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念珠菌是人体最常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唑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对抗白念珠菌感染,但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为其耐药机制的一个方面,生物膜的作用备受关注。我们主要介绍生物膜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生物膜是附着于受感染组织或植入物表面,由微生物及其自身产生的多聚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构成。念珠菌属尤其白念珠菌是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真菌,很多念珠菌感染与医疗植入材料表面生物膜形成有关。存在于生物膜的念珠菌表现出更强的耐药性,且传统的抗真菌药难以清除生物膜,很多情况下不得不移除医疗植入材料,因此给  相似文献   

3.
郑瑞明  王菊梅 《临床医学》2008,28(3):112-114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平板法制备白念珠菌生物膜,控温37℃,加同浓度阿司匹林,不同时期以活菌数判断其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加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同时期以活菌数判断其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结果 1 mmol/L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芽管生成无抑制作用;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游离菌MIC为0.81-1.59 mmol/L;1mmol/L阿司匹林在不同时期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0.4~0.8 mmol/L阿司匹林对24 h白念珠菌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芽管无抑制作用,对白念珠菌游离菌和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游离菌、芽管生成及生物膜的作用。方法微量平板法制备白念珠菌生物膜,加不同浓度阿司匹林,37℃培养,以活菌数判断其对白念珠菌游离菌和生物膜的作用。结果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游离菌MIC为0.78~1.56mmol/L;1mmol/L阿司匹林对不同时期白念珠菌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0.4~0.8mmol/L阿司匹林对24h白念珠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1mmol/L的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芽管生成无抑制作用。结论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游离菌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对芽管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念珠菌是与人类共生的条件致病菌,能导致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和深部念珠菌侵袭。烯醇化酶是白念珠菌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关键的糖酵解代谢酶,同时也是侵袭感染过程中重要的免疫优势抗原,在白念珠菌致病、血清学诊断和宿主抵抗白念珠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烯醇化酶的深入研究将为制备蛋白质疫苗以及正确选择临床抗真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就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基因结构、致病机制、诊断价值和疫苗研发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2-二羟基蒽醌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临床分离鉴定的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1,2-二羟基蒽醌作用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混合菌群生长能力变化,并进一步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2-二羟基蒽醌作用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单独生长时以及混合生物膜形成能力差异。结果1,2-二羟基蒽醌可以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混合菌群的生长能力;静态生物膜实验显示1,2-二羟基蒽醌可以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混合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白念珠菌DAY185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结论1,2-二羟基蒽醌可以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形成的能力,其机制主要通过降低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相关基因ALS3和RB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口腔白念珠菌耐药情况及其基因型分布,初步探讨其耐药表型、基因型、生物膜与耐药基因(CDR1、ERG11)表达之间的联系。方法选用ATB Fungus 3药物敏感性试剂盒对所收集的125株口腔白念珠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结晶紫法检测白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通过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白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基因CDR1和ERG11的表达。结果在125株白念珠菌中筛选出7株耐药株。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4.8%(6/125),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0.8%(1/125),对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为0.8%(1/125)。重复序列PCR将菌株分为4个型别,其中1型19株、2型2株、3型2株、4型2株,各型之间在耐药率、生物膜形成能力、ERG11和CDR1的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45、0.769、0.686、0.782)。耐药组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ERG11表达能力强于敏感组(P值分别为0.001、0.002),而CDR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6)。结论绝大部分口腔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少数对抗真菌药物耐药,以对伊曲康唑耐药为主。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耐药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强于敏感株。口腔白念珠菌重复序列PCR分型与耐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耐药株耐药基因ERG11的表达总体强于敏感株。  相似文献   

8.
倪语星 《检验医学》2014,(6):581-583
本期"微生物分子诊断专题"精心组织了6篇文章,包括1篇综述和5篇专著。内容主要围绕临床常见的细菌、真菌和分枝杆菌感染等的诊断、治疗(耐药)、预防和控制问题,重点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标本的直接检测、基因分型、耐药基因研究、抗原制备及血清学诊断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但血培养存在检验周期长、阳性率低等问题,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对血流感染中的常见或少见病原菌、分枝杆菌、苛养菌等进行快速鉴定及耐药分析,可以缩短检验周期。艰难梭菌是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能够直接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艰难梭菌,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光滑念珠菌可引起血流感染等多种感染,且耐药性强,是医院感染中常见的侵袭性真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法简便快速,分辨力高于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可作为临床实验室光滑念珠菌基因分型方法。近年来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的耐药性有增高趋势。"白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的机制和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一文提示ERG11基因的过度表达为白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的重要机制。菌丝细胞壁蛋白HWP1基因的高表达与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质粒介导的2型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2),"同源重组敲除临床肺炎克雷伯菌质粒blaKPC-2基因"一文建立的λred同源重组法能可靠敲除其质粒上的blaKPC-2,为进一步研究blaKPC-2在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中所起的作用奠定基础。"结核分枝杆菌rdESA7-6抗原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制备及其血清学诊断研究"一文研究制备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6用于结核病血清学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结核病患者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唑类耐药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6至2011年9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毒性肝炎、结核、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血液、无菌部位和黏膜分离鉴定的白念珠菌104株,选用ATB FUNGUS3检测抗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唑类敏感、浓度依赖性敏感(S-DD)和耐药菌株之间药物外排泵基因CDR1、CDR2、MDR1和药物靶酶基因ERG11表达的差异,同时通过甲基四氮盐(XTT)代谢试验筛选强生物膜形成能力菌株(HBFs),研究其与弱生物膜形成能力菌株(LBFs)相关基因ALS3和HWP1表达的差异。结果 104株白念珠菌中共检测出16株至少对1种唑类药物耐药,6株至少对1种唑类药物S-DD。药物靶酶基因ERG11在耐药株、S-DD株和敏感菌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8),且耐药株、S-DD株分别与敏感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CDR1、CDR2和MDR1表达量在3种菌株间无明显差异。生物膜形成能力试验显示16株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其HWP1表达量与LB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9),ALS3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G11基因的过度表达为白念珠菌唑类耐药的重要机制。菌丝细胞壁蛋白HWP1基因的高表达与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增强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米诺环素对白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离的46株酵母菌临床标本,使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电镜观察米诺环素对白念珠菌作用后菌株形态学的变化;采用XTT法检测白念珠菌生物膜代谢活性;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活化程度,对比分析各组之间差异。结果 46株酵母菌临床菌株中,米诺环素对白念珠菌表现出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米诺环素处理后的白念珠菌菌丝增长明显受抑制,生物膜代谢活性明显降低(P0.05),Caspase 3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米诺环素可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生长,通过诱导白念珠菌细胞凋亡而发挥抑制活性作用,这可能与生物膜和Caspase 3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