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发生BPD及BPD程度将72名早产儿分为3组:非BPD组(n=44)、轻度BPD组(n=15)、中度BPD组(n=13),采用体积描记术测定各组生后7 d、14 d及28 d的肺功能。结果 3组早产儿公斤体重潮气量(TV/kg)、功能残气量(FRC)、达峰时间比(% T-PF)、达峰容积比(% V-PF)在生后7 d、14 d及28 d均逐渐升高,而公斤体重气道阻力(Reff/kg)及呼吸频率(RR)则逐渐下降(P < 0.05);轻度及中度BPD组在生后7 d、14 d、28 d的TV/kg、FRC、% T-PF、% V-PF均低于非BPD组,而Reff/kg及RR则高于非BPD组(P < 0.05);中度BPD组在生后7 d的气道阻力(Reff)、Reff/kg、公斤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高于轻度BPD组(P < 0.05)。结论 BPD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肺功能受损;体积描记肺功能监测有助于评估BPD患儿在新生儿期的肺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森迪斯公司2600型肺功能检测仪对毛支组患儿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潮气量(VT)、呼吸频率(BF)、TPEF/TE、VPEF/VE、呼出50%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与潮气呼气峰值流速之比(50/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与潮气呼气峰值流速之比(25/PF)等参数的检测,并描记潮气流速容量环。结果:毛支组治疗前、后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T、TPEF/TE、VPEF/VE、25/PF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后的潮气流速容量环形态也有明显不同。结论:潮气流速容量环及TPEF/TE、VPEF/VE、50PF、25/PF可反映毛支患儿气道阻塞情况,并可作为判断小婴儿肺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该研究探讨1~48月健康婴幼儿肺功能的各项指标。方法:将295名1~48月的健康婴幼儿分成7组:1~2月、3~4月、5~7月、8~12月、13~24月、25~36月、37~48月组。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型儿童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值,以潮气流速容量曲线部分替代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检测反映部分通气功能指标;被动呼气流速容量技术,测定呼吸系统阻力和顺应性;以及开放式氮气洗出法测定功能残气量。结果:呼吸频率(RR)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潮气量(TV)随年龄而增加。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呼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呼出气量/潮气量(%V-PF)、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在各年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在1~12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13~48月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潮气呼气峰流速/潮气量(PF/Ve) 1~12月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13~48月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总气道阻力(Rrs)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Crs/kg在1~12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13~48月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功能残气量(FRC)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加(P<0.01),而FRC/kg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实验各项数据能寻求到一定的规律,可以为观察呼吸系统疾患时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婴儿期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2010 年 7 月至 2013 年 7 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6周、无明显影响肺功能疾病的SGA为SGA组;出生体重与SGA组匹配的AGA为AGA组。两组均于纠正胎龄12月龄随访时行潮气呼吸和功能残气量检测,比较两组肺功能参数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GA组影响小气道功能的因素。结果 SGA 组 20 例(男 12 例,女 8 例),AGA 组 30 例(男 17 例,女 13 例)进入分析。两组在出生体重和身长,机械通气天数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 组胎龄和用氧天数高于 AGA 组,SGA组随访时体重和身长均低于 AGA 组(P<0.05)。①在纠正胎龄12 月龄随访时两组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公斤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呼气达峰时间、呼气达峰容积、呼气达峰时间比、呼气达峰容积比,75%、50%和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SGA 组均低于 AGA 组(P<0.05)。②两组NICU出院至肺功能检测期间下呼吸道感染≥3次的比例,SGA组为90%(18/20),AGA组为5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SGA组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与检测肺功能随访时身长、体重呈正相关,与吸氧天数呈负相关。结论 SGA 婴儿期肺容积参数与出生体重相近的AGA相近,但气道阻力高于AGA,可能与SGA生后肺发育迟缓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早产儿的远期肺功能。 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胎龄≤ 32周、出生体重≤ 1 500 g的BPD早产儿为BPD组,以同期住院非BPD早产儿按1∶1匹配为对照组,于纠正年龄1岁和2岁时召回随访,行体积描记(体描)肺功能检测,分析早产儿BPD及不同严重度BPD在纠正年龄1岁和2岁时肺功能状况。 结果 149例BPD早产儿和与之匹配的149例非BPD早产儿进入文本分析,1岁和2岁时召回随访,BPD组37例(轻中度22例,重度15例)和25例(轻中度15例,重度10例),非BPD组33例和10例。在纠正年龄1岁及2岁时,BPD组公斤体重残气量(FRCp/kg)、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肺内剩余25%潮气量时潮气呼气流速(TEF25)显著低于非BPD组,公斤体重有效气道阻力(Reff/kg)显著高于非BPD组。在纠正年龄1岁时,重度BPD亚组FRCp/kg 、TPTEF/TE显著低于轻中度BPD亚组, Reff/kg显著高于轻中度BPD亚组;在纠正年龄2岁时,重度BPD亚组VPTEF/VE显著低于轻中度BPD亚组,Reff/kg显著高于轻中度BPD亚组。 结论 BPD早产儿存在功能残气量降低及小气道阻塞,以重度BPD患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急性发作的婴幼儿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客观评价该药对低龄儿童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 将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49名婴幼儿按年龄分为1~3岁幼儿(32例)和<1岁婴儿(17例)两组,予0.5%硫酸沙丁胺醇0.25ml/次,驱动式压缩泵雾化吸入,在治疗前及后30min分别检查其肺功能,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检查,采用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潮气量(%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蜂流速(25/PF)和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参数反映大小气道阻力情况.结果 在幼儿组和婴儿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V-PF、25/PF和ME/NI降低,显示大小气道阻力增高,治疗后幼儿组肺功能各指标均有所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婴儿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予雾化吸人硫酸沙丁胺醇后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对婴儿治疗的关键是结合有效的抗炎和积极的祛痰.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1~3岁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岁MP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1~2岁和~3岁组。采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抗体MP IgM的浓度,滴度≥1∶160为阳性,提示MP现症感染。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幼儿肺功能仪测定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并以120名1~3岁(1~2岁组62例,~3岁组58例)健康儿童的肺功能数据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研究期间77例MP肺炎患儿入组,1~2岁43例、~3岁34例。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潮气呼吸流速 容量(TBFV)环形态特点均表现为TBFV环变窄,呼气曲线升支陡、高峰提前、峰值增高,降支凹陷;1~2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吸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到达PTEF时的呼出气量/潮气量(%V 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PTEF(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和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Ti/Tt、%V PF和25/P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的临床表现与其肺功能检测的结果较吻合。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咳痰分别为22例(51.2%)和9例(26.5%),肺部闻及湿啰音分别为19例(44.2%)和8例(23.5%),胸部X线检查见斑片状影分别为36例(83.7%)和14例(4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发热、喘息或呼吸困难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功能检测是监测幼儿MP肺炎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的较理想方法。1~2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较大,呈现大、小气道阻力增高,FRC/kg和Crs/kg下降,RR增加;而~3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相对较小,仅呈现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功能的疗效影响。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氨溴特罗口服液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的形态改变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TBFV环均变窄,呼气曲线升枝陡峭,高峰提前,降枝呈波谷样凹陷;治疗后明显好转。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主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比较:呼吸频率(RR)、呼气峰流速(PEF)、呼吸系统阻力(Rrs)、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均降低(P<0.05或P<0.01);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呼气达峰时间(T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气达峰容积(VPTEF)、达峰容积比(PFV)、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均增加(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反映大小气道阻塞主要指标PFV、25/PF、ME/MI及肺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剖宫产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剖宫产儿与阴道分娩儿肺功能的差异。为足月新生儿早期肺功能提供参考数值。方法 研究对象:剖宫产儿144例,阴道分娩儿116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小时内、第12—24小时内(第1天)、第3天、第5天的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主要参数为: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kg),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TPEF),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VPEF),达峰容积比(VPEF/VE),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PTEF),25%,50%或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TEF50%,TEF75%)。结果 在1h内剖宫产组潮气量较自然分娩组小,每分通气量较小(P〈0.05),达峰时间比和达峰客积比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而呼吸频率、吸呼比、达峰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3、5d剖宫产组较自然分娩组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中:第1h组呼吸频率较第1天组增快,潮气量较第1天组缩小,而每分通气量较第1天组增大。而吸呼比、达峰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组与第3天组、第3天组与第5天组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儿1h内存在较阴道分娩儿更明显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大气道的阻塞。这一改变在12h内可以自限。潮气呼吸肺功能可作为新生儿呼吸监护重要的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肺炎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肺功能检查已用于新生儿肺部疾患的诊治,但目前大多数检查方法都局限于机械呼吸的新生儿,为了解新生儿肺炎治疗时肺功能指标变化,我们采用无创伤性的肺功能仪对40例新生儿肺炎及2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分析,测定功能残气量,有效气道阻力测定,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鼾症患儿的潮气呼吸分析、呼吸力学指标的改变,探讨其对婴幼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价值。方法鼾症患儿48例按有无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分2组,采用MS-BABY—BODY测定,并与5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主要测定指标:达峰容量比(VPT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比(TI/tE)、吸气时间分数(TI/rtot)、50%潮气量时吸气流量与潮气量比(TIF如/VT)、平均吸气流速(VT/TI)、功能残气量(FRCp)、呼吸道阻力(Reff)。结果Ⅰ、Ⅱ组TI/Tt0t、50%潮气量时呼气流量与吸气流量比(TEF50/TIF50)、FRCp、Reff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VT/TI、TIF50/VT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均〈0.01)。Ⅰ组部分有呼吸暂停、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吸气流速减低、吸气环异常等改变。结论肺功能测定反映鼾症患儿的呼吸气流、呼吸力学变化及程度,VPEF/VE、tPTEF/tE、TI/tE、TI/Ttot、VT/TI可作为上呼吸道阻塞的判断指标,结合呼吸暂停及Sp(O2)下降等,对婴幼儿OSAHS诊断及病变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患儿肺功能差异。方法选择57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47例BO患儿,应用Master Screen Paed型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参数包括呼吸频率(RR)、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吸气中期流速比值(TEF50/TIF50)。单阻断法测定每千克体质量呼吸系统顺应性(CrsSO/kg)和呼吸系统阻力(Rrs)。结果支气管哮喘和BO患儿VT/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患儿RR、Rrs显著高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O患儿TI/TE、TPTEF/TE、VPEF/VE、TEF50/TIF50、CrsSO/kg显著低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比较,BO患儿呼吸系统阻力显著增高,小气道阻塞程度显著加重,呼吸系统顺应性相对减低,应用婴幼儿肺功能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鉴别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BO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策略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代谢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出生体重〈1500g、无先天消化道畸形、住院2周以上、存活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2009-2010年为A组,2011-2012年为B组。比较两组出生时一般情况、肠内外营养摄入、体格增长及血生化指标。结果与A组(118例)相比,B组(130例)早产儿应用氨基酸、脂肪乳剂更早[氨基酸:21.0(17.0,31.5)h比28.0(22.5,41.8)h,脂肪乳:40.0(28.0,46.0)h比45.0(30.0,75.8)h],起始剂量更高[氨基酸:(1.21±0.40)g/(kg·d)比(1.07±0.33)g/(kg·d),脂肪乳:(0.86±0.35)g/(kg·d)比(0.66±0.24)g/(kg·d)],热卡达到120kcal/(kg·d)时间更短[(24.9±9.2)天比(28.4±9.9)天],开奶时间更早[48.0(36.0,71.5)h比56.5(37.0,88.0)h],禁食时间缩短[4.5(2.5,7.5)天比5.0(2.9,8.0)天],体重增长速度更快[(17.04-3.7)g/(kg·d)比(14.54-4.6)g/(kg·d)],出院时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降低(59.2%比82.2%),体重最大下降值减少[70.0(40.0,110.0)g比80.0(50.0,117.5)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症、医院感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氧疗及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更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减少宫外生长迟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以及氧疗、机械通气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气管和食管间存在异常沟通的瘘道称为气管食管瘘(TEF)。儿童绝大部分为先天原发性, 常合并食管闭锁(EA),少部分为后天获得性。TEF是儿科疑难少见病之一, 一直以来是临床诊疗的难点。现代儿科支气管镜呼吸介入技术的发展, 为该疾病的诊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气管和食管间存在异常沟通的瘘道称为气管食管瘘(TEF)。儿童绝大部分为先天原发性, 常合并食管闭锁(EA),少部分为后天获得性。TEF是儿科疑难少见病之一, 一直以来是临床诊疗的难点。现代儿科支气管镜呼吸介入技术的发展, 为该疾病的诊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山东省中东部地区晚期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病例的分布情况及其病死率的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临床诊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山东全省乃至全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原则选取山东省中东部地区7所医院内NICU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诊断为呼吸衰竭的晚期早产儿216例.分析患儿的基本资料、原发疾病、临床诊疗方法、结局、病死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1)共收回调查问卷216份,男女比例为1.3∶1,发生呼吸衰竭的病因各地区不尽相同.(2)平均出生体重为(2660&#177;686)g,最小体重1 900 g,最大体重3 600 g.合并先天畸形38例,其中6例合并2种以上畸形.先天畸形中,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16例.孕母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32岁;分娩方式中经阴顺产和剖宫产例数相当,分别为110例和106例.孕母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137例.(3)患儿主要原发疾病为呼吸窘迫综合征112例、肺部感染和败血症52例.常见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败血症23例,动脉导管未闭89例,重要脏器出血7例.(4)不同胎龄呼吸衰竭晚期早产儿病死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7.148,P=0.000),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5)影响病死率的因素中,合并先天畸形[OR=2.063,95%CI (1.297,3.264)]、低出生体重[OR=4.335,95%CI(1.636,11.497)]、重要脏器出血[OR =4.598,95% CI(1.370,14.925)]、单用常频机械通气[OR =0.531,95%CI(0.314,0.902)]的呼吸衰竭晚期早产儿死亡风险高.结论 目前山东省中东部地区因各种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发生率较低,原发疾病主要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和重度室息.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治疗时间更长,多种治疗手段的应用显著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喘息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硕  刘传合  宋欣  赵京  陈育智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83-485,511
目的观察婴幼儿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结果,探讨不同喘息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的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婴幼儿哮喘患儿63例,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52例及正常对照组婴幼儿51例,于镇静后进行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TBFV),主要参数有: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并对哮喘患儿经正规治疗1~3个月后的缓解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治疗5~9d病情恢复后进行复查,观察其改善情况。结果哮喘组的潮气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他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毛支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吸呼比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VT/kg、Ti、Te、TPTEF/Te和VPEF/Ve明显降低、RR增加。哮喘组与毛支组比较发现,毛支组的RR较哮喘组明显增快;而哮喘组的潮气量高于毛支组,更接近于正常,其呼气时间较毛支组更长,吸呼比、达峰时间比和达峰容积比较毛支组降低更明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毛支组经5~9d住院治疗后,VT/kg、RR明显改善,而哮喘组患儿1~3个月治疗缓解期后复查TPTEF/Te和VPEF/Ve显著上升。但两组的TPTEF/Te和VPEF/Ve与对照组比较仍存在很大差距,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能够反映出婴幼儿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特征,可成为呼吸道疾病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