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描述和分析宁养患者接受死亡教育后的"四道人生"及其与人口统计学指标的关系。方法:以"终末期患者的旅行笔记"为模版,调查44例合并癌痛,接受宁养服务的终末期患者包括道爱、道谢、道歉和道别的"四道人生"的对象和内容,并分析这些对象与患者人口统计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4例患者完成调查,占计划的73%。当患者平静接受死亡时,最多的"四道人生"对象是家人。患者具体对配偶、子女或父母的"道歉"比例分别为13.6%、29.5%和18.2%,道谢、道歉、道别的对象分别与教育程度、职业和性别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大部分宁养患者能够接受死亡教育。"四道人生"能够指示宁养服务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乡下女人     
仇玉琴 《中国药店》2005,(8):109-109
那时药店正在准备GSP认证,作为质量负责人,我每天住在店里,忙得鸡飞狗跳,神经衰弱也越发严重,晚上稍有动静就会被惊醒.药店老板觉得药店离马路太近了,便在城边给我租了间房子.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感动     
作为医生。天天和病人打交道,看惯生老病死,已经很少有事情让我感动了。  相似文献   

4.
泥巴 《中国药店》2005,(8):108-108
11点左右,店里来了一位五十开外的阿姨。“小妹,我给我小外孙买退烧药,快点啊,他上午还没吃药呢!”边说她边从兜里掏出处方,我一看上面写着“XX消炎颗粒”。我快速把药递给阿姨,把钱找补后,阿姨急匆匆地走了。  相似文献   

5.
父亲与儿子做游戏:10分钟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在这10分钟里,每人各翻一本书,从里面找“黄金”这个词,谁找得多谁赢……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出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好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拓展训练上,主持人问:“树上有只苹果,离地10米,谁能想出最笨的方法把它摘下来?”当时队里有个叫阿铁的人,是我们喜欢开玩笑的对象,因为他傻乎乎的,没什么心眼。挺憨厚。于是,好事者们叫道:“阿铁,这事只有拜托你了!”  相似文献   

8.
父亲对儿子的爱,犹如满满的"大海水",充满着宽容包涵,同时又有细腻柔软。人生路上得一子相伴,想必他那小小的脑袋里也装着无数愿景,太多能量。身为与儿子年龄相差近30年的"老"父亲,岁月的沉疴告诉我:不要把他当个小孩子,而是当作"老朋友"。因此,也就有了这篇药店版《爸爸去哪儿》。这些童年的美好回忆,一定能带给他充满爱与希望的人生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正>"十聋九哑"一向被人们认作常理。然而,聋儿虽然失聪,但他们的发音器官并未受损,通过适当的训育,是完全可以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的。齐齐哈尔特殊教育学校的马淑芳老师就成功的开创了这样的先河。她将来自湖北乡下的聋女胡雪琪带在身边十三年,寓教于养,将恩师情、慈母爱倾注于训育过程的始终,将语训、文化科学知识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不仅使这个小聋女能够在开放式对话中畅所欲言,而且出落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小才女。十三年的风雨坎坷,十三年的心血浇灌,在马淑芳身上演译了几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抒写了多少感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天使与部长     
《健康管理》2012,(12):8-9
11月22日,广州,立志做"白衣天使"的广东省英德市17岁女学生吴华静平静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在父母及其他亲属送别下进入手术室,兑现了捐献器官承诺,使三人获得重生,两人重见光明。正在广州开会的卫生部副部长、我国器官移植专家黄洁夫被其大爱感动,为其举行了一场简短的默哀仪式后,连夜主刀,将"天使"的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老不舍心,少不舍力。""老不舍心"的意思是说:人到老年总想把自己心里珍藏的处世经验、人生智慧一分不舍地传递给子女,让他们生活得更美好。但这"老不舍心"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如果过于执著,事事都想用自己的心去替代孩子的心,在家庭中充当"司令"的角色,那就不太好了。  相似文献   

12.
做人如果能够做到抛弃浮躁。安定自己的内,小世界。锤炼自己,让自己发光。到那时命运也就被自己照亮了。  相似文献   

13.
左手人生     
杨剑英 《中国药店》2006,(10):120-120
在10月8日世界左撇子日来临前夕,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录制了一期关于左撇子的节目,几位左撇子嘉宾以切身经历诉说了身为左手人的快乐、痛苦、遗憾与希望,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表弟冰冰。冰冰是个天生的左撇子,为了纠正他,姨妈严密监视过他一段时间,只要他一用左手,马上会呵斥他换成右手,如果冰冰屡教不改,啪,毫不留情,一巴掌就打下去了。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冰冰渐渐改用右手了,但奇怪的是,一向口齿伶俐的他竟有些口吃起来,当然,那时候大家都为冰冰“改邪归正”而欣慰,绝然没有想到口吃与纠正左撇子有何联系。感、劣等感,一些敏感的孩子可能会…  相似文献   

14.
三种人生     
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学生:“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医药世界》2006,(5):6-7
初见赵章光,一头与他年龄颇不相称的浓密黑发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当笔者问及头发是真是假时,63岁的赵章光只是憨憨的笑了笑,很自然的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精致的小木梳,兀自梳了起来。作为中国毛发行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赵章光曾经演绎了无数令人瞠目、令人扼腕的奇迹,他的经历充满了神话般的传奇色彩。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与头发结下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陈世旭 《健康管理》2013,(2):108-109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有一首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唯此修行玄又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偏向身外觅神仙。"比他大两岁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也有一首诗:"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两位古人处在同一时代,但人生境遇迥然不同:王阳明功成名就,唐伯  相似文献   

17.
为助早产儿更快康复,"转战"营养科 "我从小就对医生这个职业有敬重感,因此当年高考时的5个志愿我全部选了医学.从医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医院的妇产科,与新生儿和孕产妇们一起奋斗在临床第一线."那么,原是妇产科医生的汤庆娅教授是怎么与营养科结缘的呢?  相似文献   

18.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他用劳动的双手雕刻时间的车轮,刻出工作的艰辛,也刻出成功的微笑。他一刀刀地刻着,永不失手,那么坚决、果断、高超。  相似文献   

20.
《医药保健杂志》2007,(11X):3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