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切除颅内微小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9例颅内微小病变的病人,术前根据CT及MRI确定手术入路方式,开颅后利用术中超声对微小病变进行定位,并引导手术对其完整切除.结果 所有病变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全切.结论 术中超声对颅内微小病变能实时术中精确定位,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避免增加医源性损伤,提高病变的全切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对于颅内病变术中定位与实时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并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30例颅内病变患者的术前影像学、术中超声、术后病理、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评价术中实时超声对颅内病变切除的应用价值。结果 30例患者颅内病变在术中实时超声定位下给予全切除,术后未见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中实时超声能精准定位病变,准确率达100%。结论 术中实时超声简便安全有效,对颅内病变切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定位在颅脑深部病变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行外科手术的颅内病变患者,术中开颅后应用超声显示病变的位置、深度、范围、性质以及与毗邻血管的关系,对病灶进行定位;瘤体切除后再次探测有无残留。结果38例病变均在术中超声图像上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其中12例患者病灶较小或相对较深,超声引导下先行穿刺置入人工标志物后得以清除。结论术中超声检测可清晰显示颅内深部病变并进行准确定位,并可监控病变切除情况,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实时超声在视觉功能区附近病变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在37例视觉功能区附近病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于术前进行导航序列影像采集,借助神经导航系统工作站,重建病灶与视辐射的三维图像位置,以此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联合实时超声避开视觉功能区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30例,7例大部分切除,34例术后视力视野与术前无明显变化,3例出现一过性加重,给予积极治疗后视力恢复术前水平。术后2周行KPS评分,100分36例,90分1例。结论对于视觉功能区病变神经导航可在术前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结合术中实时超声扫描获得的实时信息引导颅内手术进程,提高了视觉功能区病变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的同时最大范围切除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技术在颅内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开颅后暴露硬脑膜,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超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大小、范围、病变内部及周围血供情况,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然后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对比显示36例全部定位准确。其中16例显微镜下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术后4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加重,3例术前偏瘫短期内加重,1例运动性失语短期内加重,其余患者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术中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病变的术中定位和手术路径的选择,准确的切除病灶,最大程度减少手术的副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程宏伟  王晓健  冯春国  肖瑾  李严 《安徽医学》2009,30(10):1163-116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和术中超声技术在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24例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手术中,术前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制定手术计划,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设计手术切口,精确定位病灶范围,术中结合实时超声显像技术,引导手术进程,确定病灶的切除程度。结果病灶完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神经导航系统术前定位病灶准确率100%,术中实时超声能有效地引导手术进行,术中实时定位病灶并确定病灶的切除程度。结论联合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和术中超声技术可在手术中对颅内病变精确定位,引导手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超声定位治疗功能区脑肿瘤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6例功能区脑肿瘤采用术中超声定位进行手术,并且在B超监测下行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术中超声定位准确,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8例,术后患者恢复快,无死亡病例。结论术中超声定位,可对病灶周围血管及重要结构毗邻关系进行确认,指导肿瘤切除方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在海绵状血管瘤(CH)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开颅后应用术中超声,进行病灶的定位,选择手术路径,并用超声判断病灶切除程度。结果:病变定位准确,所有海绵状血管瘤均被完整切除,未出现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可以实时显示病变的部位与轮廓,帮助术中对颅内病变的定位,提高了颅内病变的全切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经济,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在颅内胶质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引导肿瘤切除及实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的颅内胶质瘤显微手术患者74例,根据术中是否超声引导分为超声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超声组使用术中超声扫描定位肿瘤,了解病灶的大小范围、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皮层切口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对照组术中未使用超声,对比分析两组肿瘤定位准确率及全切率,同时记录术后颅内感染、脑挫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组肿瘤定位准确率高于未用超声组(100.0%vs 82.9%,P0.05),超声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82.1%vs 51.4%,P0.05)。超声组无颅内感染、脑挫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术中超声技术切除颅内胶质瘤具有定位准确、有效保护重要结构和大血管、实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等优点,可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唐仕军  叶楠  杨林 《四川医学》2012,33(3):539-541
目的探讨实时术中超声显像对脑胶质瘤术中定位、实时监测及引导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CT或MRI疑为脑胶质瘤且均被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22例患者,在术中用超声对肿瘤进行定位,了解病灶的大小、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引导手术路径,监测病灶切除范围和程度。结果实时术中超声对脑胶质瘤定位准确率达100%,超声图像显示病灶为不同于正常脑组织的异常回声区,形态多不规则,无明确包膜;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对22例脑胶质瘤患者中行全切除14例(64%),次全切除8例(36%),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8例(82%),无明显变化4例(18%)。结论实时术中超声对脑胶质瘤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肿瘤病灶尽可能全地切除,并保护神经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IOUS) has been increasingly used as a guiding tool during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assisted surgery in the resection of small, deep-seated, or ill-defined lesions.
Methods  Eighty-six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mall, deep-seated, or ill-defined intracerebral lesions were studied prospectively. An improved intraoperative imaging technique and surgical setup were practiced during the surgery. IOUS was performed in three orthogonal imaging planes (horizontal, coronal and sagittal). 
Results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es of these 86 cases included cavernomas, metastases, hemangioblastomas, gliomas, and radiation necrosis. Forty-seven of the 86 lesions (54.7%) were small and deep-seated, 34/86 (39.5%) were ill-defined, and 5/86 (5.8%) were small, deep-seated, and ill-defined. Sonograms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were obtained in all 86 cases. Sonograms in the sagittal plane and in the coronal plane were obtained only in 52 cases and in 46 cases, respectively, due to technical limitation. In 13 cases, sonograms in all three orthogonal planes were available. All lesions we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and localized by IOUS. Total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67 lesions (77.9%) and partial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19 lesions (22.1%).
Conclusions  We propose IOUS to be performed in three orthogonal planes when surgery is planned for small, deep-seated, or ill-defined brain lesions. By applying this simple, improved technique, surgeons can perform resection of these lesions precisel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肝胆管结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7例肝胆管结石病例术中行IOUS检查,明确结石的存在及分布位置,在超声引导、监测下手术或划定范围切除肝叶、肝段。结果:297例肝胆管结石病例误诊17例,22例漏诊。131例根据IOUS结果划定切除病变肝叶、肝段范围,成功切除。25例术后有残留结石。结论:IOUS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是一种能有效避免胆道损伤和降低术后残石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术中B超引导下行肝癌切除术在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肝癌患者在术中B超引导下行肝癌切除术(A组),另35例行常规肝癌切除术(B组),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CT及MRI等,并随访.结果 术中B超对直径小于3cm肿瘤检出阳性率为93.1%,直径大于3cm肿瘤检出阳性率为100%.应用术中B超使34.3%(12/35)患者改变了原手术方案.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A组为54.3%,B组为88.6%(P<0.05).结论 术中B超对肝癌定位准确,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彻底性和合理性,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明显优于常规肝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超声在脑功能区皮层下胶质瘤次全切除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超声在功能区皮层下胶质瘤次全切除术中对切除范围控制价值.方法 在15例功能区皮层下肿瘤次全切除术中,以超声引导确定手术入路,实时观察切除范围,在保护正常功能区皮层前提下,指导手术尽量多切除肿瘤.以术后MKI评价超声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15例功能区皮层结构均无手术损伤.超声与术后MRI符合好9例(60.00%)、一般2例(13.33%)、差4例(26.67%),肿瘤容积增加可降低超声符合情况.结论 在脑功能区肿瘤次全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可选择安全的手术入路,指导手术可在尽量切除肿瘤同时避免皮层损伤.肿瘤容积增大可导致术中超声判断准确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Modernintraoperativeultrasound(IOUS)wasfirstdemonstratedtohavepotentialclinicalutilitytobiliarytractandpancreatic...  相似文献   

16.
术中超声判定脑胶质瘤边界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脑胶质瘤手术中判定肿瘤边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幕上胶质瘤患者105例,择期手术患者88例,其中男42例,女46例,年龄15~67岁(平均41岁),手术中肿瘤切除前、后均进行B超探查,判定肿瘤边界并对可疑回声进行活组织检查,经病理学最后诊断,术后3日内进行MRI复查,判定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88例患者均在B超检查下进行手术,肿瘤近全切除83例,大部切除5例.病理学诊断为胶质瘤Ⅱ级30例,Ⅲ级31例,Ⅳ级27例.术中B超发现可疑回声120处,经病理学证实为肿瘤101处.B超探查发现视野死角残存肿瘤17处,发现脑内挫裂伤(血肿)1例,无手术死亡,灵敏度80.1%,特异性69.8%.结论 术中超声辅助确定胶质瘤边界,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优势,对低级别胶质瘤更具价值,并未显著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可以作为术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7例需手术治疗的肝胆胰患者,采用7.5~12 MHz术中专用探头,应用术中超声引导辅助手术切除或术中治疗,并发现隐匿性病变.结果术中确认33例活体肝移植供体肝中静脉全程走行,7例受体血管重建后发现5例血流异常;31例肝胆胰肿瘤患者术中超声与术前超声定性诊断率分别为74.19%(23/31)和70.96%(22/31),对直径≤1 cm的肿瘤检出率分别为93.33%(14/15)和66.67%(10/15);对5例结石患者及1例肝脏异物(缝衣针)进行精确定位并引导取出;动态引导穿刺活检、引流和射频消融6例.结论术中超声能提高细小结构的显示率,对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与术中病灶的定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内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病变21例,采用术中超声对病变所在位置进行扫查并准确定位,判断病变的性质,观察病变的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测量病变的大小、范围、距脑膜的距离.结果 全部病例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并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全部切除病灶.结论 术中超声可以在手术中灵活、实时、准确地定位病变,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保护了神经功能,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