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者自1984年4月至1993年2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73例,发现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溃疡出血的共9例,占3.29%(9/27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溃疡切除的幽门成形术5例,脾切除加胃大部切除术1例,胃大部切除术3例。急症手术2例,死亡1例;择期手术7例,无手术死亡。经3~8年随访无溃疡复发和再出血。本文对病因、诊断、手术方式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阮长乐  于振海 《普外临床》1996,11(6):336-338
作者自1984年4月至1993年2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73例,发现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溃疡出血的共9例,占3.29%。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溃疡切除的幽门成形术5例,脾切除加胃大部分切主1例,胃大部切除术3例。  相似文献   

3.
报告全胃切除ρ形空肠代胃治疗胃癌64例。术后无吻合口瘘与手术死亡,无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生存质量满意。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8%、42.2%和34.4%。本组结果表明:此种改良后的ρ形空肠代胃、空肠原位间置术式,安全、简便、省时,使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均可得到较好预防和纠正,术后生存质量高,是一种满意的代胃术。  相似文献   

4.
食管空肠吻合口瘘、食管炎和“无胃综合征”是全胃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为此,作者近9年依据胃癌生物学特性和根治的要求,对61例胃癌患者应用改良全胃切除ρ型空肠代胃术。术后资料表明,几点技术改进可防止有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术后存活率达37.3%,且精神、营养状况良好,均能从事家务和恢复部分体力劳动。我们认为,该术式简便易行,提高了胃癌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早期胃癌手术后死亡的原因和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早期胃癌的预后良好,10年无病生存率约为90%,但切除手术后仍有一部分病例出现复发。作者复习意大利7家医院于1974~1987年所手术治疗的172例早期胃癌资料,临床病理分析均按日本胃癌研究学会(JRSGC)制定的标准。28例上1/3胃癌均行全胃切除、脾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术。53例下2/3胃癌行全胃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1例还切除了脾脏。余91例下2/3胃癌行胃次全切除和D0-1淋巴结清扫术,切缘距肿瘤至少2cm。结果(一)死亡原因分析在172例手术病例中,经平均13年的随访达141例,其中7例死于手术(手术死亡率4.1%),…  相似文献   

6.
胃癌术中放疗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术中照射部位、剂量和治疗结果。方法:对106例Ⅰ-Ⅳ期胃癌患者行D2或选择性D3术式,并采用不同照射剂量进行术中照射。对胃窦、体癌患者施行远侧胃大部切除术时,在腹腔动脉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区域进行术中照射。在胃体、贲门和全胃癌施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时,将脾、胰体尾游离并翻向右侧,扩大术中照射野。此组病例的放疗结果与1975年至1989年期间441例胃癌单纯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结果:Ⅰ、Ⅳ期胃癌术中放疗不能提高术后生存期,Ⅱ、Ⅲ期胃癌能提高5年生存率14.4%~20%。其中Ⅲ期胃癌采用D2术式加术中放疗1~5年生存率有显著提高(P<0.001),而采用选择性D3手术加术中放疗术后3、4年生存率较单纯选择性D3显著提高(P<0.005)。结论:胃癌术中放疗能提高Ⅱ、Ⅲ期胃癌术后生存率,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残胃贲门癌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0例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后至残胃贲门癌确诊时间为2-29年。术式包括残胃全切除并食管空肠Roux-y吻合5例、残胃部分切除并食管胃管吻合5例。结果:术后存活3年以上者占40%,2例存活已8年。资料显示:(1)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为残胃癌发病高峰期。残胃癌发生似匀首次术式有关,以BillrothⅡ式发病率高且发病间期较短;(2)合并肺转移者若有切除可能市应列为手术禁忌;(3)腹部入路有诸多优点,用残胄胃管重建消化道是可行的,且能简化手术。  相似文献   

8.
全胃切除ρ型空肠代胃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克明  金锡礼 《普外临床》1996,11(6):352-354
食管家肠吻合口瘘,食管炎和“无胃综合征”是全胃切除术后来自严重的并发症。为此,作者近9个依据胃癌生物学特性和根治的要求,对61例胃癌患者应用改良全胃切除ρ型空肠代胃术。术后资料表明,几点技术改进可防止有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要后存活率达37.3%,且精神,营养状况良好,均能从事家务和恢复部分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9.
残胃癌17例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1986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1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为76.5%,根治切除率为58.8%,1、2、3、4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7%、50%和0.1期的54上生存率为100%。结论 对50岁以上的男性胃部分切除者,建议自术后10年开始每年1次胃镜加活检随诊。外科治疗以根治性全胃切除加D2淋巴清扫术为宜  相似文献   

10.
全胃切除治疗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我科1982~1993年间为55例胃癌实施的全胃切除术,并探讨外科治疗中的一些问题。1.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10例。年龄33~71(平均54.6)岁。全组病例均经胃钡餐造影和/或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癌灶部位:C区3例,CM区12例,M区19例,MC区11例,MA区4例,AM区1例,MCA区3例,MAC区2例。TNM分期:Ⅱ期8例,Ⅲ期38例,Ⅳ期9例。手术方式:根治性全胃切除46例,姑息性全胃切除9例。其中并行脾和胰体尾切除9例,并行脾切除6例,并行保留胰腺的脾动静脉及脾切除5例,并行肝左叶…  相似文献   

11.
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我院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43例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43例患者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40例,根治性切除14例,姑息性切除9例,胃空肠吻合6例,单纯探查11例,切除率57.50%。术后3个月内死亡5例,4~12个月内死亡18例,12~24个月内死亡,生存2年以上9例,5年以上3例。误诊26例,误诊率60.46%。结论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病程短,转移早,早  相似文献   

12.
304例胃癌手术后疗效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临渊  尹浩然 《外科》1996,1(4):161-163
报道304例胃癌手术治疗后随访分析。手术切除232例,术后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4%、50.49%、26.31%。其中行根治性切除124例,根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79.44%及42.35%。本文着重分析影响胃癌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提出对进展期胃癌应行D2或选择性D3的标准术式,对晚期患者应尽可能行姑息性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手术后应给予正规的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改良袢式代胃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了22例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改良袢式代胃术病人术中手术操作要点,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出现吻合口漏1例,术后出现烧心症状3例,占14.28%,与同期进行的33例Roux-en-Y重建术病人术后出现烧心症状4例,占12.1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改良袢式代胃术式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经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腹全胃切除联合或未联合多脏器一期切除治疗胃恶性肿瘤462例手术的经验。方法分析1973~1997年462例各种类型贲门癌、胃底癌、胃体癌以及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13例同时施行全胃切除及联合多脏器一期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386例,随访率为84%。随访时间为6~60月,平均346月。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3%,463%,184%。其中单纯全胃切除者分别为331%,423%,246%;联合多脏器切除者分别为346%,407%,247%。结论各类型胃癌行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对提高病人生存期,减少痛苦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科共施行左上腹内脏全切除术(LUAE)手术1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972年7月~1997年10月我科共收治胃癌患者2343例,手术切除者1921例,其中19例胃中上部进展期胃癌,术中探查时发现肿瘤侵出浆膜层(S2、S3),并累及胰体尾、横结肠及其系膜等邻近脏器,但没有肝脏血行转移、腹膜种植(P2、P3)和淋巴结广泛转移等不能治愈因素。对其施行LUAE手术,即切除全胃、食管下段、脾、胰体尾、大网膜、横结肠及其系膜等,其中有9例合并左肝外侧叶切除,2例合并部分左肾上腺切除。本组男性1…  相似文献   

16.
全胃切除食管空肠Y型吻合空肠三腔代胃术2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1年2月至1991年3月,作者对29例(男15例,女14例)胃恶性肿瘤病人施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空肠三腔代胃术。病人年龄26~28岁(平均48.2岁)。肿瘤位于胃体和/或体窦部14例,胃底和/或底体部9例,胃底贲门部4例,全胃2例。病理诊断:胃未化分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16例,高分化腺癌7例,恶性淋巴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治疗结果表明多数病人恢复迅速,但发生膈下脓肿4例,胸  相似文献   

17.
胃癌穿孔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患合理手术术式的选择及其适应证。方法 复习1983 ̄1999年间在我科治疗的26例胃癌穿孔患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分析手术死亡及生存期的相关因素。结果 胃癌穿孔患大多为高龄,均为进展期胃癌。行胃切除手术的9例患其病理分期Ⅰ、Ⅱ期中占2例,Ⅲ期5例。本组手术死亡率(术后30d以内)为27%,其中穿孔修补术17例死亡例,胃癌切除术9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8.
Ⅲ期胃癌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5年至1989年作者共收治Ⅲ期胃窦、体部癌患者238例,随访90.7%,总5年生存率为45.4%,10年生存率为33.7%。扩大根治组(选择性R_3或R_3)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3%和47.5%,显著高于普通根治组(R_2)的35.7%和23.3%。术后辅助化疗组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36.4%和12.1%。显著高于未用化疗组(9.5%和3.6%)。化疗加中药组术后生存率(78,1%和45%)显著高于单用化疗组。腹腔冲洗、化疗组和腹腔化疗组的腹膜转移率分别为18.7%和20.6%,显著低于腹腔未治疗组(31.9%)。作者认为Ⅲ期胃癌最佳治疗方案为切除足够的胃和淋巴结,防治腹膜和血行转移。  相似文献   

19.
气管隆突切除及重建术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0例侵及气管隆突或距隆突0.3cm以内的中心型支气管肺癌行气管隆突切除及重建术,其中右上叶及隆突切除重建术3例,右全肺及隆突切除2例,左全肺及隆突切除4例,左上叶及隆突切除重建术1例,加部分左心房切除术3例。本组根治切除9例。姑息切除1例。术后并发症3例(30%)。术后无癌生存6年1例,3年1例,2年10月1例,2年6月3例,1年2例,半年1例;另1例于术后8月死于脑转移。重点讨论了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围手术期监护和处理。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摘除和侧隐窝扩大术:(附86例报告)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报告86例腰椎间盘突出,62例(72.1%)合并侧隐窝狭窄。年龄36~73岁,平均44.5岁。均行腰椎间盘摘除和侧隐窝扩大手术。3例经全椎板切除,51例半椎板切除,32例开窗式切除。术后62例经6个月~2年随访,优34例(54.8%),良21例(33.9%),可6例(9.7%),差1例(1.6%),优良率为88.7%。作者认为本病的诊断主要应根据患者年龄、较长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而定;手术应同时行侧隐窝扩大术,单纯摘除椎间盘效果往往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