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勇  朱林生 《河北医药》2011,33(20):3136-3137
乳腺微浸润癌是2003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提出的新名称,是指在大量导管内癌的背景下,乳腺(非特化的小叶)间质内出现一个或几个镜下明确分离的微小浸润灶。其发病率为0.68%~2.4%。目前研究认为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乳腺微浸润癌的发病率与导管原位癌肿瘤的直径密切相关,本文就乳腺微浸润癌发生与导管原位癌肿瘤的直径大小的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方法:收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999~2006年收集的手术切除及活检的基底细胞癌(basal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共4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基底细胞癌发病年龄20~68岁。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将BCC分为分化型(角化型、囊样型、腺样型)和未分化型(实体型、色素型、浅表型、硬化型),其中BCC分化型22例,未分化型18例。将基底细胞癌和正常组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p53基因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53基因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53基因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p53基因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p53基因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53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999~2006 年收集的手术切除及活检的基底细胞癌(basal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共4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基底细胞癌发病年龄20~68 岁.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将BCC分为分化型(角化型、囊样型、腺样型)和未分化型(实体型、色素型、浅表型、硬化型),其中BCC分化型22例,未分化型18例.将基底细胞癌和正常组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p21WAF1/CIP1基因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21WAF1/CIP1基因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呈低表达,癌旁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p21WAF1/CIP1基因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21WAF1/CIP1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贤增 《安徽医药》2020,24(3):565-568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 CT的实性成分体积在预测肺亚实性结节的病理浸润等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年 5月至 2017年 10月于南阳张仲景医院经病理证实为腺癌的 86例肺亚实性结节病人的术前胸部高分辨率薄层 CT(HRCT)图像。根据病理浸润情况分为高浸润组( n=41)和低浸润组( n=45),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测量所有肺亚实性结节的肺窗实性一维长径、肺窗实性二维长径、纵隔窗实性一维长径、纵隔窗实性二维长径以及实性成分体积,采用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病理浸润等级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高浸润组的肺窗实性一维长径( 12.53± 4.63)mm、肺窗实性二维长径( 11.29±4.81)mm、纵隔窗实性一维长径( 8.63±2.67)mm、纵隔窗实性二维长径( 7.86±2.11)mm以及实性成分体积( 236.44±72.53)mm3显著高于低浸润组( 5.24±2.14)mm、(4.53±2.08)mm、(3.42±1.14)mm、(2.89±1.07)mm以及(73.59±18.34)mm3差异有统计学(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性成分体积是肺亚实性结节病理浸润等级的独立预测OR=1.019,95%CI:1.012~1.02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佳诊断界值为 108.12 mm3诊断的灵敏度为 82.16%,特异度为 91.56%,曲线下面积为 0.912。结论高分辨率 CT定量参数对肺亚实性结节的病理浸润预测具有一意义,因素(,等级,定的价值,尤其是阈值为-300 HU的实性成分体积这一参数是其病理浸润等级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癌(BCC)复发风险的水平和特点.方法 选取67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基底细胞癌部位/大小、病理亚型等资料.结果 6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76:1;发病平均年龄为(68.6±11.36)岁;入选患者均为原发单发病例.发病部位:头颈部56例,躯干四肢...  相似文献   

6.
基底细胞癌(BCC)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癌之一,由于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呈多样化,临床医师如对本病认识不足易引起误诊和漏诊.笔者对71例BCC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基底细胞癌(BCC)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癌之一,由于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呈多样化,临床医师如对本病认识不足易引起误诊和漏诊.笔者对71例BCC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镜(腹腔镜、纤维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类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1月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并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类癌12例,分析其形态学特点及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类癌.结果 结直肠类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0:1),内镜下多表现为典型的黏膜下肿物,肿瘤直径为1.5~9.0cm,在腹腔镜下行纤维结肠镜肿瘤定位作结直肠类癌根治性手术.结论 肿瘤直径大小和浸润深度是决定结直肠类癌手术方式的关键,对肿瘤直经大于1.5~2.0 cm,浸润肠管壁较深,在缺乏超声内镜检查或超声内镜检查发现肌层浸润或腹腔有淋巴结肿大,行腹腔镜下纤维结肠镜定位、结直肠类癌根治性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行根治术的直肠癌临床患者病例78例,对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对直肠系膜转移以及环周切缘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局部复发阳性者和阴性者的相关病理检测结果。结果经统计得知,局部复发阳性者9例,阳性与阴性者比较,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癌性穿孔、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环周切缘情况以及Dukes分期等病理因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癌性穿孔、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环周切缘情况以及Dukes分期等病理因素有关,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径>5cm的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近期复发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根治性切除的、单发且直径>5cm的76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影像学发现肿瘤肝内复发或肝外转移为截点确定复发转移时间,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率为52.6%(40/76);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FP值、肿瘤包膜的完整性、肝硬化、镜下脉管癌栓、肿瘤分化程度、卫星灶是影响大肝癌术后早期肿瘤复发或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肝硬化、镜下脉管癌栓、肿瘤分化程度低是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1年是大肝癌术后复发的高峰时间,又以术后6个月为最高峰。合并肝硬化、镜下脉管有癌栓、癌细胞低分化是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