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徐桂林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3,(21):88-89
目的:探讨入科培训对儿科护生临床实习中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3名实习护生中第一轮实习的60名作为对照组,第2轮实习的63名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培训,研究组采用入科培训方式培训,出科时对护生实习期间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考核后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开展入科培训可提高护生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生转变为护理工作者的过渡阶段,此阶段护生的生活规律、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消除岗前知识盲区,提高护生素质。我科自2004年以来,将护生入科的第1天作为“入科教育日”,由护士长具体实教,并在实习中加强护生入科教育,明显提高了护生的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4.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生转变为护理工作者的过渡阶段,此阶段护生的生活规律、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消 相似文献
5.
护生的毕业实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把护生培养成在未来护理工作中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德才兼备,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型人才,临床实习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入科指导对儿科护生实习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科是护生实习的必经科室。儿科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 ,尤其是小儿科用药复杂是护生难以掌握和易出差错的环节。初到儿科实习的护生 ,常常感到特别紧张 ,无所适从 ,怕发生差错 ,因此工作拘谨 ,难以达到实习的目标。我们结合儿科临床特点 ,积极总结经验 ,认真做好新生入科指导 ,实施规范化临床教学 ,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满意度达到了10 0 %。现介绍如下。1 环境介绍的必要性新生入科前 ,主管带教老师结合儿科的特点写出入科指导的详细内容 ,要求每一批实习生在转科的第一天全部到齐 ,护士长应热情欢迎学生并为其上好入科指导第一课。通… 相似文献
8.
邱海玲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6(3)
目的:了解儿科实习护生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危机,顺利完成儿科实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106名实习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再统计调查结果。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进入儿科的实习护生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1)重视医德;(2)明确实习目的;(3)正视心理问题;(4)加强业务学习;(5)掌握沟通技巧;(6)转变观念,加强责任心。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比较两种入科介绍的方法 对护生实习的影响,使护生更快适应实习科室,进入实习状态.方法 对2009年7月-2010年4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奇数月份)和实验组(偶数月份)两个组,对照组采用带教组长口头入科介绍,实验组采用带教组长口头介绍,然后将入科介绍内容书面化,护生之间传阅.入科介绍主要从四方面讲解:工作态度和组织纪律及工作环境,实践操作,管理能力,习惯养成.入科介绍后分给指定的有带教资格的老师带教,由带教老师以护生工作态度端正率,工作目标明确率,熟悉工作环境的时间,熟悉工作流程的时间,参与护理协作熟练率,评价护生是否已适应本科室.结果 实验组护生比对照组更快适应科室,进入实习角色.实验组大专和本科护生分别比对照组适应更快.结论 采用后者护生更加容易适应,顺利进入实习状态,更有利于实习. 相似文献
11.
儿科实习入科指导对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帮助临床实习医生尽快熟悉儿科新的实习环境,以使其尽快进入实习角色。通过对实习医生的入科指导,进行一系列培训学习,使学生入儿科后加快对儿科临床实习的熟悉,尽快进入实习角色,提高了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儿科就业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儿科实习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3.81%的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护生、农村户口护生更愿意到儿科就业(P〈0.05);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大,不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儿科工作环境嘈杂;实习护生对儿科工作风险的认识整体较高,风险认识的来源主要为新闻媒体对儿科纠纷的报道,占70.50%。结论实习护生儿科就业的整体意向较低,学历层次、户口性质及对儿科工作的风险认识是儿科就业的影响因素;正面客观的儿科风险报道、风险认识的正确引导及抗风险能力的培养将提高护生的儿科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15.
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理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儿科护理具有患者年龄小、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病情观察及各种护理技术操作难等特点。因此,对儿科护生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儿科护生临床实习的带教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来该科实习的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带教老师应根据实习护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阶段、分方法的传授经验,主要包括儿科的临床护理知识、操作经验以及沟通能力等,提高儿科护生的整体素质.结果:提升了护生发现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患儿的护理和配合治疗工作,能力较强的护生,能独立完成患儿的护理和配合治疗工作.护理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结论:实施先进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可以提升护生的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以后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护生实习期间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⑴让护生充分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⑵使护生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意义;⑶指导护生学习有关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⑷指导护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结果通过以上四方面的教育,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须有计划及系统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20.
医德教育是实习护生教育的重要一环,作者强调培养实习护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换位思考,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具体事例和感受增强实习护生的服务意识,以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增强实习护生的责任心,充分调动实习护生的积极性,在提高护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实习护生医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