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并结合其生活现状进行分析,为有效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老年社区居民进行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t检验及χ2检验等,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生活方式及血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0.2%(2505/4986),知晓率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354,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18,P<0.001),与性别(r=0.019,P=0.634)、糖尿病病史(r=0.035,P=0.391)、空腹血糖(r=0.01,P=0.8)及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血糖,r=0.057,P=0.173)不相关。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12.9%(79/612)和15.2%(93/612),休闲时进行轻度体力活动者占59.8%(366/612),中度体力活动者占22.4%(137/612),重度体力活动者占0.3%(2/612)。有糖尿病病史的居民中能坚持饮食控制者占60.7%(68/112),能坚持定期运动锻炼者占45.5%(51/112);坚持饮食控制组及运动锻炼组的2h血糖均显著低于未坚持组(P=0.039、0.001)。结论浦东新区中老年居民对糖尿病并发症等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防治行为不积极。社区防治工作应加大糖尿病危害性方面的宣传,从指导居民掌握良好的生活方式着手,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的依从性,从而真正达到社区"防"与"治"相结合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32所一级医院和5所二级医院的676名医生进行糖尿病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问卷调查。48.2%(261/541)的医生具有本科学历,主要分布在二级医院和经济条件较好区域的一级医院;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51.6%(20910/40560),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学历层次医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26.6%(180/676)的医生参加工作后接受过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很多医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身体测量指标与血压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找到与高血压最相关的指标,为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筛选提供最优预测指标、方法和依据。方法 2008年4~7月期间,采用三阶段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1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5 927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的测量。使用SAS 9.1和Stata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分析用于评估每个身体测量指标作为高血压预测因子的准确性。结果 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达30.25%,男性略高于女性,高龄组显著高于低龄组(P=0.000 1)。随着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或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的增加,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01)。除了20岁以下的男性,高血压患者的BMI、WC、WHR和WHtR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P<0.05)。这些测量指标与血压测量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0 1)。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中,高血压与这些指标的关联强度不同,每个十分位变化的OR值介于1.13~1.46,低龄组关联更强,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BMI、WC、WHR和WHtR预测高血压的效果总体上不太理想:WHtR较好,男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达0.701 1,女性为0.723 9;WHR最差,男性AUC为0.652 0,女性AUC为0.670 1。各指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预测效果有较大差异,但WHtR的预测效果优于WC和WHR。结论 年龄、性别、BMI、WC、WHR和WHtR都与高血压有显著关联,但使用身体测量指标预测高血压的价值有限。在社区进行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筛选时可考虑根据性别和年龄选择相应的身体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做调查并研究相关对策。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对本院38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本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00~3.60分,平均(2.31±0.50)分,明显低于量表常模和护士群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院临床科室、急诊科、ICU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和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聘用形式、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月薪的护士之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营造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护理文化,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成功的直接体验,并建立竞争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发扬率先垂范、引领的榜样作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奖励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环境,缓解工作压力。组织心理学知识的系列培训,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防止发生职业倦怠,培养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and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senile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an urban community residents sample. Methods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was used.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CES-D) and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instrument for DSM-Ⅲ-R (SCID-P) were applied as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instrument.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 CES-D ≥ 16) was 5.29 %.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was 4.31%. The prevalence of dysthymia,depressive state related to physical disease and major depression were 1.78% ,0.16% and 2.37% respectively. The people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had significant higher score on LES total score, negative score and family problem score, and significant lower PSSS total score(t=4.91, P<0.01 ;t =5.25, P<0.01 ;t =5.60, P <0.01 ;t = 3.33, P< 0.01 ). The factors related to depressive symptoms included age, female gender,low income,low educational level, jobless,introversion,lack of hobby, physical diseases, previous depressive episodes and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of psychosis(P<0.05). Conclusion Depression is a psychotic disorder with high prevalence,which is correlated to some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life events and social supports.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调查上海市虹口区社区人群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分别以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与DSM-Ⅲ-R定式临床检查(SCID-P)作为筛查与诊断工具.结果 共调查5038例,有效问卷5032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29%;抑郁障碍总患病率为4.31%,其中抑郁症为2.37%、恶劣心境及躯体疾病所致心境障碍分别为1.78%、0.16%.抑郁障碍患者LES总分、负性事件值、家庭有关问题分更高,PSSS更低,均差异有显著性(t=4.91,P<0.01;t=5.25,P<0.01;t=5.60,P<0.01;t=3.33,P<0.01).有抑郁症状者平均年龄高,丧偶、无业或退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月收入≤1500元、无业余爱好、性格内向、有抑郁发作史、有严重躯体疾病、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比例更高,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与多项人口学因素及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7.
8.
背景 目前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0%~76%,已成为内分泌系统的第二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甲状腺肿瘤的有效措施,全科医生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甲状腺疾病的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及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期推进甲状腺疾病分级诊疗。方法 于2017-12-20至2018-01-10,依据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城乡划分,即城镇地区、城郊结合地区、郊区,使用计算机在各区随机整群抽取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部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甲状腺结节术前及术后管理、DTC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和管理及全科医生甲状腺疾病管理能力自我评估。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9份,回收307份,有效回收率为99.4%。在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估方法的了解情况评估中,对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及2-氟-2-脱氧D-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TSH,甲状腺球蛋白的了解程度,不同职称和学历全科医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血清降钙素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术前及术后管理的了解情况评估中,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术前随访时间、细针穿刺抽吸活检适应证和术后TSH抑制治疗、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术前随访时间、131I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科医生对DTC术后TSH抑制治疗和管理的了解情况评估中,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术后首选L-T4口服制剂、L-T4服用方法、L-T4剂量调整、TSH水平监测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全科医生对L-T4剂量调整、心脏监测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方法的了解情况得分为(19.1±6.9)分、对甲状腺结节术前与术后管理的了解情况得分为(14.0±7.2)分和对DTC术后TSH抑制治疗和管理的了解情况得分为(13.7±8.4)分,不同学历、职称全科医生对这3部分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得分以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职称、学历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疾病管理能力自我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及DTC相关知识的了解较为欠缺,尤其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转诊随访及术后治疗管理、DTC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和管理的了解,且自我评估对甲状腺疾病的管理能力缺乏信心,需要加强学习和临床培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根据上海市伤害报告卡资料,调查社区内居民伤害发生的现况,为社区伤害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对就诊的意外伤害患者填写上海市伤害报告卡.对2008-09两年内的就诊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内来社区医院就诊的病例共填写1385张报告卡.伤害发生率前3位依次为挫擦伤(占36.03%),扭拉伤(占28.52%)、骨折(占24.33%).发生伤害的男性637人(占45.99%),女性(748人次,占54.01%),男女比例约为1:1.17.男性和女性都是以跌倒坠落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0.0%和76.3%.男性钝/锐器伤的发生率为27.5%,高于女性的12.4%.除>60岁年龄段以脱位、扭拉伤的发生最高外,其他各年龄段均以挫擦伤的发生率最高.骨折的发生率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开放性伤以16-30岁的人群发生率最高.离退休人员的伤害发生率最高,占调查对象的41.01%.钝/锐器伤主要受伤部位为手指和脚趾(占67.50%).结论 离退休人员是伤害发生率最高的人群,主要是在家中跌倒坠落导致下肢骨折,因此对老年入进行致跌环境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兰州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天庆嘉园社区24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分析影响糖尿病知识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243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总分为6.2±2.9分,认知水平差的糖尿病患者占66.7%。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认知水平量化评分、认知率升高(均为P<0.01)。职员、退休人员糖尿病知识认知水平和认知率均高于工人、农民(均为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定期复查(比值比=1.427,95%可信区间为1.043~1.953,P=0.02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值比=4.035,95%可信区间为1.454~11.202,P=0.007)有助于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的提高。结论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水平低,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糖尿病的预防控制中,必须改进健康教育模式,满足患者及家属对于糖尿病知识的需求,期望更好地控制糖尿病。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肝恶性肿瘤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浦东新区居民肝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资料依然缺乏。目的 了解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特征与所导致的寿命损失,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浦东新区户籍人口为对象,以户籍居民死因数据库为基础,从中筛选出死亡日期在2002-2019年的肝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居民死因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编码与归类,肝癌的编码范围为C22。分别计算浦东新区居民肝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以及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对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情况以及肝癌导致的寿命损失情况进行分析。肝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寿命损失的变化趋势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12 522例,年均粗死亡率为25.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29/10万。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粗死亡率:APC=-1.88%,Z=-12.468,P<0.001;标化死亡率:APC=-4.71%,Z=-10.601,P<0.001)。男性、女性居民肝癌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01)。2002-2019年15~59岁、60~79岁浦东新区居民肝癌粗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01),80岁以上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保持稳定(P=0.053)。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PYLL为98 580年,PYLLR为2.00‰,AYLL为7.87年/人,SPYLL为61 767年,SPYLLR为1.25‰。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PYLLR、SPYLLR、AYLL总体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除2002-2010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AYLL保持稳定(P=0.853)。男性居民肝癌死亡PYLL为81 126年,PYLLR为3.29‰,AYLL为9.20年/人,SPYLL为50 225年,SPYLLR为2.04‰。女性居民肝癌死亡PYLL为17 454年,PYLLR为0.71‰,AYLL为4.72年/人,SPYLL为10 942年,SPYLLR为0.44‰。浦东新区男性居民肝癌死亡PYLL、PYLLR、AYLL、SPYLL及SPYLLR均大于女性。结论 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逐年下降,但仍引起了严重的寿命损失,肝癌对于男性及80岁高龄老年人群的危害需进一步关注,需采取差异化的防控措施,对于男性人群以改善行为危险因素为重点,降低肝癌对该人群的危害;对于高龄肝癌患者,应注重临终关怀与支持治疗工作,改善该人群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
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及减寿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 脑卒中是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流行病学资料目前依然缺乏。目的 了解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与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中提取死亡日期为2002—2017年死因为脑卒中死亡居民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同人群间粗死亡率比较采用Poisson分布资料Z检验,标化死亡率比较采用Mantel-Haenszel检验。脑卒中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APC)采用Joinpoint 4.0.4计算。减寿指标包括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以及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对于脑卒中死亡率变化的贡献采用率差别分解法进行评价。结果 2002—2017年浦东新区累计报告居民脑卒中死亡56 180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29.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03/10万。2002—2017年脑卒中粗死亡率保持稳定(Z=1.362,P=0.195);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3.78%,Z=-14.950,P<0.00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3.62%,Z=14.055,P<0.001),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0.74%,Z=4.639,P<0.001);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粗死亡率=-1.46%,Z粗死亡率=-5.739,P粗死亡率<0.001;APC标化死亡率=-5.43%,Z标化死亡率=-13.409,P标化死亡率<0.001)。男性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低于女性(Z=-5.465,P<0.001),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35.779,P<0.001)。儿童组、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年龄别死亡率分别为0.15/10万、2.52/10万、27.86/10万、248.02/10万、2 019.20/10万。年龄别死亡率趋势分析显示,2002—2017年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居民脑卒中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脑卒中PYLL为87 302年,PYLLR为2.02‰,AYLL为1.55年/人。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率高于2002年,其中人口因素影响死亡率升高,而非人口因素作用使死亡率下降。结论 2002—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率保持稳定,导致了严重的疾病负担,人口老龄化因素发挥主要促进作用,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浦东新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目的 评价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 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362名自愿参加该项目的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基线时和6个月、12个月后3次问卷调查数据,观察240名干预组病人和122名对照组病人在项目实施6个月、12个月后在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6个月后"运动相关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总体自我效能"评分分别平均比对照组提高0.29、0.34、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健康功能状况:"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改善程度、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分别平均比对照组多下降3.94分、0.06 mmol/L、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平均比对照组多下降0.54 mmol/L、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浦东新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6个月后可改善参加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部分健康状况;12个月后可改善参加者的部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老年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开展老年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其患病率、治疗率及其易感因素,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43个村(居)委会在册常住3 311例老人,应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 ID-I/P)诊断工具进行调查。结果:重度抑郁障碍时点患病率为3.6%(118例)。其患病率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精神病家族史、与家人关系、与周围人关系、子女人数、家庭结构、身体锻炼、居住条件、家庭经济、城乡人口等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该疾病与年龄、干预情况、家庭结构、居住条件、精神病家族史、子女人数等易感因素关系密切。患者的诊治率很低(4.2%)。结论:老年重度抑郁障碍患病有逐年增高趋势,预防易感因素有利于降低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农村老年居民高血压、超重和肥胖患病情况,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地区的1 236名老年居民进行健康体检,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采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1 236人,其中男537人,女699人.高血压患者884人(71.52%),其中女504人,男380人;超重417人,肥胖396人,合计813人,占调查人数的65.78%.在高血压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为70.14%,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的5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社区老年居民高血压及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在老年人当中,超重和肥胖亦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超重和肥胖,对高血压的防治及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但目前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资料依然缺乏。目的 了解2002-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情况与减寿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月,以浦东新区户籍居民作为本研究对象,从浦东新区居民死因数据库中筛选出死亡时间在2002-01-01至2018-12-31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死因资料根据ICD-10进行编码及归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编码为I21,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编码为I25。以不同病种、性别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以及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为主要观察指标。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采用差别分解分析法评估人口老龄化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2002-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1.32/10万,33.98/10万。2002-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逐年上升(APC粗死亡率=6.00%,Z粗死亡率=22.051,P<0.001;APC标化死亡率=1.33%,Z标化死亡率=4.755,P<0.001)。分病种分析:2002-2011年浦东新区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粗死亡率逐年上升(APC=1.83%,Z=2.792,P=0.016),2012-2018年呈下降趋势(APC=-2.58%,Z=-2.744,P=0.018);2002-2018年急性心肌梗死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3.62%,Z=-12.457,P<0.001);2002-2018年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PC粗死亡率=6.96%,Z粗死亡率=22.052,P<0.001;APC标化死亡率=2.22%,Z标化死亡率=6.931,P<0.001)。2002-2018年浦东新区男性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低于女性(Z=-24.532,P<0.001),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20.197,P<0.001)。其中男性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Z粗死亡率=7.848,P<0.001;Z标化死亡率=-19.828,P<0.001);男性居民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低于女性(Z=-29.929,P<0.001),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13.184,P<0.001)。2002-2018年浦东新区男性与女性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均逐年上升(APC男性=5.76%,Z男性=19.997,P<0.001;APC女性=6.19%,Z女性=20.405,P<0.001),男性与女性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均逐年上升(APC男性=1.15%,Z男性=3.730,P=0.002;APC女性=1.35%,Z女性=4.535,P<0.001)。2002-2018年不同年龄段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15~59岁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逐年上升(APC=3.54%,Z=7.326,P<0.001),60~79岁居民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2.85%,Z=-9.099,P<0.001),80岁及以上居民粗死亡率逐年上升(APC=3.21%,Z=10.550,P<0.001)。2002-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PYLL为37 649人年,PYLLR为0.81‰,AYLL为0.80年/人;男性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的PYLL、PYLLR、AYLL、SPYLL、SPYLLR均大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居民PYLL、PYLLR、SPYLL、SPYLLR小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AYLL大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高于2002年,人口老龄化因素与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均促进粗死亡率升高。性别分析显示,人口老龄化因素对于男性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上升的贡献值小于女性,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对于男性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上升的贡献值小于女性。病种分析显示,人口老龄化因素对于浦东新区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粗死亡率上升发挥促进作用,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则发挥保护作用。人口老龄化因素与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对居民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均发挥促进作用。结论 2002-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导致了严重的寿命损失,人口老龄化因素与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均发挥促进作用,男性和15~59岁、80岁及以上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现况,为开展行业准入试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辖区内1212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进行现场走访调查。结果:1212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平均每家营业面积为175.5±274.1平方米,平均从业人员4.7±4.4人。5694名从业人员中,持证上岗者588人,持证上岗率为10.3%。从业人员不低于3人的保健机构共990家,占81.7%。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中共发现存在违规行为单位104家,总体违规率为8.6%。结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有待规范,需要加强行业监管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对艾滋病(AIDS)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及AIDS综合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为防控AIDS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居民对AIDS 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研究AIDS综合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 291个家庭户,4 372人,调查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33~44岁;34.13%的调查对象知晓AIDS窗口期;57.72%的调查对象知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不同;对性传播和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