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方法:2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与常规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重型脑外伤的颅内压、伤灶脑水肿体积及康复结果的改变情况。结果:亚低温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外伤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40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GCS评分3~5分,昏迷时间超过6h的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亚低温治疗护理的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40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外伤存活18例(45.0%),其中恢复良好9例(22.5%),重残9例(22.5%),死亡22例(55.0%)。结论 亚低温治疗结合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挽救部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的围手期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08例重型颅脑外伤围手术期相关治疗及预后.结果综合治疗的结果使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率有所下降.结论亚低温治疗利于脑组织的保护,防止迟发性血肿发生.常规应用大黄可能利于减少SIRS发生,从而减少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晓琴 《现代护理》2001,7(8):12-13
大量基础实验前瞻性临床应用研究结果发现,30℃-33℃低温(亚低温)治疗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且副作用小,不产生任何并发症,所以使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ICU为30例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的病人施行了全身降温加冬眠合剂静脉维持的亚低温治疗,生存率为80%。本文总结了对该组病人的监测与护理要点,旨在进一步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操作的监护方法,提高监测水平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100例均于伤后6小时进行亚低温治疗5-8天,与对照组比较预后。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高ICP、HR、P、血糖均降至正常范围,氧分压上升,电解质平稳,未发生并发症,病死率下降,预后好。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进行亚低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重度颅脑外伤亚低温治疗中的监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度颅脑外伤亚低温治疗中的监护@田军$贵阳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贵阳550002 @张正红$贵州省人民医院护校!贵州贵阳550002 @张晓燕$贵阳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贵阳550002 @尹浩$贵阳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贵阳550002颅脑外伤;;亚低温治疗;;监护~~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0例亚低温治疗的回顾性总结。结果 20例重型颅脑损伤存活17例(85%),其中恢复良好10例(50%),中残5例(25%),重残2例(10%),死亡3例(15%)。结论 尽早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可显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进展及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低温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及脑外伤后的脑损害,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本文对近年来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进展,降温与复温方法及亚低温的监护等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对34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脑脊液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和血管紧张素Ⅱ(AT-II)的含量进行放免测定。结果:脑外伤后48h与6~10天脑脊液中AVP和AT-II的平均含量明显升高;GCS≤8分者脑脊液中AVP的平均含量高于GCS>8分者(P<0.05);脑脊液压力≥1.96kPa(200mmH_2O)组AVP和AT-II的平均含量高于脑脊液压力<1.96kPa(200mmH_2O)组(P<0.05)。提示:AVP和AT-II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32例,伤后24h内采用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5℃;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物理及化学方法降温使直肠温度控制在37.8~38.5℃,余治疗方法同亚低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组患者伤后早期颅内压明显下降,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均未出现明显紊乱,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优良率提高,预后显著改善;同时T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CD4^ 、CD8^ T淋巴细胞均显著升高。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亚低温对颅脑伤患者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亚低温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亚低温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方法 对我科1999 年1 ~5月连续收治的22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治疗结果与1998 年全年随机抽取的26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亚低温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昏迷时间、存活率、并发症等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亚低温可有效地缩短重度颅脑损伤的昏迷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电解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收集 4 2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 )患者 ,平均年龄 4 1 7岁。亚低温组于伤后 12h内实施亚低温治疗 ( 32~ 34℃ ) ,时程 3~ 5d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于降温前和降温 2 4、4 8、72h及复温后各时段查血电解质 ,并搜集相应时段的 2 4h尿查电解质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降温前和复温后两组血清及尿K 、Mg2 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而在降温 2 4、4 8、72h时段 ,亚低温组血清K 、Mg2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亚低温组尿量及尿K 、Mg2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血Na 水平在各时段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 ,可能导致低血K 、Mg2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应及时给予补充和纠正电解质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连续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82)和常温组(n=78),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亚低温组20例轻度残疾、正常生活,24例中残,1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13例死亡;对照组10例轻度残疾、正常生活,18例中残,16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20例死亡;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温组。结论亚低温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能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为评价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提供量化指标。方法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2例)和常温治疗组(23例),脑温分别控制在(34.2±0.2)℃和(36.9±0.3)℃。动态监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96 h血中NSE变化,并于3个月后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中NSE浓度在治疗后24、48、72 h显著降低.3个月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元损伤,显著抑制NSE释放,增强神经元对脑外伤的耐受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 (r Sc O2 )、颅内压 (ICP)及脑脊液乳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49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 2 5例和常温治疗对照组 2 4例。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 2 0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控制在 32 .5℃~ 34 .5℃ ,持续 2~5日 ,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ICP、脑灌注压 (CPP)、血电解质、颈静脉血氧饱和度 (Sj 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 )以及 r Sc O2 。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 2组患者均于伤后 3个月时评定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早期的高颅内压、脑脊液高乳酸分别显著下降 (P<0 .0 5或 P<0 .0 1) ,显著降低的 r Sc O2 和CPP早期即上升并维持正常 (P<0 .0 1或 P<0 .0 5 ) ,而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电解质及 Sj O2 、Sa O2 无明显差异 ,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下降 ,预后明显改善。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脑损伤有明显疗效 ,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提高生存质量 ;无创持续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能反映脑伤后脑氧代谢 ,对亚低温治疗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髓鞘基本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 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评价颅内压变化、GOS预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析治疗各时间点脑脊液MBP的变化,综合分析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1d脑脊液MB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4.95±2.07)、(26.72±2.43)μg/L,t=2.36,P>0.05].在治疗7、14 d亚低温治疗组比常温治疗组脑脊液MBP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41±0.74)、(19.54±1.38)μg/L,t=19.86,P<0.05;(7.85±0.32)、(13.51±1.46)μg/L,t=16.89,P<0.05].而颅内压监测显示,两组治疗1d颅内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7、14 d颅内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2.1)、(26.0±2.6)mm Hg,t=8.94,P<0.05;(13.0±1.8)、(19.0±1.6)mm Hg,=10.43,P<0.05].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P<0.05);亚低温治疗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常温治疗组(P<0.05),但在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能通过减少MBP降解来稳定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达到脑保护作用,从而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进行亚低温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探讨围术期亚低温疗法对此类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伤后入手术室行亚低温治疗,脑温控制于32℃~35℃;对照组行常温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电解质变化、颅内(ICP)和脑组织氧分(PbtO2)PEA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GOS评分。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脑氧摄取(CEO2)和脑动静脉氧压差(A—VD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4.89、10、19,P均〈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高ICP于术后3、7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9,6.89,P均〈0.05);亚低温治疗纽患者的PbtO2于术后3d起就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1、6.90,P均〈0.05);经GOS预后评分,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中恢复良好67.86%(19/28)与对照组39.28%(1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2,P〈0.05);死亡率为14.29%(4/28),与对照组32.14%(9/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P〈0.05)。结论围术期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外伤后升高的ICP,提高PbtO2,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glucose or lactate and the outcomes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on glucose and lactate levels.

Methods

Eighty-one patients with TB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othermia (n = 41) and mild hypothermia (n = 40) group. Body temperature of hypothermia group was maintained at 32.7°C for 72 hours. Arterial blood glucose and lactic acid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hypothermia therapy. 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score was assessed 3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mean glucose (7.04 ± 0.51 vs 9.71 ± 1.63 mmol/L, P < .05) in the hypothermia group was lower than in the normothermia group after hypothermia therapy. There were more patients with good neurologic function (GOS 4-5) in the hypothermia group than in the normothermia group (75.0% vs 51.2%, P = .038).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lood glucose greater than 10 mmol/L (adjusted risk ratio, 5.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4-13.2; P < .05)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poor neurologic outcomes in these patients, and hypothermia therapy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favorable outcomes (risk ratio, 4.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0-15.6; P < .05).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lactate and GOS scores was identified in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nclusion

Hyperglycemia after TBI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s, but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blood lactate level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Hypothermia therapy improves neurologic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BI, and reduction in blood glucose may be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improved outcom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中、重度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包括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亚低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处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5d后均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进行评分;同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的ET、一氧化氮合酶(NOS)及vWF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亚低温组经治疗后,其ET及vWF含量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NOS含量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同时亚低温组的CS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具有内皮细胞保护功能,对中、重度脑梗死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