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生命教育 培养合格外科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是以生命为工作对象的科学。高度快速的经济发展,对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外科医生队伍,培养德才兼备的外科医生是时代的要求。学习、了解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命伦理的基本问题,树立生命重于一切的意识,对培养一个合格的外科人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让我们从四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1如何理解生命的意蕴人不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生活,人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这说明“人”作为人已超越了“生命”的局限,要去追求高于生命、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已属“超物之物”、“超生命的生命体”,这才所以称之为“人”[1]。人是双重存在的复杂生命体,是种生命和类生命的统一体。种生命是自然的生命,是物种所先在设定的本能生命,是自在的生命,为每个生命个体所承载。类生命是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它是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科学、智慧等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精神生命、智慧的生命和价值的生命。种生命代表实然、一种现实,类生命代表一种应然、一种理想,人的整体生命的发展,就是实然和应然的统一,也即为了追求应然,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的存在,而达到一种新的应然。超越性是人的生命的发展动力,是人不同于单纯生物体的自组织性。正是...  相似文献   

2.
解读佤族文化中的生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认为是自然的运动变化孕育了生命。在大洪水的灾难中,是其他生物的帮助使人类躲过了那场劫难。“司岗里”是佤族的根、生命之源,是佤族对原始穴居生活的记忆,同时也是对生命母体的朦胧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你阅读本文的这段时间内 ,本可避免的医疗差错正使 8位病人受到伤害 ,且 1位致死。医疗差错包括用药错误、药物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用药对象错误及给药时间错误等 ,这些都是最常见造成病人伤害的可避免的单个差错。如果把所有的差错都加起来 ,对住院病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至少在3% ,或有可能更高1 4 。这是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令人感到不安的是 ,在给病人用药的过程中 ,差错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趟航班在运送乘客行李过程中发生的差错。假如我们工作中的差错很普遍 ,同时假如我们的工作是以“首先无伤害”为原则的话 ,那么很奇怪 ,在…  相似文献   

4.
《中外健康文摘》2008,5(7):10-10
“顽美”,是这些平凡女性共有的标签。“顽”指的是顽强。那些普通女性,面对灾难、不幸和各种意外,以顽强的意志求生存、谋幸福,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爱的奇迹。她们用顽强二字书写了感动世界的美丽。  相似文献   

5.
超越自然     
攀登珠峰,不论是甘奇志、王勇,还是张伟,都不是第一人,他们也未能成功登顶,与那些勇敢的成功者相比,他们也算不上英雄。但他们却用行动和事实告诉我们:身入险境体验自然的博大和生命的活力,不再是专业探险者的“游戏”,任何欲超越自然、体验生命的人都可以为之。这使得我想起了前不久看过的一部惊险影片《垂直极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入伍不久的战士,因患急性黄疸性肝炎住进了某驻军医院的传染科,虽然这家医院严禁传染病人书信来往,但是这名战士还是偷偷地给他的父母写了信。千里来鸿,无比珍贵。这封信不仅父母反复看,姐姐、弟弟也争相传阅。灾难降临了!这一家四口人都得了急性黄疸性肝炎,相继住进了当地医院。事后,他们一家才明白,原来那封千里迢迢的来信,是传播灾难的媒介。由此想到,为人们广为传阅的书籍、刊物是否也潜伏着传播疾病的危险?“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到图书馆阅览室借书刊的人也多了起来。在有些城镇集市的影院、车站前和人群密集的闹区,还出现了“小人书”摊。这些书籍、报刊、连环画等阅读物被千人翻读,万人触摸,都可能成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的,这个完美,多少带了点理想主义。人生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挫折和灾难,有些挫折和灾难来得太突然太残酷,让我们感到无法承受和抵挡。在天灾面前,人其实很弱小;在人祸面前,人其实很脆弱。每个人,其实都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坚强,但同时,也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脆弱。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是以生命为代价,走进人生的死胡同呢?还是以最小的代价、最小的伤害去战胜生活中那些突如其来的打击?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女人,需要的是一颗健康积极的心,一种勇敢、坚强、热爱生活的态度,走出人生中不一样的“两重天”!  相似文献   

8.
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医务工作者的崇高职责是“治病救人”。因此如何认识人,在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人是自然的生物,人体是部分和整体的统一体。人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超自然的、非物质的、神秘的、抽象的东西,人是有血  相似文献   

9.
文静 《看医生》2004,(3):12-13
每一项重大的新技术的发明总是能让人们为之欣喜,但也增加了忧虑。核技术的突破,使人类可以把地球毁灭几十次,而地球的生命却连一次这样的毁灭都无法承受,我们总是假定技术是被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人控制的,可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已。同样新兴的“纳米”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0.
朱光潜先生曾做过中国没有悲剧的论断,其理由是中国人鲜有进行终极问题的抽象思辨。但自老庄始便开始了对生命意识的探索。庄子认为,生命与“优”共存,这与叔本华的“原罪”观点是一致的。他们也都寻找到“忘”、“否定意志”的方法作为解脱之道。如果说叔本华以“弃绝生命”来表达悲剧人物的悲,则庄子以他貌似旷达的“悟道”来表现自己的哀怨。中国艺术的悲剧精神也正是溯源自庄子的生命悲剧意识,这也是中西方悲剧精神所大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是个令人沉痛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8级特大地震夺走了7万余同胞的生命,致使几百万人受灾。2010年5月12日是纪念汶川地震二周年的日子,我们在缅怀遇难同胞,振奋抗震救灾精神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空前灾难不仅给灾区人民在物质上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给他们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创伤。“逝者安息,生者前行”,需要关注那些从山崩地裂中生还的人,对他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应付方式,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心理痛苦过程,发挥中医的优势去缓解其恐惧、焦虑和抑郁情绪,这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细胞是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界里可以独立生存的最小生命体。正像原子是化学的结构和活动的单位一样。细胞的直径一般小于200微米(μm),而人类的视力只能看到十分之一毫米以上的东西。因此,要看到细胞的结构,只有在光学显微镜(以下简称光镜)创造出来后才能实现。十七世纪发明了光镜,英国人Hook用于观察软木塞的微细结构,发现软木塞由许多具有隔板,似蜂窝样的小房所构成,他称此小房为细胞。从此,在生物结构的研究中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3.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及益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缓衰老,是人们所追求的愿望,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学对此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本文就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及益寿方法浅谈如下。 一、对衰老的认识 “蜉蝣朝生夕死,松柏万年长青”,每种生物都有一定的寿限,人也不能超脱这一自然规律。《尚书·洪范》说:“一日寿,百二十岁也”,明确指出了人的自然寿限。《素问·上古天真论》称人的自然寿限为“天年”,指出“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4.
医疗工作中.在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同时,保证医疗安全是绝不可忽视的。在这方面虽然我们天天强调,但仍难免会有差错发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发生差错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方面:责任心不强、专业能力较差、个人情绪波动的影响。那么,一旦发生了差错该怎么办呢?我们的做法是: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并补救;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帮助当事者恢复正常心态。1.我们平时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诚实教育,同时让大家认清发生差错的严重性,使其时刻牢记我们的工作是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的,一点点的疏忽,都将会给患…  相似文献   

15.
“人与动脉同寿”,这是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寿终正寝之时。故有人形象地把血管比作“生命的蜡烛”。目前世界上每年有800~1000万人死于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心血管病和脑卒中。人们只知道惧怕癌症,“谈癌色变”,其实,癌症每年仅夺取500万人的生命,动脉硬化才是人类的第一号杀手。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血管的“年轻”呢?美国心血管专家最近指出,虽然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衰退老化,但只要注意科学饮食,改进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健康之友》2010,(2):250-251
它是一个神秘的国度,隐匿在喜马拉雅的白雪之中。珠穆朗玛在天边屹然耸立,自然风光旖旎;它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故乡,分布着无数雄伟的庙宇、佛塔、神龛和殿堂,它的首都也因此被誉为“寺庙之都”;它是世界各地佛教徒神往的朝拜圣地,被誉为“灵魂的轮回之所”。身处其中,仿佛能感受到生命本源、因果轮回的无穷奥秘……这就是尼泊尔,一个神秘、美丽、令无数人神往的国度。  相似文献   

17.
很多时候,大地震不仅带来惨绝人寰的灾难,也会带来痛彻空前的反思。 1755年11月,发生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里氏10级地震,夺去了里斯本和邻近地区6万~10万人的生命,闻此讯息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悲愤地创作了一篇叫做《里斯本灾难哀歌:检视“一切都很好”这格言》的诗歌,以此讥讽弥漫在当时欧洲的乐观主义情绪,其矛头直接指向了引发这种乐观主义情绪的源头——莱布尼茨的“神义论”。  相似文献   

18.
在新西兰,有这样一个团体,它给了精神病患者无穷无尽的爱。在这里,精神病患者找到了自己的“家”,因为这里没有歧视,大家虽然都是病人,但是人人平等,这就是新西兰精神病患者自助康复团体——“博爱社”。不仅这样,整个新西兰社会也给了精神病患者和有心理问题的人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些都值得我们国家来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9.
1.小天地思想为主导的“唯象”学 “小天地”思想,是在“天人相应”观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其核心是人与天地相应。因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自然界的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机制也不例外。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适应自然,直至把握自然。  相似文献   

20.
这位高年资主治医生对实习医生说 :“就让这件事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教训吧。”他认为所有人都应从这一事件中吸取三方面的教训 ,即 :为腹痛作鉴别诊断时要考虑到心肌梗死的可能 ;医生必须查看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 ;医疗差错一旦发生可以私下解决。但我认为 ,如果将这位高年资主治医生的观点付诸行动 ,必将导致更多患者的死亡。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幸运的是各级医学团体、医疗机构、卫生系统都设立了完备的结构体系以确保医疗差错在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前及时得到纠正。发生在这位患者身上的事件有其偶然性 ,但同时也有其必然性。首先 ,心电图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