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对600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中专卫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找出有针对性的疏导和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在校3个不同年级学生共374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调查问卷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将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同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以此了解中专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各年级学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同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3.
席天阳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04-104,108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1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名医学生SCL-90因子测评结果显示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女生的抑郁、焦虑、恐怖因子的各评分显示均分别明显高于男生(P〈0.05),而男女生其他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低、父母离异、母亲文化程度低、家庭所在地为农村上述因素对SCL-90量表的各因子均有影响。结论医学院校应根据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期间,被隔离飞行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在对从美国疫区归国的37例学生实行医学隔离过程中给予集体晤谈和个别访谈,并在隔离期满3天时采用SAS和SDS自评量表进行测量,在隔离前后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结果被隔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P〈0.05);隔离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隔离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将危机事件转变成促进学生成长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88例住院胃癌患者家属进行测评。结果住院胃癌患者家属SCL-90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家属SDS、SAS评分高于男性家属(P〈0.05),无业者SDS、SAS评分高于有业者(P〈0.01,P〈0.05)。结论胃癌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积极进行心理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对疾病的影响。方法对确诊患病的大学生(患病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并与健康大学生(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病组大学生SCL-90量表总分及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患病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应加强对其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唐山市三所不同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唐山市三所不同类型高校的2 56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①唐山市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同龄青年,但好于全国大学生常模。②医科大学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好于其他二所高校学生。理科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其他二所院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唐山市不同院校男女生之间对比,理工学院男生和师范学院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结论唐山市三所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在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上存在着差异,应有层次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从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1645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SCL-90总分均值为(145.39±45.94),总均分为(1.62±0.51),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除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外,其余各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高于城市大学生,两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的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因子的得分情况均为三年级最高,四年级次之,且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有效方法,为防治医学生失眠和心理问题提供有效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河北联合大学医学院30名失眠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睡眠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以有氧健身操练习结合耳穴贴压方法为干预手段,注重运动强度的控制,坚持耳穴按揉次数;比较此方法对大学生失眠和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干预前、后比较,PSQI总均分及各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睡眠状况与心理状态有密切的正相关性。有氧健身操结合耳穴贴压的方法,对改善大学生失眠及心理问题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万秋华 《中外医疗》2012,31(10):113-113
目的调查和分析湖北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诱发因素,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24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SCL-90结果显示,大一学生在抑郁评分上显著高于大三学生(P〈0.05);焦虑评分随着学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且男生和女生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恐怖项得分上,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后四川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一周内四川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汶川地震后南昌大学医学院四川籍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完成调查的62名学生中SCL-90各因子与国内青年组常模相比,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情绪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地震灾害造成四川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应及时时该人群施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大学生脆弱群体和普通群体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差异,为提高大学生脆弱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部分,随机抽取绍兴市某高校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脆弱群体与普通群体在生源地、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关系、心理压力和压力来源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重点关注大学生脆弱群体,努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例恐艾症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分析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以及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危险行为患者之间评分的差别。结果恐艾症患者SCL-90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5项因子高于常模(P〈0D5);女性精神病和偏执因子评分高于男性(P〈0105);不同婚姻状况患者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在强迫和焦虑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恐艾症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整群抽取的甘肃省卫校375名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SCL-90阳性检出率为51.52%;卫校学生心理状况较全国中学生差(P〈0.0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未开设班级好(P〈0.05)。结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是个人因素、家庭、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90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其特征,并探讨改善90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方法选择204名90后医学生(90后医学生组)和120名其他高校90后大学生(90后非医学生组)作为对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调查评估,分析两组各因子评分均值及总分差异。结果 90后医学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因子平均分高于90后非医学生组(P〈0.05),90后医学生组SCL-90量表总分高于90后非医学生组,90后医学生抑郁、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分与90后非医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0后医学生群体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其中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较为明显,应该积极加强学生的社会团体活动及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6.
心理辅导结合运动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新霞 《中外医疗》2012,31(1):120-120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结合运动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探索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筛选出焦虑因子得分超临界值的学生6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一组对照二组进行为期6周的实验。实验前、实验2、4、6周分别测定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辅导结合运动锻炼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效果显著,且效果优于单独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7.
陈楦  林绍贤  黄贾生 《中外医疗》2010,29(35):1-1,3
目的调查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和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的总分均值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下降,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市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183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上述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入组人员SCL-90总均分为(1.46±0.26)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焦虑[(1.75±0.49)分]及抑郁得分[(1.85±0.58)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抑郁[(1.3±0.43)分]及焦虑得分[(1.50±0.5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硕士及以上人员的SAS、SDS评分、SCL-90中抑郁与焦虑因子以及精神病性项目得分明显低于本科及大专学历的人员,三者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开始受到整体医疗环境的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全科医师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自尊水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整群分层抽样选取贵州省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一年级至四年级总共400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自评量表(SES)、对不同年级大学生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CL-90各年级学生均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的比较而言,躯体化因子四年级均高于一、二、三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敌对、恐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四年级高于一年级、高于二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执因子三年级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尊水平一、四年级高于三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四年级心理健康问题普遍高于其他年级,高校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某医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自评症状量表对某校中医、药学和医学影像专业一年级大专生153人进行测量,并与全国成人常模、全国青年常模、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U检验进行两组间均数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查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6.41%,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总和(14.67)大于全国成人常模(12.96)及全国青年常模(13.49),但小于全国大学生常模(15.59)。中医专业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是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群体,并提示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