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在儿童疾病中是一种发病率较低,但易误诊的疾病。本电子肠镜中心近5年检查电子肠镜2600例,其中14岁以下儿童78例,发现UC19例。其临床症状。内镜检查。临床用药与成人不同,现报道于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5年来到本中心就诊者,男7例,女12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9.3岁。症状: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粘液脓血便6例(32.0%),粘液便4例(21.0%),便血2例(11.0%),里急后重感排便后不能缓解3例(16.0%…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总被引:587,自引:12,他引:587  
《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354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缺血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与组织病理学的差异,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3年20例缺血性结肠炎及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性别、病程、年龄、基础疾病史、临床表现,肠镜结果及病理特点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发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起病急,病程短,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以中青年患者为主,病程长,伴随基础疾病较少见,前者临床表现以腹胀、呕吐多见,后者以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症状较多见。缺血性结肠炎肠镜下病变较少累及直肠,多出现黏膜水肿,溃疡多呈纵行,溃疡性结肠炎常累及直肠,常合并炎性假息肉,溃疡以地图状为主,病变部位呈连续性。病理上,缺血性结肠炎以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及血管壁增厚多见,而炎性细胞浸润及隐窝脓肿较少见。结论结合年龄、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及内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有助于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治疗原则 诱导缓解期并维持缓解期,以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溃疡性结肠炎(UC)检查新技术和诊断标准,以及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要点,可指导临床避免误漏诊,提高UC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炎症性肠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临床研究主要在于诊断与治疗新进展,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走出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资料,该病1978年在全国报道的例数为337例,到2000年底已达2万余例,显示其患病率在我国呈日益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缺血性结肠炎(IC)与溃疡性结肠炎(UC,左半结肠型)在临床和内镜表现上有一定相似之处,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初步诊断颇具难度。目的:分析IC与UC的临i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IC或UC左半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对其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IC和25例UC患者纳入研究。IC患者以老年女性居多,病程相对较短,常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后24 h内出现便血,贫血少见;UC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黏液血便伴腹痛,贫血常见。IC病变多仅累及单一肠段,直肠受累少见,溃疡小而表浅,病理学表现为慢性炎,隐窝炎罕见;UC病变多起源于直肠,呈连续性,溃疡弥漫,病理学表现为慢性炎伴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脓肿常见。结论:根据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实验室、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IC与U 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与感染性结肠炎临床和病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 (UC)与感染性结肠炎 (IC)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方法 复习 1996~ 2 0 0 1年我院住院的 12 7例UC和 14 3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 ;盲法比较其中 46例UC和 42例IC患者内镜及组织学表现。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程、起病方式、有无血便、诱因、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血白细胞计数及血色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内镜表现中提示UC的指标为弥漫性分布、粗糙颗粒变、自发性出血、袋囊变浅、肠管短缩及息肉。提示IC的指标为病变呈灶性分布。组织学表现中弥漫性混合性或慢性固有层炎症、隐窝扭曲与分叉、隐窝萎缩、绒毛状表面、基底浆细胞增多有助于UC的诊断。结论 结肠镜及粘膜活检有助于UC和I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大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缺乏特异性.因此,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诊断】一、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伴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体检可有发热、脉速和失水的表现,左下腹或全腹常有压痛,伴肠鸣音亢进,触及变硬的肠管。有肠扩张者常有腹胀、腹部膨隆和腹部压痛。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   总被引:45,自引:9,他引:36  
1 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 我国在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第一个《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治疗标准(草案)》,后经1986年成都慢性腹泻会议,特别是经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讨论修订后的新标准(太原标  相似文献   

13.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48例肠镜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在儿童时期比较少见,近年来,由于纤维结肠镜在儿科临床广泛应用,本病的检出率有所提高。我院从1989年1月~2001年12月,诊断小儿溃疡性结肠炎48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48例患儿,男21例,女27例;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最小1.1岁,最大13岁。1~3岁21例,3~6岁18例,大于6岁9例。临床主要症状:长期腹泻伴有粘液脓血便,反复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血、脓、粘液,寄生虫卵检查阴性。抗炎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反复发作。二、器材与方法采用Olympus PCF20型小儿纤维结肠镜,SI…  相似文献   

14.
重视对溃疡性结肠炎规范化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主要累及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多自直肠开始,由远段结肠向近段发展,可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病变多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西方UC常见,其发病率为10~20/105,患病率达100~200/105。近年来UC的发病在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呈增高趋势,我国十几个IBD研究中心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调查显示,近15年来UC患病数逐年增多,已过14万。UC病因不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愈十分困难,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加重经济及社会负担,亟需针对U…  相似文献   

15.
67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大肠黏膜与黏膜下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该病既往在我国少见,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电子肠镜的普及,使得UC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现回顾性地总结我院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67例UC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缺血性结肠炎(IC)和与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的住院患者,确诊IC 43例,UC 36例,对其临床特征、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和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要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组以老年女性多见,病程短,多伴发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29/43,67.0%).IC组C反应蛋白高于UC组,血小板低于UC组(P<0.05).IC多累及乙状结肠,直肠少见;病变为区域局限性,溃疡为纵形或不规则形,病灶愈合迅速,病理以黏膜炎症为主.UC组病变多起源于直肠,一般累及肠壁全周,病变为倒灌连续性,以散在针尖样地图状溃疡为主,病理表现为隐窝炎和脓肿.结论 年龄、病程、基础疾病、C反应蛋白、内镜及病理特征是鉴别诊断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近年来随着结肠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UC检出率逐年提高。现结合文献复习我院1992年-2002年确诊的132例UC资料。  相似文献   

18.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UC)是一种难治病 ,此病自 1875年由Wilke及Moxon作为病案报道提出后 ,欧美国家于 60年代首次制订了本病的诊断标准。与我国相邻的日本 ,其标准由厚生省参照欧美标准制订于 1973年 ,并在 1998年针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 (下称厚生省标准 )。而我国应用的诊断标准为 1993年太原召开的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所制订的《UC的诊断与疗效标准》(简称太原标准 )。两者虽基本相似 ,但仍有诸多不同。探讨如下。1 诊断步骤太原标准与厚生省标准均遵循以下步骤 ,即对有慢性腹泻、粘液便或粘液血便…  相似文献   

19.
抗中笥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u X  Yu T  Zhao M  Tang X  Gu Q  Liu N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451-454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法(Westem blot)分别对UC患者(58例)、非UC患者患者(43例)及健康献血员(58例)进行血清ANCA检测。结果 ANCA对UC诊断的敏感性为37.93%,特异性为100%。UC患者中依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组,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17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4,自引:14,他引:20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未能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成为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在上述诸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