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成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组分与前列腺体积(PV)的关系,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7月在我院体检且相关数据完整的成年男性资料。记录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和体质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腹部彩超检测前列腺三径(纵径、横径及前后径),计算PV。结果体检者年龄40~87岁,平均(55.6±12.3)岁。把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bA1c、FPG、TC、TG、HDL-C及LDL-C按MS诊断标准分为正常组与非正常组,BMI、SBP及HbA1c异常组的PV均较各自正常组的PV增大(P<0.01)。不同年龄男性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TC及LDL-C与PV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以及MS组分中BMI、SBP、血脂紊乱及HbA1c等因素与PV有相关关系,提示上述因素可能是BP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危险因素分级与代谢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学确诊为前列腺癌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危险因素分级标准分为低中危级69例,高危级33例。收集患者年龄、BMI以及入院时血压、空腹血糖(FBG)、TG、TC、LDL-C、HDL-C等临床资料,分析前列腺癌危险因素分级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前列腺癌危险因素低中危级患者BMI、TG、HDL-C均明显高于高危级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FBG、TC和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OR=0.901,95%CI:0.817~0.994)、TG(OR=0.761,95%CI:0.598~0.969)和HDL-C(OR=0.854,95%CI:0.761~0.959)是前列腺癌危险因素分级的影响因素。结论前列腺癌危险因素分级与代谢相关因素BMI、TG及HDL-C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尤其是合并代谢综合征(MS)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的426例BPH患者,分为合并MS组和无MS组,另外69例无BPH及MS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一般资料,检测RDW、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红蛋白、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结果:33.8%BPH患者合并MS,BPH组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0.8)%与(12.6±0.8)%,P<0.001])。此外,在BPH患者中,与无MS组比较,合并MS组RDW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8±0.6)%与(13.0±0.6)%,P<0.001]。总前列腺体积(TPV)和残余尿量(PVR)在BPH合并MS组中升高,和MS组分个数相关(r=0.251,P<0.001和r=0.275,P<0.001)。在MS组分中,三酰甘油以及HDL-C水平和前列腺体积相关(r=0.373,P<0.001和r=-0.425,P<0.001)。RDW和TPV(r=0.370,P<0.001)、体重指数(BMI)(r=0.367,P<0.001)以及MS(r=0.276,P<0.001)正相关。MS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BMI和RDW是MS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S和BPH相关,RDW水平在BPH,特别是合并了MS患者中升高。在BPH患者中,RDW是MS独立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2-4月收治的拟诊稳定型冠心病患者91例,统计其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21例,单支病变组37例,2支病变组16例,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17例,均检测F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2支病变组、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Fg水平均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9.72,95%CI 1.5660.76,P=0.02)、年龄(OR=1.09,95%CI 1.0060.76,P=0.02)、年龄(OR=1.09,95%CI 1.001.17,P=0.04)、TC(OR=10.87,95%CI 1.561.17,P=0.04)、TC(OR=10.87,95%CI 1.5676.24,P=0.02)、LDL-C(OR=1.06,95%CI 1.0176.24,P=0.02)、LDL-C(OR=1.06,95%CI 1.011.50,P=0.01)、Fg(OR=7.40,95%CI 1.821.50,P=0.01)、Fg(OR=7.40,95%CI 1.8230.03,P=0.01)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TC、LDL-C、Fg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后Fg水平可升高,尚不能肯定与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比值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方法抽取住院T2DM患者414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 NAFLD组208名和T2DM非NAFLD组206名.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结果 以是否发生NAFLD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病程、腰围、体质量、BMI、舒张压、TG、HDL-C、TC/HDL-C、LDL-C/HDL-C、non-HDL-C、non-HDL-C/HDL-C、尿酸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则BMI(OR=1.239,95%CI=(1.139~1.348))、TC/HDL-C(OR=1.209,95%CI=(1.036~1.412))、尿酸(OR=1.005,95%CI=(1.002~1.008))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探讨non-HDL-C和non-HDL-C/HDL-C与NAFLD的关系,将病程、腰围、体质量、BMI、舒张压、non-HDL-C、non-HDL-C/HDL-C、尿酸设为自变量,则BMI(OR=1.240,95%CI=(1.139~1.349))、non-HDL-C/HDL-C(OR=1.206,95%CI=(1.033~1.407))、尿酸(OR=1.005,95%CI=(1.002~1.008))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除了超体质量和高尿酸血症,在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non-HDL-C/HDL-C比non-HDL-C更能预测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将230例BPH患者分为BPH合并MS组118例,单纯BPH组112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Kg/m2);清晨空腹测量血压、空腹抽血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彩超测量前列腺体积PV(PV=前列腺纵径X横径X前后径);进行前列腺症状指数IPSS评分评估下尿路症状(LUTS)程度,询问LUTS出现的时间及是否有急性尿潴留病史。结果 BPH合并MS组PV、PSA、LUTS出现时间、IPSS评分及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单纯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与FBG、TG呈正相关(r=0.30,0.46,P<0.01),IPSS评分与FBG、TG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8,0.22,P<0.01)。结论 MS与BPH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关系.方法 选取205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分别按照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分为BPH非高血压组(A1组,n=115)和BPH合并高血压组(A2组,n=90)、BPH非高血糖组(B1组,n=169)和BPH合并高血糖组(B2组,n=36)、BPH非肥胖组(C1组,n=142)和BPH合并肥胖组(C2组,n=63)、BPH非血脂异常组(D1组,n=151)和BPH合并血脂异常组(D2组,n=54),再分别进行两组间回顾性对比分析;最后进一步分析前列腺体积(PV)分别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PH分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与单纯性BPH患者相比,PV增大[(66.21±20.78) mL vs(56.79±29.31) mL、(68.98±27.67) mL vs(59.20±21.02) mL、(67.01±18.98) mL vs(58.45±23.6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血压分级与PV呈正相关(rs=0.321,P<0.05);同样SBP、DBP、FBG、BMI、血清总PSA(t-PSA)和血清游离PSA(f-PSA)与PV呈正相关(r=0.229,P<0.05;r=0.188,P<0.05;r =0.180,P<0.05;r =0.311,P<0.05;r =0.161,P<0.05;r =0.161,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可能分别是促发BPH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体重可作为预防前列腺增生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血脂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10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入组中国出生人口队列课题的建档并规律产检及分娩的39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GDM患者为病例组(n=64),血糖正常者为对照组(n=326)。检测两组孕早期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的水平,比较两组孕早期血脂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妊娠早期血脂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孕妇比较,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早期CHO、TG、LDL-C的水平均更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孕妇比较,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其HDL-C的水平更低(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CHO的水平较高是导致孕妇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0.575,95%CI:0.358~0.923,P<0.05);HDL-C的水平较低是导致孕妇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6.765,95%CI:2.078~22.020,P<0.05)。结论 妊娠早期血脂相关指标异常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有相关性,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早期CHO、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临床应加强对妊娠早期血脂的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借助开滦集团研究资料(chicTR-TNC-11001489),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 937例,按照血UA基线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A组738例(≤216μmol/L),B组749例(216~μmol/L),C组722例(263~μmol/L),D组728(>316μmol/L)。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NAFLD发生情况及年龄、腰围(WC)、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AFLD发生率为28.9%(850/2 937),其中男性为28.1%(691/2 460),女性为33.3%(159/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A组NAFLD发生率为22.5%(166/738)、B组为28.8%(216/749)、C组为29.5%(213/722)、D组为35.0%(255/72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8.15,P<0.01)。4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WC、BMI及TG、HDL-C、LDL-C、TC、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组为参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组、C组、D组发生NAFLD的OR值依次为1.37〔95%CI(1.11,1.77),P=0.005〕、1.44〔95%CI(1.14,1.83),P=0.002〕、1.86〔95%CI(1.48,2.34),P=0.000〕;引入性别、年龄因素后,B组、C组、D组发生NAFLD的OR值依次为1.45〔95%CI(1.15,1.84),P=0.002〕、1.52〔95%CI(1.20,1.93),P=0.001〕、2.03〔95%CI(1.60,2.57),P=0.000〕;进一步引入TG、TC、HDL-C、LDL-C、FPG及BMI后,B组、C组、D组发生NAFLD的OR值依次为1.36〔95%CI(1.06,1.74),P=0.016〕、1.37〔95%CI(1.07,1.74),P=0.012〕、1.68〔95%CI(1.31,2.17),P=0.00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NAFLD发生风险较大,血UA水平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出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18~44岁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高血压患者,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未发生组和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资料的差异,分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未发生组和发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职业、文化程度、高血压分级、入院时血压控制情况、是否药物治疗、OSAHS程度、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酯甘油(TG)、尿酸(UA)、血清肌酐(SCr)、尿蛋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排除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后,BMI(OR=1.060,95%CI:1.002~1.122,P<0.05)、LDL-C(OR=2.092,95%CI:1.552~2.896,P<0.001)、TG(OR=1.251,95%CI:1.078~1.550,...  相似文献   

11.
背景 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进行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十分重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虽然GDM孕妇血糖控制满意,但巨大儿发生率并未有明显下降。目的 探究GDM对孕晚期糖脂水平及巨大儿的影响。方法 依托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电子信息系统,回顾性选取2014-2018年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6 13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期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GDM组,未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非GDM组。根据GDM与巨大儿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亚组:娩出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N亚组;娩出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N亚组。比较GDM组、非GDM组,GM亚组、GN亚组、NM亚组、NN亚组孕晚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高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3 834例,非GDM组12 300例,其中GM亚组411例,GN亚组3 423例,NM亚组898例,NN亚组11 402例。GDM组孕晚期TG、FBG高于非GDM组,TC、HDL-C、LDL-C低于非GDM组(P<0.05)。GN亚组孕晚期TG、FBG低于GM亚组,HDL-C高于GM亚组(P<0.05);NM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M亚组,TG、FBG低于GM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N亚组,TG、FBG低于GN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HDL-C高于NM亚组,TG、FBG低于NM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是:OR=1.338,95%CI(1.158,1.547)〕、孕前体质指数(BMI)分类〔消瘦:OR=0.476,95%CI(0.361,0.626);超重:OR=1.770,95%CI(1.537,2.039);肥胖:OR=2.854,95%CI(2.282,3.568)〕、孕期增重〔OR=1.100,95%CI(1.087,1.113)〕、分娩孕周〔OR=1.728,95%CI(1.622,1.841)〕、孕晚期TC〔OR=0.705,95%CI(0.514,0.966)〕、孕晚期TG〔OR=1.282,95%CI(1.153,1.425)〕、孕晚期LDL-C〔OR=1.487,95%CI(1.094,2.021)〕、孕晚期FBG〔OR=1.692,95%CI(1.482,1.933)〕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DM孕妇TG、FBG高于非GDM孕妇,TC、HDL-C、LDL-C低于非GDM孕妇,且GDM及孕晚期血脂、血糖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在孕期应加强孕妇血脂、血糖监测,特别是TG和FBG,加强整个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在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程中的作用。方法182例确诊BPH患者分为单纯BPH组98例与合并MS的BPH组84例,分析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代谢因素对BPH患者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年均增长率的影响。结果合并MS的BPH组患者表现为较高BMI、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和高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年均增长率,但Qmax则明显低于BPH组(P〈0.05)。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体积与年龄、BMI、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IPSS评分与年龄、BMI、腰围、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Qmax与年龄、腰围、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前列腺年均增长率与年龄、BMI、收缩压、空腹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糖与前列腺各指标关系最密切。结论MS对BPH的病程及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梅花  闫峻  黄丽明  赵红宇 《海南医学》2016,(14):2270-227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体检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的人员中选取63例作为高尿酸血症组,以同期体检血尿酸值正常的人员中选取63例作为非高尿酸血症组,连续跟踪观察5年,100例完成随访,其中高尿酸血症组46例,非高尿酸血症组54例。比较两组受检者基线时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肪含量(Fa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观察以上各指标5年的变化,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基线时两组受检者的BMI、WHR以及Fa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SBP、DBP、FBG、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随访期间,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各自组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8例(39.1%),非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1例(20.4%),高尿酸血症组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组基线时血尿酸水平偏高(OR=0.049,95%CI=0.003~0.784)和Fat%超标(OR=0.277,95%CI=0.082~0.939)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应早期加强高尿酸血症的干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阐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息肉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测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组,n=239)与同期结肠镜检查正常或为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患者(对照组,n=245)的血脂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检测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OR=6.26,95%CI:3.79~10.33)、高水平甘油三酯(TG)(P=0.043,OR=1.63,95%CI:1.02~2.63)、男性(P=0.001,OR=2.05,95%CI:1.35~3.11)及年龄大于66岁的高龄患者(P=0.005,OR=1.90,95%CI:1.21~2.98)结直肠息肉发病率明显升高,2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肠息肉患者LDL-C水平(t=-4.497,P<0.01)、TG水平(t=-2.116,P=0.036)、TC水平(t=-3.843,P<0.001)及高脂血症(HLP)比例(χ2=9.458,P=0.002)明显高于右半结肠息肉患者,而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患者LDL-C水平高于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t=2.049,P=0.042),而2组患者性别、年龄、HDL-C水平、TG水平、TC水平及HLP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高龄、高水平LDL-C及高水平TG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水平升高与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Framingham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医院的MS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禁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对照组患者予正常饮食及运动处方干预,禁食组患者予中医禁食疗法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0d。比较正常组体检时与禁食组、对照组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脂、血糖指标、AIP和FRS,分析禁食组、对照组干预疗效,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MS患者AIP、FRS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干预前后,禁食组、对照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AIP、FR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干预后,禁食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LDL-C、TG、TC、FPG、AIP、FRS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禁食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S患者的AIP与BMI、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F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LDL-C、T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MS患者的AIP、FRS显著增高,且与BMI、血脂等指标有关,应用中医禁食疗法可显著降低AIP、FRS,改善临床指标及疗效,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背景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肥胖、超重以及血脂水平异常对糖尿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缺少纵向数据对其的验证。目的纵向研究2016—2019年泸州市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以及体质指数(BMI)和血脂情况对糖尿病的影响,为制定适合老年人的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泸州市2016—2019年连续4年参与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资料。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BMI和TC、TG、LDL-C、HDL-C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结果泸州市老年人2016—2019年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5%(15 893/151 132)、11.5%(17 375/151 132)、11.9%(18 019/151 132)、13.5%(20 394/151 132)。经GEE分析,在控制所有相关因素后,肥胖〔OR=2.610,95%CI(2.523,2.700)〕、超重〔OR=1.749,95%CI(1.710,1.790)〕、TC升高〔OR=1.073,95%CI(1.040,1.106)〕、TG边缘升高〔OR=1.151,95%CI(1.126,1.177)〕、TG升高〔OR=2.091,95%CI(2.042,2.140)〕、LDL-C边缘升高〔OR=1.208,95%CI(1.178,1.240)〕、LDL-C升高〔OR=1.264,95%CI(1.219,1.310)〕、HDL-C降低〔OR=1.552,95%CI(1.506,1.599)〕是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P<0.01)。偏瘦〔OR=0.763,95%CI(0.730,0.798)〕、TC边缘升高〔OR=0.868,95%CI(0.850,0.886)〕是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四川省泸州市64岁以上老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对糖尿病的影响较大,应针对以上两项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行单髁置换术的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术前血脂水平及其与术后功能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二科(关节外科)单髁置换术治疗KOA患者84例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采用美国纽约特殊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量表(HSS)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分为恢复优良组(优、良)59例,恢复不良组(中、差)25例;分析术前血脂水平与术后功能活动的相关性。结果KOA患者84例术后功能活动恢复优、良、中、差分别为26例、33例、20例、5例;恢复不良组术前TC、TG、LDL-C水平均高于恢复优良组,HDL-C水平低于恢复优良组(t/P=3.377/0.001、4.782/0.000、4.962/0.000、2.774/0.007);KOA患者功能活动恢复(HSS评分)与术前HDL-C水平呈正相关(r=0.710,P=0.000),与TC、TG、LDL-C水平呈负相关(r=-0.478、-0.460、-0.768,P均=0.000);术前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是KOA患者术后功能活动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OR(95%CI)=4.987(2.215~11.227)、16.304(3.589~74.056)、423.158(28.981~6178.636)、415.569(25.697~6054.697)];TC、TG、HDL-C、LDL-C用于预测KO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恢复不良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751、0.934、0.960,且HDL-C、LDL-C的预测价值更好。结论KOA患者单髁置换术前血脂水平对术后功能活动的恢复有一定影响,可用于预测KOA患者术后功能活动恢复不良风险,对早期风险预测与干预指导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妊娠相关蛋白A及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C-反应蛋白(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0例M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的水平;常规检测CR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ApoA-I/ApoB、血压(BP)、腰围(WC),并将PAPP-A的水平与CRP的水平及MS各特征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RP、PAPP-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PAPP-A与CRP、WC、TG、TC、SBP、D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0.396,0.296,0.564,0.289,均P<0.05),与LDL-C、ApoA-I/ApoB呈负相关(r=-0.450,r=-0.355,P<0.05)。结论PAPP-A、CRP在M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