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跟骨骨折的CT检查及其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笔者总结了25例跟骨骨折CT检查结果,认为CT对跟骨新鲜或陈旧性骨折的检查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能准确显示骨折部位、类型、严重度及移位情况;利用薄层扫描、图像重建等技术可使病变显示更为清晰。笔者认为,跟结节用缩小对衡量跟骨骨折的严重度和预后有一定价值,而后关节面的骨折和移位对预后的评估十分重要,后关节面移位超过2mm者,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2.
跟骨骨折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其发生机制包括剪切力导致骨折和压缩力导致骨折;跟骨骨折分型的方法很多,目前普遍使用Sanders的CT分型方法对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跟骨骨折的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目前国内开展较少。本文对这些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阐述,对并发症及有关问题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浅部软组织外伤无需影像学检查。一般骨折和金属异物可由X线平片诊断,但由于眶部解剖结构的重叠,常漏诊、误诊。CT检查为横断面、冠状面扫描及失状面重建。而且又能显示眶内结构,使眶骨骨折能清晰显示出来,我们搜集82例,现就其CT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跟骨外伤很易造成跟骨不同程度的骨折,由于跟骨体较厚,胫腓骨下端及距骨与其部分重叠,常规X线摄影有时难以准确地显示跟骨骨折情况,甚至漏诊.CT检查能对其清晰显示,对其三维图像处理后,立体直观.本文回顾性分析19例24侧跟骨骨折患者螺旋CT 2D/3D重建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跟骨骨折的多排螺旋CT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三维重建对跟骨骨折的综合评价价值.方法 对16例急性跟骨骨折的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层厚0.75 mm,重建间隔0.5 mm,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等技术后处理,分别观察骨结构、肌腱及周围软组织.并对累及后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进行Sanders 分型. 结果 MPR和VR共显示跟骨骨折20个(其中双侧4个),3个为单纯跟骨结节骨折,17个复杂性骨折.复杂骨折累及跟距关节面34个、跟骰关节面受累8个.对15个累及后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可分为Ⅰ型1例, Ⅱ型3 例,Ⅲ型9 例, Ⅳ型2例.重建图像显示跟腱损伤及局部积液1例,腓骨侧肌腱移位1例,骨片卡压5例,肌腱肿胀8例.结论 跟骨骨折术前MDCT检查结合三维重建可以准确详细地显示骨折情况,帮助具体分型,同时可以准确评价肌腱,帮助综合评价跟骨外伤性改变,有利于手术进行.  相似文献   

6.
三维CT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价跟骨CT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取10例患者的12只跟骨CT二维图像,包括20例跟骨骨折,2例正常跟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跟骨进行独立三维图像重建。CT扫描设备采用Elscient 2400E。结果:可以直接显示单独的跟骨立体图像,骨折块相对位移的情况,,跟骨体变低、变宽的程度,尤为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显示跟距关节面补破坏的程度;还可以在屏幕上移动骨块对骨折进行模  相似文献   

7.
周贤飞 《西南军医》2005,7(4):43-43
近年,随着建筑业和交通业的发展,跟骨骨折有明显增多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常遗留一些后遗症,病废率高,随着对骨折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和CT检查的普及。加之用于跟骨骨折的内固定的异型钢板的出现,对跟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已日益为人们所接受。我科自2001年11月-2004年8月对30例跟骨骨折病人进行了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俞国有  戴戬  陈浩军  唐海标  许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7):1198-1200,1223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62例跟骨骨折的螺旋CT重建图像的表现、CT分型,根据分型指导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多层螺旋CT的MPR、VR图像能清楚显示各型跟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片的数目,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看到的关节腔内骨折片,关节囊和软组织显示清晰。结论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检查能准确的对跟骨骨折进行分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准确地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Br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对76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横断面扫描及MPR、VR。并对累及后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进行Sanders分型。结果 76例病例共显示91侧跟骨骨折,其中关节外骨折15侧,包括前突骨折3侧、载距突骨折2侧、跟骨结节骨折8侧、鸟嘴型骨折2侧;关节内骨折76侧,累及后跟距关节面62侧、跟骰关节面35侧,对62个累及后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Ⅰ型10侧,Ⅱ型26侧,Ⅲ型17侧,Ⅳ型9侧。发现8处X线漏诊的骨折。结论术前MS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可以准确的对跟骨骨折进行分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鼻骨及骨旁骨骨折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着重探讨鼻骨及鼻旁骨骨折的CT诊断价值及部分相关诊断标准。方法 总结5例标本、4例正常人及40例经CT扫描的鼻部外伤患者,并详细分析CT表现,均经轴位加冠状位扫描。结果 (1)根据5例标本、4例正常人的鼻部CT扫描,清晰显示正常解剖关系;(2)40例鼻部骨折患者中:单纯鼻旁骨骨折5例,其中上颌骨额突骨折3例、复合鼻旁骨骨折2例;鼻骨骨折35例、单侧24例、双侧11例,累及或伴发上颌骨额突骨折28例,泪骨骨折16例,额骨鼻突骨折12例,眼眶骨折10例,骨缝骨折5例;其中骨折伴有错位27例,鼻骨或鼻旁骨粉碎性骨折21例,骨性鼻中隔骨折6例。结论 CT对鼻骨及鼻旁骨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跟骨前突骨折常被误诊为踝部扭伤,Backm-an 等复习了318个足X 线片,发现在一年内竞漏诊了20个跟骨前突骨折。作者报告了7例。作者认为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蹠屈位足内翻损伤,可解释此骨折所以在女性中发病率高,是因为高跟鞋造成恒定蹠屈,任何附加的屈曲或甚至单纯内翻就可引起骨折。Bradford 等认为造成跟骨前突骨折病人的X线片误诊之最可能理由是:1.骨折不明显,甚少移位,只显示通过跟骨前唇的一个线形阴影;2.即使  相似文献   

12.
王国生 《中华创伤杂志》1988,4(1):48-48,F0003
跟骨骨折的发病率约占全部骨折的1~2%,而跟骨骨折中典型的鸟嘴型骨折(严重跟骨结节大块撕脱骨折)甚为少见,Robert Soeur报告的112例跟骨骨折中鸟嘴型骨折有2例,占1.8%。我院04年治疗鸟嘴型跟骨骨折一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跟骨骨折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虎  孙辉生 《人民军医》2004,47(8):487-490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60%),虽仅占全身骨折的2%,但致残率较高。尽管以往对本病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在其分类、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和术后处理等方面仍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14.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的特点、骨折分型,分析手术方法及创伤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自1998年7月至2003年11月,共收治跟骨骨折58例,按Essex—Lopresti系统分型,其中关节外骨折16例;关节内骨折42例,包括关节压缩性骨折24例和舌形骨折18例。关节外骨折为稳定性骨折,采取闭合复位,非负重石膏管型固定;涉及后关节面明显移位骨折采取手术治疗,跟骨后关节面解剖复位,跟骨解剖接骨板内固定;后关节面严重粉碎骨折,同时行距下关节Ⅰ期融合。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2~7年,平均3.6年。根据患者的主诉、后跟的外形及距骨下关节的功能及X线征象,尤其是Bohler角的恢复来评价临床疗效。其中优16例(38%),良17例(40%),可6例(14%),差3例(7%),优良率为79%。本组患者术后无感染;后跟变宽,足底扁平6例;7例距骨下关节炎,其中3例因跟骨后关节面塌陷出现严重疼痛性关节炎,行距骨下关节融合手术。1例切口皮瓣顶端坏死、缺损。结论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多而且后果严重,手术切开复位尤其是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对患者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的防治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仍是一个有争论的课题。国外自1970年对跟骨骨折的治疗由保守转为手术,理由有:①手术治疗者增多且疗效好。②内固定器材及手术器械的改进。③对跟骨骨折损伤的机制比较清楚,分类更为恰当。④保守治疗康复慢、不满意,由于跟距关节紊乱,...  相似文献   

16.
跟骨骨折多见 ,跟骨距下关节面 (后关节面和载距突 )侵及程度是评价的重点。X线平片和CT是其主要检查方法。螺旋CT三维重建跟骨骨折 ,国内未见报道[1~ 4 ] 。现就我院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 (ShadedSurfaceDisplay ,SSD)重建 5例跟骨骨折和 1例跟骨模型进行讨论。1 材料和方法跟骨骨折共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8~ 6 1岁 ,平均 33岁。 1例跟骨模型。跟骨骨折先由X线平片确诊 ,再行螺旋CT三维重建。PhilipsTomoscanAVP1型CT机器。患者坐于扫描床上 ,屈髋屈膝 ,患侧大腿与小腿…  相似文献   

17.
对56例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用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SandersⅡ、Ⅲ、Ⅳ型骨折经治疗后,47例评为优良,优良率83.9%。  相似文献   

18.
开放植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慢性跟骨骨髓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伤口感染甚至并发慢性跟骨骨髓炎已不少见,治疗非常困难。1996—2006年我科收治跟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伴溃疡瘘管或皮肤缺损患者11例,采用病灶清除,Ⅰ期或Ⅱ期自体髂骨开放植骨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穹  汪茂文  王钢  陈小昕  李广成  路明   《放射学实践》2010,25(4):438-440
目的:探讨跟骨双45°斜轴位DR摄片在跟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跟踝部外伤患者分别行足部正位和斜位、跟骨侧位和轴位DR摄片及跟骨双45°斜轴位DR片,取得跟骨不同部位骨质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2例跟踝部外伤患者经X线片或CT检查发现证实跟骨骨折46例,其中足部正斜位发现跟骨骨折21例;跟骨侧轴位片共发现骨折30例;跟骨侧轴位加双45°斜轴位摄片发现跟骨骨折42例,与跟骨侧轴位片相比,分别多发现跟骨前突骨折3例及跟骨结节内外侧突骨折6例。各个摄片方法对跟骨骨折的显示率分别为45%、65%和91%。结论:跟骨侧轴位加拍双侧45°斜轴位DR摄片能明显提高跟骨骨折诊断率,尤其是对跟骨结节内外侧突及跟骨前部近跟距关节处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在跟骨关节内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对诊断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临床怀疑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于外伤后均经CT横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为了提供最佳手术方案,参照Sanders对骨折范围和骨碎块移位情况的分类法,推荐了一种改良的CT分型法。结果在67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8例(11.9%)为Ⅰ型,41例(61.2%)为Ⅱ型,以及18例(26.9%)为Ⅲ型。横轴位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直观、立体、清晰地显示了所有患者中跟骨关节内骨折范围、骨碎片的移位,以及受累关节面损伤情况。结论螺旋CT横轴位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可以准确判断跟骨关节内骨折后关节面塌陷和粉碎程度,而改良的CT分型对指导手术和评价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