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脱钙骨基质(DBM)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和单纯DBM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桡骨15 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A组植入异体DBM与bBMP(10 mg)复合材料;B组植入异体DBM.术后4、8、12、16周,进行放射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新生骨面积.结果X线和组织学检查显示异体DBM与bBMP复合材料组的新骨生成、修复骨缺损能力优于异体DBM组,组织切片的计算机图象分析提示DBM bBMP组修复新骨面积大于DBM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4、8、12周P<0.05,16周P<0.01).结论异体DBM复合bBMP材料通过骨诱导和骨传导两种方式修复骨缺损,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要优于单纯DBM材料,是一种较为理想,具有高效成骨活性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中BMP-2含量与其体内/外成骨活性的相关性,以期选择一种简易、便捷的评价DBM成骨活性的方法.方法 取9具人尸体左侧股骨中段组织,采用动态脱钙工艺制备DBM (S1~ S9),同时制备灭活DBM(对照).分别采用蛋白酶抑制剂法、胶原酶法...  相似文献   

3.
异种脱钙骨基质颗粒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制备的异种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植入体内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取猪四肢长管状骨皮质骨经理化处理后,制备脱脂脱钙(材料A)和脱脂脱钙去细胞(材料B)两种粒径为250~810 μm的DBM颗粒和浸提液,骨颗粒脱脂脱钙后测钙、磷含量.采用标准的毒理学方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实验、热原实验、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肌肉植入实验.结果 未脱钙皮质骨钙、磷含量分别为(189.09±3.12)mg/g和(124.73±2.87)mg/g:DBM颗粒的钙、磷含量分别为(3.48±0.09)mg/g和(3.46±0.07)mg/g;DBM颗粒钙、磷含量分别为未脱钙皮质骨的1.87%和2.69%.急性毒性实验:各组小鼠活动正常,7 d内小鼠无死亡,各组动物未见中毒症状或不良反应;7 d后各组小鼠体重日平均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内刺激实验观察显示,注射材料A、B浸提液和生理盐水处无明显红斑、水肿和皮肤坏死,极轻微刺激.热原实验两组动物体温升高最高均为0.4℃,符合<0.6℃的国家标准.材料A浸提液的溶血率为1.14%,材料B为0.93%,符合<5%的国家标准.异种DBM的细胞毒性为0~1级.肌肉内植入实验显示动物术后生存良好,各植入部位均未见组织坏死、积液及化脓感染.术后不同时间点植入材料A、B组局部细胞免疫定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M颗粒的毒性程度为无毒,皮肤无刺激,无热原性,溶血率<5%,对细胞无明显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骨诱导性.  相似文献   

4.
将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植入兔鼻颅区骨膜下和皮下,经组织学及组织形态计量检查表明脱钙骨基质植入骨膜下或皮下均可成骨,脱钙骨基质植于骨膜下的成骨速度与成骨量均优于其植于皮下的成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人工骨硫酸钙(CS)、同种异体和异种脱矿骨(DBM)3种骨移植材料异位诱导成骨效应的观察,比较其骨诱导活性优劣,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骨移植材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大鼠股部肌袋内埋植实验.选择成年斯普拉大鼠共36只,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18只.A组左侧植入cs(A1),右侧植入同种异体DBM(A2);B组左侧植入异种DBM(B1),右侧不植入任何材料行空白对照(B2).通过异位诱导成骨实验,在植入后2、4、6周取材作大体、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离子生化测定,对不同材料的骨诱导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周,2种DBM被纤维组织包裹,可观察到DBM骨片周围间充质细胞聚集;4周时可见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形成;6周时有类似软骨基质样物质形成;ALP和钙离子含量在各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说明2种DBM具有骨诱导活性,其结果差异具有供体依赖性.而CS降解吸收快,炎症反应轻,未见诱导成骨现象.[结论]2种DBM具有骨诱导活性,同种异体DBM较好,异种DBM次之,供体的差异性和DBM的制备可影响其在体内的骨诱导活性.CS生物相容性较好,是可供选择的骨修复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6.
脱脂对脱钙骨基质成骨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异体骨制备过程中脱脂溶液对其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切取鼠胫、股骨,碾磨成颗粒。分别用三氧甲烷、甲醇或三氧甲烷一甲醇混合液脱脂,对照组不经脱脂处理,经脱钙,冷冻干燥处理制成脱钙骨基质(DBM)。将每30mg DBM植入同种鼠腰背肌中。术后6周取标本测定重量、干燥后的重量、钙含量、碱性磷酸酶含量和组织形态学定量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三氧甲烷、甲醇及其混合液对鼠颗粒状骨基质的成骨能力无明显影响。因三氧甲烷毒性大及甲醇对HIV病毒的灭活作用,异体骨制备时用甲醇脱脂更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异种脱蛋白骨管复合骨基质明胶(BMG)、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膜细胞与复合脱钙骨基质(DBM)、自体红骨髓(RBM)作比较,观察修复猪大段骨缺损的成骨差异.方法 建立猪双侧胫骨大段骨缺损模型.24只成年猪,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A:异种骨管+BMG、BMP、骨膜细胞;实验组B:异种骨管+DBMLRBM;两组均采用锁定钢板及异种皮质骨板固定.分别于术后4、8、12、24周时通过大体标本观察.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评估其修复猪大段骨缺损的成骨情况.结果 植入后24周,异种骨管复合BMG、BMP、骨膜细胞完全修复.成骨活跃程度,骨再生量和重建髓腔结构等方面均显著;复合脱钙骨基质、自体红骨髓成骨能力较弱.结论 异种脱蛋白皮质骨管复合骨基质明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及骨膜细胞能够有效修复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中加入脱钙骨基质(DBM)后形成的复合骨水泥的成骨诱导活性.方法:将DBM/CPC复合骨水泥分别植入兔背肌肌袋内,于不同时间取材,通过组织学切片、ALP等手段观察异位诱导成骨情况.结果:术后2周,DBM/CPC复合骨水泥组可见间充质细胞增殖、聚集并包绕DBM骨粒.4周时,DBM已有部分吸收,并软骨样细胞和软骨样组织包裹.8周,DBM进一步吸收,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逐渐成熟,新骨形成.12周,DBM吸收并被新骨组织部分或大部分代替且相互连接成片.ALP测定结果与组织学观察的新骨形成情况基本一致.结论:DBM/CPC复合骨水泥有较强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诱导新骨的形成伴随着材料的降解,可以有效弥补单纯使用CPC时降解速度太慢和无骨诱导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中加入脱钙骨基质(DBM)后形成的复合骨水泥的成骨诱导活性。方法:将DBM/CPC复合骨水泥分别植入兔背肌肌袋内,于不同时间取材,通过组织学切片、ALP等手段观察异位诱导成骨情况。结果:术后2周,DBM/CPC复合骨水泥组可见间充质细胞增殖、聚集并包绕DBM骨粒。4周时,DBM已有部分吸收,并软骨样细胞和软骨样组织包裹。8周,DBM进一步吸收,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逐渐成熟,新骨形成。12周,DBM吸收并被新骨组织部分或大部分代替且相互连接成片。ALP测定结果与组织学观察的新骨形成情况基本一致。结论:DBM/CPC复合骨水泥有较强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诱导新骨的形成伴随着材料的降解,可以有效弥补单纯使用CPC时降解速度太慢和无骨诱导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成骨细胞与DBM复合后的成骨能力,为临床修复骨缺损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右侧植入成骨细胞与DBM复合物,左侧植入DBM,分别在2、4、8、12周做X线、组织学切片、微量元素测定等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纯化后的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速度和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成骨细胞与DBM能很好地复合,制成有成骨活性的复合体,在修复骨缺损过程中起到诱导成骨和传导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75%酒精超声清洗对同种脱钙骨基质(DBM)结构及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2组DBM,A组(75%酒精超声清洗处理),B组(常规处理),通过HE染色观察脱钙骨基质结构变化。建立裸鼠异位诱导成骨试验模型,通过拍摄X线片观察成骨情况,进而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进行成骨反应的组织学评分。结果结构观察:A组和B组均可见骨胶原结构保持完整,无明显破坏,2组无差异。X线观察:术后当天,裸鼠后腿部为正常肌肉显影,术后28 d双侧均可见较亮的显影。大体观察:术后观察裸鼠活动自如,切口愈合良好,脱钙骨基质被肌肉包裹,无肌肉坏死。A、B组无差异。组织形态学观察:术后28 d,HE染色可见A组:植入部位炎症反应较小,肌肉无坏死,脱钙骨基质有少量降解,周围或中间空隙可见一些透明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活跃,并开始分泌形成软骨基质。脱钙骨基质周围甚至有新生骨基质形成,可见成熟的骨细胞。B组与A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大体一致。经组织学评分显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5%酒精超声清洗30 min不会对同种脱钙骨基质结构及性能造成损失,可作为脱钙骨基质制备的一道程序。  相似文献   

12.
脱钙骨基质/磷酸钙复合骨水泥骨诱导活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中加入脱钙骨基质(DBM)后形成的复合骨水泥的成骨诱导活性。方法:将DBM/CPC复合骨水泥分别植入兔背肌肌袋内,于不同时间取材,通过组织学切片、ALP等手段观察异位诱导成骨情况。结果:术后2周,DBM/CPC复合骨水泥组可见间充质细胞增殖、聚集并包绕DBM骨粒。4周时,DBM已有部分吸收,并软骨样细胞和软骨样组织包裹。8周,DBM进一步吸收,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逐渐成熟,新骨形成。12周,DBM吸收并被新骨组织部分或大部分代替且相互连接成片。ALP测定结果与组织学观察的新骨形成情况基本一致。结论:DBM/CPC复合骨水泥有较强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诱导新骨的形成伴随着材料的降解,可以有效弥补单纯使用CPC时降解速度太慢和无骨诱导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可注射明胶原位水凝胶,探讨其作为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粉末输送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取明胶制备巯基化明胶,Ellman法检测其巯基含量;然后将其与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交联反应制备可注射明胶原位水凝胶,采用倒置法检测凝胶时间;最后将可注射明胶原位水凝胶与DBM粉末混合后制备复合物(以下简称DBM-Gel)。将C2C12细胞包裹于DBM-Gel内,采用live/dead染色和Alamar blue法研究材料细胞毒性。将C2C12细胞黏附于DBM表面,制备包裹细胞的DBM-Gel(DBM-Gel组),培养1、3、5、7 d后检测细胞ALP活性;以单纯黏附细胞的DBM作为对照(DBM组)。采用裸鼠肌肉异位成骨模型进行体内骨诱导性观察,于裸鼠腹部肌袋分别植入DBM-Gel(DBM-Gel组)以及DBM、PBS混合液(DBM组),4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以及ALP活性检测。结果 Ellman法检测制备的巯基化明胶其巯基含量为(0.51±0.03)mmol/g,可注射明胶原位水凝胶凝胶时间为(6±1)min。将DBM与巯基化明胶、PEGDA溶液混合后,在凝胶时间内可以通过注射方式到达植入位点。随着培养时间延长,DBM-Gel中细胞呈铺展形态,并且部分细胞之间有连接;培养1、3、7 d细胞成活率分别为95.4%±1.9%、97.3%±1.3%、96.1%±1.6%;培养1、3、5、7 d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1.0±0.0、1.1±0.1、1.5±0.1、1.6±0.1。体外诱导培养1、3、5、7 d DBM-Gel组和DBM组细胞表现相似的ALP活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培养时间延长,两组ALP活性均逐渐增加,5、7 d时ALP活性显著高于1、3 d(P0.05),1、3 d间比较以及5、7 d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植入4周后,DBM-Gel组可见骨、软骨形成,未观察到骨髓形成;DBM组可见骨髓、骨、软骨形成。DBM-Gel组、DBM组骨诱导性组织学评分分别为4.0、4.5分;ALP活性分别为(119.4±22.7)、(146.7±13.0)μmol/mg protein/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85,P=0.082)。结论可注射明胶原位水凝胶作为DBM粉末输送载体可行。  相似文献   

14.
海绵状、泥灰状脱钙骨基质修复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海绵状脱钙骨基质(DBM)和泥灰状DBM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将兔四肢长骨骨干脱脂、脱钙后制成长度为500~1000 μm的纤维状及直径为200~400μm的颗粒状DBM,并与2%明胶混合分别制成海绵状DBM和泥灰状DBM。在9只兔双侧桡骨中段做一长10mm的骨膜骨缺损,分别植入海绵状DBM和泥灰状DBM及空白对照,每组各6个缺损,术后观察6周,于4、6周时拍摄X线片,并对实验动物的大体标本、骨密度、生物力学、新生骨矿化率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术后4、6周X线片显示两实验组骨缺损均修复,骨髓腔完整;空白对照组无一例修复骨缺损。骨密度测量显示海绵状DBM组新生骨骨密度与正常桡骨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但泥灰状DBM组的新生骨骨密度与正常桡骨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术后6周生物力学测定显示海绵状DBM组新生骨极限压缩强度值与正常桡骨差异无显著性(P >0.05),泥灰状DBM组低于正常桡骨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实验组新生骨矿化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组织学观察显示两实验组中DBM绝大部分被吸收,形成板状骨骨小梁及完整的骨髓腔,塑形完整, 新生骨内可见骨单位及局部尚未完全骨化的新生骨。结论海绵状DBM和泥灰状DBM均具有诱导成骨活性和骨传导能力,使用方便,新生骨塑形完整,生物力学强度高,矿化  相似文献   

15.
两种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同种异体骨支撑架/自体松质骨/脱钙骨基质(DBM)与钛合金支撑架/自体松质骨/脱钙骨基质(DBM)分别植入行髓芯减压后的股骨头,强化其力学结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8月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FicatⅠ~Ⅲ期)63例(68髋),在股骨头坏死行髓芯减压后分别植入同种异体骨支撑架/自体松质骨/DBM(A组)和钛合金支撑架/自体松质骨/DBM(B组),A组32例(34髋),B组31例(34髋),分别观察2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影像学进展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7个月(24~67个月),以最后1次随访资料作为最终评价依据。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变化、X线影像学进展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术后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同种异体骨支撑架结合自体松质骨和DBM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和钛合金支撑架一样能增加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与重建。能用同种异体骨支撑架代替钛合金支撑架以加强股骨头软骨下骨的机械强度治疗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支撑架结合自体骨和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建立羊双侧股骨头坏死模型,4周后分为4组:单纯行髓芯减压组(A组)、髓芯减压后植入自体松质骨和OSTEOSET^2 DBM组(B组)、髓芯减压后植入同种异体骨支撑架/自体松质骨OSTEOSE^2 DBM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分别于5、10、20周对股骨头行影像学、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C组在髓芯减压区骨缺损修复及成骨方面较B组略高,B、C两组都较同时期的A组明显增强。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术后5、10、20周时C组力学强度较A、B两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20周时C组股骨头生物力学强度和正常股骨头己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支撑架结合自体骨和脱钙骨基质治疗股骨头坏死,能有效加强股骨头的力学结构,促进坏死骨的修复,防止股骨头关节面的塌陷。  相似文献   

17.
骨蛋白强化脱钙骨基质板块修复犬长骨节段性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骨蛋白 (boneprotein ,BP)强化脱钙骨基质 (demineralizedbonematrix ,DBM) (BP/DBM )板块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在犬双侧桡骨中段各做一 1 5cm的骨膜骨缺损 ,分别植入板块状BP/DBM ,DBM ,自体髂骨块及留置空白 ,观察时间为 4个月。结果 :BP/DBM植入组有 3例完全骨愈合 (3 / 5 ) ,自体骨移植组只有 3例部分骨愈合 ,单纯DBM组及空白组未见骨愈合。生物力学测试 :术后 4个月BP/DBM组新生骨极限压缩强度值最高 ,已达到正常桡骨组织的 48%。BP/DBM组新生骨为成熟的板状骨。结论 :BP/DBM板块可促进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备一种黏性载体和成骨基质颗粒均来源于人骨的可塑形骨填充材料,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安全性和骨诱导能力。方法 取自愿捐赠的人体长骨,采用粉碎、清洗、脱矿等方法制备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颗粒,再将DBM颗粒经温浴法制备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将BMG及DBM颗粒混合制备成可塑形骨填充材料(实验组);以单纯DBM颗粒作为对照组。取15只6~9周龄健康雄性无胸腺裸小鼠,于两侧臀中肌与臀大肌间制备肌间空隙,均植入实验组材料,术后1、4、6周处死动物,行HE组织学染色评价异位成骨效果。取8只9月龄日本大耳兔,于两侧后肢髁骨处制备直径6 mm骨缺损,左、右侧分别填充实验组和对照组材料,术后12、26周处死动物,行Micro-CT及HE组织学染色评价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 异位成骨实验HE染色示,术后1周可观察到大量软骨细胞,术后4、6周可观察到明显新生软骨组织。兔髁骨缺损修复实验HE染色示,术后12周,部分材料被吸收,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可观察到新生软骨;术后26周,大部分材料被吸收,对照组可观察到大量新生骨,实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MICROS超细粉碎机制备同种异体纳米脱钙骨基质(DBM),观察纳米DBM结构特征,研究DBM纳米化工艺及其作为骨移植替代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改良Urist法制备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液氮冷冻球磨机将块状DBM预粉碎,使用MICROS超细粉碎机进一步研磨粉碎制备纳米DBM.电镜扫描观察其结构,按照我国卫生部<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材生物学评价的技术要求>中的标准,对纳米DBM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热原实验、溶血实验等检测.[结果]制备颗粒直径在50~200纳米的脱钙骨基质,生物相容性检测无毒性,无热源性,不引起溶血反应,纳米DB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纳米DBM可在低温或控制温度条件下制备,是一种无毒、无刺激,不含热源、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腺病毒载体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EGFP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种植DBM(脱钙骨)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兔髓基质干细胞(rBMSC)的分离、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转染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最适感染复数(MOI)及蛋白印迹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Urist提供的方法制备脱钙骨(DBM),用细胞计量法测定BMSCs与DBM复合培养的黏附率。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DBM支架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成功粘附于支架材料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结果 BMSCs细胞表型鉴定:CD44表达阳性,CD45表达阴性;转染后,蛋白印迹试验检测到BMP-2表达增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钙骨基质的平均粘附率为(72.74±1.99)%;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生长良好,伸出丝状突起,相互连接。结论成功培养及鉴定兔BMSCs,Ad-BMP-2/EGFP可高效转染兔BMSCs,转染后的细胞种植于DBM支架材料后生长状况良好,组织工程骨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