⅱ、Ⅲ级组,各组间CD68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例BA患儿均获得随 访,50例曾发生胆管炎,38例发生早期胆管炎,23例频发胆管炎;不同肝纤维化分级BA患儿Kasai术后胆管炎、早期 胆管炎和频发胆管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Ⅳ级组胆管炎发生率高于Ⅱ级、Ⅲ级组。结论 BA患儿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与肝纤维化程度和肝组织炎症细胞,尤其T淋巴细胞亚群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6.
颜卫红  孙淑贞  李世芳 《河北医药》2003,25(10):791-791
例 1 男 ,2个月。因皮肤黄染 2个月而入院。生后 3d全身皮肤出现黄染 ,以后持续不退 ,在家日光照射无效 ,并且黄疸逐渐增深 ,大便初为黄色稀便 ,后转为灰白色 ,尿色黄 ,经强的松、苯巴比妥及保肝治疗黄染仍无法减轻。父母体健。体检示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心肺正常 ,肝脏肋下 3cm ,质中等偏硬。实验室检查 :总胆红素 168μmol L ,直接胆红素 60 .7μmol L ,ALT15 5U L ,AST 2 5 6U L ,γ 谷酰转肽酶 3 61U L ,抗HBs阳性 ,HB sAg、HBeAg、抗HBe与抗HBc均为阴性。B超示 :肝脾肿大 ,胆囊显示不清。ECT检测观察 2 4h胆及肠道未见显影 …  相似文献   

7.
摘要:胆管炎是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自肝生存均有较大影响。术中患儿自身肝脏状况会影响术后胆汁引流,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与胆汁引流状况关系密切。空肠胆支内存在的细菌因肠道环境改变而大量繁殖可能是胆管炎发生的主要原因,远端空肠内容物反流入空肠胆支中也可诱发胆管炎。除了直接逆行感染外,肠道细菌突破肠黏膜经门静脉入肝,也是导致胆管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摘要:胆道闭锁(BA)是累及肝内外胆管的一种进行性疾病,目前广泛采用的治疗策略是行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但约60%的患儿Kasai术后效果不佳,继而需要行肝移植。虽然患儿本身BA分型、手术方式(腹腔镜或传统开放)、手术时年龄、术时肝脏病变情况均是影响BA患儿Kasai术后生存的因素,但是BA术后的辅助治疗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近年来对于BA术后应用激素、胆汁酸代谢药物、抗生素、益生菌等的报道较多,为了使BA患儿获得更好的预后,该文章就BA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辅助治疗改善BA患儿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管志伟  詹江华 《天津医药》2012,40(4):411-413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是婴儿期较常见的严重肝脏疾病之一,以肝内和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特征,从而导致胆汁淤积以及进行性的肝纤维化,如不及时治疗,常在2岁前死亡。目前对BA患儿最常规且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是1959年日本小儿外科医生Kasai采用的肝门空肠吻合术,但晚期BA患儿及Kasai手术失败患儿则需进行肝脏移植。早期诊断可有效改善手术预后、延长自体肝生存率。本文拟对胆道闭锁早期筛查最新进展做一个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肠闭锁是小儿外科较常见消化道畸形,治疗的唯一方法是手术。由于患儿日龄小,手术耐受性差,危险性大,围手术期护理对治疗的效果极其重要。针对患儿的病情特点应做好如下护理:①注意保暖;②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量;③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性质及量的变化;④病情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通过此组病例的护理观察,笔者体会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细心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胆道闭锁自体肝生存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探讨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在我科行Kasai手术且自体肝生存时间大于2年的胆道闭锁患儿资料。使用年龄别体质量和年龄别身高来评估胆道闭锁自体肝生存患儿术后生长发育情况。术后2年的身高和(或)体质量处于小于2个标准差区间定义为生长发育迟缓,将患儿分为生长发育迟缓组和生长发育正常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日龄、术前体质量、性别、术前三酰甘油、术前高密度脂蛋白、术前低密度脂蛋白、是否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否合并肝硬化、术后胆管炎次数、术后黄疸清除时间。结果 34例自体肝生存时间大于2年的胆道闭锁患儿中,男16例,女18例。其中,2例年龄别体质量和年龄别身高均<-2SD,6例年龄别体质量<-2SD,5例年龄别身高<-2SD,共13例(38.2%)纳入生长发育迟缓组,其余21例(61.8%)为生长发育正常组。两组患儿在手术日龄、术前体质量、性别、术前三酰甘油、术前高密度脂蛋白、术前低密度脂蛋白、是否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否合并肝硬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长发育迟缓组患儿术后反复发生胆管炎次数...  相似文献   

12.
胆道手术后,在胆总管切开处常规放置T管引流,主要目的是:(1)引流胆汁,降低胆总管内的压力,防止胆汁外漏;(2)引流胆道内的残余结石;(3)支撑胆道,避免术后胆总管切口处发生瘢痕狭窄,粘连狭窄等。因此在临床上对胆道术后的患者,T管的管理尤为重要。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婴儿期常见的严重肝脏疾病之一,以肝内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特征,从而导致胆汁淤积以及进行性肝纤维化,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儿常在2岁前死亡[1]。根据当前广泛采用的葛西分类法[2],将胆道闭锁分为3型:Ⅰ型为胆总管闭锁,Ⅱ型为肝管闭锁,Ⅲ型为肝门区肝管闭锁。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2例B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张金哲 《天津医药》2016,44(7):801-802
本文对国内外胆道闭锁的诊疗过程进行了历史性回顾, 分析了胆道闭锁的诊疗现状, 指出目前尚无全国性登记系统, 胆道闭锁的早期筛查工作未能全面开展, 并从手术时间、术后胆管炎及胆汁性肝硬变等方面对葛西术后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建议改善胆道闭锁患儿的预后需要全国多中心协作。  相似文献   

15.
刘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5):619-620
将我院98例胆道手术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6年10月~20001年10月,收治98例胆道手术病人,男37例,女61例,平均年龄43.5岁。其中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型管引流术58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3例,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3例,肝部分切除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3例,左肝外叶切除术加左肝管空肠Roux-  相似文献   

16.
17.
摘要:目的 明确白细胞介素8(IL-8)在胆道闭锁(BA)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后胆管炎间的关系,探索调控IL-8的上游信号通路。方法 (1)纳入33例BA患儿(BA组,其中胆管炎组18例,无胆管炎组15例),6例胆道扩张患儿(胆道扩张组)以及36例体检健康婴幼儿(正常对照组)。获取全部BA患儿和健康婴幼儿血清样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8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取6例BA和6例胆道扩张患儿肝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活化情况。(2)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和25、50、100 μg/L EGF干预24 h,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IL-8水平。细胞系HIBEpic、L-02、LX-2分别给予PBS和100 μg/L EGF干预24 h,qPCR检测IL-8水平。L-02细胞经100 μg/L EGF和(或)5 mmol/L的ERK通路抑制剂KO-947干预后,检测ERK1/2活化情况和IL-8表达水平。结果 (1)BA组血清IL-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胆管炎组术前血清IL-8水平高于无胆管炎组(P<0.01)。BA组血清EGF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s=0.422,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A组肝组织中大量表达p-ERK1/2。(2)PBS和25、50、100 μg/L EGF干预后,L-02细胞IL-8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高。3种细胞经100 μg/L EGF处理后,HIBEpic、LX-2细胞IL-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02细胞IL-8表达升高(P<0.01)。100 μg/L的EGF还可诱导L-02细胞p-ERK1/2大量表达,添加KO-947干预可逆转上述改变。结论 BA患儿术前血清IL-8表达显著升高,与Kasai术后胆管炎关系密切,EGF可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IL-8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水平及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5例胆道闭锁患儿及14例胆管扩张患儿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肝组织中IL-32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分析观察组患儿IL-32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及胆总管扩张(choledochal cyst,CC)患儿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从而探讨白介素(IL)-32在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35例及未发生胆管炎的胆管扩张症患儿14例为研究对象,划分胆道闭锁患儿为观察组(BA)及胆管扩张患儿为对照组(CC)。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分别检测胆道闭锁组(BA)和胆总管扩张组(CC)两组中肝脏组织内白介素(IL)-32的表达水平,并对两组间IL-32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BA组中白介素(IL)-32表达情况与肝功能相关的血清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A组中IL-3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组(P<0.05);BA组IL-32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肝功能相关指标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研究表明:IL-32与γ-GT、ALT、AST之间呈正性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肝功能相关指标如γ-GT、ALT、AST的检测值随着IL-32表达水平的增高而增高,说明了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IL-32与其肝功呈正相关的特点,对预测胆道闭锁患儿肝功能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胆道闭锁和胆汁黏稠是导致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的常见疾病,两者鉴别困难。我科2002年6月-2003年6月经手术确诊治疗胆道闭锁5例,胆汁黏稠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