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05-1006
探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急诊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即时复律时间、24h复律情况、72h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胺碘酮转复PSVT总有效率为93.33%,普罗帕酮为9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PSVT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2h PSVT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可作为急诊转复PSVT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急性心房颤动的复律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房颤动患者25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观察组应用胺碘酮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推注,15min推完,继之胺碘酮300mg加入5%葡萄糖射液44ml,予1mg/min的速度微泵泵人,6h后予0.5mg/min的速度微泵泵人,维持48h,复律成功后,口服胺碘酮维持;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7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推注,15min推完,继之予0.5—1mg/min的滴速维持48h,复律成功后,口服普罗帕酮维持。治疗前及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的51.59%(P〈0.05)。结论:与普罗帕酮治疗急性心房颤动的疗效相比,静脉应用胺碘酮复律的起效快、疗效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急诊SV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和对照组(心律平),每组各30例.观察组静脉应用胺碘酮急诊复率,对照组应用心律平急诊复律,观察二组复律成功率,评价安全性.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率为83.3%,心律平组为46.6%,胺碘酮组明显高于心律平组(P<0.01).胺碘酮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静脉注射过程中出现血压偏低,无需特殊处理,无心动过缓出现,无QT间期延长.心律平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即时疗效好,且较为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段伟民 《临床医学》2012,32(3):69-70
目的探讨急诊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普罗帕酮、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种药物有效转复、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胺碘酮复律时间长于普罗帕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普罗帕酮,有效转复率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52例中,5例因持续时间过长,并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收住院。其余皆在急诊复律成功,观查1 h~1 d无明显不适出院。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复律的关键之一。普罗帕酮较胺碘酮复律用时短,不良反应少。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起辅助复律,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5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为临床诊断,胺碘酮采取静脉应用,负荷量(150 mg)加维持量(1 mg/min),首次给药后15-20 min未复律者,再给予负荷量150 mg,负荷总量小于500 mg,2小时后进行疗效和副作用判断.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1小时内复律21例(37.5%),2小时内复律49例(87.5%),无效7例(12.5%);出现低血压3例(5.4%),恶心2例(3.6%),浅静脉炎1例(1.8%),均无需特殊处理.结论:胺碘酮静脉应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20例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首剂静脉注射150mg,10min注入。继之以0.5mg/min维持静脉泵入。15min未转复为窦性心律且心室率快者追加静脉注射150mg。结果:1例10min转复,17例7h后转复,2例10h后转复。用药期间,未见缓慢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衰加重、心绞痛加重及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曲东显 《临床医学》2013,33(10):50-51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9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n=19)及胺碘酮组(n=20)。伊布利特lmg于15min内静脉推注,如无效,15min后再给予1mg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于15min内静脉推注,如无效,15min后再给予75mg静脉推注。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心房颤动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伊布利特组与胺碘酮组分别有12例和6例在给药后0—90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63.15%和30.00%;伊布利特组与胺碘酮组分别有4例和7例在给药后90min~4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57.14%和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高于胺碘酮,时间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胺碘酮对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方法40例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20例。胺碘酮组术前3d开始胺碘酮200mg口服,3次/d,术后当天通过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600mg胺碘酮,能进食后改为胺碘酮200mg口服,3次/d;1周后改为200mg口服,2次/d;再1周后改为200mg口服,1次/d,一直维持。安慰剂组以安慰剂代替胺碘酮,服药时间和方法同胺碘酮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房颤转复率、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65%vs30%,P〈0.05)。随访6个月,胺碘酮组维持窦性心律明显优于安慰剂组(70%vs0,P〈0.05),而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安慰剂组缩短[(1.8±1.7)d vs(2.8±1.5)d,(11.3±2,4)d vs(13.4±3.2)d,P均〈0.05]。结论胺碘酮可以有效地将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房颤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缩短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在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快速心律失常分为胺碘酮组(32例)和心律平组(30例)。胺碘酮组用药方法:首剂负荷量150—300mg缓慢静注,维持量0.5-10mg/min,维持静点3d,静脉用药同时口服0.2gq8h。心律平组用药方法:首剂负荷量70mg静脉注射,若无效15min后重复70mg,最大累计量24h不大于240mg,次日1:2服0.2gq8h,观察两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转复到窦性心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总成功率81.25%(26/32)比心律平组转复总成功率60%(18/30)高,而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较心律平组低。结论胺碘酮静脉给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室性心动过速(VT)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急诊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分别为观察组(胺碘酮)、对照组(利多卡因),观察组静脉应用胺碘酮急诊复率,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急诊复律,观察两组复律成功率,评价安全性.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率为80.9%,利多卡因组为38.09%,胺碘酮组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P<0.01).胺碘酮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静脉注射过程中出现血压偏低,无需特殊处理,无心动过缓出现,无QT间期延长.利多卡因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儿童室性心动过速的即时疗效好,且较为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SVT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6例)和心律平组(30例)。分别静脉给予胺碘酮和心律平治疗后观察对SVT的转复有效率、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高于心律平组,心律平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胺碘酮组低于心律平组。结论胺碘酮虽然起效时间长,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的28例心脏病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20m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仍无效用微泵量静脉维持600μg/min,持续24h。结果:负荷量为150~300(206±42)mg,转复成功率85.7%,副作用发生率14.2%。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患者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8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首剂静注负荷剂量胺碘酮75~150mg,5min注入,继之以1,0—1.5mg/min维持静滴,若心律控制不满意,可间隔15—30min后,再给75~150mg的追加负荷剂量,24h总剂量600~900mg。结果 有效率87.5%,副反应5.3%。结论 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科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急诊科常用的4种治疗方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9年3月急诊科诊断的236例PSVT患者,应用不同方法:迷走神经刺激法(对照组),去乙酰毛花苷,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有效转复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有效转复率,迷走神经刺激法为17.86%,去乙酰毛花苷为56.45%,普罗帕酮为74.14%,胺碘酮为93.33%。三组药物复律与迷走神经刺激法复律存在明显差异(P〈0.05,P〈0.01)。胺碘酮复律高于去乙酰毛花苷(P〈0.01)和普罗帕酮(P〈0.01)。转复时间:迷走神经刺激法最短,胺碘酮最长,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复律时间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迷走神经刺激法3.57%,去乙酰毛花苷17.74%,普罗帕酮10.34%,胺碘酮13.33%。与迷走神经刺激方法比较:去乙酰毛花苷差异有显著性(0.01〈P〈0.05),胺碘酮、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律,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较高,去乙酰毛花苷次之,迷走神经刺激法最低。转复时间,迷走神经刺激法最短,胺碘酮最长。不良反应,短期应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不明显,去乙酰毛花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杨春  杨艳萍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38-1339,1342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86例CHF伴快速Af(心功能级Ⅱ~Ⅳ级)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毛花洋地黄甙组(B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首次剂量给予150mg胺碘酮缓慢静注,随后0.5-1.0rag/rain微量泵维持;B组首次剂量给予毛花洋地黄甙0.4mg或0.2mg缓慢静注,1h后无效者追加0.2mg。观察用药后12h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30、60、90min转复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组心电图表现:转复为窦性心律及基础心室率下降分别为17例(占39.53%)、24例(占55.81%),8例(占18.60%)、19例(占44.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Af比毛花洋地黄甙更加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不同年龄组快速型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护理。方法将46例新近发生快速型房颤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两组均10~15min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观察10min,末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10~15min静脉注射150mg,仍为房颤者则以0.5~1.0mg/min静脉滴注24h,转为窦性心律者则随时终止滴注。观察两组房颤转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46例患者在24h内均转为窦性心律。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不同年龄快速型房颤安全、有效,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转复剂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8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AVNR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总转复率、首次转复率、追加药物转复率、转复时间、转复前后血压变化及1年内复发次数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心律首次转复率分别为68.29%和82.93%,总转复率分别为80.49%和90.24%,两组患者首次转复率、总转复率、转复时间、血压变化和复发次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5%,高于观察组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AVNRT患者时的转复和预防复发效果相当,但使用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肝损害摘要如下。 1胺碘酮 男,93岁。因阵发心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胺碘酮持续静脉应用。首日负荷量为750mg,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诊应用盐酸关附甲素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50例和关附甲素5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关附甲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二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胺碘酮组和关附甲素组在1h内转复率分别为62.0%和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物后观察24h内胺碘酮组复发率9.68%(3/31),关附甲素组4.76%(2/42)。结论关附甲素可作为PSVT的一线治疗用药,疗效确切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迷走神经刺激法对于心律失常(主要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至2011年心内科及急诊科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26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使用单纯胺碘酮治疗、单纯迷走神经刺激治疗以及胺碘酮联合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心率转复的时间以及转复后的心率,同时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胺碘酮组转复率为77.3%,平均转复时间为(52.5±10.3)min;迷走神经组转复率为35.2%,平均转复时间为(11.5±4.7)min;联合组转复率为83.0%,平均转复时间为(23.5±6.2)min。联合组的转复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且平均转复时间较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胺碘酮组与联合组中房扑/颤、交界性、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室扑/颤的转复率较高,且显著高于迷走神经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迷走神经刺激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治疗具有转复效好、转复时间短的特点,此外其对室上性与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更好。对于其他方法无法控制的顽固性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尝试使用此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