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阳是医圣故里,具有深厚的中医文化积淀。我校将地方性中医文化资源应用于实践教学,包括参观校史馆、仲景文化特藏馆,上好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祭拜医圣张仲景,培养新生大医精神;举办仲景文化艺术节,弘扬优秀校园文化;组织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搭建学生锻炼自我的平台;借助现代手段,宣传仲景文化;定期举办各种技能竞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开拓医学新天地;优化学科建设,增设特色学科。  相似文献   

2.
仲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仲景文化是中医界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但仲景文化的传播存在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内容体系尚未完善、传播方式创新不足、传播队伍人才短缺等问题。以长沙为例,提出政院合作、深挖细整、多管齐下、媒体融合、数字赋能、内训外引等策略性思考,为仲景文化传播突破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10余年来中医学实验课程建设和教学经验,探索"培养仲景思维"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设计。结果提示,运用仲景"类比观察、辨证分析和融合联想"等思维方式,能有效地指导中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中医临床相适应的综合能力,也为中医学实验课程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以特色促教育质量提高、以特色促学校竞争力提高已成为高校普遍的、自觉的选择。张仲景文化特藏馆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特色办学体系的一部分,发挥出弘扬仲景文化、培育仲景学子、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作用。特藏馆要积极寻找发展对策、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特色办学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医学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及影响,自古至今习医之人莫不从中汲取养分,想要研究仲景医学,首先应弄清其源流及发展脉络。本文从仲景医学之"源"、仲景医学之"诞生"以及仲景医学之"流"三方面进行梳理,认为仲景医学之"源"有上古时期的三世医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家医学;仲景医学之"诞生"则是熔医经与经方于一炉,并使中医辨证论治各环节贯通一体;仲景医学之"流"则主要体现在1 800年间伤寒学派的不断发展,对其他医学分科和流派的重要影响,以及在海外的传播与变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医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医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共同的不足之处。比如:学生体育思想缺乏寄托;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缺乏文化底蕴;体育物质文化缺乏文化景观和文化场所;体育制度文化缺乏保障机制;体育课程内容缺乏规范性和多样性等。通过探究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感受;探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不足的成因,探索建设和谐中医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仲景其人其书必深受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汉末天灾人祸客观上促进了医学的自我发展,使悬壶济世尤为重要,同时道教及道术的发展繁荣有利于张仲景吸收其优秀成果;政治上的"领官制"为"仲景守长沙"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且地域特色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风的变迁、士风的重振对仲景治学影响最大,其采取的"古文经学"治学方法尤其要引起重视,这是研究《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正途。研究仲景学说,当采取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将张仲景放到其时代的背景中去,客观辨证地去研究分析问题,避免以今度古、流散无穷,以不失先贤意。  相似文献   

8.
仲景学会是我院学生自发组织的学术团体,她是我们的学术中心。她的口号为:严谨、勤奋、求实、进取,旨在互勉共进,立成才之志,走成才之路。成为我们的成长园地。仲景学会成立于一九八六年四月。  相似文献   

9.
根据余嘉锡与范行准等人的初识、王叔和与卫讯之密切、王叔和保留仲景遗著及《自述》、王叔和撰著中始称仲景为师及《脉经》中有随师医事的记载等,指认王叔和为仲景亲炙弟子。从皇甫谧记载王叔和医事的年号及当时荆州的归属,考辨王叔和为吴太医令。王叔和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三大贡献:保存并整理仲景遗著;保存以前的脉诊文献并撰著《脉经》和规范切脉法式;提出证候、变蒸等概念,探索温病和养生,显扬了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九、十两卷中对仲景《伤寒论》进行了收载研究,其中对仲景脾胃学术思想的继承研究可以概括为以方类证、明治脾胃诸方适用范围,总结病状、明脾胃病证临床病证治疗,伤寒宜忌、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等三个方面。通过孙思邈的归类总结,阐扬了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为后世继承运用仲景脾胃学术思想提供了便捷的门径;也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本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情况,包括南阳中草药特色数据库、仲景学说文献、医学视频资源库和南阳作家群作品等,讨论了特色馆藏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必须加强对仲景急症治疗学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加强对仲景急症治疗学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7)彭万年【关键词】仲景急症治疗学研究开发应用仲景对中医临床急救技术和方法的贡献是卓越的。认真整理研究仲景学说,对整个祖国医学的研究和开发都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积极开展对仲景救治急性...  相似文献   

13.
细辛作为张仲景常用的一味中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共载与细辛相关方剂20首,方后注中加细辛方3个,总计条文21条.仲景使用细辛之特点是应用广泛、配伍精当、用量颇大,说明仲景用细辛无"不过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张卿子《仲景全书》(以下简称张版《仲景全书》)是日本学者出于实用目的, 将赵开美《仲景全书》进行改编而成的, 此书以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的《仲景全书》为底本, 增入《张卿子伤寒论》, 并对前言、目录部分进行调整, 于日本万治二年(1659)首次刊行, 是日本江户前中期《伤寒论》的主要传本。清代光绪年间此书传回国内, 经成都邓氏翻刻, 并增入《运气掌诀录》《伤寒明理论》。组成五种书目的张版《仲景全书》在清末民国时期流传。张版《仲景全书》在流传过程中, 曾被误认为是赵开美《仲景全书》。之后随着宋本《伤寒论》受到重视, 此书被与赵版相区分, 但是张版《仲景全书》在临床和文献两方面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仲景脉法贯穿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全书之中,学习仲景脉法是继承以上经典著作的关键。本文仅就学习仲景脉法(即平脉辨证)谈一些体会,谬误之处,请予指正。仲景脉法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西北医学教育》2019,(3):495-498
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外语教育是维护一国文化安全的重要领域。在对文化安全意识内涵及构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济宁市三所高校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意识较高,但其文化自觉意识较低;文化平等与文化分享意识较强,但文化批评意识较低;医学类、理工类专业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显著低于文史类专业学生。基于此,从外语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外语教师教学实践等角度提出了提升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对策,以期给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柯雪帆教授长期专注于《伤寒论》的教学与研究,且善于总结《伤寒论》的临床经验,提出新见解;同时认为《伤寒论》编次顺序应尊重宋版,要重视《伤寒论》经典价值,提倡逐字体会《伤寒论》。在研究中,发掘出了《伤寒论》中医腹诊体系和仲景药物剂量换算规律,还于细微之处解读出仲景医德观,并进行了仲景学说与日本汉方医观点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10月17日上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国.南阳第九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开幕式暨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河南省活动启动仪式,在南阳市体育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节会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南阳市人民政府承办。节会的主题为:弘扬仲景文化。倡导科学养生,追求健康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经方是中医文化传承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指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药,故经方也称为仲景方,因其效如桴鼓而广泛用于临床。仲景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心悸、胸痹、心痛等心系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及传变预后,并创立不同的经典方药,体现了仲景辨证思路的系统性及遣方用药的严谨性,对临床医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追根溯源,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无不推崇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作者通过系统学习仲景脾胃学说,结合临床实践,受益匪浅,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重视阳气的作用,推崇温补脾胃,重视脏腑气机的上下通畅,强调行气导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