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急救治疗组39例,急救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传统纠正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呼吸机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则加用简易呼吸气囊进行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治疗组RR和S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创机械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抢救治疗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时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急性左心衰住院精神病患者38例随机分成度冷丁组(n=20)和丙泊酚组(n=18),机械通气治疗期分别间断静脉注射度冷丁50—100mg及持续静滴丙泊酚(0.5—1.0)mg/(kg·h);比较两组镇静效果达Ramsay分级Ⅲ-Ⅳ级时间、生命体征、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与度冷丁组相比,丙泊酚组的心脏指数(CI)显著升高,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外周血管阻力(SVR)明显下降,P均〈0.05,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时使用丙泊酚镇静效果较度冷丁好。  相似文献   

3.
有创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竭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3例常规治疗无效而加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和治疗前后病情情况。结果:机械通气后2h患者pH值、PO2、PCO2、SPO2、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各项监测指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P〈0.01)。23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24~96h内成功撤机,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口唇发绀、肺部湿罗音明显减少,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86.9%(20/23);3例患者撤机后死亡,其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为心源性休克死亡,病死率13.1%(3/23)。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是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传统纠正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呼吸机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则加用简易呼吸气囊进行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治疗组RR和SaO2 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 < 0.05).结论:无创机械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抢救效果优于简易呼吸气囊.  相似文献   

5.
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加强对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07年2月应用NIV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81.5±8.6)岁。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喘呜、呼吸、心率、血气分析、心功能分级变化及有效率;第二部分:根据开始使用NIV时间,分为早期应用NIV组(A组,n=17)及非早期应用NIV组(B组,n=15),比较两组病情好转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有效率、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30例存活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改善,由原来的心功能Ⅳ上升为Ⅰ-Ⅱ级,呼吸及心率显著性减慢,SaO2和PaO2显著性增加,原有PaC02增高者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率87.5%,插管率12.5%,死亡率6.3%。与B组比较,A组的病情好转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减少(P〈0.01),全部治愈,无插管及死亡;B组11例治愈,插管4例,死亡2例。结论NIV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所致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早期应用NIV可提高治愈,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6.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PAP组和对照组),BiP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结果BiPAP组治疗后,有效率97.3%。3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缓解症状,可作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何桂香  张慧 《现代护理》2005,11(7):546-547
目的 探讨老年重度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26例老年重度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监测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的动脉血气在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1),同时各项生命体征改善。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度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难治性左心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慕仪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405-2406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急性难治性左心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急性难治性左心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2),治疗组在传统纠正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气分析(pH、SpO2、PaCO2、PaO2)及临床表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改善快,治疗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气分析(pH、SpO2、PaCO2、PaO2)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BiPAP呼吸机对急性难治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47-2648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行急诊抢救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入院后均立即施以常规基础治疗,参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抢救的临床效果。经通气结束后,两组HR、RR、SaO_2、PaO_2、PaCO_2、BNP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急性左心衰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同时加用无创性经面罩机械通气(NIV)治疗,观察无创通气(NIV)前后患者呼吸指标、肺气体交换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均能耐受NIV治疗,无一例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明显下降(P〈0.05)。与NIV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动脉血中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明显改善,HR与MAP明显减慢(P〈0.05)。结论:经面罩NIV治疗急性左心衰时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简称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非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非COPD所致呼吸衰竭25例为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后予脱机拔除气管插管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同样病情病例24例作为常规通气组,采用有创通气直至撤机拔管。观察2组病例的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撤机成功例数、住院死亡例数、住院费用等。结果:序贯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治疗前基础情况匹配良好(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均能显著改善(P〉0.05),与常规通气组比较,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显著缩短[(5.58±2.55)d比(16.67±4.99)d,P〈0.001]、VAP发生例数显著减少(3例比10例,P=0.025)、死亡例数显著减少(4例比12例,P=0.016)、住院总费用显著降低[(26 281±10 672)元比(32 446±9 435)元,P=0.038]。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非COPD所致呼吸衰竭也能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肺间质纤维化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  方法  54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无创通气组(21例)和有创通气组(33例), 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 计算两组患者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 h后氧合均得到明显改善(P < 0.01)。无创通气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3.8%, 明显少于有创通气组的51.5%(P=0.043);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90.5%和93.9%,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无创通气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1±11.7)d, 明显少于有创通气组的(19.4±15.8)d(P=0.008)。  结论  对于肺间质纤维化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通气均难以改善预后, 但无创正压通气因并发症较少且住院时间短, 可尝试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IMV)-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序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125例SAP所致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65例)采用IMV—BiPAP序贯治疗,对照组(n=60例)仅采用IMV治疗。比较两组出现“ARDS控制窗”时的情况,序贯治疗组拔管前和无创通气12h后生命体征变化,两组撤机后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出现“ARDS控制窗”时,在出现时间、平均气道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02)及吸入氧浓度(FiO2)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序贯治疗组患者在拔管前和无创通气12h后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IMV—BiPAP序贯治疗SAP所致ARDS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与单纯有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8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治疗72h后改为无创通气)和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各40例,连续治疗6d后比较两组氧动力学指标、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例数。结果:治疗组氧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发生VAP例数、重新插管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有仓0、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较单纯的有创机械通气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序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7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有创与无创BiPAP序贯治疗组(A组)38例和常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组(B组)38例。所有患者均按ARDS常规治疗,尽早气管插管行SIMV,当"ARDS控制窗"出现时,A组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鼻面罩无创BiPAP序贯治疗,B组继续SIMV治疗,以SIMV+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撤机。结果:2组患者"ARDS控制窗"出现时间、生命体征的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有创通气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均减少,入住ICU时间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病死率均降低(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BiPAP序贯治疗ARDS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VAP例数分别为3例(9.6%)和15例(51.7%),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9±2.8)d和(18.6±3.5)d,住院时间分别为(16.3±3.7)d和(25.3±3.8)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与有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伴不同程度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41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无创通气(NPPV)组和有创通气组,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两组血气中pH,PaCO2和 PaO2治疗前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通气后3 h、24 h,两组在pH和PaO2无统计学意义,而在PaCO2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NPPV组的VAP发生率低于有创组(P < 0.05).结论: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伴不同程度昏迷患者应用NPPV有较好疗效,意识障碍可能不是NPPV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气管切开(气切)时机对重型脑外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行气切的需长时间机械通气(Mv)且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小于9分的重型脑外伤患者167例。依据经口插管MV时间将患者分成两组,≤7d行PDT的患者81例为早期气切组(ET),〉7d行PDT的患者86例为晚期气切组(LT),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础特征、口插管MV时间、PDT时间、PDT后MV时间、总MV时间,PDT后住ICU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GCS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和开颅手术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105)。ET组显著缩短了口插管MV时间与PDT时间[(5.16±1.33)VS.(11.64±4.25)d,P=0.0001以及PDT后MV时间(中位数:15.0VS.17.0d,P=0.028)和总MV时间(中位数:18.0VS.26.0d,P=0.037),同样缩短了PDT后住ICU时间(中位数:16.0VS.21.0d,P=0.005)和ICU住院时间(中位数:21.0VS.32.0d,P=0.000)。但两组在总住院时间(中位数:62.0VS.68.0d,P=0.497)、ICU病死率(17%VS.14%,P=0.553)和住院病死率(25%VS.28.4%,P=0.645)均无差异。相关分析总MV时间与PDT时间呈正相关(r=0.552,P〈0.001),多因素分析总MV时间是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早期气切可缩短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但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对重型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宜采用7d内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模式与持续正气道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ACPE患者在应用常规吸氧及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BiPAP组(n=33)和CPAP组(n=32),分别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BiPAP和CPAP模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aO2、Sa02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BiPAP组(n=33)的总有效率100.0%与CPAP组(n=32)的96.8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BiPAP和CPAP治疗ACPE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