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骺板损伤早闭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骺板是儿童骨骼所特有的结构,它是骨骺与干骺端间生长活跃的软骨区,呈波浪状薄板样,具有纵向和横向生长的功能。其损伤会导致儿童长管状骨骨骺与干骺端之间形成骨性连接即骨桥,使骺板全部或部分提前闭合,造成肢体短缩和(或)成角畸形。近年来,由于对其病理、诊断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关节镜、显微外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治疗方面已相继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其作一综述。骨折、感染、肿瘤、辐射等因素均会导致骺板的损伤。而骺板损伤所致早闭往往在受累肢体出现成角畸形或短缩时才被发现。根据X线平片上骨桥位于骺板的部位…  相似文献   

2.
骺板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骺软骨板是儿童期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组织,有骨骼生长的功能,随着骨骼的发育成熟而与原始骨化中心融合,骨骼长度的增长是骺软骨板增殖发育的结果。骨折、感染等损伤可以导致儿童长管状骨骨骺与干骺端之间形成骨性连接即骨桥,使骺板全部或部分提前闭合,造成肢体短缩和/或成角畸形,相应关节功能受损,且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畸形会逐渐加重。16岁以下的儿童中骨骺损伤占长骨骨折的6%~30%,骨骺损伤好发年龄:男孩为9~12岁,女孩为8~11岁。儿童骨骺损伤各部位的发生率犤1犦:桡骨远端(28.0%)、指骨(25.8%)、胫骨远端(9.4%)、趾骨(7.1%)、肱…  相似文献   

3.
儿童骺板损伤非常常见,骨折、感染、恶性肿瘤或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均可导致,损伤后易引起生长阻滞、成角或旋转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骨桥切除术结合相应材料填充的治疗方法成功率低。采用软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骺板软骨成为治疗儿童骺板损伤新的研究方向。因此,现主要从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组织...  相似文献   

4.
骺板骨桥切除后骺板恢复开放的X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儿童骺板骨桥切除术后4年以上者骺板恢复纵向生长的时间、速率及骨骺和干骺端的变化。方法 采取临床和系列X线片观察和测量的方法,并与健侧对比,计算手术侧骺板年生长率、骨骺和干骺端的变化。结果 本组4例平均随诊5.2年。术后3例骺板恢复开放,从测量骺板线与骨桥切除后填塞脂肪的骨孔向干骺端移位的距离,发现肢体多在术后4 ̄6个月开始恢复生长,患肢比健肢年平均短缩约0.2cm,其生长速率可达到正常侧  相似文献   

5.
人体骨骼的骺板(epiphyseal plate),即软骨生长板(growth plate)是位于长骨骺与干骺端之间,以及椎间盘与椎体间的一层具有纵向生长能力的透明软骨,人体发育过程中长骨和椎体的生长均需通过骺板的软骨内骨化来完成.骺板从骨骺端到骨干可依次分为四个区:静止区、增殖区、肥大区和成骨区.其中静止区中软骨细胞进入增殖区,这里的细胞形态扁平,分裂活跃,以纵向分裂为主,形成典型的柱状排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应用骺板组织工程治疗骺板损伤的新方法.方法 将骺板软骨细胞与可降解多孔丝素材料复合,植入骺板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同时设单纯植入可降解多孔丝素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组织学Mason三色染色、细胞学BrdU细胞示踪技术、影像学X线检测等方法,观察骺板修复、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情况.结果 通过Masson三色染色我们发现:骺板软骨细胞复合可降解多孔丝素材料组(SF+ cell)存在一定的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骺板损伤处发现类似正常的柱状排列细胞;单纯植入可降解多孔丝素材料组(SF)存在明显的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骺板损伤处发现松散的柱状排列细胞;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骺板损伤处未见柱状排列细胞.通过X线检测我们发现:三组短缩畸形分别为(3.24±0.58)%、(6.32±0.37)%和(8.47±0.51)%.三组成角畸形分别为(4.89±1.27)°、(10.67±1.58)°和(18.44±2.65)°.其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的程度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001,P<0.01).结论 骺板组织工程方法治疗骺板损伤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骺板软骨细胞复合可降解多孔丝素材料组的疗效优于单纯植入可降解多孔丝素材料组.  相似文献   

7.
介绍骨桥切除的手术方法及3例术后随访结果。2例骺板骨桥位于股骨远端,另1例位于胫骨远端,均为中心型骨桥,并以肢体短缩为主要畸形。手术采取Peterson所描述的方法,在电视X线透视下,通过干骺端应用微型电动骨钻作一骨隧道,逐渐磨除骺板骨桥,然后用自体脂肪填塞,以防止新骨形成。术后平均随访18.6个月,X线片显示骺板仍保持开放,成角畸形也获得明显矫正,受累侧骺板继续生长。其中1例左股骨远端骺板骨桥,术后20个月又增长1.8cm。结果表明,骨桥切除是治疗骺板部分闭合的有效方法,适用于骨桥面积小于受累骺板的50%,其年龄距生理性能板闭合尚有2~3年的儿童。  相似文献   

8.
儿童肘关节结构复杂,肱骨远端有滑车、小头、内上髁和外上髁骨骺,及桡骨头和尺骨鹰嘴骨骺等。骺(板)是软骨结构,平片不能直接显示;有些骨骺出现时间晚,如肱骨滑车骨骺多数在9~11岁时出现,这些都增加了儿童肘关节损伤X线平片诊断的困难。有时仅依据平片不能准确判断损伤情况,尤其是X线平片对骺(板)软骨受累、关节软骨是否中断及移位等情况不能清楚显示而影响治疗方法的确定,即如果损伤累及关节面并有移位时,需手术治疗,否则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组织工程骺板软骨修复兔骺板缺损,防止肢体畸形发生.方法 取2周龄兔骺板软骨细胞,体外复合牛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后植入4周龄兔右侧股骨远端骺板缺损处,左侧仅造成缺损,无填充物,作为自身空白对照.于每周行X线检查,4、8、12、16周时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X线显示移植侧股骨畸形明显比对侧轻,骺板缺损处未见明显骨桥生成,被结构紊乱的软骨组织填充,具有一定的生长能力.空白对照侧骨桥形成,骺板早闭.组织学显示移植侧骺板较窄,排列紊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移植处染色阳性.结论 组织工程方法培养出骺板软骨不仅可以阻止骨桥产生,还具有一定的生长能力,有望成为治疗骺板早闭的一种合适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儿童长骨末端的骺板提供骨骼的纵向生长,骺板的各种损伤可导致骨桥的形成,进而导致肢体缩短和成角畸形。本文首先阐述了儿童骺板及骺板损伤的特点,然后对骺板骨桥的主要发生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骺部分早闭再开放自体骺软骨充填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骺开放自体骺软骨移植填充治疗儿童骺早闭的手术技术并评价其疗效,两例分别为胫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骺早闭患儿,其闭合范围〈50%,行骺开放及自体髂骨骺软骨填充治疗。分别随访10个月和14个月,结果纵向生长能力恢复,成角畸形部分矫正,表明生长期儿童行骺开放和自体骺软骨移植不但可防止骨桥形成,而且可恢复纵向生长能力,并矫正成角畸形。  相似文献   

12.
不同直径骺板贯穿伤对骺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克氏针造成骺板贯穿伤对骺板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用封闭群系日本大耳兔 4 8只 ,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 ,每组 2 4只 ,采用直径分别为 1.5mm和 3 .5mm的克氏针纵形贯穿兔股骨远端骺板中心 ,于术后 1、3、6及 12周处死实验兔。测量骺板受损面积百分率 ,并从大体、组织学方面观察骺板发育情况。结果  1.5mm和 3 .5mm组骺板损伤面积百分率分别为( 1.69± 0 .0 9) %和 ( 9.13± 0 .2 0 ) %。术后 12周 3 .5mm组实验侧股骨较对照侧短缩( 2 .0 8± 0 .4 6)mm(P <0 .0 1) ,而 1.5mm组未出现骨生长抑制。组织学观察发现术后 3周骨桥初步形成 ,术后 12周骨桥成熟 ,3 .5mm组骨桥周边区域骺板增殖细胞层明显变薄。 1.5mm组未发现骺板生长阻滞。结论 克氏针造成骺板贯穿伤与骺板受损面积有关 ,超过骺板表面积约 9.0 %就可能导致骨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分期矫正青少年股骨远端骨骺损伤所致成角和短缩畸形的方法,并总结近3年来这方面的治疗结果。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分期矫正治疗(即先做股骨髁上截骨矫形,矫正股骨远端成角畸形,同时做股骨远端全骺板阻滞,待截骨完全愈合、双下肢不等长逾4em时再做股骨中段截骨延长)的1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12例患儿中,11例获满意随访。11例患儿截骨端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9个月,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畸形复发。12例患儿中,5例完成一轮成角和短缩治疗周期,4例不需做延长治疗,3例未及做延长治疗。5例二期延长病例中,3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其外固定指数(EFI)平均为每厘米1.5个月;2例后期改换钢板内固定。2例发生针道感染。结论分期矫正成角和短缩作为股骨远端骨骺损伤所致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及时矫正股骨下端成角畸形,有利于保护膝关节功能,缺点在于需反复多次手术。对于治疗初期成角畸形明显,而下肢短缩不足4cm的生长期患儿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4.
儿童骨骼的正常生长依赖基因、激素和生物力学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它们调节或调控骺板生长,保持儿童期间骨骼的持续生长,并在不同年龄阶段形成与儿童年龄相适应的正常解剖轴线和机械力线[1-3].然而,在相当漫长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下肢骨骼的生长往往面临着创伤、感染,以及一些代谢疾病的威胁或侵扰,可能产生短缩、成角、旋转畸形,从而改变了下肢解剖轴线和机械力线,抑或双下肢不等长,导致步态异常、关节疼痛,甚至妨碍患儿的负重行[4-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吸收聚消旋乳酸棒(poly-D,L-lactide acid,PDLLA)垂直骺板植入对幼兔股骨远端骺板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封闭群系5周龄日本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两组:1.0mm、2.0 mm组,每组12只.在幼兔右侧殴骨远端跨骺板中心分别垂直植入直径为1.0 mm、2.0 mm的PDLLA棒;左侧作为对照,只作膝关节切开,不钻孔,不植入.电脑计算骺板损伤面积,术后6、12、24周处死动物.通过测量双侧股骨长度、双侧膝关节外翻角、组织病理学、骨骺磨片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PDLLA棒对骺板生长的影响.结果 1.0 mm、2.0 mm的PDLLA棒垂直植入所造成的骺板损伤分别占骺板面积的(1.39±0.09)%、(3.33±0.92)%;术后6、12、24周各组内实验侧和对照侧相比,双侧股骨长度、外翻畸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可吸收聚消旋乳酸棒垂直骺板植入不会对兔骺板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儿童创伤性骺板及骨骺损伤的多排螺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骺板及骨骺损伤的多排螺旋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X线平片或CT检查可疑骨骺损伤的33例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d至14岁,中位年龄7岁,男14例,女19例,病史为1h至3个月。分别行x线平片及CT检查,分析其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33例患儿共29处骺板受累,其中2例为双骨干骺端骨折,6例经多排螺旋CT证实排除骺板骨折,9例X线平片未发现骨骺损伤而多排螺旋CT发现骺板骨折。骨折位于肱骨远端8例,肱骨近端1例,桡骨近端2例,桡骨远端3例,股骨远端2例,胫骨近端1例,胫骨远端8例,腓骨远端1例,指骨2例,趾骨1例。按Salter—Harris分型,Ⅰ型2例(6.9%),Ⅱ型19例(65.5%),Ⅲ型4例(13.8%),Ⅳ型4例(13.8%)。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了解骨骺受累情况,直观观察骨骺移位以及关节内情况,及时提示临床进行相应处理,对病变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体组织工程生长板在治疗生长板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自3周龄兔骼嵴处切取部分骼骨生长板软骨经机械剪切和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培养生长板软骨细胞,体外扩增后接种到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HM)上,混合培养一周后,植入兔自体右侧胫骨上端内侧生长板缺损处(A组),分别设单纯DBM植入(B组)及单纯破坏即生长板破坏后无任何植入物(C组)作为对照组,左侧胫骨不作处理。术后动态X线摄片测量下肢短缩及成角畸形改变,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自体组织工程生长板在体内的转归。结果 术后第2周三组右侧胫骨均出现轻度畸形,A、B组较C组为轻,但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此后B、C组兔右侧胫骨出现渐进性严重短缩及成角畸形,而A组右侧胫骨畸形则无明显加重,各时间点A组胫骨成角及缩短畸形与B、C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6周时组织切片显示,A组损伤区基本恢复正常生长板结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而B、C组损伤区则由新生骨组织修复。结论 自体组织工程生长板植入可有效防止急性生长板损伤后肢体畸形的发生,植入的组织工程生长板可产生柱状排列的结构,细胞可表达Ⅱ型胶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组织工程骺板软骨修复兔骺板缺损,防止肢体畸形发生.方法 取2周龄兔骺板软骨细胞,体外复合牛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后植入4周龄兔右侧股骨远端骺板缺损处,左侧仅造成缺损,无填充物,作为自身空白对照.于每周行X线检查,4、8、12、16周时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X线显示移植侧股骨畸形明显比对侧轻,骺板缺损处未见明显骨桥生成,被结构紊乱的软骨组织填充,具有一定的生长能力.空白对照侧骨桥形成,骺板早闭.组织学显示移植侧骺板较窄,排列紊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移植处染色阳性.结论 组织工程方法培养出骺板软骨不仅可以阻止骨桥产生,还具有一定的生长能力,有望成为治疗骺板早闭的一种合适的材料.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the feasibility of 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 as a scaffold for epiphyseal chondrocytes to form tissue engineering growth pl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tial growth plate injury. Methods We collected and cultured the epiphyseal plate chondrocytes from 2 weeks old rabbit in vitro, seeded in 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 to form a complex. It was then transferred to the rabbit right distal femur which was subjected to growth plate injury. The left femur was subjected to the same injury without further treatment (control). The femur recovery was monitored with weekly X-ray. The morphology was studied with hematoxylin- eosin stai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right femur recover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left radiologically. Hist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growth defects were filled with cartilaginous tissue, which has a similar structure as natural epiphyseal plate . On the left side (control), the epiphyseal defect was filled with bone bridge and epiphyseal plate growth was arrestted. Conclusions Epiphyseal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prevents bone bridge generation and also has some growth potential. It may be a suitable treatment materials for repairing the epiphyseal plate defect  相似文献   

19.
不同自体移植物防止骺板损伤后骨桥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在骺板损伤后分别将自体脂肪,游离骺板,带肌瓣骺板作为移植物来防止骨桥形成,减小畸形发生的效果。方法:将32只未成熟家兔随机分为4组,以A、B、C、D组表示,将A-D组家兔左股骨近端外侧骺板造成人为缺损,A组缺损旷置,B、C、D组分别以自体脂肪,游离腓骨骺板,带肌瓣腓骨骺板作为移植物填塞缺损。术后12周处死,双下肢拍X线片和CT扫描。并对胫骨缺损处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只有D组(带肌瓣骺板作为移植物组)家兔发生的胫骨畸形较轻,与A组(缺损旷置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自体脂肪作为移植物不能完全避免骨桥的发生;带肌瓣骺板移植较游离骺板易于存活,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损伤后骺板具有一定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外展推移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内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转子间外展推移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内翻的远期疗效。方法:用转子间外展推移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内翻20例(27髋),平均随访14年。结果:所有股骨头骺板早期闭合,大转子上移,大部分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球形适应改变,肢体短缩。结论:手术可以使股骨头骺板处在正常位置上,但不能使股骨头骺板内部异常生长得到控制。股骨头骺板的早期闭合是骺板损伤后修复的结局,它维持头干角的稳定并引发周围形态的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