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体腰椎间盘胶原的原子力显微镜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人体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分离提取及分解的胶原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观察到胶原纤维的60~70nm周期,符合采用电镜观测的D-带特征。分解出的胶原分子存在棒状及环状两种结构,证实了Thompson等人的推断。此外,还发现退变的胶原纤维成分,其端部具有明显的膨大部分,该胶原结构与椎间盘内的应力及力学平衡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凝胶、Ⅰ型胶原凝胶、混合凝胶3种不同生物型细胞外基质用于组织工程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形态学及性能特征比较。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实验中心进行。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48只。①人工软骨制备:传代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纤维蛋白原凝胶、Ⅰ型胶原凝胶、纤维蛋白-Ⅰ型胶原混合凝胶混合制成3种人工软骨。②模型制备与动物分组:兔麻醉后取膝关节外侧切口,显露髌股关节面,作直径4.5mm,深3mm转孔获得关节软骨缺损模型。48只兔分为4组,每组12只。纤维蛋白凝胶组,缺损区充填骨髓基质细胞纤维蛋白凝胶;Ⅰ型胶原凝胶组,充填骨髓基质细胞Ⅰ型胶原凝胶;混合凝胶组,充填骨髓基质细胞纤维蛋白-Ⅰ型胶原混合凝胶;空白对照组,不充填材料。术后各组动物膝关节不予外固定,自由活动。③标本观察:分别于4,8,12周每组取3只(6侧膝关节)麻醉后处死,行膝关节大体观察,选择损伤区股骨干切片作苯胺蓝、苏木精-伊红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按改良的Seller评分(0分为正常关节,分数越高表示关节退行性变越严重)进行量化评分。结果:①各组兔膝关节4周及12周时大体形态学观察:4周时:纤维蛋白凝胶组、混合凝胶组为淡粉色半透明的软骨样结构,Ⅰ型胶原凝胶组、空白对照组多数缺损区仍呈暗红色,表面不规则。12周时:纤维蛋白凝胶组、混合凝胶组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平滑过渡高度一致、光泽度较正常软骨略差;Ⅰ型胶原凝胶组、空白对照组修复区多数不平整,中央凹陷且存在龟裂。②各组兔股骨组织切片观察结果:纤维蛋白原凝胶、混合凝胶组各时间点组织化学染色均显著优于Ⅰ型胶原凝胶组和空白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凝胶、混合凝胶组无显著差异。③组织切片的Seller评分结果:纤维蛋白凝胶组、混合凝胶组在8,12周均显著低于Ⅰ型胶原凝胶组与空白对照组犤8周:(19.7,20.5)分比(27.0,25.1)分,P<0.05;12周:(7.4,9.1)分比(18.2,20.0)分,P<0.05犦。结论:纤维蛋白凝胶作为支架材料修复缺损软骨,材料成分接近透明软骨,优于Ⅰ型胶原,与纤维蛋白Ⅰ型胶原混合物无显著差异,可作为理想的细胞外基质用于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GP Ⅰa/Ⅱa在血小板-胶原黏附过程和胶原诱导血小板颗粒释放反应中的功能.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在有或无抗GP Ⅰa/Ⅱa抗体阻断条件下,(1)用anti-CD42b-PE标识血小板并检测血小板与FITC荧光标记胶原黏附过程中FITC荧光强度的变化;(2)用anti-CD61-PerCP标识血小板并用PE标记的抗CD62P抗体检测胶原诱导血小板颗粒释放反应中CD62P的变化.结果 静息加6F1组比静息组下降9.0%,活化加6F1组比活化组降低33.6%.抗GP Ⅰa/Ⅱa抗体能抑制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对活化态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1);抗GPⅠa/Ⅱa抗体不能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释放反应(P>0.05).结论 GP Ⅰa/Ⅱa在血小板与胶原黏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阻断GPⅠa/Ⅱa能降低血小板对胶原的结合,但阻断GP Ⅰa/Ⅱa难以抑制由胶原诱导的血小板颗粒内容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成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系膜区Ⅰ型胶原和Ⅳ肢原的含量变化规律,以明确其与系膜增生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测定胶原含量在判定痛变程度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检测正常的肾组织、52例轻至重度MsPGN肾穿刺活组织标本肾小球系膜区Ⅰ型胶原及Ⅳ型胶原的含量变化,用图文分析系统测系膜区特异染色部分的相对面积,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系膜区Ⅰ、Ⅳ型胶原的表达与系膜增生程度有关,且两种胶原表达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628,P〈0.05。结论:Ⅰ型胶原和Ⅳ型胶原随肾小球系膜区系膜增生性病变程度加重而表达增强,且两种胶原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已经证实,人发角蛋白(human hair keratin,HHK)人工腱能诱导机体形成自生腱,自生腱形成的过程实质上主要是胶原Ⅰ型的合成、分泌和组装的过程。目的:探讨胶原Ⅰ型mRNA在人发角蛋白人工腱诱导自生腱组织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9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33只,体质量2.0~2.5kg,雌雄不限。随机分成实验3,6,9,12,16,20周组,阴性对照9,20周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实验3,6周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只,其余每组4只。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提供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为经-系列生物化学处理的人发,按降解速度不同可分为快速(F)、中速(B)和慢速(Z)3个不同降解组分。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是由快速,中速和慢速这3种组分按4:3:3的比例混合编制而成。方法:①实验组行双侧跟腱手术,切断跟腱长1.0~2.0cm,两断端与人发角蛋白人工腱缝合,缝合腱膜,皮肤一期缝合。②阴性对照组为离断兔肌腱1.0~2.0cm,断裂肌腱不进行连接,而缝合腱膜和皮肤。③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兔肌腱。实验组分别于第3,6,9,12,16,20周取材.阴性对照组分别于第9,20周取材。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量各时期胶原Ⅰ型mRNA表达。主要观察指标:正常肌腱与人发角蛋白人工腱各个时期诱导形成的自生腱中胶原Ⅰ型mRN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DPH)mRNA表达的比值。结果:33只大鼠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正常肌腱组织中Ⅰ型胶原mRN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表达的比值为0.96&;#177;0.02。②阴性对照组9,20周组取材发现,两断端肌腱未连接,并且向两侧回缩。③实验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植入后诱导形成的自生腱中Ⅰ型胶原mRN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表达在第3周的已经出现,第3~6周为急骤上升,第6周到达高峰,第9~20周表达量呈稳定状态。实验组第6周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6.254,P&;lt;0.05).实验组其余各周表达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258~1.987.P&;gt;0.05)。结论: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植入后,自生腱的形成主要是腱细胞增殖活化,合成并分泌胶原Ⅰ型蛋白,完成肌腱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是可大量获取的肌腱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但如何体外诱导成为此项技术的关键。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分裂增殖和胶原产生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间充质干细胞,设立富血小板血浆高、中、低剂量组干预间充质干细胞,并设空白组做对照。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高、中、低组间充质干细胞均保持较高的增殖活性,呈快速生长,曲线上升幅度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户〈0.05)。培养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培养一定时间后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较高剂量的富血小板血浆对细胞的增殖作用较为明显。提示富血小板血浆能明显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Ⅰ和Ⅲ型胶原合成,剂量越大,刺激胶原产生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并测定大鼠血浆内TGF-β1的含量。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心肌梗死不同时间内大鼠血浆内TGF-β1的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心梗后1 d3、d5、d血浆内TGF-β1含量明显增加(P<0.01),呈时间依赖性。心梗后24 h心肌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强。结论心梗后心肌通过增加TGF-β1、Ⅰ型胶原的表达参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41例和无骨转移组(对照组)39例,采用Soloway分级标准,将骨转移组患者再分为A、B、C3个亚组,所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分析血清PINP、PICP、ICTP与骨转移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转移癌患者血清PINP、PICP、ICTP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其中PICP、ICTP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INP、PICP、ICTP水平在A、B、C3组均依次递增;血清PICP水平与骨转移灶数目相关性良好(P〈0.01),ICTP、PINP水平与骨转移灶数目呈一定相关(P〈0.05);血清ICTP水平与PINP水平呈中度相关。结论:检测血清PINP、PICP、ICTP水平都能反映骨转移患者的病情变化,以检测血清PICP、ICTP水平临床价值高;血清PICP水平与骨转移数目的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渗透压溶液中人红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渗透压溶液中人红细胞形态和细胞膜表面细微结构的变化。方法用5%葡萄糖溶液(等渗液),0.6%NaCl溶液(低渗液),1.5%NaCl溶液(高渗液)分别处理人红细胞,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红细胞的变化。结果(1)经5%葡萄糖处理的红细胞形态正常;膜表面细微结构为孔洞,孔洞之间为条形隆起,孔洞交织排列,孔洞大小约15nm~100nm,条形隆起宽约30nm。(2)经0。6%NaCl溶液处理的红细胞大部分膨胀,细微结构中孔洞呈裂隙状,宽约10nm,条形隆起粗大,宽约40nm。(3)经1.5%NaCl溶液处理的红细胞大部分皱缩,细微结构中孔洞呈裂隙状,宽约6nm,条形隆起宽约10nm~20nm。从孔洞的大小、条形隆起的宽度及孔洞分布的疏密程度来讲,红细胞膜周边和中央的细微结构元明显差别。5例标本之间元明显差别。结论渗透压的改变引起红细胞形态和细微结构的变化,第一次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的这种变化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胶原蛋白与成纤维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的黏附情况,并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相互作用。方法分别用牛肌腱胶原、鼠尾胶原和标准Ⅳ型胶原包被培养板,接种相同数量的原代角质细胞,在不同时相用活细胞电子计数仪测定未黏附细胞的数量,观察不同类型胶原所未黏附的细胞数量的多少,并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胶原蛋白与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接种后5min,三种胶原(鼠尾胶原、牛肌腱胶原、标准Ⅳ型胶原)中未贴壁的细胞数差别较大,Ⅳ型胶原中未贴壁的细胞最少;但培养至1h,三种胶原中未贴壁的细胞数无明显差别,三者的贴壁率几乎相同;培养至第6小时三种胶原中未贴壁的细胞数仍然无明显差别,三者的贴壁率仍然基本相近。原子力显微镜可以清晰观察到胶原及胶原与细胞间黏附的微观结构。结论牛肌腱胶原和鼠尾胶原与Ⅳ型胶原对角质形成细胞的黏附作用无明显差别,原子力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胶原及胶原与细胞间黏附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红细胞经8种实验室常用溶液处理后的形态结构,找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红细胞的最佳溶液,探索人红细胞膜表面的细微结构。方法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经8种溶液处理后的人红细胞。结果从背景颗粒、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红细胞膜表面细微结构来看,1%甲醛溶液、枸橼酸盐缓冲液、5%葡萄糖溶液及TAE溶液处理的红细胞样本背景颗粒少,红细胞大小正常(7μm~8μm)、形态双凹圆盘状,红细胞膜表面细微结构清晰,可见红细胞膜表面有孔洞(15nm~100nm),孔洞之间为条形隆起(15nm~100nm),孔洞交织排列;PBS缓冲液、生理盐水、1640培基、5?TA-K2处理的红细胞样本背景颗粒较多,红细胞膜细微结构中均有颗粒覆盖。结论可优先选择1%甲醛溶液、枸橼酸盐缓冲液、5%葡萄糖溶液及TAE溶液处理红细胞;红细胞膜表面细微结构呈孔洞状和条形隆起状。本研究将为AFM应用于临床诊断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背景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已经证实,人发角蛋白(human hair keratin,HHK)人工腱能诱导机体形成自生腱,自生腱形成的过程实质上主要是胶原Ⅰ型的合成、分泌和组装的过程.目的探讨胶原Ⅰ型mRNA在人发角蛋白人工腱诱导自生腱组织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9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33只,体质量2.0~2.5 kg,雌雄不限.随机分成实验3,6,9,12,16,20周组,阴性对照9,20周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实验3,6周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只,其余每组4只.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提供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为经一系列生物化学处理的人发,按降解速度不同可分为快速(F)、中速(B)和慢速(Z)3个不同降解组分.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是由快速,中速和慢速这3种组分按433的比例混合编制而成.方法①实验组行双侧跟腱手术,切断跟腱长1 0~2.0 cm,两断端与人发角蛋白人工腱缝合,缝合腱膜,皮肤一期缝合.②阴性对照组为离断兔肌腱1.0~2.0 cm,断裂肌腱不进行连接,而缝合腱膜和皮肤.③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兔肌腱.实验组分别于第3,6,9,12,16,20周取材,阴性对照组分别于第9,20周取材.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量各时期胶原Ⅰ型mRNA表达.主要观察指标正常肌腱与人发角蛋白人工腱各个时期诱导形成的自生腱中胶原Ⅰ型mRN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DPH)mRNA表达的比值.结果33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肌腱组织中Ⅰ型胶原mR-N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表达的比值为0.96±0.02.②阴性对照组9,20周组取材发现,两断端肌腱未连接,并且向两侧回缩.③实验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植入后诱导形成的自生腱中Ⅰ型胶原mRN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表达在第3周的已经出现,第3~6周为急骤上升,第6周到达高峰,第9~20周表达量呈稳定状态.实验组第6周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6.254,P<0.05),实验组其余各周表达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258~1.987,P>0.05).结论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植入后,自生腱的形成主要是腱细胞增殖活化,合成并分泌胶原Ⅰ型蛋白,完成肌腱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异种煅烧骨、Ⅰ型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材料,观察在骨缺损修复过程种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4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实施。①采用小牛骨粒制备牛煅烧骨;胃蛋白酶液消化新鲜牛腱制备Ⅰ型胶原;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及Ⅰ型胶原制备活性复合颗粒实验材料。②取兔36只,建立桡骨中段15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煅烧骨组植入单纯煅烧骨,将煅烧骨与骨水泥按1:1复合后制成长15mm,直径4mm柱件,至骨水泥面团期时填入骨缺损处;自体骨组植入自体骨;复合材料组植入活性复合颗粒,按1:1质量比将活性颗粒与骨水泥复合。植入物均不作固定,清洗,缝合,术后回笼喂养。③观察指标:术后4,12,24周每组各取3只兔,分别通过X射线检查,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测定和扫描电镜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 结果:36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各组动物均无毒性反应。①各组兔骨缺损区X射线检查结果:术后24周时复合材料组、自体骨组骨缺损已修复,而煅烧骨组,空白对照组未修复。②各组植入材料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4周时复合材料组、自体骨组骨缺损有大量新骨形成,而煅烧骨组、空白对照组未见新骨形成。③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材料空隙率高,复合紧密。④各组植入材料生物力学测定:术后24周复合材料组最大扭转强度和最大载荷接近自体骨组[(0.76&;#177;0.05)N&;#183;m.(162.6&;#177;4.1)N,(0.82&;#177;0.03)N&;#183;m,(172.2&;#177;6.1)N,P〉0.05],明显高于煅烧骨组[(0.26&;#177;0.01),(46.8&;#177;6.8)N,P〈0.05]。 结论:①异种煅烧骨、Ⅰ型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移植物具有较强的成骨作用及修复骨缺损能力。②复合材料组最大扭转强度和最大弯曲载荷接近自体骨组。③可望成为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徐梁  程倩  翟翰 《大医生》2022,(23):71-73
目的 研究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在牙周炎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72例牙周炎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拔牙后不同覆盖膜的应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行Bio-Gide联合PRF膜)和对照组(34例,采用Bio-Gide膜)。比较两组患者拔牙后恢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邻牙牙槽嵴顶至参考线的垂直距离(ABH)和邻牙牙槽嵴顶至拔牙窝垂直骨缺损的距离(SD)均低于术前,颊侧角化龈宽度(KTW)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 <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ABH和SD均低于对照组,KTW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邻牙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均低于术前(均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美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及整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o-Gide联合P...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Ⅰ,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电子显微镜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型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Ⅲ型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Ⅰ型+Ⅲ型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于建立模型的第4周开始,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1次,共7d;第6周取材。③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④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各实验组瘢痕体积均缩小;Ⅰ型组、Ⅰ型+Ⅲ型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体积明显缩小[Ⅰ型组2.5μg/100μL:(25.6±1.2),(28.3±2.1)mm3,5.0μg/100μL:(27.9±3.0),(30.4±1.7)mm3;Ⅰ型+Ⅲ型组2.5μg/100μL:(24.8±1.6),(29.5±3.3)mm3,5.0μg/100μL:(24.6±1.7),(27.8±1.8)mm3,t=1.981~2.025,P<0.05]。②Ⅰ型组、Ⅰ型+Ⅲ型组与对照组相比Ⅰ型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减少。③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具有典型的增生性瘢痕的特点,各实验组瘢痕形态改变不明显。④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Ⅰ和Ⅲ型前胶原核酶均可有效地减少裸鼠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特异性探针观察不同年龄组黄韧带Ⅰ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分布、强度及随增龄而发生的变化,采用客观图像分析验证黄韧带退行性变和骨化增龄性变假说.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08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21块腰椎黄韧带标本取自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行后路椎板减压术患者,对照组标本取自4例青少年腰椎骨折行后路椎板减压术患者.提供标本患者均知情同意.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患者的腰椎黄韧带标本按年龄分为4组<20岁组、20~40岁组、41~60岁组和>60岁组.用Ⅰ和Ⅱ胶原cDNA探针,对不同年龄组的黄韧带冰冻切片进行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观察其Ⅰ型胶原表达(成纤维细胞基因表型)和Ⅱ型胶原表达(软骨细胞基因表型).结果①原位杂交组织切片观察<20岁组黄韧带附着点处和体部纤维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呈梭形细胞数目较多,有明显的Ⅰ胶原表达,无Ⅱ型胶原表达信号;20~40岁组黄韧带细胞排列尚规则,细胞的数量相对减少,出现轻度纤维化,在黄韧带的附着点处有少量的Ⅰ和Ⅱ型胶原阳性表达信号;41~60岁组黄韧带体部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的数量相对减少,出现明显纤维化,黄韧带体部无明显的阳性表达,黄韧带的附着点处有较弱的的Ⅰ型胶原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细胞分布不均匀,但Ⅱ型胶原的表达较41岁以下组表达增强;>60岁组黄韧带出现纤维化,未见Ⅰ型胶原阳性表达信号,黄韧带的附着点处Ⅱ型胶原阳性表达信号增强.②Ⅰ型胶原基因表达<20岁组、20~40岁组、41~60岁组和>60岁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3±0.18,1.34±0.16,0.86±0.13,0.71±0.21,0.51±0.11,P<0.01),随年龄增长表达逐渐减弱(P<0.05),但41~60岁组和>60岁组无显著差异(P>0.05).Ⅱ型胶原基因表达<20岁组、20~40岁组、41~60岁组和>60岁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73±0.16,1.14±0.14,1.46±0.13,1.65±0.16,0.53±0.12,P<0.01),随年龄增长表达逐渐增强(P<0.05).结论Ⅰ和Ⅱ型胶原cDNA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Ⅰ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减弱,在附着点处出现Ⅱ型胶原的表达增强,提示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逐渐减弱,而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逐渐活跃,为黄韧带退行性变和骨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胶原蛋白在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骨质的形成和吸收、骨基质矿化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膝关节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变化.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16周后,取膝关节软骨和交叉韧带,采用微量羟脯氨酸测定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膝关节软骨及前交叉韧带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膝关节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前交叉韧带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 < 0.05),Ⅰ型/Ⅱ型胶原比值也显著降低(P < 0.05),提示骨质疏松可引起膝关节内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含量及其比值改变,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胶原蛋白在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骨质的形成和吸收、骨基质矿化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膝关节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变化。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16周后,取膝关节软骨和交叉韧带,采用微量羟脯氨酸测定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膝关节软骨及前交叉韧带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膝关节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前交叉韧带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Ⅰ型/Ⅱ型胶原比值也显著降低(P〈0.05),提示骨质疏松可引起膝关节内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含量及其比值改变,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异种煅烧骨、Ⅰ型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材料,观察在骨缺损修复过程种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4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实施.①采用小牛骨粒制备牛煅烧骨;胃蛋白酶液消化新鲜牛腱制备Ⅰ型胶原;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及Ⅰ型胶原制备活性复合颗粒实验材料.②取兔36只,建立桡骨中段15 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煅烧骨组植入单纯煅烧骨,将煅烧骨与骨水泥按11复合后制成长15 mm,直径4 mm柱件,至骨水泥面团期时填入骨缺损处;自体骨组植入自体骨;复合材料组植入活性复合颗粒,按11质量比将活性颗粒与骨水泥复合.植入物均不作固定,清洗,缝合,术后回笼喂养.③观察指标术后4,12,24周每组各取3只兔,分别通过X射线检查,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测定和扫描电镜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结果36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各组动物均无毒性反应.①各组兔骨缺损区X射线检查结果术后24周时复合材料组、自体骨组骨缺损已修复,而煅烧骨组,空白对照组未修复.②各组植入材料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4周时复合材料组、自体骨组骨缺损有大量新骨形成,而煅烧骨组、空白对照组未见新骨形成.③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材料空隙率高,复合紧密.④各组植入材料生物力学测定术后24周复合材料组最大扭转强度和最大载荷接近自体骨组[(0.76±0.05)N·m,(162.6±4.1)N,(0.82±0.03)N·m,(172.2±6.1)N,P>0.05],明显高于煅烧骨组[(0.26±0.01),(46.8±6.8)N,P<0.05].结论①异种煅烧骨、Ⅰ型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移植物具有较强的成骨作用及修复骨缺损能力.②复合材料组最大扭转强度和最大弯曲载荷接近自体骨组.③可望成为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0.
心肌梗死大鼠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梗死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心梗24h后心肌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强。结论心梗后心肌通过增加TGF-β1、Ⅰ型胶原的表达参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