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弯曲菌属(Campy Lobacter)中,发现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fetus subspjejuni,以下简称空肠弯曲菌),并成为幼儿急性腹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国内外已有报告,以往我省尚未发现。我院子1982年10月开展了对该菌培养,先后共作小儿科腹泻住院患儿的大便培养32份,其中发现一份属空肠弯曲菌性肠炎,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烟台市成人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分类,了解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经验性治疗及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09年就诊的1100例成人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培养获取病原学资料.结果 培养出各种细菌检出率33.5%;细菌主要以致病性弧菌为主,占71.7%;志贺菌属次之,占14.9%.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致病性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氯霉素、青霉素G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志贺菌对于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青霉素G耐药率超过60%.二者对于头孢3代、喹诺酮及氨基糖苷类均敏感.根据血常规与大便培养的关系看出血常规中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者大便培养大多提示细菌生长,而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不高者大便培养多提示无细菌生长;大便性状与大便培养关系看,副溶血弧菌患者以稀便为主,占56.2%,亲水气单胞菌的患者以黏液便为主,占69.6%,福氏志贺菌患者以黏液便、脓血便为主,分别占45.2%和28.6%.肠炎沙门菌患者以稀便为主,占45.0%.从临床症状与病原学的关系看,大部分细菌感染的患者有腹痛的临床表现.而里急后重的临床表现主要存在志贺菌感染的患者中.结论 烟台市的成人感染性腹泻患者主要以非菌性腹泻为主,细菌学中主要以弧菌科为主,其次为志贺菌属,大部分患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初步揭示了烟台市成人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学分类及其与临床的关系,为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6日,我院收治一例因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腹泻继发肠套叠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3岁,农民。腹痛、腹泻及发热一周。在当地经先锋霉素抗炎、补液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6℃、血压120/8SmmHg、神清、急性病容,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大便常规:血粘液状、镜检WBC+RBC++。门诊以腹痛、腹泻原因待查、急性细菌性痢疾(?)收入住院,B-超显示结肠有占位。7月10日大便培养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泰能、头孢他啶/棒酸、头胞噻肟/棒酸、氨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中国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婴幼儿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2010年10月笔者从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一腹泻患儿大便中分离到一株携带blaCTX-M-15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26∶K60,且此菌株不发酵乳糖,比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患儿男,1岁.患儿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7~8次/d,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里急后重症状,尿量少,曾在外静滴头孢噻肟2d,效果差,仍腹泻,进食量少.于2010年10月22日来到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体温36.7℃,心率109次/min,呼吸75次/min,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弹性差,入院诊断为婴儿腹泻伴Ⅱ度脱水.入院后做大便培养并给予炎琥宁、头孢曲松等治疗.大便培养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根据药敏结果改为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2d后出院.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88年7月25日,自门诊一位9个月的腹泻患儿大便中,检出志贺氏A 群8型痢疾杆菌,现报告如下.一、细菌鉴定1.将大便标本接种于EMB、SS 琼脂平板,37℃培养24h,均呈纯培养,菌落园形、边缘整齐、光滑湿润,透明,中等大小,革兰氏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经验。方法采用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对629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感染性腹泻好发于每年的7月和9月。(2)大便培养结果以志贺菌属为主,其次分别为肠球菌属,致病大肠埃希氏菌属,沙门菌属等。(3)男女比例为1∶1.2,平均年龄(34.2±16.2)岁。职业:外来务工者最多(44.7%)。(4)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菌痢患者以发热、里急后重、黏液便、脓血便为多见临床症状(P<0.05),其他感染性腹泻则以水样便、稀便为多见临床症状(P<0.05)。(5)男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发热、里急后重、腹痛、恶心呕吐症状较女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常见(P<0.05)。结论男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发热、里急后重、腹痛、恶心呕吐症状较女性患者明显。  相似文献   

7.
一起新生儿室流行性腹泻的调查报告长沙市第三医院余志佩我院新生儿室发生一起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共46例、现报道如下。1流行概况我院新生儿病室正常婴儿区1990年12月下旬陆续出现腹泻病例,先后转新生儿高危区病房治疗,患儿均作大便培养,报告“无致病性菌生长...  相似文献   

8.
小儿感染性腹泻1080例病原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侔构成,为临床合理有效地控制该病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108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大便常规检查,WBC(0~+)者做轮状病毒抗原(RVAg)检测,对WBC(++~++++)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815例患儿粪便进行RVAg检测,阳性292例,占35.8%。3岁以下婴幼儿的检出率较高,秋冬季节多发。265例患儿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大便培养阳性137例,其中36例(13.6%)分离出致病细菌,分离出优势生长的条件致病菌91例(34.3%),分离出真菌10例(3.8%)。主要致病菌包括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变形菌、弗劳地枸橼杆菌和克雷伯菌。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类型复杂,多样。对于不同类型的腹泻,除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外,还要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腹泻病原体,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一起饮用冷开水引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奕  钟高田  应国成 《疾病监测》2003,18(10):373-375
20 0 2年 1 0月 31日至 1 1月 3日 ,开化县某小学 36名学生先后发生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经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 ,确定这是一起由于学校提供的冷开水受污染引起的宋内志贺菌细菌性痢疾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病例根据村卫生室就诊登记和个案调查登记。标本来自病人呕吐物 2份 ,肛拭 1 5份、大便 1份、双份血清 5份。志贺菌属诊断血清批号2 0 0 2 0 1 0 1 ,沙门菌属诊断血清批号 2 0 0 2 0 90 2 1 ,均系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 实验方法 :志贺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婴幼儿秋季腹泻标本进行致泻性大肠菌群分析.方法 对746例大便标本严格按照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程序操作分离致病菌,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筛选出大肠埃希菌,做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测出45例致泻性大肠菌群,阳性率为6.03%,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为主,血清型分布较广泛,最多见为O127a:K63,共8例,占17.8 %,见2株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4.4%).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较高,产ESBLs菌达68.9%.结论 婴幼儿秋季腹泻除常见沙门志贺菌外,致泻性大肠菌也是重要的致病菌群,且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实验室应加强致泻性大肠菌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导致成都市婴幼儿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获得成都市地区婴幼儿腹泻病原谱,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成都市儿童医院结果 共采集433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共检出各类腹泻病原微生物337株,总检出率为77.83%。其中肠道致病细菌30株,检出率6.93%,腹泻病毒305份,检出率70.44%,寄生虫2份,检出率0.46%。肠道致病细菌中沙门菌最多(25株,6.89%)。腹泻病毒中A组轮状病毒130份,占38.58%;其次为杯状病毒最多(109份),占32.34%, 结论 成都市<5岁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例主要集中在0~1岁年龄组,引起成都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以腹泻病毒和肠道致病菌为主,其中杯状病毒、A组轮状病毒和沙门菌为主要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2.
引起婴儿腹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1~2002年间,对我实验室送检的26份婴儿腹泻的大便中,除分离肠道致病菌1株外,其余均为肺炎克雷伯氏菌(以下简称肺克),该菌不属于肠道致病菌,可在肠道一过性出现,但不属于正常菌群,一般不引起成人菌群失调,由我院婴幼儿腹泻的便培养中出现大量的肺克可知,它是引起婴儿菌群失调的细菌,导致婴儿菌群失调性腹泻。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作者运用自拟中药止泻方剂治疗婴幼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5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迁延性腹泻19例,慢性腹泻31例。伴有营养不良11例。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诊断均参照《小儿内科学》诊断标准。男28例,女22例,年龄5个月~2岁。腹泻次数5~10次/日23例,>10次/日27例,大便呈黄色或绿色稀水作,泡沫粘液便20例,糊状便18例,混合交替出现10例,脓血便2例。大便常规查见白细胞35例,其中<10个/HP29例,>10个/HP6例。查见雷菌抱子5例。常规镜检无异常10例。粪便培养2例有福氏、志贺氏菌生长,6例…  相似文献   

14.
刘芳  闫芳  宫晓梅 《疾病监测》2002,17(6):222-224
为开展腹泻病的防治工作 ,我们于 2 0 0 0年 7月 2 0日至 8月 2 0日对哈医大一院、省医院门诊就诊腹泻患者采集大便标本 ,做病原学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系哈医大一院、省医院门诊就诊的腹泻病患者 ,均为散发性病例 ,大便标本 1 2 4份。培养基用麦康凯琼脂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徐州市肠道传染病流行规律,为预警肠道传染病的可能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家哨点医院,收集医院门(急)诊、住院、检验等部门的病例信息及大便常规检查信息,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每年门诊就诊、接诊数前3位的都是儿科、急诊科和消化科;门诊腹泻病就诊高峰出现在每年5-8月份,最高峰在7月份,腹泻病住院高峰在7月和11月,化验室腹泻患者大便检测主要在5-10月;腹泻患者大便性状以稀便为主;门急诊以25~60岁组患者为主,住院患者和化验室所检测的患者以0~5岁组患者为主.结论 徐州市腹泻症候群就诊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年龄组成不同.建议徐州市腹泻病门诊的开诊时间为每年的4-10月.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198例不同病种手术后在住院期间继发性腹泻的病人采大便为样分另在SS琼脂、沙保氏琼、血琼脂和甘露醇食盐琼脂作培养,结果发现在87例SS琼脂上“无菌生长”的标本有84例,在沙保氏琼脂上培养出纯真菌,大便真菌的高检出率不但说明了临床上对菌群失调所致腹泻病人的大便真菌培养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也提示了微生物实验室在大便常规培养中,SS等选择性琼脂和沙保氏琼脂应同时作为常规琼脂接种标本。  相似文献   

17.
亚利桑那沙门菌为条件致病菌,最初来源于冷血动物,较少从腹泻便中分离到。本室于2000年7月自一女性小孩腹泻便中分离到该菌,报道如下:患者,女,8岁,因腹痛、腹泻就诊。主诉,腹泻前无不洁饮食,但曾与流浪猫同睡半个月。大便外观稀,粘液(+)。显微镜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取大便培养,经分离培养为亚利桑那沙门菌。根据药敏试验,应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5天后痊愈,大便常规检查正常,连续三次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细菌学鉴定:取患者脓血便粘液便接种SS及麦康凯平板。经35℃、24小时培养,SS菌落为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福建永安及南平两个检测哨点2016年的281份腹泻病例进行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原检测,为病例的确诊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的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收集281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排除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的粪便标本,接种麦康凯平板,选取初步生化符合大肠杆菌的菌落,然后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多重PCR和单重PCR检测方法确定其致病型别.结果 281份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共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7株,检出率6.05%,其中aEPEC 4株,ETEC 6株,EAEC 7株,其他型别未检出.结论 福建地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致病型别以aEPEC,ETEC,EAEC为主,多重PCR检测方法能有效的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进行确诊及了解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并为我省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资料的积累及疾病防控提供快速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晓英  王英  江丽琴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601-1602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弯曲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1972年Dekeyster等首次从腹泻患者粪便中成功分离并证实该菌为人类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在发展中国家引起急性腹泻的病因中仅次于志贺菌和沙门菌。目前已成为小儿腹泻的重要致病菌[1]。2006年8~12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确诊空肠弯曲菌肠炎病儿共31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6年8~12月我院消化科住院的31例确诊空肠弯曲菌肠炎的患儿,入院前均未使用抗生素治疗,大便呈水样,镜检WBC<5/HP,未见红细胞及脓细胞,大便轮状病毒、腺病毒检测及大便培养均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现状。方法采用体外分离培养以及特异核苷酸检测法对某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持续8个月的弯曲菌感染的监测。2013年4-11月持续收集北京某医院感染性腹泻门诊患者粪便标本278份,分别采用直接划线培养、增菌培养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感染性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现状。结果 278份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使用分离培养和特异核苷酸检测共有16份标本为空肠弯曲菌阳性。其中直接划线培养分离到6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2.2%(6/278),增菌培养分离到2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0.7%(2/278);特异核苷酸检测获得14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5.0%(14/278)。分离培养、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弯曲菌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25,P=0.039)。结论本次检测结果表明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弯曲菌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国内最新报道7.1%。与直接分离培养相比,增菌培养法检测粪便中弯曲菌的灵敏度显著降低。real-time PCR法能够快速检测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情况,其灵敏度(14/16,87.5%)高于分离培养(6/16,3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