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寻找改善家属负性情绪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9月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共68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名。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心理干预3个月。两组在入组前以及干预3个月末分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定。结果①入组时两组SAS、SDS和SCS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干预3个月末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研究结束时,研究组SCSQ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及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父母在女儿患精神分裂症后的心理状况及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住院的首发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98位父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的定式调查表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健康教育.结果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经健康教育后她们的SAS和SDS评分随之下降.结论 针对患者父母的心理问题,应主动做好她们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与健康人群子女的青少年期心理状况及性格特征差异.方法 对上海市嘉定区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研究组)和33例健康人群子女(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EPQ的精神质、神经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内外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SDS显著高于对照组,SES、GS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较正常人群子女在青少年期更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在患者入院及住院第4周时追行两次测评。结果首次SAS,SDS测评显示,所有亲属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第二次测评显示,父母SAS及配偶SAS、SDS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SAS及SDS减分率依次为:其他亲属〉父母〉配偶。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及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回归分析说明各因素的作用。方法应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等调查了100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应用SPSS中的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有58人同时出现焦虑、抑郁。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与患者家属的年龄、患者的住院次数、患者的家庭收入和患者家属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了解相关。结论患者家属的年龄越大、家庭收入越低,以及对疾病的了解越少,家属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三者中以家庭收入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II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口服常规降糖药物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总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HDL-C)体重指数(BMI)等临床指标检测,并进行同期组间比较。结果经过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有助于II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能有效提高临床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2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WHO-QOL-100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对1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将结果与常模进行对比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与常模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总的生活质量及6六个领域评分均低于常模(P〈0.01)。男性患者家属生活质量高于女性患者家属。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住院次数、SAS总分、SDS总分、总病程、月平均家庭经济收入。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状况较差,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进行自我管理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将112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定自我管理教育处方;学习采用集体授课方式。两组患者出院1年末进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情绪障碍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癫痫患者存在较高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自我管理训练可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76例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家属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人。研究组给予系统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评估其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状况。结果 8周心理干预后,研究组的SCL-90评分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4个因子分及总分上与同期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应付方式问卷评分在自责、求助、解决问题3个因子分上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将110例应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做为研究组,102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做为对照组,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经过三个月治疗后,研究组家属的SCL-90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研究组的解决问题、求助两个积极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退避两个消极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优于应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家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的195名家属进行评分,并对其进行共计两周的心理干预.结果 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家属的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家属的年龄、与患者的亲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患者病情的严重性、患者病程的长短等.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4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配合团体心理辅导,在入组前、辅导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缺陷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前后SAS、SDS、F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心理辅导后两组间SAS、SDS、FIS评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期情绪障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月经期的情绪障碍问题及心理干预时情绪障碍的影响,从而解决女性病人治疗中的疑难问题。方法 对我院126名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分别进行经期和非经期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定,然后将126名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名,干预组进行2个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上述干预,其他治疗相同。第3个月再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经期和非经期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定。结果 (1)精神分裂症病人经期SAS、SDS量表分均较非经期高,经统计学检验两差异显;(2)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无论经期还是非经期SAS、SDS量表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3)干预组自身前后量表分比较差异显。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月经期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易引起病情波动,针对女性病人内分泌变化进行心理干预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父母焦虑抑郁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80名父母作为研究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的调查表进行测评,并和对照组的健康儿童80名父母进行比较,经4周健康教育干预后,对研究组再进行SAS,SDS测评.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中母亲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父亲(P<0.05).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父母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水平和照护负担,观察团体心理治疗 的干预效果。方法 从哈尔滨市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组织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讲座中选 取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6 月哈尔滨市南岗所有社区内符合标准的 64 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 随机分成试验组(32 名)和对照组(32 名)。试验组予以团体心理干预,时间为 6 周,每周 1 次;对照组家属 不做任何干预。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Zarit 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分别于研究前 和研究结束后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结束后,试验组家属的 BAI 评分[(36.100±6.587)分]和 BDI 评分 [(7.800±6.860)分]均显著低于研究前(P< 0.05);对照组家属的 BAI 评分[(46.290±13.419)分]和 BDI 评分[(14.280±11.231)分]与研究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后,两组家属的BAI评 分和B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后,试验组的ZBI评分[(36.570±14.878)分] 显著低于研究前(P< 0.05);两组的 ZBI 负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团体心理 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减轻部分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精神分裂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8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3.90±2.02)分和(61.40±1.07)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41.90±2.60)分和(41.40±1.83)分(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亲属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1.00±1.56)分和(41.50±1.08)分,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亲属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提高。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8.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给予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SCL-90各因子分,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妻子与丈夫间差异不明显。经心理干预及随病情改善,患者配偶SAS、SDS分也随之下降。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家属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索家属教育对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研究。1.对象和方法:对象为1993年6月至1994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住本市农村。家属教育组(A组)为本院实施开放管理的白庄住院分部患者,均有家属陪护;对照组(B组)为本...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独生男孩首次患精神分裂症后,其母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对38例患儿母亲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同时选取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相匹配的38例健康独生男孩的母亲为对照。结果:研究组常伴有抑郁症状,三种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提示,对伴抑郁症状(患儿)母亲应予心理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存在心身健康问题(患儿)母亲给予咨询、指导和社会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