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1999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从此我国的临床用血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为进一步规范输血技术操作,分析临床输血各主要环节存在的差错,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我们对2004年以来从供血到用血各个环节的差错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用血危急值的设立及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临床用血质量和输血安全,通过查阅国内外输血科指南、相关文献并结合医院自身特点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建立了14项临床用血危急值项目并于2013年1月纳入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程序。本院输血科2013-2015年共记录临床用血危急值554例,实际临床用血248例,占44.8%;通过对临床用血危急值管理实现了急诊用血、正反定型不符和交叉配血不合抢救用血、大量输血等用血100%安全及时;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处理100%;非计划用血下降50%;输血相关标准差错减少87.5%,有效提高了及时安全用血比率,减少了引发输血事故和医疗纠纷的潜在隐患,对临床用血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632例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输血前抗体筛选是很必要而且必须的。笔者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632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血,规范临床输血的各种操作,减少临床输血环节的差错和临床输血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我们综合国内外关于临床输血方面的文献,明晰工作程序与关键环节,制订各种方案及预案,对临床输血所有过程尤其是关键因素进行质量控制,对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尽量减少人为错误,做到合理、安全的用血。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5.
临床输血存在风险,主要有传播病毒性疾病的风险、有传播非病毒性疾病的风险,还有所输注的血液或血液成分本身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和输血过程的人为差错可能对受血患者造成危害的风险等诸多方面。因此通过对临床输血风险分析,加强管理,建立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系统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从低危人群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严格筛选检测血液,采取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措施,合理用血,杜绝人为差错,避免和尽可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控制输血可能的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异体输血有传播疾病、引起不良输血反应和人为差错可能对患者造成危害的风险。基层医院应该通过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输血行为;加强技术培训,改善输血技术,提高输血风险及其防范意识;操作制度化、规范化,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杜绝输血差错事故等来规避输血风险。1基层医院常见输血风险1.1临床用血不科学、不合理。1.1.1滥用血液[1]。部分临床医生没掌握输血适应证,没有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患者不规则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抗体筛选有利于及时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完全抗体,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血安全.对有输血史、妊娠史需要输血的患者应进行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用血评价体系规范临床用血申请程序和临床用血方案,并通过疗效评价提供科学合理输血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9月至2016年12月神经外科输血治疗患者346例。对所有患者的输血申请进行合理监管,并对临床血液相关数据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患者输血疗效,通过临床用血评价体系评估其临床用血的合理性。结果经过严格的输血申请审核及使用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后,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显著减少9.41%,有效输注率提高18.37%。结论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可有效监控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并且显著提高了临床用血的有效输注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输血科实验室工作量日益增大,既往使用的输血科管理软件已不能满足现阶段输血科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需求。我科新开发的输血科管理信息系统在确保操作规范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简化工作人员操作,提高输血科实验室检测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差错,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临床用血的6个环节即:输血申请,受血者血样采与送检,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贮存,发血,输血作了严格的规定。笔者就本院2004年1月~12月临床用血6个环节的监管作如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院输血科2004年1~12月收到的临床用血申请单,样本接收登记本、交叉配血登记本、血液及制品出入库登记本、发血登记本、返回的输血反应记录单。1.2统计学方法统计不规范操作所致差错发生的例次,计算百分比及构成比并进行分析。2结果(表1)3讨论笔者就2004年1月~12月本院临床用血监管结果显示,用血申请单的填…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对该院2008年9月到2011年3月8 442例输血前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442患者标本中外科6 276例(75%)。有3 291例只进行了输血前检查而没有输血,占53%。外科用血占全院用血量的58.4%。检出RHD阴性24例(0.23%)。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8例(0.21%)。结论输血科对每一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是输血安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救治措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关血型和输血免疫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推进着人类医学的发展。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卫生部2000年颁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然而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无论从人员、设备的配置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还都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临床输血中检出不规则抗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检及抗体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1年来我市输血患者做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检,抗体筛检阳性者进一步做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测定抗体效价,总结各抗体出现频率,统计输血反应例数。结果1年来检测病例3022例,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62例,占总检测量的2.1%,阳性标本Rh系统占74.2%,其中抗-E抗体占37.1%,抗-D抗体19.4%,其他系统占25.8%,自身抗体7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应作为输血检查前检查之常规,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用血完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01例预输血者血清抗体筛选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和避免RH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使用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在1501例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清中,共检出抗体筛查阳性者3例(0.2%),1例D抗原阴性,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为抗-D+c,另外2例D抗原阳性,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为抗-E。结论通过输血前对不规则抗体的检查,可以大大提高配血的成功率,保证抗体筛查阳性者的及时用血,避免了输血不良反应,提高了临床输注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在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中的优化效果。方法比较本院进行信息化管理前后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变化,统计差错类型,进行缺陷分析。结果对照组输血申请单共16 251份,合格8 760份,不合格处共7 792次,实验组输血申请单共35 532份,合格份数35 271,不合格261份,通过信息化管理,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由干预前的53.90%提高至99.27%,2组相比χ2=17 625,P0.05,比较各差错类型P值均0.000 1。结论采用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规范临床用血行为,提高用血安全,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医院输血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临床输血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控性,提高工作效率。方法连接、整合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将输血申请与审核、血清学相容性试验、血液发放、输注及输注后评价、输血不良事件报告等完整输血管理过程中的所有要素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防止过程或要素遗漏,减少人为干预,使临床输血管理做到自动化、程序化、完整化。结果输血科工作效率和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大幅提高,规范了输血过程,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杜绝了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结论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医院的输血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医院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供参考。方法对泸州市人民医院2009~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已达到三级医院规定标准,悬浮红细胞和血浆是使用最普及的血液成分,除2011年以外临床用血都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严格按照临床用血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安全标准执行,严格控制输血适应症,能有效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实施《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和公示制度》前后对我院医师用血各环节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对该院实施制度前的2011~2012年,制度实施后的2013~2014年输血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看医师用血各环节在制度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住院和手术患者增加的情况下医师用血次数和用血量都有明显的下降,输血从签订同意书到申请前检查和评估,再到用血后评价各流程都更严谨更规范,输血病历检查合格率也有大幅提升。结论《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和公示制度》对医生用血有明显的警示、监督、控制、规范和提升作用,值得进一步完善实施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发生输血差错事故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西南医院1987~2008年共计43例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发生事故的比例。结果输血前标本拿错9例(20.93%),血型检测错误19例(44.19%),发错取错血10例(23.26%),输错血5例(11.62%)。结论加强岗位素质,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加强输血过程的监管,完善输血科的管理,使其具备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医院临床用血和推行成分输血工作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血液的法制化管理,加上高新技术在输血领域的应用,我国输血事业发生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样,临床用血无论在观念上、技术上,合理、科学的用血,成分输血的推行都有了很大进步。下面对本院1993~1997年的输血工作进行总结分析。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