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生术是指运有气功导引、摄生保健、房中术等手段调节人体机能 ,以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性情、预防和治疗疾病、延长寿命的各种手段的总称。养生术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已经很发达了 ,诸多史料证明了这一点。气功导引在先秦两汉时水平很高。《庄子·刻意》中就有“吹 呼吸 ,吐故纳新 ,熊径鸟引。此导引之士 ,养形之人 ,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 ,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气功专门文献 ,即《却谷食气》和《导引图》。前者主要论食气吐纳术 ,后者则载有 44幅各不相同的导引式图画。它们集西汉以前气功发展之大成 ,真实集中地反映…  相似文献   

2.
《乐育堂语录》为清末著名道家气功学著作,香港、泰国曾为之刊版流传,国内近半个世纪来流传甚少,《乐育堂语录》一书在气功学上的贡献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养性延命录》是南朝著名气功专著,文中引用百家之说,阐述了养生抗衰老的学术思想及具体方法。认为养生延年要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摄养精、气、神是养生延年之核心,养神之道在于清静。要人们凡事有节,以中和为贵,尤其强调要节制饮食。并论述了服气导引,气功修炼的具体方法,至今仍具有学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气功家及其论著 1.《却谷食气篇》与《导引图》: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却谷食气篇》和《导引图》是有关气功学的珍贵资料。据考证,其著述日期应是战国时期,至迟也是秦末汉初的作品。是我国现存气功学最早的、系统的珍贵文献。尤其是《导引图》,前所未见,实属研究动功源流的珍品。  相似文献   

5.
本文归纳了气功文献中有关金丹的名词,进行整理为金丹七十二名.指出金丹是气功修炼,凭籍三五一而形成的。三指神、气、精,五指五行中精血气,以及五谷中之五味精气,一指通过气功修炼而成之真一之气。并指出善于气功修炼者,可以收到保命全家之效。  相似文献   

6.
《五篇灵文》原作者不详。今选自《道藏辑要》胃集二。原文上写“重阳祖师注,清虚道人录”。王重阳(1113~1170)名■,字知明,一字德成,号重阳子,咸阳(今属陕西)人。又据陈致虚《金丹大要》说:名中孚,字允卿,又易名世雄,字德威。后人道改名■,字知名。师事吕洞宾,得金丹秘诀。创全真派,“澄心定意,抱一守元,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授徒马珏、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即“北七真”。均为道家著名气功家。王重阳著作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分梨十化集》《金关玉锁诀》、《二十四诀》。《五篇灵文》注则对内丹修炼阐述简明、集中、中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明代新安医家吴崑著作《针方六集》中的《神照集》、《旁通集》相关论述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在《神照集》中,除了论述经脉的循行、腧穴以及相关针灸专著的刺灸法以外,还继承和发扬了针药共同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旁通集》对针、药的性质作用、治则治法、配伍处方、审气保元、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以药理明针理。针药一理思想是吴崑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提出的独到观点,不论是理论价值还是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来说,其地位都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8.
认为《内经》的心身内涵包括气形神三个方面,其心身统一实际是气形神三者之间的统一;气外无神,神外无气,神的不同表现与气的不同运动形式相联系的气神一体观是《内经》心身医学的思想基础。并从《内经》的心身生理观、心身病理观、心身诊断观和心身治疗观几方面做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余自幼体弱,疾病较多,自一九五八年随家父练保健气功以来体质由弱而强,疾病减少,亲身体验到气功在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寿方面的甜头。保健气功系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以意领气的摄生法。在整个锻炼过程中,要求意、气、形三者结合起来进行锻炼,古人概括为调神、调息、调身,通过调神、调身、调息(运气)等“三调”的自我身心锻炼,使机体处于“入静”状态,达到调整阴阳,扶养正气,旺盛气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报》2013,(12):1818-1820
目的:浅释中医学的调心与治神理论。方法:对《黄帝内经》等经典医籍中关于心神、调心与治神理论的相关记载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治神是医疗的方向和目标,调心(神)是操作的手段和内容。针灸技术倡导治神为本,气功锻炼强调调心的核心作用,二者并不矛盾,只是在表达的偏重不同而已。气功的调心和针灸的治神相互为用,用气功调心平和医者、病者的心态以静心,达到五神志安和协调,医患同心协力,方能邪祛正安,以平为期。结论:心神影响身心已成为中西医的共识,然何以治神,诸家有论,各不相当,尤多流于理论,操作欠备。笔者首论心主之用,次论气功调心,后论治神之调。提出,调心之于治神,无所分别,乃古代医学模式中的一体两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针刺本神机理及临床应用的探讨,指出神可致病也可治病。治神可切断形神间的恶性循环,促进循经感传使“气至病所”。故治疗疾病对病人当重在醒神、调神;对医生当入静调神用意,采用寓针刺、心理、气功于一体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养生"一词,也称"养性"、"摄生"、"保生"、"延老"、"寿世"等,养生的方法包括气功、按摩、导引等。《汉书.艺文志》中载有《黄帝歧伯按摩十卷》,说明我国的按摩导引之术,早在氏族社会便已开始形成系统。中医强调精、气、神和形体的统一,按摩和导引可以通气血、疏积郁,普遍用于治病和养生。  相似文献   

13.
气功是东方文明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它与中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气”(如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离不开气;气功是对“气”物质的实践功夫。中医学与气功不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且以“气”相连,“气功疗法”又被视为中国传统医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医学与气功的关系密不可分。现从“气”即物质、中医与气功以“气”相连、中医理论指导着气功学术的发展三方面阐述之。1“气”即物质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物质。如《易经·乾…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刘一明,生卒年月不详。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乾嘉时山西曲沃人。清代道士。家累万金,弃而学道。研究气功养生之理。擅长医术,从学者众多。著有《阴符经注》、《参同直指》、《悟真直指》、《修真辨难》、《修真九要》、《神室八法》等,此次节选于《道书十二种》。内容提要:《神室八法》系刘一明尽其生平所得而著的有关养生之道的专著。书中把养生之道概括为刚、柔、诚、信、和、静、虚、灵等神室八法。亦  相似文献   

15.
道家气功功理的中心思想是神守至虚、道法自然,即可概括为“守神”二字。本文例举了《丹经》等26种文献以说明之。道家气功众多法门都要求入静入定,以练神意。从心理学观点看待气功守神过程,是让人的意识(识神)放松、减少,或消除意识对潜意识(元神)的控制,清静无为地、自然而然地沟通两者的信息,以达到修身养性、发挥潜能的目的。并具体举出了周天法门、导引法门、服气法门、符箓法门等论述守神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法文修真旨要》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道家气功养生文献,从中可概见道教符箓派的气功养生思想和炼功特色。“摄身之道,莫过乎元气”,强调了元气在人体的重要性,调气在气功养生中的意义。“服气诀”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气功疗法,提出了结合不同季节适寒暖而服气的主张,介绍了作者炼功的经验和体会。“明耳目诀”则是一种按摩保健法。  相似文献   

17.
论《内经》中"神”与针灸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医学、自然哲学和道教都认为 ,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要素。精、气、血是“神”形成的物质基础 ,“神”寓于精气之中。宋·虞庶云 :“神者 ,精气者之化成也”,表明人身之神是由精气化生而成的。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影响 ,应用大量篇幅论“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 ,人之神也”。《灵枢·小针解》:“神者 ,正气也”。《平人绝谷》云 :“故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 :“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可见《内经》中之神就是人身…  相似文献   

18.
张果老,即民间信仰中的八仙之一.唐代著名气功家。其著作甚丰,内容包括内丹、外丹、房中、气法等,主要有《黄帝阴符经注》、《太上九要心印妙经》、《大还丹契秘图》、《张果老先生服气法》。  相似文献   

19.
刘完素研读《内经》,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了"以火热析病机,用寒凉治热病"的火热论;系统阐发了脏腑六气病机说;丰富发展了玄府气液理论;其最早将《内经》亢害承制理论运用于临床,阐释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用其解释病机,指导诊断与治疗;此外还提出自己独特的气功养生理论。刘完素主要学术思想包括火热论、脏腑六气病机说、玄府气液理论、亢害承制理论、气功养生理论。本文简述了刘完素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传承及其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杰出贡献和深远影响,以期对中医学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形气神"理论是对《内经》重要的人体生理观的高度概括,统摄一切生命活动。形为气神之根,气为形神之用,神为形气之主,三者高度统一,功能相互依存。现有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多集中在"治气"层次,"治形"层次未被重视,"治神"更被严重忽略。糖尿病肾脏病的论诒在"形"的层次上应填补真阴、益精补肾,在"神"的层次上应根据五脏形神一体理论治脏以达到调神目的,形、气、神同治是制定方药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