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椎间盘造影结合经皮穿刺激光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气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disc decompression,PLDD)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院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将椎间盘造影(discography)与PLDD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疗效。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放射性腰腿痛,患肢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伴肌肉萎缩。②体检有相应节段椎间隙的压痛或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③经6周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不理想。④CT或MRI显示L4,5或L5S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有明显的神经根或硬膜囊受压,椎间隙…  相似文献   

2.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Sharplan-6020型半导体激光机(功率0.5~20W,波长810nm),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右前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用穿刺针插入椎间隙中心,然后插入光导纤维,以自动脉冲式激光烧灼髓核,每间隙使用激光800~1200J。共治疗28例50个间盘。结果:随访3~15个月,有效率为85.7%,无一例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经胸腔侧前方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报告经胸腔侧前方入路切除椎间盘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9例。均为中央型和旁中央型,经过脊髓造影、CTM或MRI检查确诊。随访1~4年,平均2年10个月。根据Otani分级方法标准,结果为优3例,良5例,一般1例,优良率达89%,获得较满意效果。采用CTM或MRI诊断胸椎间盘突出有较高价值。该手术方法直接、充分地显露硬膜囊和神经结构,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刮除骨赘,减压较安全有效,同时对脊柱的稳定性和脊髓的血供影响较小。作者认为经胸腔侧前方入路进行椎间盘切除减压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是以颈肩痛、四肢乏力、行走不稳,或头痛及眩晕为一组症状的疾病,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1986年美国的Choy及德国的Ascher首先将该方法应用到临床,现将2000年1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31例用PLDD方法治疗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前路环锯减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前路环锯减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8例各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使用旋转推进式环锯行颈椎前路减压术治疗的结果。结果:术后改善程度,优82%,良13.5%,有效4.5%。结论:D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使用旋转推进式环锯行前路减压术简单、安全、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半导体激光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色列Sharplan602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4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81个椎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结果:46例患者获得3~18个月随访,按照肢体疼痛、麻木及活动情况评价,优良率93.1%。结论:PLD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便、痛苦少等优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供选择的微创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周占国  关涛  梁春雷 《中国骨伤》2000,13(5):289-289
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术后疗效及稳定腰椎,作者1993年3月~1997年4月采用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治疗此症34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28~56岁,平均412岁。所有患者都有腰腿痛史,并以下肢疼痛较重为特点,经系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其中双下肢疼痛、麻木,但一侧为重者8例,间歇跛行9例,直腿抬高试验均<50°。小腿外侧、足背侧皮肤感觉减退31例,踝反射减弱6例,背伸力减弱者17例,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其中L4,5间盘突出伴一侧狭窄者9例,双侧10例。L5S1单侧4例,双侧7例,L4,5和L5S14…  相似文献   

8.
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28个椎间盘。为保证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术中所有操作均采用CT导引。术后随访1~4月,平均2月。结果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19例中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2例,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侵入小、效果佳、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对Ls~S1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胸椎间盘突出症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椎间盘突出症是胸椎管压迫症的原因之一,若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致截瘫。本文报告6例,8处间盘,T_(10-11)2处,T_(11-12)4处,T_(12)-L_12处,急性型2例,慢性型4例,病程1月-19年,多在腰、背、腹、腿疼痛后出现脊髓病或马尾神经症状。2例椎管造影误为肿瘤,行后路间盘摘除,后4例经cTM确诊后改良椎弓根进路手术减压,随访半年-5年,前2例仅有改善,后4例中3例恢复行走,1例急性者恶化,似和脊髓血供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月-2005年12月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5例(72个椎间盘),获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5例,其中男27例,女38例;年龄27~68岁,平均41·4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17·5个月。病例入选标准:年龄20~70岁,单一节段椎间盘突出为主,而且突出节段与临床表现的神经分布节段相符,影像学提示纤维环完整。主要症状和体征:颈肩部疼痛65例,上肢放射痛62例,一侧或双侧手臂麻木49例,下肢乏力16例,头痛、头晕者17例,失眠、视物不清、情绪不稳、心慌者8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相似文献   

11.
夏友敬  肖志勤  黄攀 《中国骨伤》2012,25(6):455-458
目的:探讨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经椎板及关节突切除、单侧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37~68岁,平均54.6岁;病程3~36个月,平均8.8个月。25例患者均有单侧下肢前侧或(和)后侧、臀部或疼痛或(和)麻木或(和)酸胀感,肌力、感觉及腱反射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腰椎CT或MRI检查均表现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前后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29分法(包括主观症状、客观体征、膀胱功能)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根据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无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按JOA评分计算的综合平均改善率为94.3%,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比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所有患者最终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融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经椎板及关节突切除途径、单侧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增加了融合节段的即刻稳定性,恢复和维持椎间高度,取得了高综合改善率和高融合率的双重效果。该术式安全、有效、可靠,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2.
余庆阳  何斌 《中国骨伤》2005,18(10):593-596
目的分析比较3种不同联合疗法治疗突出型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本组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19~69岁,平均(38.18±10.24)岁。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相应治疗切吸+盘内法组(A组)15例,切吸+盘外法组(B组)26例,切吸+盘内外法组(C组)18例。结果59例术后进行了4个月以上的随访,近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96.61%;远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86.44%。但各组间近、远期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上3种不同联合疗法均是临床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罗政  吴钢  黄秀生  吴良绍 《中国骨伤》2007,20(10):691-69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治疗经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失败的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胶原蛋白酶溶解髓核疗效不佳,甚至症状加重的原因,进一步规范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方法:对52例经胶原蛋白酶溶解法治疗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36例,女16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采用后路腰椎间盘镜微创手术开窗摘除髓核、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充分减压,并定期随访。结果:5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48例腰腿痛合并麻木等症状完全缓解,4例残留肢体轻度麻木症状。按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48例,良4例。结论:适应证选择范围过宽、操作不当、定位不准是胶原酶溶解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溶解术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对椎旁肌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管狭窄伴腰间盘突出在临床上很常见,其椎管狭窄症多为退行性变引起,约占腰椎管狭窄的60%。而椎间盘退变是最常见的引发脊椎退变的病因,其中的腰间盘突出症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也常有交叉。虽然成年人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而施行的全椎板切除及间盘摘除术后,很少发生明显的脊柱畸形,但其术后可能会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出现活动异常和功能单位的刚度减弱等,使术后的腰腿痛复发,影响远期疗效。因此,现代脊柱手术提出了要求保护脊柱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乔欣 《中国骨伤》2002,15(12):765-76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突出,压迫或刺激相邻组织所出现的综合征,系骨科常见疾病,也是患者产生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后路椎间隙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闫伟强 《中国骨伤》2007,20(10):672-67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隙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进一步规范其适应证。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男87例,女45例;年龄21~69岁,平均41岁。采用后路椎间隙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分析上位椎板下缘咬除范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L5S12例咬除L5椎板下缘2.0mm,余未行椎板咬除;L4,5咬除L4椎板下缘范围5~9mm,平均7.0mm;L3,4咬除L3椎板下缘范围8~10mm,平均9.6mm。术中平均出血量60ml,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后以Macnnab标准评价:优82例,良44例,可6例,优良率95.5%。结论:后路椎间隙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软组织骨性结构破坏小,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患者。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与有无临床症状的影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突出、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将符合要求的CT病理分型为膨出、突出、脱出的体检或住院或门诊患者120例,按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分为2组,每组按CT病理分型分3组,年龄20-59岁,平均38.5岁,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椎间盘分布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对各组评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矢状径指数(SI)、盘黄韧带前间隙、侧隐窝上口宽度、硬膜囊前后径。CT值由X线断层扫描测定,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④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在SI、CT值、CT评分、硬膜囊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隐窝上口宽度、盘黄韧带前间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类型不一定与临床症状存在必然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压迫程度无正比关系;②椎管内突出髓核是否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存在着诸多或必然因素,可能与椎间盘突出物可代偿的椎管储备容量、受累神经根对机械压迫的逃逸避让与弹性延长功能,以及受累神经根低氧消耗与抗缺血性损伤代偿作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络辨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力平 《中国骨伤》2009,22(10):777-778
从病位与临床表现可见,腰推间盘突出症的证候归属于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病变,经络辨证分别为属督脉血瘀证、胆经湿热证、膀胱经风寒湿阻证、肾阳亏虚证,临床中可使用经络辨证指导推拿、针灸、内服中药等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汽化减压联合靶点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拟行椎间盘松解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年龄31~52岁,体重58~70 kg,随机分为3组:经皮激光汽化减压组(P组,n=29)、靶点注射胶原酶组(C组,n=31例)和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组(PC组,n=30).P组光纤经穿刺针达病变椎间盘后进行激光汽化减压;C组在CT扫描下调整针尖位置,固定于突出物表面后注入胶原酶400~600 U,继续进针刺入突出物后注入200~300 U;PC组在激光汽化减压完成后行靶点注射胶原酶溶解术.于术前、术后7、30、60、90 d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分级(M-JOA)评价疗效.结果 与术前比较,P组和PC组术后各时点M-JOA分级升高,C组术后30、60和90 d升高(P<0.05),术后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7d比较,P组术后30 d M-JOA分级降低(P<0.05),术后60、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PC组术后30、60和90 dM-JOA分级明显升高(P<0.05);与PC组比较,P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M-JOA分级明显降低,近期疗效分级降低.结论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联合靶点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稳定,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或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退变、劳损、损伤等)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向后突起或突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窜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即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或二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者,也有人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髓核脱出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