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GP) Ibα基因HPA-2、Kozak序列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6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做病例组,209例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脑血管病人群做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人类血小板抗原-2(human platelet antigen-2,HPA-2)及Kozak序列多态性在两组中的分布频率。结果病例组GPIbα基因HPA-2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Kozak序列C等位基因频率为25.95%,对照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18.1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323, P<0.01)。结论GPIbα基因HPA-2序列多态性与脑梗死无相关性;Kozak序列多态性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基因VNTR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GPⅠb基因VNTR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中国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 ,并深入研究这种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 10 5例经脑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病人作为脑梗死组 ,10 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用PCR法对全部受试者进行GPⅠb基因VNTR多态性检测。③结果 脑梗死组B等位基因频率和BC基因型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5 .16 2、4 .386 ,P <0 .0 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等位基因与脑梗死有相关性 (OR =5 .10 ,P =0 .0 4 6 ,95 %CI为 0 .96~ 2 7.15 )。④结论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基因VNTR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相关性 ,B等位基因和BC基因型可能是脑梗死的致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137例经脑CT或MRI检查及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10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PCR技术进行VNTR多态性检测.结果脑梗死组GPⅠbα VNTR基因型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286).B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OR:3.16,P=0.063).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不是影响脑梗死的独立因素.结论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GP Ⅱb)三种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及GP Ⅱb T13959 G在血小板输注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检测110例正常人GP Ⅱb基因第26和30外显子(Exon 26, Exon30)及21内含子(Intron21)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研究这些基因多态性是否存在连锁关系;应用Fok1酶切法对147例血液病人人类血小板抗原-3(human platelet antigen-3, HPA-3)基因进行分型,并与11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将接受单采血小板输注的44例血液病人随机分为HPA-3同型输注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输注3次以后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正常人GP Ⅱb存在基因多态性,表现分别为gDNA 13 959位点T→G,16 977位点C→T,11 996~12 004位点9个碱基缺失,且三者具有同步性.Fox1酶切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和血液病人的HPA-3a基因频率分别为83.6%(92/110)和81.9%(119/147),HPA-3b基因频率分别为16.4%(18/110)和19.1%(28/14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人接受单采血小板输注后, HPA-3同型输注组血小板抗体阴性,而对照组有2例存在血小板抗体,其中1例为HPA-3a抗体.结论:(1)GP Ⅱb基因存在gDNA 13 959位点T→G,16 977位点C→T,11 996~12 004位点9个碱基缺失,这3个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存在完全连锁关系;(2)血液病人与正常人的HPA-3基因频率相同;(3)HPA-3系统可能是我国人群产生血小板输注耐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血栓形成是导致冠脉闭塞的主要形式,血小板的突然聚集阻断了动脉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组织梗死。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Ⅸ-Ⅴ是参与血小板粘附的关键因素。血小板膜糖蛋白GP Ibα是血小板膜上含量最多的糖蛋白,可以结合vWF及凝血酶。GP Ibα基因至少有3种多态性:Kozak序列-5T/C多态性、HPA-2a/2b(humanplatelet antigen)多态性和VNTR(variant number of tandemrepeats)多态性。有证据支持Kozak序列-5C、蛋氨酸145和VNTR B/C基因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证实GP Ⅰbα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1.GPIbα的结构组成 GP Ib-Ⅸ是血小板膜的主要糖蛋白之一,每个血小板表面约有25 000个GP Ib-Ⅸ分子。GP Ib-Ⅸ-Ⅴ复合物包括两个GP Ib-Ⅸ单位和GPV。GP Ibα(分了量14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时相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流式细胞仪测定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腔隙性脑梗死49例及脑血栓形成39例)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CD61)、GPⅠb(CD42b)、GPⅠa(CD49b)在病程不同时相〔(急性期(≤3d)、发病1周、2周及恢复期〕的表达。同时采用E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与GP的相关性。结果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急性期和发病后1周,GPⅢ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此两种疾病状态急性期均存在GPⅠb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各期均未发现GPⅢa的明显表达。在病变恢复期,脑血栓形成中GPⅠa的表达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GPⅠa表达略升高,恢复期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S评分与GPⅠb的表达呈正相关(r=0.233,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GPⅢa、GPⅠb及GPⅠa两两之间均有相关关系。结论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急性期均有GPⅢa和GPⅠb的明显活化,前者恢复期GPⅠa表达亦显著增加。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改变可能反映血栓前状态,可作为一种有效评估某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精蛋白(GP)I ba Kozak序列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缺血件脑血管病组(228例)和健康对照组(235例)进行Kozak序列多态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CC基冈型频率为8.8%,C等位基因频率为29.2%,均高于对照组的4.3%和23.2%(X2=3.896,P=0.048;X2=4.281,P=0.039).结论:GP I ba基冈Kozak序列多态性可能与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27796C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9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52例对照进行CBS基因T27796C多态性检测.结果:病例组CBS基因T27796C 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力29.3%、57.6%和13.0%,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8.2%和41.8%,对照组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5%、61.5%和25.0%,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4.2%和55.8%.2组CBS基因T27796C C/C基因型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4,P=0.012);C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171,P=0.023).结论:CBS基因T27796C突变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抵抗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 选择110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7 d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阿司匹林半抵抗组10例,阿司匹林敏感组100例.另选择31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为诱导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3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采用PCR扩增及电泳技术进行VNTR多态性分型.结果 本组患者中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9.1%.VNTR基因多态性测定结果显示,CC基因型在阿司匹林半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01,P=0.0421),BB、BC、BD、CD、DD基因型分布与阿司匹林抵抗无相关性,但是BC、BD基因型在阿司匹林抵抗组中的分布有增高趋势.结论 VNTR中CC基因型的人群较少发生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10.
周翔鱼  杜彦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306-307,314,F0004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宁夏地区596例健康对照者、4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NOS基因第4内含子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VNTR)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两组人群eNOS基因第4内含子VNTR表现为eNOS4a/4a,eNOS4a/4b,eNOS4-b/4b 3种基因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aa基因型频率为2.7%,ab基因型频率为18.7%,bb基因型频率为78.6%;对照组中aa基因型频率为1.2%,ab基因型频率为13.6%,bb基因型频率为85.2%.a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1%和8.0%,经X2检验,二组间基因型频率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22,P=0.010;X2=10.008,JP=0.002).结论 eNOS4a基因携带与宁夏地区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844ins68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运用PCR方法对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CBS基因844ins68多态性检测.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D基因型频率为96.88%,I/D型频率3.13%;对照组分别为97.20%和2.80%;患者组和对照组Ⅰ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6%和1.40%.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S 844ins68多态性可能不足以构成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其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glycoproteinⅡb,GPⅡb)人类血小板抗原3(human platelet antigen-3,HPA-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进行血瘀证计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4周后复查血液流变学并进行血瘀证计分。结果: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后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含有至少一个突变型基因C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瘀证计分与AA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能减轻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瘀症状,改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这种改善作用与GPⅡb HPA-3基因多态表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中血小板膜糖蛋白Iba(GPIba)基因HPA-2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BI)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436例河南汉族ABI患者和549名正常对照者GPIbaHPA-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在河南汉族人群中ABI组HPA-2的a/a和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1%和9.9%,未发现b/b基因型;2组间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IbaHPA-2多态性可能与河南汉族人群ABI的发生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桂北地区壮族和汉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脂蛋白α[LP(α)]、纤维蛋白原(Fib)、抗心磷脂抗体(ACLA)水平变化及差别。方法共检测AIS患者116例,其中壮族42例,汉族74例。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33例(壮族12例、汉族21例)、非腔隙性梗死组83例(壮族30例、汉族53例),正常对照组54例(壮族20例、汉族34例)。分别测定LP(α)、Fib和ACLA水平。结果AIS组血清LP(α)和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者无相关性(r=-0.067,P〉0.05);壮族与汉族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ACL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民族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腔隙性梗死组与腔隙性梗死组血清LP(α)和ACL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0.05,后者P〈0.01),而血清Fi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α)、Fib和ACL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增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临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及梗死面积有一定意义。上述指标在桂北地区壮族与汉族患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血管紧张素原(AGT) T235M基因多态性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技术检测BD患者(BD组)62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EH组)57例、正常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71例的AGTT235M基因型,研究其与BD的关系.结果 ①BD组较EH组有更高的MM+MT基因型分布频率(x2=7.02,P<0.01),且BD组M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EH组(x2=6.33,P<0.05);②B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MM+MT基因型(x2=0.32,P>0.05)及M等位基因(x2=0.86,P>0.05)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与EH组比较,正常对照组有更低的Tr基因型(x2=10.61,P<0.01)及T等位基因(x2 =11.91,P<0.01)分布频率.结论 AGTT235M基因MM或MT基因型与BD相关,AGTT235M基因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与EH相关,而AGTT235M基因型表现为MT或MM型的EH患者可能更易患B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冷藏(4℃)保存48 h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末端糖基脱落情况。方法分别以一定浓度梯度的FITC-sWGA、FITC-RCA-1、FITC-ECA标记血小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最佳工作浓度。检测冷藏保存48 h后血小板GPⅠbα末端唾液酸基及次末端半乳糖基脱落情况。结果 FITC-sWGA、FITC-RCA-1、FITC-ECA工作浓度分别为2μg/ml、2μg/ml、30μg/ml时标记效果好。冷藏保存48 h后GPⅠbα末端唾液酸基及次末端半乳糖基脱落较22℃常规保存明显增加,分别增至(156±18)%及(1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冷藏保存48 h可致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末端糖基脱落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MTRR)A66G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基因G73A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B-RFLP)分析技术检测187例ICVD患者和122例正常对照者MTRR A66G和cystatin C G73A基因多态性.结果:MTRR A66G 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08,P=0.030;χ2=6.045,P=0.014),其中GG型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35.3%高于对照组的23.0%(χ2=5.314,P=0.021);cystatin C 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59,P=0.239;χ2=2.886,P=0.089).结论:MTRR A66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ICVD相关;GG基因型可能是ICVD的易感基因型;cystatin C G73A基因多态性与ICVD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酯酶(PON1)L/M 55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CAT)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断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43例CAT患者和122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PON1 L/M 5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CAT组与对照组PON1 L/M 55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分别为LL型85.31%(122/143)、88.52%(108/122);LM型10.49%(15/143)、8.20% (10/122);MM型4.20% (6/143)、3.28% (4/122),CAT 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三种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1L/M55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我国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及其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多态性分布频率的确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的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①我国人群GPIb α中HPA-2a和HPA-2b的杂合率为4.5%,R/S多态性两等位基因的比值为0.486∶0.514,在我国汉彝傣三个民族的人群中,GPIb α基因内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只出现一次重复(D)和二次重复(C)两种等位基因,而且VNTR多态性不是中国汉族人群易患脑血栓(AIS)的危险因素;②GPIa基因内C807T多态性的杂合率为41%,807T纯合子在AIS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OR=11.0),尤其在≤60岁的AIS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更明显(P<0.001,OR=17.8);③中国汉族人及彝族、傣族人vWF基因均有Sma Ⅰ多态性位点,其杂合率分别为49%、47%和46%。汉族人群VNTR和G2805A多态性的杂合率分别为79.4%和39%。其中Sam Ⅰ多态性还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CC纯合子使患脑梗的危险度提高了3.29倍(OR=3.29,95%CI:1.54~7.01,0.01>P>0.001)。结论我国人群血小板GP和vWF基因多态性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中GPIa 807T和vWF Sma Ⅰ多态性可能与我国汉族人群AI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受体CX3CR1基因V249I多态性在包头市汉族健康人群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研究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患者入院后进行病例登记并随访.第二部分,抽血做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6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CX3CR1基因V249I的多态性.结果:CX3CR1基因V249I的多态性分布,对照组只有ⅤⅤ和VI两种基因型,ICVD组有ⅤⅤ、Ⅵ和Ⅱ三种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CD组Ⅰ等位基因频率(14.4%)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3CR1基因V249I不同基因型别与预后无关.结论:包头市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V249I有ⅤⅤ、Ⅵ、Ⅱ三种基因型,CX3CR1基因在V249I位点的突变,可能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